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 风口浪尖

面对刘协的询问和满朝大臣的目光,张辽朗声道:“刺客刺杀之时,曾大喊一句话,董承狗贼,还记得十八年前夏明湖畔被尔害死的夏雨荷吗!”

“夏雨荷?”

“此是何人?”

“似乎是个女子的名字。”

刘协和不少朝臣都有些愕然。

“十八年前,夏雨荷,”张辽此时完全一副狄仁杰的姿态:“臣推测,这其中必有一段可悲可叹的情事,十八年前,董将军方少年,好为游侠,雄姿英发,玉树临风,在夏明湖畔遇到了一位名叫夏雨荷的美貌女子,于是……哎,人不风流枉少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满朝大臣的脸颊开始抽搐起来,想起了董承那副模样,想起了他被打断的两条腿,刘协一时也张大了嘴,只有几个文士忍不住回味着张辽那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张辽叹道:“夏明湖畔,夏雨荷,不知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让臣也艳羡的花前月下?还是使君遇到秦罗敷,冯子都遇到了美胡姬,罗敷跳崖,胡姬自杀?真是不可而知哪。不过听闻刺客怒打董将军时还喊了一句,要阉了尔这强抢民女的狗贼!看来还是后者居多。”

满朝大臣都有些发呆,而张辽表面上一副怒其不争的模样,实际上肚子早笑得抽筋了,狗的董承,让你每天算计来算计去再找哥的麻烦!

他突然又想起了什么的样子:“听闻刺客走后还留下一句话,容嬷嬷不会放过尔的,这容嬷嬷想必是个厉害的人物,董将军的安危还需仔细保护才是。”

这时皇甫郦打破了寂静,深恶痛绝的道:“若董将军真是害了良家女子,打断腿也是罪有应得。”

“不错!”立时有人附和。

种辑等人则大声反驳:“胡闹,董将军堂堂左将军,岂会为此卑劣之事!”

“十八年前他还是个游侠。”

“董将军德行俱佳,断不会为此事!”

“德行吗,嘿……他曾跟随牛辅,强抢民女的事做的多了……”

“也许是个误会,董将军忘了夏雨荷……”

“容嬷嬷却是何人?想必是个游侠……”

朝堂上又争成了一团,不过话题已经转变,不再是董承被谁人刺杀,而是董承到底有没有强抢民女?争到最后居然是强抢民女的可能性大……如果在家养伤的董承得知这一幕,恐怕又要吐血。

御座上的刘协看到形势不对,连忙道:“众卿莫争,还是请河南尹、雒阳令、司隶校尉共同缉凶,还董将军一个清白……不知众卿可还有表奏?”

朝堂上一时又静了下来,种辑等人互相目视了一眼,有些咬牙切齿,原本他们还打算借助董贵人怀孕之机争夺那几个重职,但董承被袭,不能参加朝会,他们这些人的分量却是不够了,昨日与董承商议后,只能暂时作罢。

眼下只能推动另一件事了,种辑看了一眼吴硕,吴硕微微点头又向另一个朝臣使了眼色,那个朝臣看了一眼身侧之人,他身侧之人起身出列,恭敬一礼,道:“臣侍中伏均有表奏。”

众朝臣都看了过去,侍中伏均朗声道:“昔暴贼李傕、郭汜、马腾、韩遂为乱关中,焚烧旧京,逼迫天子,颠覆社稷,屠戮朝臣,骠骑将军张辽志虑忠纯,奋不顾死,以弱破强,斩李傕、杀郭汜、逐马腾、退韩遂、诛杨定,拯天子于危难,救大臣于生死,除瘟疫于恐慌,造京畿于焦土,复兆祀于宗庙,使天子复安,朝廷复建,百姓复宁,又定黄巾、平白波、抚黑山、灭匈奴,攻无不胜,战无不克,重农桑,兴学堂,开科举,纳贤才,宣美风俗,旁施勤教,恤慎刑狱,吏无苛政,民皆爱赞,功在社稷,今袁术僭逆,肆于淮南,袁绍逆乱天常,谋危社稷,凭恃其众,称兵内侮,天下实乱未止,臣请拜骠骑将军张辽为大司马,位在三公之右,领天下兵马,匡扶社稷,平定天下。”

请拜张辽大司马?大殿再次一片寂静。

刷!天子与众朝臣的目光全部看向最前面的张辽。

而张辽则是满脸愕然,不由看向伏均,这小子脑子进水了?怎么突然来了这么一出?纵然是好心,但难道他不知道自己是皇后兄弟,身份特殊?竟然在朝堂上做出这种表奏!这会对伏皇后造成什么影响?

张辽脑海里迅速想着补救之策,不想随着伏均表奏,很快竟然有不少人出列符合,大赞他的功绩,张辽一惊,目光扫过去,这些人竟然有很多都是他门下依附的朝臣!

紧跟着,又有七八人出列,齐声道:“请拜骠骑将军为大司马!”

而这些人有中立的,还有董承的党羽。

张辽皱起眉头,他感到形势有些不对了,目光看向荀彧、蔡邕、士孙瑞、钟繇、皇甫郦等人,却见他们的目光也正好看过来,皆是神情凝重,带有询问之意,张辽立时知道不是他们的意思,同时也想他们微微摇头,这些人皆松了口气。

再看御座上的刘协,此时面色铁青,目光死死盯着张辽。这是逼宫,看上去得利的是张辽,而这个提议竟然是伏皇后的兄弟伏均第一个提出来的,刘协此时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张辽要做李傕!而伏皇后意图依靠张辽的势力争宠!

张辽看到刘协这姿态,哪还不知道这货脑子里在想什么,他心中一沉,我去年埋了个宝,哪个混蛋算计我?

他脑海里第一个浮出的人就是董承。

不想这时太傅刘虞开口道:“陛下,袁术僭逆,天下观望,当速伐之,以正朝纲,可拜张将军为大司马,领兵征讨。”

刘虞竟也站出来了?他怎么也会参与?

随着刘虞,他的儿子刘和与一些大臣也站了出来。

张辽感到自己一下子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大司马,或许只是个重职,但关键是大殿中竟有一半的朝臣站出来,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被坑死了,天子此刻必然将他视作心腹大患了!意味着他与天子的关系由好转坏,由暗转明,从此不是你死我活就是一拍两散。

这一天他早有预料,但未免来的太快了!

如果是董承谋算自己,那刘虞怎么会站出来?

而就在这时,董承的头号党羽种辑站出来大声道:“袁术僭逆,天下人皆欲诛之,正当拜张将军为大司马,加九锡,发兵讨袁!”

“请拜张将军为大司马,加九锡,发兵讨袁!”

又是数人出列,喊得慷慨激昂,朝堂上一时之间气氛高涨。

大司马,加九锡,这是前汉末王莽篡位前的待遇,御座上刘协的脸色更难看了,浑身止不住颤抖起来。

第十章 骚包且慢第一百三十六章 准备离开第一百二十九章 洞房(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布局与离间第七百二十章 凉州谣第四百三十八章 坦然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声雷霆惊坐起第四百一十章 长安乱(三)第五百八十二章 病因第六百三十一章 声东击西第三百二十二章 袁氏嫡子第六百一十二章 朝堂第二百六十二章 战孙坚(三)第四百九十章 背后的力量第四百八十五章 布局与离间第七百三十一章 关东之乱第三百八十七章 伏法第六百七十章 高干吐血第五十三章 用人之道第五百六十六章 再入长安第七百一十五章 袁绍不听第四百零四章 王允发怒第二百三十二章 效命第六十四章 分歧第六百五十一章 搜寻第三百九十八章 董卓伏诛(二)第六百九十六章 误会第二十章 路中悍鬼第三百四十一章 追至第三百八十章 征辟与查察第三百三十五章 招揽田丰第六百零四章 老于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见郭嘉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儒出计第四百三十六章 回家第三百九十九章 董卓伏诛(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叹息第二百零九章 酸枣大战(一)第六百二十三章第三百九十七章 志大才疏孔北海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乱第一百零二章 东进第四百四十五章 诈敌于内第七百二十一章 仙长与书信第五百二十七章 屠杀第一百八十四章 虎啸!第六百五十二章 退走第三百三十八章 追赶第三百七十章 狠辣的算计第六百八十五章 哭哭笑笑第七百零七章 汝乃天骄第四百四十四章 休屠各部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挖我也挖第四百二十九章 暗助刘璋第一百六十五章 杀鸡儆猴第七百一十章 惆怅第三百六十五章 棒杀第七百二十四章 重建丝路第四百三十三章 妙法破天机第一百八十二章 病来如山倒第二百二十五章 好!好!第一百八十四章 虎啸!第五百一十四章 欢声笑语第一百七十一章 雨住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第二百七十二章 谁为华雄第四百八十五章 布局与离间第一百八十四章 虎啸!第二百六十二章 战孙坚(三)第四百七十一章 瞒天过海第三百三十三章 应对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见董卓第六百零九章 刘备回朝第二百一十五章 无心插柳第四百四十六章 兵临马邑第四百六十二章 定匈奴第三百零二章 伏虎太守第二百三十七章 调动第四百三十五章 用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董卓伏诛(三)第一百三十章 恨之入骨第一百三十九章 相府司马第六百一十三章 定音第四百九十二章 雷霆横扫第四百六十六章 袁绍找事第二百六十八章 舌辩杨定第二百七十三章 诈取第六章 华雄第四百六十三章 追击第九十三章 胡轸兵败第五百零九章 鼓舞第一百三十五章 迁都之始第四十一章 请客第五百九十五章 可第二十六章 震慑第五百三十三章 破曹第九十三章 胡轸兵败第四百五十七章 贵人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