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降臣纷来

“官家,吕承旨求见!”在刘承祐思绪飘回之时,喦脱前来通报。

“宣!”手一摆,刘承祐吩咐道。

很快,吕胤入殿拜见,一身寒露,满脸风霜,显然是外出归来。看着吕胤,刘承祐立刻命人,给上一碗热汤,而后双脚动了动,笑问道:“天寒,还剩下不少热水,吕卿要不要一起泡一泡?”

在外奔走公干了一番,双脚也冻得又僵又寒,注意到刘皇帝惬意的表情,再听其言,身体自然是向往的,不过嘴里还是婉谢道:“陛下美意,臣心领了,臣特来复命!”

“那些江南文臣,都安顿好了?”刘承祐多少也只是意思一下,随即问起正事。

“回陛下,暂时安排住下,定居落户之事,还需看后续任用!”吕胤答道。

李煜那一家,有特殊待遇,而随其北上的文臣及其家属,安置工作则没有那么细致了。两百多名江南旧臣,以开封之大,哪怕数量翻个十倍,也能轻易容纳,但要迅速妥善到位地落实,却也需要些时间。

吕胤呢,则是作为崇政殿学士承旨,代表刘皇帝前去慰问、招待他们。想了想,刘承祐问道:“他们状况如何?情绪如何?对朝廷是否有怨言?”

吕胤稍微回忆了下,禀道:“受降之臣,被迁入京,难免惶恐,感怀当初,以臣观之,多无所适从,心忧来日!”

“可以理解!”刘承祐淡淡一笑,说:“知会一下开封府,对于这些南臣,尽力照拂一些,毕竟,我们把人家邀请来东京,也不好不管不顾。他们彷徨茫然所在,大抵也在入汉之后的归属,该给他们吃颗定心丸!”

闻言,吕胤主动请示道:“不知陛下何时召见他们?”

此前,蜀臣来京,刘皇帝尚且专门设宴款待,如今唐臣北来,不会厚此薄彼。不过,刘承祐却没有直接答话,而是问道:“李氏三代,大兴文教,育养士人,以致江南文事昌盛,冠于华夏。据金陵朝廷,满堂词臣,长于文章辞赋,清谈阔论,而寡于实事,以你之见,是否如此?”

面对刘皇帝的疑问,吕胤答道:“江南臣僚,确实不乏词臣,然若一概而论之,却也有失偏颇。臣以为,两百余金陵朝官,必不乏人才。想国初之时,全国上下,能识文断字者,都能被委以吏职,而况于这些饱学之士?若以此鄙之,那陛下又何必兴学校,重科举?

中国广大,风俗文化,岂能同一,江南之地已为汉土,江南士民,已为汉臣,陛下只需兼容并用,择其贤士,用其才干,以收天下之心!”

刘承祐没想到,吕胤直接给他说起道理来了,不过听其谏,觉得还是很中肯的,不像朝中有些臣子,以中原自夸,鄙视江南。

冲吕胤点了下头,刘承祐说道:“朕并无鄙薄江南之意,对其礼制文化传承、民生发展繁荣,也是素有好感的。将他们延请至东京,本就有意任用他们的智慧,发挥他的才干!”

“陛下英明!”吕胤小小地恭维一句。

略作考虑,刘承祐说:“朕将于琼林苑宴请他们,给所有人都发一份请柬,他们对东京道路必然不熟,车马接送也包了,此事还由你安排!”

“是!”

“另外!”刘承祐继续吩咐着:“让窦仪牵头,会合薛居正,对这些南臣,分别进行考察,量才任用,分派诸位部司衙以及道州!”

“遵命!”

对江南臣子,算是有了个基本的安排,刘承祐能如此过问,已经算是对其重视了。想起一人,刘承祐问:“韩熙载呢?你当见到了吧,觉得此公如何?”

吕胤微感讶异地看了看刘承祐,回想了下,应道:“人虽年迈,却精神焕发,头脑清醒,臣观之,尚有志趣!”

“这是自然!”刘承祐笑了笑。关于韩熙载的情况,金陵那边早有所汇报,对其识时务,刘皇帝也感到满意。

“陛下是否召见?”吕胤问道。

“暂时不用!”刘承祐摇了摇头,道:“日后再说!”

“有无其他事?”看着吕胤,刘承祐又问。

“宿州上报,平海节度使陈洪进一家已然过境,用不了多久,将至东京!”吕胤答道。

因为陈洪进是发动兵变上位,攫取漳、泉军政权力,虽然此前刘承祐承认了,但心里还是不喜的。不过,在大军全取两江之地后,陈洪进主动邀请刘光义派兵进驻漳泉,交出兵民籍策及军政大权,并主动上表,请入开封。

对此,刘承祐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诏允之。实际上,陈洪进之所以如此主动,也在于,当初被刘承祐直接授予节度之职以及索要留绍镃的举动给震慑住了。

原本漳泉的政变,陈洪进虽然是推手,但他却躲在幕后,扶张汉思上位。张汉思昏而老,陈洪进原本打算让张汉思在上面先顶一顶,等局势稳定了,再站到台前。

结果,皇帝一封诏书,直接告诉他,你不用藏了,朕知道你,也知道漳泉政变的情况。当时,陈洪进就意识到了,虽然天高皇帝远,但汉天子与朝廷着实不好欺瞒。

再加上,留从效主政后期,漳泉与朝廷的联系已经紧密了许多。经过一番综合考虑,陈洪进也是彻底息了所有多余的心思,直接上表归服。

事实上,当时刘光义进驻剑州,收降服陈诲,随时都可以进军漳泉,形势所迫于此,陈洪进也没有更多其他的选择。举兵顽抗,北面是刘光义,西面是慕容承泰,他可不昏。

至于拖延什么的,与其等到朝廷动作,还不如占据一个主动,讨一个印象分,左右漳、泉的结局是注定的,不可能独立于朝廷之外。

陈洪进的这等考量,倒是与当年的留从效相似。因此,此番陈洪进进京,是干脆而彻底,穷尽家私财产,举家浮海北上,没有再回漳泉的意思。

就冲着陈洪进这番诚意主动,刘承祐心中的芥蒂也就基本消散了,他固然曾有枭雄野心之举,但还是看得清大势,能识时务。

因此,对于陈洪进之来,还是表示欢迎,吩咐道:“对其接待,让礼部也早作安排,也不要怠慢陈洪进!”

“是!”

“吴越王呢?”提及钱弘俶,刘承祐的心情好了几分。钱弘俶应诏北上的消息,也早已传来,并且,从陶谷给的密奏来看,钱弘俶此番献土之心已然坚决了。

相比于漳泉那一亩三分地,显然,还是吴越所控制的两浙、江南一部、闽地一部,更加值得重视些。并且,刘皇帝之所以能以包容的心态对待陈洪进,也因为他用实际行动给钱弘俶做了个榜样,从侧面促动了钱弘俶的北上。

“吴越王一行所走路线,由江入淮,再走运河,因为所携颇多,因而路程还要慢上不少。不过,根据前报,如今也当过江了!”

“好!”刘承祐眉头舒展,神情之间,皆是喜色,对吕胤道:“王全斌上报,播州杨氏,遣人联络,也有意复归朝廷,天下将定啊!”

“恭喜陛下!”吕胤拱手道贺。

不过平静下来,刘皇帝又忍不住嘀咕了句:“只可惜,金瓯仍旧有缺......”

第312章 董遵诲兵临上京第41章 刘信遭贬第85章 郭荣给的惊喜第1765章 三郡公第161章 十五子,新人与旧人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400章 柴荣死了第34章 三次铁离之战第81章 嘉庆节与太子的烦恼第257章 黄花谷之战第90章 交趾收复第134章 王师已克敌都第323章 党侯的智慧第204章 事态扩大第85章 少壮派第25章 周世宗与杨令公第158章 洞房花烛夜第190章 荣宠无过于高氏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197章 刚愎依旧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73章 纸上谈兵第478章 登封降禅第456章 刚愎的刘皇帝第320章 蛮瑶归服第383章 敞开谈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结束第2114章 康宗篇6 倒吕风波第149章 天子欲启河工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1805章 度日如年,驸马张璟第407章 一人连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73章 解决第98章 军心可用第429章 远遁的契丹第67章 又去一老第41章 西域战况半岛史话·安平公主第95章 大洗牌第130章 苍山洱海世宗篇26 北廷国相第355章 理智归理智,仗还得打第400章 晚节不保第1743章 臣服尚有门槛第1757章 勋贵子弟第308章 新贵第171章 金陵政局第131章 干强枝弱第56章 南平王让朕好等啊第430章 刘皇帝弄孙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65章 制举进展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88章 童谣第1761章 新问题第337章 京口水战、攻心之策第144章 两个选择第69章 夫妻密谈第22章 “郑州站”世宗篇36 不一样的完颜部第428章 赵王的新任命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夺嫡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谏第206章 武德司狱第111章 动心第151章 我,慕容彦超,委屈第1689章 高规格第178章 祭拜第92章 万岁殿宴第202章 刘皇帝已至长安第28章 澧阳之战第398章 换个思路第309章 衡酿第378章 父子交心第67章 来自河阳的消息世宗篇40 后、王之逝,帝国十年第67章 刘煦娶亲第6章 告一段落第440章 惶恐难已第221章 全线出击第68章 撤了第1690章 拼图第97章 扩*整顿第108章 后知后觉后怕第55章 干脆的胜利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进邺都第478章 登封降禅第32章 天子上门第106章 倒赵第60章 “暴毙”第103章 缺少一个系统的李从益第2084章 太宗篇31 报纸 成都之围第173章 日常第14章 乾祐二十四功臣第346章 底层第65章 开封府尹的问题第156章 河东风云(3)第448章 还是太子立场坚定第382章 朕知道你们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