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4章 结束与开始

第1784章 结束与开始

八刺杀衮,或者说碎叶城,作为中、北两条丝路干线的交汇处,一直是东西商贾、使者必经之处,有此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也从来不缺发展的养料。

同时,由于地处碎叶河谷,又有附近雪水的滋养,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对于中亚政权的吸引力是极大的,也是历代中亚霸主必争之地。

过去几十年里,黑汗国的崛起,也从中吸收了不少养分,在对碎叶城的建设上,黑汗国也是比较用心,花费了不小代价。

而其作为黑汗国都,也是近十年来的事。最初,其大汗驻地在喀什噶尔,那里靠近西域,也毗邻于阗,不论东进还是南下,都很方便,只是,过去三十年,黑汗的主要精力放在了东进上,结果如何,已不需复述了。

因为地处天山以南,相比于整个黑汗国而言,喀什噶尔实际上一个突出部,国力强大时,那是扩张的桥头堡,一旦势沮,那安全就难以得到保障了。

而大汉在统一之后的数次扩张中,表现得过于强势,当一部分注意力转移到西域之时,黑汗国便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在经过一番艰难的抉择后,阿里木萨汗终是下定决心,将都城北迁到八刺杀衮。

而随着刘旻西征的到来,结果也证明了当年迁都决策的先见性,否则龟兹之战后,汉军长驱急进,横扫漠北,大败亏输的黑汗人就不得不提前进行一场保卫国度的战役了。

只是,很多事情都是无法预料的,阿里木萨看重八刺杀衮的坚实繁荣以及山河屏障,但是杨延昭一个两千里的迂回偷袭,就使他的盘算落了空,不只八刺杀衮几无抵抗能力地被汉军收复,还连带正面战场的崩溃,本人也殒落战场,命丧于阗军一无名小卒之手。

碎叶河奔腾出“珠海”,折向西北淌去,碎叶城这座西域大城,便坐落在山北水南,不过,曾经繁荣热闹的城市,在冬风之中,却多了几分萧索,若非大军齐聚,只怕还要更冷清几分。

城里城外,到处都是疮痍之景,战争带来的破坏是巨大而惨痛的。即便是当世人类的灯塔,最先进文明的代表,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伴随着的也是腥风血雨,带给被征服国度、部族的,也是杀戮、死亡与恐惧。

碎叶城原本人口超过三万,这可不算少了,但如今,只有两万出头了,破城之后,为了弹压不臣,尽快控制城市,杨延昭完全放开了手脚,以铁血控场,再加上那些仆从的突厥人做爪牙,以及合理的抢掠,这血自然流得多了些。

满城缟素,当然不是为了那些死在屠刀下的黑汗人,皇后驾崩的消息同样传到了碎叶军前,都不需刘旻主动提,杨延昭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他们这些上层的勋贵子弟,又有谁没有感受过符后的慈爱与教诲呢,何况杨延昭还是当朝驸马,感怀之下,便以最虔诚的姿态,在这万里之外,向崩逝的皇后寄以最沉重的哀痛之情。

凄凄凉凉的冷风中,刘旻率领大军,进入碎叶城。杨延昭携麾下就少许臣服的突厥人恭迎,看到人群之首的杨延昭,刘旻都顾不得细看碎叶城,远远地便下马,步行上前。

见状,杨延昭也迎了上来,两个靠近,狠狠地抱在一起,刘旻用力地捶了两下杨延昭后背,嘴里说道:“元显,辛苦了!”

闻言,杨延昭也心有所感:“殿下,辛苦了!”

此时此景,没有多话可说,再多的话也难以诠释二人内心涌动的情感。

拥抱良久,二人方才放开,矗立城下,在三军见证下,二人不约而同地大笑了几声,笑声中包含了无数情感,见着对方的丧服打扮,都流露出少许压抑着的悲痛之意,既为符后之崩,也为二次西征以来死难的将士。

这一次对黑汗国的战争,大汉虽然取得完胜,基本消灭黑汗主力军队,黑汗大汗阵亡,夺取了包括敌都在内的黑汗大量城市土地,可以说黑汗国已经被打崩溃了,这比几十年前黑汗被萨曼王朝欺负丢了怛罗斯还要凄惨。

但与辉煌胜利相对应的,却是惨重的代价,仅仅刘旻所率领的南路军,在前后十数次大小战斗中,直接阵亡就超过四千人,若是以伤亡计,看起来就更为惨痛的。

由于战事的紧张,以及医药无法完全保障,很多受伤将士,都难以得到救治,便在伤痛中死去。

第一批火化将士的骨灰,已然起运回国,这至少还有落叶归根的机会,给家人一点念想,而对那些埋骨他乡甚至尸骨无存的将士而言,就更加残酷了。

而以刘旻西征两年以来的伤亡来说,数字就更大了,死伤已然突破两万,扩张从来不是口头上说说的,那么些功业与土地,是用大汉将士的生命与鲜血换来的。

在侵入黑汗境内后,不管是刘旻还是杨延昭,对麾下将士刻意放纵,甚至不惜违背一些军纪,其中,既有让将士发泄,以舒愤怨,也是为了在最短时间内搜刮财富,以弥补扩张带来的亏空。

对西征,来自国内的支持已经很多了,但若是无法让朝廷与将士看到好处,也难以长久坚持。在黑汗国内攫取的好处,一部分反哺朝廷,一部分则作为犒赏与抚恤分给将士,以安军心。

当兵吃粮,打仗发财,才是大汉将士愿意跟着远征的根本原因,谈什么功名大业,对普通将士来说,实在没有多少意义。

当然,这与大汉一向坚持的军政原则是相悖的,尤其是这个赏赐政策,但是,远在七八千里外的中央朝廷,要对西征大军做到完全控制,本身就是异想天开,甚至很扯淡的事情,这也是扩张导致的必然影响。

朝廷真正能做到的,只是把控驻大军的后勤命脉,以及在将帅任用上,但即便如此,能有多大效力,也是难测的。

而对于被征服的黑汗人而言,后期的统治上,必然要面临更大的治安问题,这就是可以预测的了。凡事总有利害,取其利,承其害,刘旻自然选择先照顾西征将士。

大军入驻,刘旻这才有空闲观察起碎叶出来,与两路军将帅们等碎叶城头,居高临下,览其胜景。

驻足良久,望着淌过城前的碎叶河,刘旻忽然振臂一挥,指向脚下,又是感慨,又是坚定地说道:“碎叶,自前汉武帝始,便是我大汉西拓之极,时隔千年,我们这些子孙再度重回故地,我们这些人,不能堕了先辈的威德,这不应只是结束,而是开始!”

刘旻这番话说得掷地有声,满怀豪情,显然西征之意,意犹未止。不过,跟在他身边的将帅们闻言,面色各异。

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240章 城塌了第144章 邺都战事(求首订)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难测第365章 枢密军政第463章 当朝也有弃用的人才第190章 荣宠无过于高氏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94章 大动干戈的节奏第363章 安西缓封第209章 御史台→都察院第63章 表兄的提醒第18章 请愿第450章 落幕第31章 功成第1679章 太子过问军事第45章 移镇之议第10章 老将出马第1781章 危险往往来自背后第46章 驸马的上下两策第265章 谋划高丽第97章 隰州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上)第90章 交趾收复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隐患第1785章 统治从去***化开始第170章 艰难的乾祐二年第340章 《开宝总类》第1705章 君臣都发狠了第112章 兄弟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170章 艰难的乾祐二年第243章 不自知第111章 历史的偶然与必然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结论第190章 荣宠无过于高氏第176章 去邺都第64章 杨业却敌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们第264章 孺魏王第56章 弥月之喜第113章 将目光投向北边第173章 马氏内乱或可利用一下第64章 回鹘汗之死第165章 回鹘使者第178章 会猎第114章 大朝会第92章 金陵冬寒第103章 送菜来了第1795章 父子夜谈第51章 诏令西进第164章 重返晋阳第260章 诱敌之计落空第152章 又是一年二月二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伪唐第1776章 东平王府内第17章 板子终究落下来第26章 要坚持做大汉的忠臣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36章 奉宸营第119章 难审第514章 最后的旅途13第305章 辽国三载第83章 抉择第9章 王峻归来第171章 我能说,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吗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进新时代第40章 开拓之志第1695章 袁家庄第188章 永清军议第76章 太子还京第56章 是非第405章 即将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38章 湖南无战事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80章 京观第133章 面圣第25章 李史合谋第1759章 生财之道世宗篇37 翻篇收场第195章 辽帝第11章 局势变化于未测之际第217章 李国舅治政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1章 扬州的风波第75章 高贵妃第147章 德胜渡第417章 庆典一般的刑场第379章 诏书下达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时代第57章 父子双相位,一门两国公第2125章 康宗篇终 在位八年,荒怠无功第437章 改变的契机第78章 火油弹第316章 不装了第7章 贵戚解权第490章 御宴继续,王钦若第431章 吐蕃之乱 可安心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