第三百八十九章 郿坞

张辽带的这几个人中,除了皇甫郦,都是高手,随行的二十个亲卫也个个都是精锐,从长安猛虎营带来的嫡系,曾根据各自的资质习练禽兽拳,无论忠心还是战斗力都是上等,可比寻常战将。

皇甫氏的家眷住在右扶风槐里县,在长安与郿坞中间,所以他们在中途先去了槐里。

到了槐里,却看到皇甫氏门前竟然有軿辎百乘,钱帛难计,马二十匹,奴婢数十人,而这些赫然都是董卓先送过来的聘礼,而且吹笙鼓乐,声势搞的极大,沿途二百里,几乎整个右扶风都知道了董卓下聘求亲之事。

看到这一幕,张辽不由神色凝重,从这些聘礼他可以看出董卓对此次下聘求亲的重视程度,绝非寻常,要阻拦他,难度非常之大。

更令他忧心的是,马氏果然不同意嫁给董卓,更在一早就身穿缌麻轻丧之服,乘车前去郿坞请董卓退亲。

这马氏如此不畏强权,正如皇甫郦所说是外和内刚,恐怕到了郿坞就很难回来了,甚至有性命之忧。

皇甫郦是自己的手下,在执金吾衙署很是支持自己,如今他家人有难,张辽岂能无视,他已应承了皇甫郦,便要竭尽全力。

何况这件事确实也是董卓一个昏招,得罪了关中世家,必然加速他的灭亡。

情势紧急,他二话不说,带着皇甫郦数人快马疾奔郿坞。

郿坞位于右扶风郿县,距离长安大约三四百里,距离槐里则有近二百里。董卓修建郿坞时,连带着修复了从郿坞到长安城的三四百里古驰道,驰道是土石夯成,开阔平整,可供十多辆车并行,沿途还有传舍驿站,来往极为方便。

张辽他们早带好了干粮和水,沿途没有休息,一路向西,马蹄急促如雷。

董卓的封地郿县,郿坞,高达六七丈的门楼与坞墙,四面角楼箭塔,几乎与长安城的坚固防御一般无二,虽然没有长安城那么大,但也不小,董卓当初发动十多万人修建,可称当世第一坞,号曰“万岁坞”,方圆数里,规模比的上一个大县城了,坞中内盖宫室,广聚珍宝,积谷为二十年储,又选民间少年美女八百人实其中,金玉、彩帛、珍珠堆积不知其数,董氏家属皆在其内。

除了堡坞中的部曲,堡坞四面还有附属军寨房屋,驻扎着董卓的嫡系兵马,由左将军董旻率领,拱卫郿坞。

郿坞防御如此坚固,以至于建成之后,董卓曾说,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从这一句话就能看出董卓对郿坞防御的自信,但同样也说明他雄心的消散。

此时的郿坞,四面结彩,热闹非凡,董卓靠坐在锦榻上,神情自在闲适,几个少女给他捶背奉点。

一身大红描金锦袍的左将军董旻在外面忙碌着指挥吕布等军士和下人布置郿坞。

内堂之中,年近九旬、头发苍白的池阳君坐在那里,满是皱纹的脸色露出笑容。池阳君有三子,长子董擢早卒,次子董卓是家中顶梁柱,三子董旻如今为左将军。她的儿子董卓虽然权势滔天,但她已是快入土的人了,并不在乎这些,她最在意的是董卓的长子早逝,直至现在也没能留下一个儿子,如今董卓再娶马氏,总算是一个期盼。

一个大约十三四岁左右的垂髫少女正在欢快的嬉闹着,正是董卓最疼爱的独孙女董白。在董卓的宠爱下,她比公主还尊贵,还未及笄,就被封为渭阳君。册封之日,董卓于郿城东面筑起高坛,董白乘轩金华青盖车,一众都尉、中郎将、刺史千石官吏在前引导,中军校尉董璜则作为使者授印绶。自此关中之人无不知董白,而董府的下人也都知道,得罪了董卓,只要能央得善良的董白求情,便能免得大难。

大堂内外,还有董卓的女儿和一众妻妾,更有临洮董氏各支远近亲戚,都在拼命的讨好董老太太和尚未成年的董白,以求能接近董卓,获得权势和利益。

郿坞前,一辆马车从东面而来,停了下来,车上下来一个年近四旬的妇人,容貌美丽,气质俱佳,只是身上却穿着一身轻丧之服,正是故护羌校尉皇甫规的遗孀马氏,董卓曾经的主母。

郿坞下的守卫看到来人,更是一个身着孝服的妇人,大感怪异,上前两步就要喝斥。

马氏微微屈身一礼:“请报知董太师,未亡人马氏登门求见。”

守卫一听,这妇人竟然是太师要迎娶的新妇,不由惶然失色,急忙进了堡坞禀报。

马氏静静的站在那里,素白的孝服,娇小的身躯在寒风中瑟瑟直立。

不多时,身躯肥胖的董卓带着董旻和吕布等一众侍卫来到满楼前,看到一身孝服的马氏,董卓神情微沉,但看到马氏绰约的风姿、高雅端庄的大家女子气质,董卓眼里又泛起绿光,便是其他人看到这个妇人,也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董卓对马氏充满欲望,但看到那身孝服,大感不喜,沉声问道:“夫人,汝这身孝服是……”

“太师。”马氏施施然下跪在地,神情凄怆:“先夫虽已亡故,生时却待妾身情深义重,先夫去后,妾身曾自誓守身不嫁,至死不渝,还请太师收回聘礼。”

董卓脸色一下子难看起来,盯着马氏,眼里闪烁着凶光,大手一挥,一众军士和奴仆登时持刀将马氏围住。

董卓怒斥道:“老夫威名,四海咸服,何有不行于一妇人乎?汝来了正好,今日便留在郿坞!”

马氏看到董卓悍然用强,自知劝服不了他,那股子刚烈的性子上来,面对四面刀剑全然不惧,起身看着董卓,怒斥道:“君羌胡之种,毒害天下犹未足邪!妾之先人,清德奕世。皇甫氏文武上才,为汉忠臣,君非其趋使走吏乎?敢欲行非礼于尔君夫人邪!”

董卓闻言,更是恼羞成怒,指着马氏乘坐而来的那辆马车,朝着一众奴仆大喝道:“将那马车拉过来!”

手下奴仆急忙将马车拉来,董卓大步上前,一脚将马氏踢倒在地,又一把拎起她,将她提到马车前,扯散发髻,将长发系于车辕,马氏口溢鲜血,却一声不哼,只是怒视董卓,全无畏惧。

众人不忍看到这一幕,不由转过头去。

董卓朝一众奴仆喝道:“以鞭、杖击之,直到她屈服老夫!”

“喏!”

两个青衣奴仆急忙上来,一人持鞭,一人持杖,当即就朝马氏打去。

马氏挨了一鞭一杖,看着两个奴仆,斥道:“何不重乎?速尽为惠。”

董卓闻言,更是大怒,喝道:“打!重重的打!往死里打!”

第五百九十四章 商议第一百九十六章 骤闻第二百七十四章 力擒牵招第一百六十五章 杀鸡儆猴第五百六十五章 目标长安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操的狡诈第六百六十五章 桥瑁第六百九十章 天子东逃第六百五十六章 云长第三百六十六章 粗蛮第四百一十七章 长安乱(十)第五百四十章 搜刮第一百五十章 人才璀璨第七百三十四章 强势碾压第三百九十章 决裂第一百一十三章 控制第五百四十六章 曹操出兵第四百一十三章 长安乱(六)第四百八十八章 青州黄巾第一百八十三章 能不能打大舅子?第四百五十三章 如火如荼第二百零四章 谋划,乱营,入城第五十四章 赴任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声雷霆惊坐起第五百九十一章 发难第四百一十四章 长安乱(七)第三百八十五章 怎连环第六百二十七章 反对第二百一十三章 典韦第八十二章 回兵第四百三十四章 北上并州第三百三十二章 反对第一百二十七章 哭泣第四百四十五章 诈敌于内第四百四十一章 选择第一百三十四章 无题第六百六十章 袁术大逃亡第四百二十九章 暗助刘璋第十五章 厚黑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见郭嘉第三百九十三章 追至第六百五十三章 夜见第五百七十六章 车驾难渡第五百八十四章 作祟第七百一十章 惆怅第六百四十二章 夤夜第一百八十二章 病来如山倒第二百四十五章 损策诈敌第三百八十五章 怎连环第三百九十四章 拐来援军第七百三十二章 出兵征曹第一百二十八章 上门女婿第三百一十九章 意外之喜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绍入主冀州第五百七十八章 疫病再起第六百五十八章 董承之死第二百六十八章 舌辩杨定第一百八十五章 搏虎!第二十二章 乃公华雄第六百五十六章 云长第三百六十五章 棒杀第四百四十九章 溃退第七十八章 意外大收获第五百七十六章 车驾难渡第四百七十六章 血战第一百二十六章 成婚第一百三十七章 惨象第四十九章 路见第五百零二章 打草惊蛇第三百八十三章 连环计第一百一十三章 控制第六百六十九章 曹操下黑手第三百一十七章 潜心发展第四百零四章 王允发怒第二百四十章 请命第四百一十四章 长安乱(七)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虎交锋虎者胜第九十一章 谋臣之助(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还要送兵马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战(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准备离开第四百八十四章 飞燕北来第五百五十一章 曹操回师第四百四十章 匈奴、鲜卑第九十三章 胡轸兵败第三百五十九章 毒蛇低头第四百零二章 先谋郿坞第一百四十三章 乱世用重典第五百九十一章 发难第四百一十八章 长安乱(十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在旦夕第二百五十七章 伪作第五十九章 军纪第一第四百五十章 休屠各覆没第六百六十二章 善战无名第七百二十二章 平定第三百一十六章 水落石出第四百零八章 长安乱(一)第二百零一章 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