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后宫那点事

日暮时分,刘皇帝并没有待在垂拱殿,而是临幸淑兰殿,同大周淑妃待在一块儿。自迁至洛阳后,宫内许多殿阁的名字,都选择与东京那边统一,比如几个高级后妃的寝殿。不过,名字虽然一样,但环境差异甚大,既宜居,还增添了不少华丽的色彩。

淑兰殿内,正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自乐器奏出的曲调,软绵绵的,透着股柔靡,十二名乐师也都是美貌的宫娥。

整座宫殿中,也只有刘皇帝这唯一的纯爷们了。又是一首周淑妃新作的曲子,曲调轻快,令人愉悦,连殿中舞动的身姿也伴着节奏变得敏捷起来了。

刘皇帝基本分不出曲子的好赖,但能够感受到气氛,能够共情,当然,他主要的注意力,还是放在大周娘子稍显魅惑的舞姿上。

大周现年不足三十三岁,轻熟丰盈的身段并不减柔美,仍能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已是秋末,室外寒气弥漫,殿内却显春意盎然。

当然,泛着春意的,不是气候温度,而是婀娜多姿的美人,是刘皇帝那颗难得躁动的心。此时的周淑妃,端是一个美娇娘,舞动的身姿,妖娆诱人,衣衫显得“褴褛”,紧致的内衣包裹不住颤动的胸脯,外边仅罩着一件轻纱,释放着一股朦胧的诱惑,吸引着刘皇帝的目光。

大周的人设,一直都是温婉优雅,多才富艺,少有此等妖艳的时候。然而,偶尔撕下正经贤淑,露出这等肆意乃至放纵的一面,对刘皇帝的诱惑力自然也是暴涨,这有别寻常的风情,仿佛直接击中了刘皇帝的心房,让他有些不想克制自己了......

当然,陪着刘皇帝饮酒赏舞的,还有一位青春靓丽的小娘子,小周。去岁冬,海阳侯周宗,还是故去了,长命百岁,终究只是一个奢望,人至高龄,几乎一岁一个坎。不过,周宗去得很安详,无疾而终,并且,活到九十一岁,已然算是个传奇人物了。

周宗死后,小周娘子进宫的频率也就高了,毕竟“无依无靠”的,姐妹俩也好相互照应。刘皇帝每月也会到淑兰殿一两次,一来二去,姐夫与小姨子的故事也就顺理成章地展开了,刘皇帝也再度体验了一番姐妹花带来的快乐。

虽然还没有正式册封,但宫里宫外,许多人都知道此事,私下偷偷的议论声不少。不过,倒也没有人对此有异议,朝廷的礼法也并没有规定皇帝不能纳姐妹,这或许只是皇帝的私德问题,然而这么多年,还真没有几人敢拿私德私事来进谏刘皇帝,说他做得不对什么的。

过去有过,但没有例外,后来都遭到了刘皇帝报复,来自皇帝的报复,可想而知是怎样的下场。大是大非、礼制章法等问题,刘皇帝的容忍度很快,但要对他的私生活指指点点,那也只有说声抱歉。

时间一久,下边的臣子们,也都有所认识。因此,大汉朝堂中,有不少敢言直言的人,但还真没有不识趣的,没脑子的少有能在朝堂上待得长久......

因此,刘皇帝与小周娘子之间的风流韵事,总体而言,并没有引起多大波澜,连皇后大符都没多说什么。

毕竟,汉宫之中,又不只这一对姐妹花。而大汉的公卿之中,别说豢养姐妹了,就是母女的情况也不少见,玩法更是多种多样,这些情况,刘皇帝可是心知肚明的。说道德,讲三观,做出那些刷新现代人道德底线的事的人,其中也不乏青史留名的饱学之士,治国能才.....

在刘皇帝的时代,女性的地位的并没有下降,反而因为出了李太后、符皇后这样为天下表率的奇女子,有所上升,同样是在公卿之中,也有不少妻管严的,也有不少能够入列女传的,比如杨业之妻冯氏,如今已是三品诰命加身。

但是,这些都只是针对正妻,其余偏房、妾室,地位仍旧低下。时代风气如此,价值观念如此,这也是尊卑秩序的体现。

而对刘皇帝来说,同样是姐妹花,周氏姐妹带给他的感受明显要更愉悦些,也更放得开。没办法,对大符,这么多年下来,除了深厚的感情,还有不少敬畏,大符呢,也不会陪着刘皇帝荒唐,再加上,还有妻不如妾这一说法......

另一方面,对于妹妹的被纳,大周的心里自然也是不好受,然而,无奈且悲伤的是,她毫无办法,没有丝毫反对的余地,甚至还得强颜欢笑。

她不是正史上的大周后,刘皇帝则是强势而不容人忤逆的君王。之所以近来有此等的表现,大抵也为了释放心中的愁闷吧,沉浸在乐舞之中,或许能好受些。

食案边,刘皇帝拿着两根筷子,敲击着杯盏,还自诩打击乐器,实则完全与舞乐节奏搭不上,但他乐在其中。

周淑妃一曲舞罢,额间渗出少许香汗,气喘吁吁,她挥洒舞姿之时,也一直关注着刘皇帝与小周,而此时,刘皇帝的手,已经很自然地搭在妹妹的肩膀上,而妹妹也是嘴角含笑,俏脸微醺,几乎扑在刘皇帝怀里。

美眸之中闪过一抹心酸,几许无奈,轻轻一叹。身上纱裙质地良好,连续舞罢,竟无一丝紊乱,仍旧平顺细腻,迈着莲步,娉婷而至,到刘皇帝身边,柔中带怯矮身行礼。

刘皇帝见美人,闻佳音,身体都酥了几分,露出笑容,朝大周招招手:“这曲舞美,辛苦了!来,坐!”

大周屈膝坐在软席上,很快刘皇帝就沉浸在了左拥右抱的腐朽生活中的,一手一个美人,手感触觉都有明显的不同。

“姐姐跳得真好!”小周显然是喝了些酒,俏脸红扑扑的,双眸迷离,笑道。

“该赏!”刘皇帝的胡须上也沾着几滴水珠,松开姐妹,亲自斟了一杯酒,递给大周:“就赏你这杯酒,尝尝这竹叶青!”

“谢官家!”大周接过,举杯一饮而尽,没有任何停顿,只是一张玉面上的红润立时加重了几分。

刘皇帝见状,也是喜笑颜开,开怀不已,自己则浅抿一口。

看着这姐妹,刘皇帝又道:“你们姐妹,若是一人抚琴,一人弄萧,当相得益彰!”

刘皇帝虽然没有下令,但两人都很知趣,各自离席取过乐器,很快悠扬悦耳的琴箫声响起......

刘皇帝侧卧于席,闭目倾听,明明不懂音律,但听得津津有味,或许,他听的根本不是音乐,享受的只是这种情趣。

自去岁病过一场,刘皇帝前后休养了近一年的时间,也是近来,方才有所放开。他终究还是个俗人,闲适之时,再让他坚持做苦行僧,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养好了肾却不用,岂不浪费?

淑兰殿中的旖旎气氛,很快被打破了,打破的人,正是内侍大太监喦脱,这厮实则是有些心虚的,怕打扰了刘皇帝的兴致,但又不敢隐瞒不报。

得知刘煦一行已然抵京,并与太子刘旸一道,进宫问安。刘皇帝,脑海中闪过那么一刹那的想法,不见,明日再说,美娇娘不香吗?

最终还是起身,挥挥衣袖,抛下姐妹花,慢悠悠地回垂拱殿去了......

第233章 汉骑出绝域第362章 权宜之计第270章 骚扰,进攻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125章 由土地问题引申第115章 困兽之斗第1680章 忠臣孝子高丽王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200章 天子的态度第466章 经济制裁第117章 新洛阳城,邙山隐者第221章 全线出击第393章 钱去哪儿了第149章 西拓南并第10章 如此处置第343章 赵府君当权第1794章 魏王回来了第380章 投汉第63章 表兄的提醒第504章 最后的旅途4第99章 御帐议战第39章 连夜南进世宗篇25 宗藩新约第199章 辽帝之死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协的,装傻的,跑偏的第25章 开宝新政第370章 国法为大第153章 乱事终不可免第1768章 崩第401章 老郭威第212章 开宝北伐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400章 柴荣死了第376章 降臣纷来第40章 开拓之志第90章 安全脱身第393章 钱去哪儿了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41章 卷甲入城第271章 青年骁将第298章 事泄了第303章 赵普北上第192章 刘铢案第15章 名单第64章 杨业却敌第431章 吐蕃之乱 可安心乎第132章 做媒仁宗篇5 彻底固化的统治阶级第332章 广德殿婚宴第124章 轻取扬州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荆湖第80章 进攻第309章 交待后事第164章蜀臣第127章 皇城司第240章 城塌了第6章 遗奏十条第157章 《刑统》将成第250章 大军会于威武城第133章 面圣第298章 事泄了第247章 留给辽阳的时间不多了第135章 韬光养晦第84章 示警第160章 军政分离的尝试第76章 处置决议第82章 瓦桥关第416章 面试第25章 开宝新政第330章 党侯并不傻第263章 高丽想伸手了第84章 灭佛伊始第298章 对党项策第1750章 《桃兰赋》世宗篇41 帝国之法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97章 再临井陉第207章 还京第77章 潘美请缨伐安南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153章 削藩第167章 先震后蝗第1747章 出点意外很正常吧第459章 摆烂的李国舅第1697章 蠢蠢欲动第78章 南北并发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320章 蛮瑶归服第109章 制举收尾第230章 压力都不小第153章 未来将帅第128章 东路进展第440章 惶恐难已第296章 三处余音第159章 政事堂中的平衡第274章 厚葬之第456章 遗泽第20章 威临荆南第1704章 崇政殿内第10章 平淡的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