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家事、国事

洛阳南城,淳化坊内,朱紫高门前,等候着一辆华盖马车,二十余名孔武的甲士护卫在侧,侍者已然准备好登车的步梯。

高门之上,悬挂的是鎏金的“柴府”牌匾。天下姓柴的人不在少数,但是在洛阳城内,有这等高贵气象的,也唯有英国公一家了。

柴家在帝国内部,地位很高,十分显赫,除了与郭家的关系外,也在于柴荣多年的打拼,建功立业,深受皇帝信重。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道理,是百世通用,万世不移的,对柴家而言也一样,自从淮南之战后,柴荣在朝中权势益重,而随着地位愈尊崇,柴家所受的优待也就越多。

尤其是柴父守礼,在常居洛阳的勋贵之中,柴守礼可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张扬招摇,人皆避畏之。哪怕当年景范、王晏这样的强势留守在任,也不敢过于针对柴守礼。

当初柴荣还姓郭的时候,柴守礼就已经颇为张扬了,后来在柴荣改回原姓后,最为振奋的还得属这柴老太公了。当时为了庆祝此事,广邀宾朋,在家里大宴三日,搞得是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甚至被当作趣闻传到了刘皇帝耳中。

当然,也是因为这一世,姐夫郭威没有当皇帝,儿子柴荣没有继承皇位,总体而言,柴守礼还算克制,没有做什么违法乱纪的恶事给自家儿子招惹麻烦。但是,恣意张扬,跋扈炫耀的行为仍然不少。

人人都捧着,人人都敬着,锦衣玉食,享尽荣华,柴守礼的退休生活,可谓安逸了。

只是,此时的柴府门前,气氛有些怪异,是个人都感觉得到。未己,一道身影自内而出,脚步急促,跨过那高高的门槛,正是柴荣,面容紧绷着,脸色很不好看。

“国公!”亲卫跟着出门:“现在去哪里?”。

“回京!”柴荣冷冷地吩咐了一句。

见柴荣怒气冲冲的模样,亲卫不由劝道:“您常年在外奔波,难得来一趟洛阳,见一面老太公,这又何必呢?”

“走!”柴荣短促有力地一句吩咐。

“是!”亲卫无奈,只能应道。

踩着步梯,刚掀开帘幕,便听得背后一阵嘈杂的动静。很快,在两名家仆的搀扶下,一名须发花白锦服的老者走了出来,见到已经登上车辕的柴荣,顿时指着他大骂道:“你这个不孝子,你滚,滚远点!”

“你是朝廷的国公,你权势大,你厉害,我这个当爹的也要对你俯首听命!你这个不孝子......”

“你们说说,世上怎么会有如此忤逆的子孙,竟敢如此这般指谪其父!”

“......”

柴守礼年纪已经很大了,但激动起来,却也显得中气十足的,唾沫横飞,但观其颤颤巍巍的样子,身边的仆人都小心地架起他,生怕摔了磕了。

车辕上,柴荣身形顿了下,只回头看了一眼,然后矮身钻入车厢内,然后透着点烦躁的吩咐声传出:“走!”

对于柴荣的命令,护卫随从们可不敢怠慢,很快就驾着马车离开坊里街道......

而望着渐行渐远的马车与护卫,柴守礼老脸终于绷不住了,也停止了谩骂,一下子瘫坐下来,坐在门槛上,老泪纵横:“这个不孝子,他真的走了!你走,走了就别回来,我们老死不相往来......”

见柴老太公又气又怒又伤心,可急坏了身边的家人,纷纷劝他。

“太公,国公只是一时生气,肯定还会回来的!”

“您老别哭了,要保重身体啊!”

“......”

面对劝说,柴守礼哭声终于小了些,蹬了几下腿,嘴里还是喃喃道:“这个逆子......”

柴守礼今年整七十岁,也才举行过一场十分隆重的寿诞,当时柴荣正忙于经略甘肃,无暇他顾,也就错过了老父的寿诞。

此番,奉诏自西北还京,路过洛阳,心怀愧意的柴荣自然要回府一趟,给柴守礼祝一份晚寿,敬上一份心意。

本来是件好事,父子之间也该是温馨的场面,一开始也是如此。然而,见着府中奢侈的装饰布置,成群的仆役,铺张的用度,柴荣哪里看得惯。

难免指点了一番,然后又提及柴守礼这些年的恣意张扬行为,提醒、警告、教训,讲着说着,语气也就严厉,态度也就强硬的,结果也就惹恼了柴守礼。

柴守礼,人越老,也越爱面子,哪怕财富地位都来源于柴荣,也是难以忍受儿子那般教训指责的,脸上挂不住,愤而与柴荣争执。

当然,不管柴荣性格如何刚烈强势,面对老父,还是没有太好办法的,无奈而走,走得狼狈......

车驾上,柴荣也收起了在旁人面前的怒容,面上涌现出一抹疲惫,双目之中也露出少许感伤,最终重重地叹了口气。

大感头疼地捶了捶额头,你让柴荣治事驭将统兵,从来是游刃有余,但是事实证明,他并不是全能的,至少在处理家事上,在面对自家老父时,当真拿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来。

要不给洛阳官府打个招呼,让他们帮忙约束一下?很快,这种异想天开就被摒弃于脑外,柴荣可没有那么幼稚。

他几乎可以预想到,如果自己给这样一个授意,那么洛阳官府绝对会反着听,对柴守礼更加“照顾”,并且,这种举动,又将成为别人攻讦的把柄......

对于朝中的那些风闻,柴荣怎么会没有耳闻,一想到这些,心情则更遭了。郭柴家族之显赫,哪有不遭人嫉恨的,过往当然也有人非议,也有人挑刺,但从来不像此番这样,近乎于声讨。

想想那些朝臣言官对自己的议论,既觉可笑,又觉可恶,同时也觉可怕。那么多年了,始终身居高位,柴荣还从来没有像此番的风波这样警惕忧虑。

就像当初,郭威主动求退,父子之间密谈深谈,柴荣也是处之泰然,从来没有紧张过。但是此次,柴荣紧张了。

思及此次带头针对他的国舅李业,如果没有记错,当初他擅杀濮州刺史张建雄时,就是此人率下起哄,请求皇帝治自己的罪。

一个李业,或许还不足以忌惮,但是李业一定程度上能代表李氏外戚,李氏背后站台的又是太后。这一环环联想下去,柴荣也不得不承认,和李业这样的人对上,实在不是件好事......

当然,最让柴荣感到疑虑,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皇帝。这一回,对于朝中的那些风言风语,皇帝没有表示看法,这似乎也是一种态度。

“哎......”国事、家事,直让柴荣觉得纷扰无比,感受着身心的疲惫,以及有病症复发迹象的身体,柴荣觉得,自己或许也该求退了。

忽然,柴荣终于有些体会到,当年养父郭威是怎么的心境了。

第271章 再度上演檀州事第1693章 安西王第96章 寿春城内第365章 枢密军政世宗篇40 后、王之逝,帝国十年第258章 辽河战役,高奏凯歌第344章 刘规改革第1798章 宴无好宴第173章 钟谟当秦桧第513章 最后的旅途12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109章 在长安第90章 交趾收复第124章 海外扩张第183章 王景崇有话说第177章 躬身入村野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40章 开拓之志第43章 大公主回来了第2106章 太宗篇53 迟暮第31章 首义三节度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21章 西巡第123章 刘煦使命,亲自拜访第88章 秋后算账(续)第191章 赵思绾的背反第284章 让皇帝放心的少数人第10章 平淡的会面第84章 灭佛伊始第137章 东京军政第385章 怨艾、抉择第259章 辽东初定第133章 纳了第155章 蓄奴之议第92章 两京并重第259章 辽东初定第380章 饶乐国第470章 最困难的时期已经度过了第303章 赵普北上第22章 称帝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1721章 再没有比饱暖更真实的了第1710章 赵普的辞呈第88章 天子金令第267章 亲赴云州第196章 杨邠案(4)第1680章 忠臣孝子高丽王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64章 回鹘汗之死第177章 小贤王第27章 父子座谈半岛史话·百年基调第66章 请辞?不许!第255章 雍王犒军第99章 两个人才第482章 李氏第206章 赵思绾落网第62章 形势一片大好第1677章 军议与战争利器第20章 屯务废改第1809章 饯行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1797章 吸血的拍卖会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将第53章 改国号,去帝位,称臣修贡第177章 小贤王第317章 这山庄还是不建了第410章 克制第200章 新的时代第330章 党侯并不傻第249章 如此对手第252章 两面攻势,四路进兵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134章 王师已克敌都世宗篇49 皇帝迟暮,太子早薨第117章 机会第402章 太子有后了第39章 百年大计第107章 练将如砺剑第34章 崇元殿中第33章 豪强第9章 王峻归来第283章 云中之围第124章 目标大理第119章 寿春终于破了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372章 封王第1775章 调整第15章 马楚内乱第268章 机遇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228章 形势危急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结论第5章 恶劣的处境第40章 入长沙,定湖南第99章 又穷了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464章 难产的封禅第171章 金陵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