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相对公平

「听起来,成效似乎不错啊!」感受到赵普言语中的肯定,刘皇帝也露出了点笑容,问道。分

赵普禀道:「根据郑州、京畿道的汇报来看,结果符合朝廷预期。去年摊牌分秋税,原武县应收取钱粮折价在21000贯。而今年,根据新制收取,改为按田土纳税,收取的税钱,已有22400贯,每亩地收取约56文钱。」

赵普简单地报出了一份数据,不过,却带给刘皇帝一丝疑惑:「1400贯,对于一县来说,似乎不少了。不过朕总感觉,这税收的增益,并不是很明显嘛,朕原想,纵然不成倍,三、五成总有吧,这估摸一算,还不到一成吧!」

闻言,赵普不慌不忙地解释道:「陛下,两种税制,收取的原理完全不同,因此不能简单类比。新增之税,来自于那些有产多地者,来自无地、少地者的税源则大大减少,而这部分人,则是此前两税中的主要纳税人,这一增一减,有所冲抵,因而较之往年,整体增益不是特别明显。

另,新制推行落实,原武县还是头一例,虽为全国开端,但也仅仅做了个大概,各项规定犹需贯彻完善,原武县仍有潜力可做挖掘」

听他这么说,刘皇帝终于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这个说法,想了想,继续问道:「朕推行新税制,除了希望改善财税收入之外,最根本的目的,还在减轻小民负担,尽可能实现税制公平,在这方面,原武县呈现的结果如何?」

闻问,赵普再度拱手:「陛下,以去今两年秋税对比,已有比较直观的变化!」

「说来听听!」刘皇帝立刻来了兴趣,做出一副认真聆听的模样。分

赵普顿了下,然后从容禀道:「经过测算,原武县去年秋税,每丁需缴约在524文,新税制下,拥田10亩以下者,每丁只需缴140文;10-30亩者,每丁210文;30-60亩者,每丁336文;60亩-100亩者,每丁466文;100亩以上,每丁税钱约在746钱

这些数据,虽然并不完全准备,测算也忽略了许多其他因素,但却已能反映出一些情况。新税制下,少地农民的负担比之从前,是大大减轻了的,家中人丁若足,分担下来还要更地。真正加的,是百亩以上地主,拥有田土越多,负担越重。但这些人,本就是税改针对的目标!」

「民间反响如何?」刘皇帝问道:「原武百姓是何反应?」

赵普答道:「自然是褒贬不一,贫者乐之,富者怒之。不过,总体而言,民情大悦,对于中小地主而言,需缴税钱少了,于其有利,自然拥护。至于少部分人利益受损,却并非伤及其根本,大势所趋之下,也不得不服从大局!」

听赵普这么说,刘皇帝却以一副冷静的姿态,缓缓道:「但赵卿口中的少数人,却掌握着天下大部分的权势、财富,比起普通的黎民黔首,他们掌握更多的话语权,甚至他们才是大汉统治的基石,朝廷能够完全忽视他们的诉求吗?」

刘皇帝突然来这么一句话,赵普微讷,忍不住抬眼望了刘皇帝一眼,老眼中露出一抹惊疑,这什么意思,老皇帝不会这就打退堂鼓了吧。

不过,刘皇帝接下来的话还是安了赵普的心,只听他冷冷地说道:「既然占据着这么多资源,享受着常人无法拥有的特权,却还要一味地寄生在大汉躯体上吸血,要与民争利。意图与国休戚,却在实际作为中不思回报,不愿承担基本的责任,这样的统治基石,要之何用?分

显然,人性总是贪得无厌的,仅靠他们的自我觉悟,是很难做到的。道德的约束力,总是有限的,甚至是无用的,真正有效的节制,还得靠朝廷,作为仲裁者,通过权威手段,予以调整,重新分配,做到朕常说的,相对公平

「陛下英明!」刘皇帝言罢,赵普立刻恭维道。

其他的赵普不管,也不愿多想,只要刘皇帝这里不变卦就行,否则他赵老相公的处境就尴尬了。

「新税制,就没有其他问题?」沉吟了下,刘皇帝又突然问道。

没有问题,显然是不可能的。赵普沉默了下,方才道:「反应最为强烈的,大概还是田亩只论多少,不分贫富了。

郑州汇报中,着重提到,对于贫田、富田同等纳税,许多农户,都有怨言,毕竟不同的田土,产出不同,却缴相同的税,自然心绪难平。拥沃土者欣喜,据贫田者不服。」

「这是可以想见的事情啊!不患寡而患不均啊!这些小民能看的,大抵也就是这些,即便税赋比起往年已经有了极大的减轻!」刘皇帝感慨了一句,还是忍不住询问道:「真不能按土地贫富分等纳税?」分

在大汉的新税制中,土地作为核心纳税依据,得到了充分体现,而最为核心的一条,便是按照田土数量分等。

在此前的商讨中,也有不少人提出,除了数量,土地的贫富状况,也当作为计税标准之一。毕竟,大汉谷物的亩产在各地差距还是很大的,贫田亩产不过一石,富田有的则能达到三石之多,因此,若为公平计,针对土地质量进行计划标准的划分,也是很有必要的。

不过,在这方面,赵普坚决地反对。理由同样很明确,那便是土地的肥沃与贫瘠,并不是那么容易区分了,若以此参考,改革的工作量与难度将大大增加,并不利于推行。

何况,仅仅是清丈田亩数量,都是困难重重,若再加上土地质量,其中的麻烦便让人望而却步。在赵普看来,政策除了要考虑其公平,还要考虑其可行性。

若是搞得太复杂,也给了官僚地主们上下其手的机会,给他们更多操作空间。赵普甚至给刘皇帝举了个例子,以田亩数量分级纳税,地主们或许只是想方设法隐匿土地数量,但若加个土地贫富,那么把富田计作贫田,用以逃税,便是可以预料的,而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是很难查验的。

而对于一般农民而言,若是不法官吏,将瘠田计做富田,则成为变相加税。虽然只是赵普提出了一些假设,但刘皇帝也清楚,一旦施行,便很可能成真。

没有什么绝对公平,能做到相对公平,就已经很难得了。分

此时,当刘皇帝再度问起,赵普的态度依旧坚定:「老臣还是那句话,不甚可行!」

看着板起脸的赵普,刘皇帝笑了笑,摆手道:「那就不提此议了!」

「就目前看来,原武县的税改,算是基本成功了,可以就其经验,加以总结推广了吗?」刘皇帝盯着赵普问道。

「眼下,朝廷收到了只是道州的汇报,具体情况,还需等专使深入调查了解,收集情况,继续讨论完善后,再行扩大推广!」赵普有些保守地说道。

对此,刘皇帝想了想,还是点点头:「你的考虑是正确的!朕还是有些心急了,此事既然急不得,还是按照你的想法推进吧!」

「多谢陛下信任!」赵普立刻表示道。

「朕知道,税改推进到如今的地步,最大的问题,还在土地的清理上,在这方面,如需帮助,朕可以让皇城、武德二司加以配合!」刘皇帝又提到一点。分

对此,赵普老眉稍微皱了下,方才含糊着拒绝:「陛下,老臣认为,以有司目前的能力,局面还是在掌控中的!」

「呵呵」刘皇帝笑了笑,也不再多提了。

第81章 两日而克第457章 郑州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猎天子第20章 室韦女真战争第32章 邠州,北迁队伍第20章 屯务废改第238章 杯酒释权第335章 改到自己头上第468章 胡部隐患第436章 乾元之巅揽月台第32章 后宫不平静第422章 安东国的第一个冬季第175章 军略第10章 老将出马第140章 两个皇叔第75章 敖莱小城第57章 既得潞,复据泽第2049章 最后的旅途20第191章 “从谏如流”第282章 善后之议第196章 杨邠案(4)第366章 将士百战归第206章 症结难以解决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168章 塞上风光第508章 最后的旅途7第146章 黄羊平第263 史彦超的结局第398章 换个思路第126章 冬至宴2第299章 一个一个给朕说第125章 颂公亭第150章 蜀亡第13章 举城同欢第200章 天子的态度第80章 京观第389章 分封与否第160章 三个青年第73章 西北隐患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问题第502章 最后的旅途2第185章 赐宴第40章 荒唐太子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27章 大汉二十三道第180章 踌躇满志第9章 啖耳将军亦回京第114章 大朝会第45章 同样的选择第250章 秘密战线上的作为第1690章 拼图第180章 踌躇满志第1807章 无不可杀之人第166章 出使归来第2125章 康宗篇终 在位八年,荒怠无功第176章 宣战行为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150章 再添两道第141章 崇政殿听政3第41章 刘信遭贬第445章 捐资捐款,天灾不断第18章 诏议国策第97章 再临六合第410章 枪打出头鸟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162章 兵事第261章 大捷第279章 当年三杰第54章 继续忽悠第351章 满朝之中,只此一人第385 礼宾馆第24章 太子新结良媛第43章 大公主回来了第327章 派系第189章 赵大述职第439章 自请其罪第2059章 太宗篇6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67章 宿州一线第1686章 雍王回京第205章 既往不咎第94章 大动干戈的节奏第268章 西县第379章 南北一统第448章 刘皇帝:朕不需要佳丽三千第371章 慰问=送行第128章 蜀中乱象第30章 湖湘之治第1687章 癸未年科举第195章 漳泉献地第14章 外戚第1787章 讲个笑谈,说个趣事第206章 赵思绾落网第66章 陷河阳第146章 黄羊平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难欺第153章 未来将帅第334章 下诏平南第345章 剥削者第372章 封王第89章 安南冬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