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新洛阳城,邙山隐者

西京洛阳,前前后后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整葺工作也基本进入收尾阶段,财政司陆续拨款四百三十五万贯钱,用以工程所费,这已相当于大汉如今一年财税的十分之一了,除官配工匠之外,前后征召民役达十五万人。

只是做一次“维修”,朝廷投入的钱粮比当初开封大修所费还要多,当然,这其中有物价上涨的缘故,更在于当初修开封,可狠狠地割了一波东京富商的肉。

事实证明,在高标准、高质量要求下,建筑翻新的投入,比重新修建便宜不到哪里去,甚至还要更高,毕竟还涉及到一个拆除的问题。

翻新的洛阳城,实则还是老样子,随处可见过去的影子,原本的格局并没有多大改变。论雄伟壮丽,隋唐洛阳城,可实在是隋唐建筑的巅峰之作,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而经过此番修葺完善,后人或许就得称之为“隋唐汉洛阳城”了。

洛阳的兴建,官府投入,主要宫城、皇城、外城,以及各公共设施上。官署、营廨、作坊、仓场、道路、绿化以及地下管道,都经过系统性的完善。

许多老旧的城墙、城门,都是经过拆除重立,而慕容皇叔最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洛阳宫室的重建上。在开封引为遗憾的事情,到了洛阳得以实现,而慕容彦超操持建筑,核心思想就是要雄奇壮丽,布局要宏大,要显示建筑之美,要配得上当今的大汉帝国。

翻新工程,有一点好处就是,许多原本的建筑用料,都可继续利用,如此也节省了不少木、石料费用。

但是,有几座宫殿,却全新打造,所有东西都用新的。而新宫殿中,尤以宫城正殿最事铺张华丽。

早些年,刘皇帝就曾表示过,觉得开封的崇元殿太小太矮了,而对建筑越发痴迷的皇叔也是这样认为的。因此,在正殿的修建上,投入了十二分的热情。

最终落成的洛阳正殿,长四百尺,宽三百尺,高一百九十二尺,其宏大壮丽,或许距离武周时代的明堂有所差距,但在当代,天下唯此一殿,并且没有那么多的宗教色彩,只为体现皇权威严,仅为朝会或者大典使用。紫禁城的太和殿与之比起来,或许只能用小巫见大巫来形容了。

刘皇帝给落成的洛阳正殿,取名为乾元殿。花费了那么多钱,费了那么多人物力,造就奇观,一向提倡简单朴素的刘皇帝,不知觉间,还是变成了自己过去讨厌的模样。

虽然他此前一再对慕容彦超叮嘱,要控制成本,节约钱粮,更要爱惜民力,但真正操作起来,可就难以尽善尽美了。

仅款项的追加,就有两次,达到九十万贯,再加上洛阳及京畿道两税划拨一部分,累计支出方达其巨。而在工程的推进过程中,各种伤亡过千,因各项事故而致死者,就超过两百人,更有不少役使过度的情况。

在这样的情况下,朝中的御史言官,自然不会默不作声,针对洛阳工程而进言弹劾的更是数不胜数。

闹到刘皇帝这里时,他头一次默然了。虽然,手书一道诏书,对慕容彦超进行了一番斥责,对工程之中钱粮浪费以及民夫奴役的现象大加责备,但更多的还是要求整改,处置那些急功近利的官吏,同时,责令对伤亡的民夫进行双倍赔偿。

做到这一步,已经差不多是极限,像这种已人力为主的工程,想要不伤人、不死人,怎么可能,刘皇帝也没那么天真。只能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与加强监督,如此而已。

而在官府对洛阳城大加工程时,城中的官民百姓,也跟进着,修缮自家的房屋,做到与官府所定格局协调。就如当初开封的兴建一般,对于民居民宅,听其自建,只是对建筑布局有统一的要求。

慕容皇叔,似乎也是个有强迫症的人,造成的结果便是,如开封一般,洛阳的建筑布局,整体看来,也是等级森严,官民贵贱,层次显著。

而随着新洛阳城的逐步完善,刘皇帝也于开宝六年(968年)春二月宣布,将西幸洛阳,以作视察。并且,以慕容彦超权洛阳府尹。

......

邙山脚下,一个山水交汇处,绿树掩映间,结有一座竹庐,庭外水车借着风力转动,吱吱作响,庭前植有花木。门上立有一牌匾,书为“赵庐”。

观周边环境,清幽闲雅,别有意境,好似居住了一位隐士高人。只是,这位隐士高人,隐居的地方,距离洛阳这俗世太近了些。

竹庐之中,传出一阵读书声,声音稚嫩。一名高大的身影,手执书卷,在其间踱步,注意着坐着的七八小童。

宽脸长髯灰袍,沉稳而有威势,正是卸任的原西南巡抚赵普。自去岁冬,回洛阳奔母丧,处置完丧礼之后,赵普就在这邙山脚下,搭了这一草庐,守孝。或许是寂寞了,又把自己年幼的三名子女,以及周边农家的适龄孩子叫来,体验教书育人。

赵普的学问不高,但那也是要看和谁比。他所修的,是经世致务,做学问,大汉比他厉害的多了去了,但论做官,论做事,能比赵普干得更好的,可就找不出几人了。

并且,早年因学识不够,在刘皇帝身边时,尝尝为人所诟病。有鉴于此,在后来的为官中,赵普也是博览群书,只是不求甚解罢了。

后世,一句“半部论语治天下”,成就了赵普的名声,然后很多人都想当然地以为赵普就只读《论语》,属实扯淡。

此前,刘皇帝听薛居正讲东晋历史时,谈到后赵开国皇帝石勒谋主张宾时,就以赵普类比张宾,这也算是对其褒奖了。

如今,结庐而居几个月了,赵普也修身养性这么久,虽然日显恬静,其内心,却也造就跟猫挠一般,痒得不行了。

赵普,可不是个能够长久坐得住的人,若是真让他丁忧个一年半载,绝对受不了。因此,这段时间也是,身在江湖,心在庙堂,可牵挂着朝廷的情况,期盼着某一天,天使携制命到来......

第1743章 臣服尚有门槛第103章 送菜来了第93章 完了第188章 边将离京,再获一子第438章 抗洪救灾年第129章 叔父第1770章 总要杀些人第106章 诱惑第1768章 崩第137章 终于埋了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时代第169章 辽国政坛的暗流第287章 赵普使蜀1第29章 劝谏第78章 三百与十万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92章 金陵冬寒第186章 赐死第65章 制举进展第287章第58章 正面互怼第123章 刘煦使命,亲自拜访第91章 栾城之战(3)第2046章 最后的旅途17第130章 御汉大计第406章 影响扩大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442章 金玉满仓,堆积如山第69章 “铁杆”盟友先掉链子世宗篇终 驾崩第2117章 康宗篇8续 家族大棋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1707章第138章 破寨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绝唱第476章 内外党同第36章 激战三江口第126章 近臣之殇第130章 丧国之约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国第114章 三月为期第157章 河东风云(4)第354章 扯后腿的在朝中第236章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257章 上京叛乱第66章 兄弟之国第221章 名将团队第241章 “戏言”第359章 难以揣摩的心理第437章 二十年难遇的大水第466章 经济制裁第133章 面圣第30章 湖湘之治第94章 好不容易下定决心第70章 卫公辞世第263章 高丽想伸手了第79章 滏阳之捷第2106章 太宗篇53 迟暮第413章 分食第355章 韩熙载准备好了第193章 辽国上层的忧患意识第242章 何福进之死第2045章 最后的旅途16第474章 补漏匠第178章 帅府筹谋第104章 来点日常第11章 归来谒天子第282章 新形势,新阶段第92章 万岁殿宴第200章 新的时代第417章 庆典一般的刑场第339章 走向“词帝”之路第442章 矛头直指第106章 再临大江第140章 杀心大起第76章 视察第19章 赵匡赞北上世宗篇24 老贵新贵,宗王大会第40章 开拓之志第105章 河北局势第217章 幽州行营第130章 陈桥第430章 安东王薨第39章 归义军有归心第98章 追捕第43章 东京声色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311章 旧识第1章 自闭少年刘承祐第273章 萧思温跑了第141章 父子关系第144章 邺都战事(求首订)第67章 遗表第387章 就国第446章 皇后驾到第298章 对党项策第159章 还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