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少林寺

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自从乾祐灭佛之后,已经沉寂了二十余载了,在一片名为皇权的阴影笼罩下,只能如天下大部分佛寺一般,安分守己,低调为人,潜心修佛。

这二十年,至少在前十年,日子是十分煎熬的,财产流失,僧众锐减,信徒寂寥。如此也就罢了,佛入中国逾千年,其中经受的磨难也不差这一次,只当是佛祖给的考验,挺过去就好。

但是,想要封山避寺,韬晦避祸,都很困难。比起那些毁庙拆寺的下场,少林寺算是比较幸运的,至少整体得以保全,至于封山,则完全不可能,这山林峰岭,一草一木,尽为皇帝所有,岂能任得区区少林自有。并且,还得时刻处在当地官府的监察之下,不敢有任何逾制行为。

也就是近些年,朝廷不再那么刻意针对,香火方才逐渐转旺,但若与二十年前的盛况相比,仍旧不可同日而语。

而在这开宝九年夏,少林寺保持了二十多年的宁静再度被打破了,给佛门带来深痛灾难的今上,亲自上门了。

对于作为“邻居”的中岳庙与嵩阳书院,皇帝驾临或许是一种荣幸,但于少林而言,可就不一定。因此,当消息传来之后,整座古刹都沸腾了,有惊无喜那种激动。

但是,没有任何办法,哪怕再是犹疑,再是惶恐,也只有选择迎驾,在当地官府以及宿卫军官的监督之下,做好接待准备。

阖寺上下数百僧众都紧急忙碌起来,清扫山门,整理殿舍,大张旗鼓,严阵以待,仿佛有什么灾难要降临一般。

同登封官府一道负责接驾准备监督事宜的,乃是侍卫班直小将白羊。出发前,张雍把刘皇帝与佛门之间的“渊源”给他讲了讲,于是白羊就进入一种高度警惕的状态之中。

白羊直接带了五百宿卫卫士,先行进驻少林寺,将寺内上上下下检查了个遍,仍不放心,派人占据各个关键位置的同时,像防贼一样盯着僧众,就差将全寺僧人逮捕囚禁起来。

而刘皇帝呢,哪怕有刀兵斧钺随行护驾,但他还真是为了上少林一览宝地,除了一点猎奇心理,并没有其他打算。

因此,当驾临少林寺,见到寺内的阵仗,一时还真愣住了。名山古刹,庄严幽静,且静得有些渗人,空气之中都弥漫着浓郁的异样感。

为了迎驾,少林寺干脆歇业了,禁止信众登山礼佛,以至于偌大的寺院人丁不少,却格外冷清。

面对这有些凄清乃至透着些惨淡的景象,刘皇帝并没有掩饰脸上的意外,张雍查问一番后,向刘皇帝简单汇报了一下情况。

“胡闹!这不只侵犯方外净地,还扰民了!这个白羊,果然嘴上没毛,办事就操切,就是这般做事的吗?”刘皇帝责备地说道。

不过,从他嘴角微带的笑意来看,并没有放在心上。

张雍见了,为白羊圆圜,道:“白将军职责所在,也只是为圣驾安危着想!”

刘皇帝站在少林山门前,仰头望了望这名传天下的古寺,扬了扬手,玩味道:“朕此番来访,恰寺恶客临门,这一众僧人,怕是受惊不浅啊!”

带着人大跨步入内,在少林主持的带领下,阖寺僧众一起迎拜。主持号宏泰,年逾八旬,人老筋骨健,虽则老态龙钟,却慈眉善目的,当然,这个年纪洞察世事,面对刘皇帝虽陪着小心,但面上依旧不卑不亢,没有过于紧张。

“主持免礼!”刘皇帝态度平和地注视着老主持,目光中隐隐带着些压迫。

老主持则保持着平静,作了个佛礼:“多谢陛下!老衲率阖寺上下,恭迎圣驾!”

打量着这老僧,刘皇帝轻笑道:“听闻主持领导少林已然四十余年,名声远扬,今日一见,确是非凡,仙风道骨,果是得道高僧!”

“陛下谬赞!老衲不过一吃斋念佛的老僧,何来声名,实不敢当!”主持宏泰应道。

刘皇帝扫视着周边,从诸多僧人神态中都能看出紧张,唯有这老主持,滴水不漏,面色如常。

“主持谦虚了!”刘皇帝笑吟吟道:“朕是第一次到嵩山,这太室山爬过了,中岳、嵩阳也去看过,少林乃佛门宝地,名教古刹,寻思着岂能过庙而不烧香,那样可就遗憾了,因而亲来,没有惊扰到宝刹吧!”

“陛下能够光临鄙寺,乃是阖寺上下的荣幸,何谈惊扰!”老主持回应道。

“主持果然是得道之人,如此大度!惊扰之处,还望海涵!”刘皇帝哈哈一笑。

“佛法无边,道亦无穷,老僧虽习佛理,却也知浅薄,不敢妄谈得道!”主持谦虚道。

“比起朕这样的俗人,主持只怕已然入道了!”刘皇帝语气开始强势起来,雷厉风行地朝前走去:“烦劳主持引路,带朕去看看你们平日里拜的佛!”

见刘皇帝这不客气的模样,老主持终是暗暗叹气,面上还得平和应对,亲引路:“陛下请!”

“这便是大雄宝殿?名不虚传,宝相庄严,气象万千啊!”入佛殿,目光四下一扫,刘皇帝指着那尊巨大的佛像,感慨着:“这就你们平时敬的佛?真是大啊!”

刘皇帝目光中,仿佛在透露这个意思:这么大的佛像,若是熔了,能铸多少铜钱。

主持没有直视刘皇帝的眼睛,但听其语气,却莫名一慌。也是不假思索,应道:“陛下,佛在心中,不在眼前!”

“看来是朕眼拙了,见不到佛陀,只能看到这黄灿灿的铜像了!”刘皇帝嘿嘿一笑,意有所指:“主持,佛门似乎讲究慧根,你看看朕,可有慧根?”

若是真能畅所欲言,哪怕以老主持的禅境,也要吐槽他一番。不过,形势比人强,尤其是面对刘皇帝这样的人皇,只能恭维道:“陛下乃真龙天子,已脱凡俗,自独具慧根!”

“哦?主持,出家人可不打诳语!”刘皇帝笑眯眯地看着老主持。

事实证明,在刘皇帝这样的君主面前,再是高僧,也难保持其出世的高人风度。注意到老僧枯瘦面容间的迟疑,刘皇帝又道:“佛家讲究度人,朕手下那些杀人如麻的功臣大将,也不乏敬佛礼佛者!主持觉得,能够度化朕啊?”

“陛下言过了!佛门能度凡俗,又岂能度神圣?”宏泰主持道。

“哈哈!”刘皇帝的笑声,肆无忌惮地在佛殿内震荡。

直视着那尊庄严的佛像,虽微仰头,目光却是一种俯视的姿态,刘皇帝抬手摊开,淡淡道:“既见佛陀,烧炷香又何妨?”

于是,老主持亲自操作,点燃三炷香,交到刘皇帝手上。刘皇帝呢,头也不低,腰也不弯,只作寻常揖礼,就算是拜过这尊佛陀了。

对于刘皇帝这样的作态,在场一些僧侣,都有种屈辱感,面上隐隐不忿。刘皇帝自然察觉了,以此问老僧:“主持,佛有怒目之时,朕观寺中僧人,不乏拧眉怒目者,是受到佛的指示了,不欢迎朕这个恶客,还是他们修得就是怒目佛啊?”

听此前,宏泰主持白眉不由得微颤,但面对刘皇帝的目光,仍旧静气凝神,平静答道:“陛下言重了!只是寺内僧众,修行不到家罢了!”

“这就是所谓的着相?”刘皇帝玩味道。

“陛下果然聪慧!”主持应道。

“那因何着相?”刘皇帝追问:“总有缘故吧!或许,还是不欢迎朕?”

“佛门大开方便之门,陛下亦是客,岂能拒迎?”主持道。

“哦?”刘皇帝笑得实在让人讨厌,道:“朕还真有一事,需要主持开一开这方便之门!”

“陛下请讲!”

“这段时间,朝廷财政拮据,朕观这寺内铜像、铜器颇多,朕为朝廷讨要些许,熔铸铜钱以补亏空,造福百姓,主持可能行方便之事?”刘皇帝悠悠道。

骤闻此言,在场的僧众,无不色变,老僧也有些绷不住了。然而,感受着刘皇帝那逼迫的目光,沉吟片刻,大抵心中在狂念阿弥陀佛,而后答道:“若能惠及朝廷百姓,寺内之物,但凭陛下取摘!”

“不会为难吧?”刘皇帝盯着主持。

“老僧礼的是佛,不是这些铜像外物!”主持答道。

“高僧就是高僧,这等气度,令人心折啊!”刘皇帝感慨着:“不过,天下佛门,对朕早已厌恶之极,朕就不做这焚琴煮鹤之事了!”

“陛下言重了!老僧惶恐!”

第17章 武德司第156章 南唐来使3第171章 金陵政局世宗篇36 不一样的完颜部第126章 第一个被杀的宰相第1696章 藏兵于民第126章 第一个被杀的宰相第136章 迎奉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422章 朕的话说完了第307章 算盘打得很美,终究落空第132章 登清流,议善后第244章 芒刺在背,如鲠在喉第133章 延禧驿第323章 汉辽第二次和议第16章 诸般滋味在心头第272章 征发之苦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7章 不如意的二审结果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171章 东京火灾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60章 皇后进言第114章 欲谋大功第120章 开始着手对付辽国第50章 南汉来使,庆功宴第11章 大败蜀军第309章 衡酿第357章 中秋御宴第98章 封禅之议第106章 倒赵第268章 西县第30章 “宽刑简政”第473章 亲兄弟明算账第168章 塞上风光谈一谈本书的一些问题第189章 还继续走吗?第261章 优势太大,底气太足第176章 雍王第117章 新洛阳城,邙山隐者第1676章 惨重第68章 湖南乱第394章 永远在猜忌的路上第29章 独眠孤馆第131章 和议达成第1692章 香料之路 魏王奏章第121章 登乾元第58章 正面互怼第88章 天子金令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议第43章 接见第139章 崇政殿听政1第40章 濮州案(3)第127章 打破潜规则第1769章 影响力第377章 难知祸福的决议第180章 博弈第92章 栾城之战(4)第399章 刘皇帝的矛盾心理第494章 轻轻放下第251章 寿国公第380章 饶乐国第298章 事泄了第7章 小张探花第503章 最后的旅途3第214章 正在准备整顿朝纲的耶律贤第152章 听政3第61章 淑妃病危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293章 生于忧患第191章 赵思绾的背反第19章 用兵筹划,自此而始第55章 山上山下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464章 难产的封禅第102章 辽国现状第449章 皇帝对太子第281章 忧国忧民范相公第357章 中秋御宴第272章 征发之苦第238章 杯酒释权第106章 陈觉怯战观成败第345章 剥削者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澜第228章 形势危急第185章 赵砺案世宗篇27 南洋勾吴第364章 皇子戍边第349章 边情第286章 进兵方略第29章 劝谏第71章 北齐镇第21章 捷音已先来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226章 一溃百里第7章 小张探花第422章 安东国的第一个冬季第137章 赵普的黑材料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