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相形见绌

东京,贡院。

一个月前,这里还是三千士子会考的文气璀璨之地,一个月后,却冷清得过分,新增的一批守卫,更给着科举圣地添加了少许肃杀之气。

武济川与徐士廉这二人, 便被暂时羁押于此,数来数去,也就这贡院相对合适了。

签押房前,侍卫肃立,房内,太子刘旸端坐着,脸色平静而淡然,慕容德丰陪同在侧。没有等多久, 在两名卫士相挟下,武济川走了进来。

这個人,给人第一印象便格外深刻。不是气质出众,玉树临风,而是容貌气质过于粗陋。身材短小,脖短背驼,长相猥琐,也难怪为人所鄙弃。

哪怕刘旸自认不以貌取人,也忍不住将注意力多投了几分在武济川的样貌上,当然,也算见怪不怪,毕竟更丑的也见过,比如潘佑。

但也由此可以想象得到, 为什么会有人对武济川被录取持怀疑态度,有些偏见固然可笑, 但却根植于人们心底,哪怕是那些博学多识的文化人, 文人相轻的情况则更浓。而刘旸心里则更加偏向相信李昉, 完全没有必要,太惹眼了。

武济川俨然一副遭受了重大挫折的模样,衣着还算干净,但气质分外狼狈,一脸的失意之态,甚至有些魂不守舍。

“武济川,见到太子殿下,还不行礼!”慕容德丰出声喝道。

大概是被惊回了魂,抬眼大胆地看了看年轻却不失威严的太子,迷茫的双眼终于有了些波澜,两腿一软,下拜:“学,学生,叩见殿下!”

这磕磕绊绊、畏畏缩缩的表现,显然不能令人满意,也容易引起人的质疑。刘旸没有作话,而是交由慕容德丰询问:“武济川,我来问你,你可知为何身处此间?”

“知, 知道!”武济川抬了下眼,又迅速垂下去, 已然给人一种心虚的感觉了。

“你与知贡举、内阁大学士李昉乃是同乡,可曾相熟?”

“并不相识!”武济川连连摆头。

“这可就令人意外了!今科进士考生中,你是李大学士唯一的同乡,怎能不相识?”慕容德丰逼问道。

“学生当真不认识李公!”武济川哭丧着脸。

“大胆武济川,太子殿下当前,还敢谎言欺瞒?”慕容德丰语气陡然转厉。

“学生万万不敢啊!”武济川神色惊惶,语带哭腔,磕头泣声道:“李公离乡甚早,二十余年未曾返回,学生虽闻其名,实素未谋面啊!还望殿下明鉴!”

急切之下,武济川终于说出了一点有用的话。慕容德丰则追问道:“对于所有士子而言,这份同乡之谊都属难得,李大学士又是主考,来京参考之前,就没有登门拜访过?可是有人在传,开考之前,你曾携礼去过李府。”

武济川踟蹰几许,声音低了下去,道:“有同科如此建议,学生也有所意动,在集市买了些瓜果,然至府门外,自觉才浅貌丑,无地自容,未敢扣门而返回!”

“不对吧!有不少人都指证,你可是空手而还!”慕容德丰质疑道。

闻问,武济川脸臊得通红,埋头道:“为免人耻笑,学生将瓜果吃完之后才返回宿处。”

“如此说来,你与李大学士,确实未尝往来?”慕容德丰淡淡道。

武济川有些激动:“是极!是极!还望明鉴,学生断然不敢扯谎啊!”

慕容德丰问话期间,刘旸一直默不作声,只是目光平静观察着武济川,他的一举一动,一眼一色,都尽收眼底。

终于,刘旸开口了:“你参考时的策论,还记得吧!”

“记得!”武济川不假思索点头。

刘旸:“背诵一段!”

“是!”

提及自己的文章,武济川似乎冷静了下来,都不需酝酿,加以思索,一开口,也不磕巴了,十分流畅的将自己作文章念了出来。

不是一段,而是通篇,八百余字,侃侃而谈,毫无滞涩,抑扬顿挫,眉眼之间还带有与其气质不相符的雀跃飞扬。

今科策论的题目,就一项:乾祐开宝之治。武济川的文章,辞藻很华丽,文笔讲究,最主要的,立意明确,通篇充满了对刘皇帝功业成绩的吹捧,突出一个“舔”字。

从这篇文章来看,也就可以理解了,为什么他能够被录取,仅从文章而言,实在太符合考官们的口味了。只要其他答题不太差,那么被取列前茅,也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了。

微微颔首,看着泪眼婆娑的武济川,刘旸沉吟几许,摆摆手冲卫士吩咐道:“带他下去吧!这是朝廷的士子,不是囚犯,好生照料,不要失了礼!”

太子殿下这平和的话语入耳,便迅速化为一股暖流涌向武济川心头,仿佛看到了希望一般激动,张口难言,只是不住地叩拜之后,方才脚步乱颤地离去。

这模样,也确实让人觉得可怜。

不过,刘旸面上倒是一副不为所动的样子,想了想,偏头问慕容德丰:“日新,你以为如何?”

慕容德丰也正在思忖中,闻问,又斟酌了下,拱手道:“不似作假,臣料此人,文章才情应当是有的。只是或因材质粗陋,自卑自薄,不敢正眼看人。适才臣问对,都应对匆忙,陛下是何等威势,他岂能自如?

他谈及的细节,也经得起推敲,或许原本就是这么简单。只是,落到有心人眼中,就成了李公徇私的证据。

如有错,或许就错在是李公的同乡,错在样貌丑陋,错在偏听虚荣。携礼拜访而不入,最终自食礼品,这样的做法,传出去恐怕都惹人嘲笑......”

慕容德丰的分析,还是比较合刘旸看法,不过,刘旸并没有表态,挥了挥手:“带徐士廉!”

很快,徐士廉走了进来,与武济川相比,那大概只能用“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来形容了。

皇帝都见过了,还有所表现,再面对太子,徐士廉的举止便更显从容,虽然恭敬态十足,但并不见慌张,冷静地行礼。

就冲这两者风度表现上的差距,一个中第,一个落榜,换谁都要心存不服了。还是慕容德丰问话:“徐士廉,你何以笃定李大学士取士用情,因私废公?”

徐士廉也不慌不忙,直接拿武济川来说事。闻之,慕容德丰将武济川的陈情讲述一番,看其反应。

而徐士廉也不由眉头微蹙,道:“这只是他一面之词,如今事发,为脱罪责,而谎称无辜罢了!”

“然,就本官所知,你所言的隐情,也属个人揣测,并无实证。朝廷断事,也不是凭一家之言,要有确凿证据!你有吗?”慕容德丰淡淡反问。

对此,徐士廉有些激动,声音都高了几分:“同科的士子,都知道武济川与李大学士的关系,人人艳羡,此前,他也从未否认过,反以此为凭。如今,却托词否认,谁能相信?”

“除了那些似是而非的流言,你还有什么证据?”慕容德丰淡淡一笑,继续问,语气也给人一种压迫感。

徐士廉一时没有作声,略作思考,眼神游移,从慕容德丰转到刘旸身上,躬身一拜:“太子殿下,学生虽则见识浅陋,却也粗知,李大学士曾为太傅。您若因师生之谊,而罔顾徇私,为老师脱责,那么学生也无话可说。只是,天下士子,心寒矣!”

“放肆!”听其狂言,慕容德丰忍不住斥道:“徐士廉,这是你狂言造次的地方吗?你能代表天下士子吗?本官看你代表的,是那些才学不著的落榜失意者吧!”

不得不说,这徐士廉还是挺会挑动人情绪的。见慕容德丰被撩拨地发怒,刘旸伸手止住他,打量着这个大胆自信的士子,心中则暗叹,果然,从自己插手此事开始,在很多人眼中,就免不了徇私的嫌疑了,这个徐士廉有此想法,也不足为怪。

并没有生气怪罪的意思,刘旸轻轻一笑,态度温和地说道:“你能告诉我,为何会选择去闯宫门,登闻上告吗?”

面对太子的和风细雨,已经做好被责难的徐士廉也不由一呆,愣了愣神,答道:“陛下设登闻鼓,不就为了给天下蒙受奇冤者,一个直达天听的机会吗?朝廷取士不公,又涉及当朝大学士,学生无处伸冤,心怀激愤,采取此道,有何不可?”

“你名落榜单,就是朝廷取士不公!”大概见不得此人骄狂自负的模样,慕容德丰语气中露出少许讥讽之意:“朝廷开科取士,海纳天下士子贤才,莫非是专为你徐士廉而设?”

徐士廉深吸一口气,拱手道:“学生不才,自认比之武济川者,能多出两斗!”

“不尽然吧!”慕容德丰道:“以我看来,论机狡舌辩、伶牙俐齿,武济川确实不如你,若论文章实才,未必可知!”

看了慕容德丰一眼,陆士廉又回了一个无话可说,差点又让慕容德丰失态。

“是谁给你的建议,登闻上告,攻讦主考?”刘旸又突兀地问了句,语气严厉。

徐士廉两眼中疑色一闪,拧着眉,恭身道:“学生实不明殿下何意,一举一动,皆发乎义愤!”

“你退下吧!”又观察了此人一会儿,刘旸摆摆手,又朝卫士做了与武济川同样的吩咐。

第241章 “戏言”第278章 遣使向西,汉中战况第361章 “龙宫”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242章 何福进之死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463章 当朝也有弃用的人才第1777章 东平王的谢幕第299章 一个一个给朕说第314章 壬戌科状元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56章 契丹不乏忧患之士第409章 两千贯也能扯出天大的干系?第218章 进兵第465章 辽奸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204章 事态扩大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149章 天子欲启河工第124章 定难军事第137章 迂回之师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国舅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第1678章 保守与扩张第87章 栾城之战(1)第334章 交待第379章 萧思温第113章 将目光投向北边第1755章 良平岛第107章 深思熟虑第1807章 无不可杀之人第17章 原来这是筵席第16章 态度迥异第53章 兵临删丹第19章 赵匡赞北上第340章 定论第132章 进宫第1785章 统治从去***化开始第184章 教训第109章 大相国寺第87章 对夏绥事宜第298章 事泄了第65章 制举进展第1741章 压力转移第2046章 最后的旅途17第223章 安抚人心第76章 王峻用兵第412章 二王仁宗篇5 彻底固化的统治阶级第50章 额手称庆的南唐君臣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48章 刘承祐的决心与疑惑第349章 边情第273章 萧思温跑了第61章 赵二为官第189章 燕王南来第438章 抗洪救灾年第273章 萧思温跑了第1711章 赵王履职第44章 听政湖湘第30章 可以准备善后了第150章 蜀亡第1761章 新问题第1758章 关系经营第1676章 惨重第128章 治安问题第63章 夜访人妻郭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435章 还是比烂的时代第88章 赵思绾有远谋第254章 应州大军第16章 态度迥异第10章 平淡的会面第460章 类父惠妃求爵仁宗篇5 彻底固化的统治阶级第113章 将目光投向北边第63章 武德奏事第256章 辽帝的决断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391章 大汉第一将帅第139章 王昭远:此乃战机第287章 反击从野狐岭开始第149章 西拓南并第1817章 摇人?大汉一并接着第36章 激战三江口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1788章 议点正事第173章 汉辽皇帝之间的友好交流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262章 大军临城,归师难遏第241章 锦州陷落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38章 殿议第403章 抓起来!第147章 许州事了(2)第236章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第321章 驾幸枢密院第1712章 叛贼内情第317章 刘皇帝还是那个刘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