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回鹘使者

马匪退去,带走了死亡的危机,留下的是一片狼藉,车阵之中,尸体倒了一片,场面触目惊心,或许是天气太过寒冷的缘故,四溅的鲜血仿佛已经凝固了,深沉而压抑。

近三百人的使团,活下来的不足一半,护卫的兵卒之外,那些奴仆与随从伤亡更重。杀戮与死亡,似乎也是司空见惯了的事情,并没有表现出太多劫后余生的喜悦。活着的人,自发地收拾起来,同时仍旧保持着戒备。

重伤者的哀吟声中,此前一直坐镇指挥的那名老者也不由舒了口气,四下看了看,虽然苦于惨重的伤亡,巨大的损失,但至少性命保住了。

“使君,您没事吗?”一名浑身狼狈,沾着血污的随员走了上来,扶着身体有些僵硬的老者,关心道。

“老夫无事,看看扈从护卫们吧,清点伤亡损失,尽量救治伤者!”老者吩咐着,问道:“回鹘人情况如何?”

“伤亡也不小!”随着答道,又指着东面的越发迫近的汉骑,道:“万幸有大汉的援军,否则我等必死于此地!”

提及此,老者也再度将目光投向东面,跟着感叹道:“是啊!找到回鹘使节,汉骑之来,我们当去拜谢!”

“是!”

这名老者,身材不算高大,但气度沉稳,名叫曹元恭,乃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的族兄,官居瓜州刺史,是此次东使的负责人,也是多年以来,代表瓜、沙向朝廷联络进贡地位最高的人。当然,也是第一次出这么大的意外。

很快,找到了随行的西州回鹘使者仆勒。这是名身材魁梧的回鹘人,长相也堪称英俊,在面对马匪攻击时,表现得十英勇,带着随行的回鹘勇士,拼死抗击,自己也受了伤,中了两箭,一箭在大腿,一箭在臀部,比较尴尬。

但被找到,告与要去拜谢来援的汉骑,使者仆勒表现出了十分的热情,顾不得身上的伤,简单地处理过后,便找到曹元恭。

仆勒此番东来,自然是带着重要使命的,奉西州回鹘可汗乌古只的命令求援的。从去岁耶律斜轸率军西征开始,已经一年多过去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内,西域的局势自然是天翻地覆,在辽军的强大攻击力下,高昌回鹘自然是丧师失地,已经到向东祈援的情况了,可见危急情况。

当然,西州回鹘自己大概也知道,要让大汉军队横跨两千里至西域救助关系并不亲厚的他们,显然不现实,因而仆勒原本的目标,是向归义军求援。毕竟,相比于远在千里之外的大汉,归义军近在咫尺,方便得多,再加上双方还是姻亲关系。

不得不提的是,占据着瓜、沙的归义军,在进入十世纪以后,是在逐步走下坡路的,毕竟在己方势力的夹缝中求生存,从来是小心翼翼,谨小慎微的。

因而,辽军铁骑悍然侵入高昌回鹘之时,归义军也受到了惊吓,屯粮积械,修缮城防,聚兵备战,生怕波及到自身。是故,回鹘可汗的使者仆勒找到地归义军节度曹元忠时,得到了足够的礼待,但出兵,恕其直言,归义军自保尚且不足,又哪里敢去与辽军作对。

但是,唇亡齿寒的道理也是懂的,如果西州回鹘真的被灭了,辽军回过头来对付一个归义军,想来也不会费什么劲儿。至于大汉,隔着一个甘州回鹘势力的汉军,并不能给他们多少有力的支持,半个世纪以来,归义军都是靠着自己立足于瓜、沙,关键时刻也只能指望自己。

顾虑虽多,对于西州回鹘的求援,还是有所表示。思虑几许,曹元忠对仆勒说,归义军实力弱小,纵然派出三两千兵马,也无济于事。倒是东面的甘州回鹘,户民数十万众,他们同出一源,可以请求帮助。他正准备再向中原派出使节,莫若随他同往,可一路护送他至甘州。

仆勒想了想,也有道理,向归义军求救,本就是一种无奈的做法,希望曹氏能够从后方闹出些动静,牵制辽军。相比之下,甘州回鹘的人口更多,兵力更强,倘若能够出兵救援,那么能起到同样的作用,并且效果更好。

而东来的礼物,都是曹氏帮仆勒置办的。然而,结果嘛,自然是失望的,抵达汗帐删丹之后,向才继位没几年的甘州回鹘可汗景琼表明来意,景琼也是和颜悦色地接待了仆勒,然而一谈及出兵西域,就开始左顾而言他事,最终游说失败。

事实上,甘州回鹘可汗景琼也是无奈,因为他的日子也不好过,内部有矛盾,外部有压力,而一切的压力,就是来源于东面的大汉。地缘政治就是如此,有大汉这个强邻崛起,周边势力自然无不感到威胁。

尤其是也算河西走廊上一霸的甘州回鹘,那种危机感更是与日俱增,毕竟以他们的势力,对于如今的大汉,夸张地说,只需动一根手指头,就能灭了他们。

再加上,大汉在这十来年的时间里,西进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然没有暴风骤雨般狂飙猛进,但步步蚕食,像一张网罩过来,也是令人窒息的。

在甘州回鹘内部,一些抗汉保国的声音也开始抬头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仆勒求过来,甘州回鹘哪里有心思派兵西进,去淌西域的浑水,去得罪契丹人?

而回鹘可汗景琼的内心写照则是,当今天下,也只有契丹人还能勉强与大汉扳扳手腕,要是把契丹人得罪,岂不是断自己一条后路?

请援甘州失败,使者仆勒自然失望不已,甚至有些绝望。当时的心情,就像河西的冬季这般冰冷,而他也没别的选择,已经走到甘州,走到删丹,干脆跟着曹元恭去开封,或许伟大宽容仁慈的大汉皇帝,会念他一路辛苦,动一动恻隐之心,出兵解救呢?

哪怕有曹元恭提醒他,大汉与契丹人和议通好也没过多长时间。但是,仆勒还是决定东往,哪怕比较渺茫,当然,也是此人清楚,在这种时候,西返怕也是前途未卜,还不如去开封碰碰运气。

仆勒的求援之路,是真不轻松,从夏初开始,就秘密东向,出入西域一共就那么几条路,耶律斜轸西征走了北道,仆勒东援走的是中路,那时也已被契丹军队所扼断。

因此,为避过沿途契丹人的封锁,就耽搁了不少时间,还差点被俘虏。出发时的一百多人,到瓜州时就只剩二十三人了。眼下,经过一场袭击,又伤亡了十多人。

汉骑这边,领头的人身份可不低,乃是河西都指挥、平西侯王彦升。当求救的消息通过戍堡传至姑臧之时,王彦升正在军营中,得知消息,正觉得闲闷的王彦升顿时来了兴趣,点了五百汉骑就向西而来。

“在下瓜州刺史曹元恭,见过将军,不知将军贵姓,多谢活命之恩!”见到气势强大的王彦升时,曹元恭按捺住心中的少许疑惑,躬身作揖。

“此乃大汉河西都将、平西侯!”王彦升没回话,身边一名亲兵高声道。

此言落,曹元恭神情顿时更恭敬了。

“足下是归义军的使者,官话倒说得不错,怎么选这么个季节东来?”居高临下,王彦升显得有些倨傲,打量着他问。

“奉西平公之命,有要事入朝,觐见天子!”曹元恭答道。

“你又是何人?”王彦升又把目光投到仆勒身上,早注意到此人的特殊了。

闻问,仆勒赶忙操着他半生不熟汉语,应道:“我是回鹘使者,奉西州可汗之命东来,朝见汉朝皇帝,以通往来友好。”

王彦升听得比较费劲,但终究是听懂了,得悉其意,不由以一种调侃的语气道:“西州回鹘?你们可汗不忙着抵御契丹人,还有心思遣使交通?”

闻言,仆勒有刹那的尴尬。

第9章 啖耳将军亦回京第77章 涡口之战(1)第157章 提亲第58章 回师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54章 临阵指挥,尽委诸君第14章 武夫军阀第1753章 百年国运+第150章 再添两道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国舅第20章 武德司的收获第20章 小民犹能议国政第354章 贵妃母子第474章 补漏匠第460章 类父惠妃求爵第482章 李氏第433章 韬光养晦第88章 秋后算账(续)第175章 军略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2128章 世宗篇3 气质不同第336章 橐相第205章 辽国新君第1749章 调教契丹第499章 有些事从未改变第131章 干强枝弱第293章 北伐的尾声2第210章 问题来了,谁做主帅第283章 云中之围第158章 刘昉的下一步工作安排第179章 长教训第17章 板子终究落下来第1685章 一稳到底第375章 少林寺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乐第105章 善后安排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风波第158章 河东风云(5)第93章 完了第2192章 仁宗篇9 南风压倒北风第28章 封疆大吏第9章 公府密议第112章 整风第415章 血色将至第326章 刘皇帝的态度第399章 还债第134章 王师已克敌都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43章 接见第364章 汉宫之内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时代下的大汉(中)第18章 权谋手段第318章 皇子们渐渐大了第322章 真正引以为豪之处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200章 谁能继位?第11章 大典日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59章 睡王上位第465章 “教匪”第52章 巫宦之国第373章 被逼无奈第170章 全线动员第275章 令人绝望的未来第1794章 魏王回来了第25章 开宝新政第306章 北面事务第102章 政争这种事是很正常的第115章 罪状十五条世宗篇35 安东事变第167章 先震后蝗第266章 断云岭大捷第1719章 什么忌讳的事都敢聊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10章 平淡的会面第155章 蓄奴之议第348章 潘帅喜迎敌援第102章 辽国现状第351章 林邑国第59章 不知死第7章 贵戚解权第1815章 波斯见闻第248章 耶律屋质真正的建议第262章 贤妃之贤,调整方向第79章 势孤危第55章 山上山下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178章 头脑清醒的乾祐帝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232章 淮南情况第129章 各怀心思第1724章 叛贼虽败,封锁继续第84章 夏州降第456章 遗泽第167章 重建的云中第27章 父子座谈第80章 进攻第152章 听政3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