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刘皇帝弄孙

“......帝弱不好弄,严重寡言,及长,面紫色,目睛多白。初事唐明宗,列于麾下。明宗与梁人对栅于德胜,时晋高祖为梁人所袭, 马甲连革断,帝辍骑以授之,取断革者自跨之,徐殿其后,晋高祖感而壮之......”

暖阳高照,播撒春晖, 宫苑内, 园圃间, 已有蝴蝶扑簌,翩翩舞动,只可惜缺少了扑蝶嬉戏的少男少女,否则气氛会更显愉悦些。

不过,碧草清风,鸟语花香之中,清脆的朗诵声,却格外抓耳。草地间置有席案,刘皇帝则席地而坐,微微侧着身体,手指点着膝盖,伴着诵读的节奏,周宜妃则侍候君侧,不时将切好的蜜桃送入他的嘴中,刘皇帝全然一副享受的表情。

“......时帝与杜重威同制加恩,帝愤然不乐, 恳让不受, 以重威起于外戚,无大功, 耻与之同制,杜门不出者数日......”

立于案前,专注背诵的,乃是大汉的皇长孙,年仅六岁的刘文渊,其所诵者,乃是由薛居正等臣修纂的《高祖本纪》。

不过,终究年纪尚幼,三两段之后,便显滞涩,背不动了,皱巴着小脸,面色微红,略带羞臊地嗫喏道:“后面的孙儿忘了!”

还没等刘皇帝发话,同样站在一旁的皇十三子刘晔便忍不住拍了拍刘文渊瘦弱的小肩膀,道:“不错了,你十三叔背了这么久, 也只才会这么几段......”

看刘晔那挤眉弄眼的模样, 刘皇帝不由莞尔, 朝其一瞪眼:“你还好意思说!这《高祖本纪》,你也背了一年多了吧,进展缓慢,我看呐,用不了多久,你还真就被文渊比下去了!”

被刘皇帝教训,刘晔也不怵,抬手挠了挠脑袋,嘿嘿笑道:“儿臣毕竟不如文渊聪明!”

《高祖本纪》记述的乃是刘知远的生平经历,洋洋近万言,乃是皇子皇孙们学习的必修课程,刘皇帝并不要求他们通篇背诵,但要熟读、精研,以了解祖宗创业之不易。

不过,偶尔听闻,皇孙刘文渊竟然开始在背诵,刘皇帝来了兴趣,特地召来试验,结果还不错,确实是用心了,关键是,刘文渊还不满七岁,也才刚开始启蒙学习,对于这等天资,刘皇帝难免欣喜。

至于十三子刘晔,刘皇帝近来也施加了不少关注,这个儿子,好武厌文,但有股子让人赞叹的韧劲儿,刘皇帝就像找到了一个新的养成目标一般,挥舞着石凿、铁锤,用心雕琢这块璞玉,打磨这柄铁器。

“很好!”对于小皇孙,刘皇帝自然不吝惜赞赏,笑吟吟地看着他:“和你爹一样,自小便聪明!不过,这书可不是死记硬背就行了的,要知其然,更需知其所以然!”

刘皇帝这话,对于刘文渊而言,并没有那么容易理解透,但还是乖巧地颔首称是。

“来!”刘皇帝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朝着刘文渊招招手,叫至身前,轻抚其脑袋,道:“你背书有功,该有赏赐,赏什么呢,就赏伱半杯御酒......”

说着,刘皇帝便将案上的一小杯梅子酒推到孙儿面前。刘文渊清亮的眸子变得茫然,看看在阳光下反射着莹光的酒杯,大概也是渴了,吧唧一下小嘴,两手捧着酒杯便往嘴里灌。

很快,强烈的味道侵占味蕾,虽然酒性相对醇和,但终究是带有酒精的,对于这小童而言,却未必舒服。

刘皇帝注意着孙儿的表现,见他像喝水一样把半杯酒喝下,都来不及阻止,不由笑道:“你这孩子,怎能如此实诚,这就酒,不是水,得慢慢品的......”

此时的刘皇帝,就像个老不正经,享受着戏弄孙儿的乐趣。刘文渊呢,半杯酒下肚,干净白皙的小脸上不免染上了一层红晕,淡眉时蹙时展,两眼也越发明亮了,啧啧嘴,又不禁打了個嗝,似乎在回味梅子酒的味道。

见其状,刘皇帝反倒来了兴趣,让他坐在自己身边,问道:“味道如何,这是第一次吃酒吧!”

刘文渊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额头间竟已生出些汗意。

“这是何意?”刘皇帝好奇道。

“酒味是这样的吗?以前只听过,却没尝过,孙儿以为,并不好喝,为何长辈们都爱饮酒?”刘文渊偏着脑袋,疑惑道。

“这酒水之中,可是蕴藏着道理的,个中滋味,却非你所能体会的,等你长大些,便可明白了!”边上,刘晔冲刘文渊道,同样稚嫩的面庞上流露出一副我是过来人的表情,观之颇显滑稽。

刘晔依懵懂的样子,刘皇帝却听出了点异样,眉毛一挑,漫不经心地说道:“小十三,你又偷喝了多少酒?”

刘晔正在兴头上,未加防备,脱口而出:“没有多少——”

话音戛然而止,待回过神,便注意到刘皇帝那玩味的眼神,刘晔小脸不由一苦,下意识地搓着手,讪讪应道:“都是那些强筋健骨的养身酒……”

“好嘛,还是偷喝我的酒?”刘皇帝两眼瞪得更大了,似乎想要恐吓这十三儿一般:“你小小年纪,毛都还没开始长,养什么身,健什么骨啊!”

刘皇帝如今平日里饮的,都是些果酒,抑或是养生酒,比如蛇胆、虎鞭、鹿鞭之类的,每年各地进贡的御酒,大都存在宫中酒窖用以赏赐群臣,除了特定场合,基本不饮。

“你小子,胆子倒是挺足!”刘皇帝冲刘晔笑骂道:“自己说说吧,该怎么处置?”

刘晔苦着一张脸,瞄了瞄刘皇帝,见其认真之泰,便知逃不过责罚了,也就光棍地一拱手:“听凭爹惩罚!”

“你倒是干脆!认罚便好,这样,你回去之后,把《酒诰》抄十遍!”刘皇帝说道,又看向侍立在旁的嵒脱:“你去传谕,告诉他娘,让她以后给朕盯着刘晔,不许他再偷饮酒!”

“是!”嵒脱应道。

刘晔在旁听了,除了有些垂头丧气之外,没有任何的不满,也不敢反驳,更不敢讨价还价。他可尝试过,在这种情况下多嘴,那可能就不只十遍《酒诰》的事了。

“小小年纪,还学会饮酒了!”刘皇帝嘴里斥道。

然后又抚着刘文渊的脑袋,道:“让你尝酒,仅作玩笑,今后可不能和你十三叔学!”

刘文渊小鸡啄米般点点头。

“再去查查,是怎么让这小子有机会偷到酒的,查,严查!”刘皇帝忽然意识到什么,又吩咐道,语气多了些严厉。

“小的明白!”嵒脱也不由一紧,刘皇帝总是这样,喜怒无常。

“陛下,徐妃薨了!”

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宾事件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146章 黄羊平第68章 撤了第188章 永清军议第84章 刘承祐的决定第109章 大相国寺第96章 寿春城内第93章 完了第266章 放赈辽东第1737章 生民百遗一第29章 将卸甲,帅卸职第169章 辽国政坛的暗流第54章 聘纳郭女第243章 不自知第307章 算盘打得很美,终究落空第53章 有诗云第17章 鼓噪第105章 卢多逊急了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问题第1796章 刘皇帝的支持第224章 邺都文武第242章 何福进之死第257章 龙舟第96章 言官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366章 安东不一样!第124章 目标大理第65章 制举进展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140章 杀心大起第104章 来点日常第121章 最难啃的骨头,最轻松地啃下了第71章 北齐镇第54章 临阵指挥,尽委诸君第422章 朕的话说完了第329章 游市第119章 赌博式北伐第147章 朝局变动的前兆第10章 如此处置第35章 唐将空谈第127章 打破潜规则第114章 三桩大功第98章 军心可用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第150章 再添两道世宗篇50 花落谁家第76章 太子还京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潜龙在渊第236章 母、妻、子第348章 潘帅喜迎敌援第21章 黄袍加身仁宗篇5 彻底固化的统治阶级第61章 淑妃病危第261章 优势太大,底气太足第206章 武德司狱第246章 辽军又何去何从?第287章 赵普使蜀1第213章 纡尊降贵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猎敌第54章 聘纳郭女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汉伊六次大战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68章 婚宴第397章 指点第319章 税制的考量,二治山阳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亚第13章 杨业述职第36章 西面来人第69章 “铁杆”盟友先掉链子第49章 南国风起第28章 刘承祐的想法第124章 轻取扬州第1772章 处置仁宗篇4 范公秉政,苦苦支撑第201章 擎天保驾之臣第1796章 刘皇帝的支持第238章 皇帝还是怕皇后第150章 再添两道第100章 关中蜀乱第116章 凉甘瓜沙第79章 大获全胜第3章 取士不公世宗篇40 后、王之逝,帝国十年第196章 开宝八年第221章 全线出击第119章 节度进京仁宗篇3 欧阳大家第217章 大动干戈第11章 刘皇帝的法治思想第23章 夜宴第467章 萧思温的价值第199章 辽帝之死第199章 辽帝之死第63章 表兄的提醒第140章 大获全胜第6章 “座谈会”第170章 河东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