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9章 受刺激的十三皇子

“殿下,还有一事!”折御卿留了下来,拱手向刘昉,欲言又止。

见状,刘昉挥了下手:“何事?讲啊!”

折御卿道:“十三皇子,今日又打伤了几名卫士!”

闻言,刘昉表情微滞,脸色沉了下来,很快露出一抹头疼之色,问道:“他人呢?”

“恐怕还在后园,同卫士习武!”折御卿道。

“去看看!”刘昉叹了口气,抬脚便走。

帅府后园占地极广,不只有假山奇石,碧湖凉亭,还有各种带有中原风格的建筑,突出一个壮观。毕竟此前是王侁的府邸,而王侁在个人享受上,从来不会亏待自己,在这贫瘠的大西北,建造这样一座奢华府邸,显然花费不菲。

园中的甘草地上,正响起一阵阵激情的碰撞声,十三皇子刘晔正与一些卫士比试着,拳脚功夫,拳拳到肉,空气似乎都伴随着击打在震颤。

卫士们穿着武服,刘晔上身只着一件马甲,头发用丝带简单地缠着,看起来简练无比。不过,此时刘晔流露出的气质,却让人不免畏惧。

始终绷着一张脸,不带丝毫感情,嘴中除了喘息,没有发出任何杂声,伴随着的是拳脚的碰撞,以及那些被打伤的卫士的哀吟。

刘晔从小习武,体格锻炼地极为精壮,卫士们虽然都是精挑细选,但正面对决,还真未必是刘晔的对手,再加上身份的压制,不敢全力出手,只能被动应付。

于是一个个,接连被刘晔打倒,边上,站着一排卫士,个个鼻青脸肿,显然都已经遭过罪了。场中,随着一拳一脚击中,又是两名卫士被打倒,一时难起,立刻有人上前将二人扶到一边。

刘晔则面无表情,朝着候着的那些卫士,终于出声:“再来两个!”

观其表现,不是在练武,而是在发泄。刘昉驻足一旁,没有打扰,到此刻,才终于开口呵止:“够了!”

这一发声,立刻引来注意,一干卫士,赶忙行礼。刘昉慢步近前,威严的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视而过,摆摆手,吩咐道:“你们都退下治伤!各赏钱十贯!”

“谢殿下!”一干卫士,顿时松了一口气,甚至面露感激之色,相互搀扶着,前去疗伤。

而刘晔见到刘昉,终于恢复了些常态,站在那儿,气喘吁吁,愣神半晌,方才低声唤道:“四哥!”

刘晔英武依旧,只是眉宇之间仿佛笼罩着一层怎么也化不开的阴霾,刘昉心中默然一叹,从仆侍手中接过毛巾递给他:“擦一擦再说!”

刘晔点了下头,默不作声地擦着头上的汗,顺便把手上的磕伤包裹一番。刘昉则走道甘草地旁的湖畔,背手而立。

刘晔见状,走了上去,又低声唤一句:“四哥!”

刘昉并不看他,沉吟了下,道:“你收拾收拾,我派人送你回东京!”

一听这话,有些消沉的刘晔顿时来了精神,道:“不!我不回去!”

“你现在不适合待在榆林!”刘昉淡淡道。

“我”刘晔有些哑口无言,对于自己如今的状态,他自己也明白。

刘晔显然是受刺激了,此前踌躇满志,随着田重进北上,意欲一展武功,报效刘皇帝与朝廷。他的表现,也确实不错,在击破袁恪叛军的战斗中,也在阵中,并且还请了一支兵马,亲自带领参与战斗,指挥作战。

但是,随后而来的榆林大清洗,确让刘晔颇感不适。战场上的尸骸遍野,刘晔并不畏惧,但是,战场外的人头滚滚,却大大地突破了他的心理防线。并且,他还亲自参与其中。

一段时间下来,刘晔这精神状态就有些不对劲了。刘晔毕竟还年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见识也少,而榆林这边发生的事情,对他而言,太血腥,也太残酷,甚至突破了一些为人的底线。

对于刘晔而言,亲身经历之后,方才知,过往的憧憬,只是一些童话般的想象,现实是惨痛的,是鲜血淋漓的,没有那么多荡气回肠,他看到的,只有无尽的杀戮与死亡。

“我没事!”支支吾吾片刻,刘晔有些心虚道。

闻言,刘昉终于偏过头,看着刘晔,道:“你现在知道,猎物与猎人两者之间的区别了?”

刘晔年轻的面庞上露出一抹苦笑,点头:“以往,还是我太天真了!”

“我也十分好奇,向来勇敢无畏的十三郎,竟会如此心慈手软?我可听说了,你在战场上,杀起叛贼来,可是毫不留情!”刘昉道。

闻言,刘晔又沉默了下,而后严肃地道:“四哥,对那些叛贼,自然当斩尽杀绝,不容留情。但那些平民百姓,老弱妇孺呢?他们也是朝廷的敌人吗?”

刘昉微微一笑,指出:“显然,你对榆林的叛乱的情况,并没有深入了解学习啊!榆林之乱,不在那些叛贼乱匪,而在党项,这是族群之间的战争,是一个民族征服另一个民族的使命,不只是击破那些举旗叛乱贼子!”

“即便如此,需要把所有党项人都杀光吗?”刘晔问道。

Wωω¤ ttκǎ n¤ C○

“朝廷收复榆林,已有二十余年,过去对当地,已经足够宽容,欲同而化之。”刘昉平静地道:“然而,二十年之功,却酿成了一场大叛乱,为何,党项不服啊!

他们不愿臣服朝廷,不愿融入大汉,他们还想据榆林之地而自立。朝廷能够容许吗?倘若有更好的办法,也不会行此下策,这也是无奈为之。

虽然剧烈残酷,但是可保长治久安。这些事情,等你经历多了,会明白的!”

刘晔又沉默了,过了一会儿,又道:“那些汉民呢?难道他们也全是叛贼,全部背弃朝廷?”

这下,刘昉也沉默了,思吟片刻,方以一种从容的语气,给了一个简洁的回答:“这就是战争!”

看刘晔站在那儿,脸色变幻不定,刘昉也不免心软,抬手拍了拍还残留着汗渍的肩膀,道:“事已矣,你就不要囿于其中了,凡是总有取舍,为了国家安定,为了西北的长治久安,纵然血流成河,屠尸百万,又能如何?爹征伐天下,打下如今的康平盛世,死难者,又何止百万,有些必为之事,不得不为!”

感受到兄长的关怀,刘晔脸上露出少许怅惘之色,道:“四哥,我其实不是完全不明白,只是有些不忍啊!尤其是,看着那些半大少年儿童,老人妇孺,也被斩下头颅,我这心中,总觉不安啊!

我是不是太软弱了?”

“不!”刘昉摇了摇头,却没有再解释什么。

想了想,看着刘晔,刘昉道:“你若要从事武功,死亡是避免不了的事,军令如山,有令则行。你可以同情,但不能去质疑命令,否则,我奉劝你放弃!”

听刘昉这么说,刘晔张了张嘴,化作一缕叹息:“我明白了!”

“榆林战事已了,撤兵在即,你先回东京!”刘昉道。

不过,刘晔仍旧摇摇头:“我不回去!”

刘昉眉头微皱,盯着刘晔。

刘晔深吸一口气,拱手道:“我要在西北历练,我自京中长大,见惯了浮华安康,却也困于其中,我需要增广见识!”

见刘晔一脸坚定,刘昉想了想,露出点笑容:“如此也好!若能跨过这道槛,将来,你接我的班,坐镇西北,也无不可!”

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国的政治生态第94章 大动干戈的节奏第95章 皇后又进谏第111章 历史的偶然与必然第320章 改革干将第1753章 百年国运+第300章 统归地税第377章 难知祸福的决议第61章 晋阳来人第149章 降表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207章 燕王心迹第15章 襄阳第268章 一城,一战第331章 泰来楼第80章 进攻第206章 赵思绾落网第51章 耿淑妃薨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249章 武德司时况第102章 绝境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317章 刘皇帝还是那个刘皇帝第116章 淮阳王太傅第162章 兵事第124章 辞表第512章 最后的旅途11第1685章 一稳到底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时代第1726章 民何以安?第88章 天子金令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伪唐第1697章 蠢蠢欲动第137章 后宫那点事第1711章 赵王履职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317章 刘皇帝还是那个刘皇帝第56章 是非第1757章 勋贵子弟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阴霾第372章 正常说话!第197章 开封扩建第200章 新的时代第1780章 侵入黑汗国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择君,兄弟之间第62章 难得迟疑第11章 刘皇帝的法治思想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7章 恩赏问题第31章 进军令第36章 李业告状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协第289章 大汉宰相不好做第248章 两战破寨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166章 这个太子不好当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2099章 太宗篇46 军售 枢密院变局第248章 刘皇帝的小本本第10章 老将出马第472章 声势浩大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国的政治生态第1785章 统治从去***化开始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进邺都第84章 无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467章 萧思温的价值第6章 进士楼第399章 还债第248章 刘皇帝的小本本第222章 銮驾临幽州第221章 成长的王彦升第224章 攻略方向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230章 边情暂解第326章 寻觅终有果第202章 刘皇帝已至长安第156章 河东风云(3)第316章 不装了第161章 河东风云(8)第296章 反响第156章 河东风云(3)第237章 王峻暴亡,将臣进京第1700章 本州无罪第142章 铁索横江第11章 大典日第149章 河东巡抚第441章 登闻鼓又响了第16章 态度迥异第75章 按*不动第7章 风波第416章 尾声第281章 忧国忧民范相公第116章 凉甘瓜沙第215章 郭、李之争第191章 “从谏如流”第388章 驻吐蕃大臣第6章 相形见绌第67章 又去一老第202章 钱粮百万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