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特权

广政殿,议政堂。

朝廷中枢的一干大臣们齐聚于此,赵普、刘晞、赵匡义、吕端以及新履任的财政使韩徽,这是当下文官权势最重的五人了。

作为管理天下事务的行政中心,从来都是忙碌的,哪怕在同一片宫殿群内办公,但像这种宰臣齐聚碰头议事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

而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必然有大事发生。堂内,气氛有些严肃,这一个个权势人物,各自安坐,或品茗、或养神,一时间都没开那个口。

还是主持会议的赵普率先打破沉默,环视一圈道:“阳翟之事,还请诸位说说各自的看法吧!”

赵普言罢,第一次参与这样级别会议的韩徽稍作沉吟,便语气严厉地道:“这个潘佑,恣意妄为,无所顾忌!未经请示,擅作主张,清查楚公地产,谁给他的权力,朝廷该当发文痛斥!”

韩徽气势汹汹的模样,与他平日里的沉稳,大不相同,仿佛就是在表态一般。赵普瞥了他一眼,心中也不免生出些异样。

而见韩徽痛批潘佑的行为,赵匡义却悠悠然地开口了,言语中颇有些针对的意思,道:“韩相此言,怕是有失偏颇吧!阳翟乃是京畿道属地,潘佑身为主官,对治下土地本有管理之权,他的行为,合情合理,合法合规,有何不妥?

若因楚公之故,他在行事之前,也曾行文,向朝廷通报情由,做出了解释。潘佑之举,完全符合新制,既在朝廷颁布的条文律令范围之内,若不顾其情,横加申斥,怕也是不妥!”

这太阳仿佛是打西边出来了,赵匡义竟然为潘佑说话了

韩徽听此驳斥,看向赵匡义,心中暗思,因财政使之职,还是把赵匡义给得罪了。不过,从各方面,韩徽可都不怵赵匡义,只是稍作思索,便淡淡地质问道:“依赵相之意,潘佑自行其是,冒犯天威,还是合情合理的了?”

“韩相言重了吧!”赵匡义语气也严厉了几分:“只是几方药田的事,还不至于上升到冒犯天威吧!像潘佑这样的纯臣,所作所为,一心为公,朝廷该当予以肯定保护,多加支持才是,否则,岂不让那些忠臣贤士寒心?”

赵匡义这么说,在座的几人,都不由蹙起眉头,实在没有想到,在此事上,赵匡义竟然如此态度鲜明地支持潘佑。

注意到众人的异样,赵匡义又瞧向赵普,慢悠悠地说道:“赵公,今日会议,是给潘佑定责议罪的吗?”

“自然不是!”赵普深深地看了赵匡义一眼,给了一个肯定的回答,然后说道:“二位的意见,老夫知晓了,暂且放下争论,听听其他人的看法!”

说着,赵普看向一脸沉容的吕端,露出一点浅笑,问道:“易直,你以为如何?”

吕端表情看不出什么变化,挺直着身体,一板一眼地冲在座诸人行了个礼,斟酌着说道:“在下认为,阳翟之事,根本问题在于,楚国公所拥土地,是否属于帝产!若是,那么当由少府处置,朝廷不当干预,倘若不是,那么潘使君依税制清查造册,便属于照章办事,朝廷没有苛责的理由!”

这干大臣讨论事情,自然不会看那些表面的东西,探讨的乃是潘佑清查刘曙土地这项举动背后影射的东西,也正因为涉及到皇家,关乎到刘皇帝,这才引得他们如此重视。

“楚国公身为皇子,其产业,自然是皇室之产,其间事务管理,自有少府及宗正,外臣岂能干预!”韩徽接话道,态度坚定。

赵匡义则紧跟着道:“据查,楚国公的土地,除了公府自行置办,有不少都是陛下赏赐。而大汉的功臣勋贵,所拥地产,同样有不少得益于陛下恩赏,这两者之间,又又何区别?”

见韩、赵二人再起争执,赵普伸手止住他们,想了想,朝吕端说道:“易直所言,可谓一语中的!”

事实上,这一点,在座众人心里都清楚,只是存在不同的立场与心思,表现自然各不相同。沉吟几许,赵普看向还没开言的刘晞,问道:“晋王殿下以为如何?”

刘晞神情同样是严肃的,让人看不出深浅,斟酌了下,方才在众人的目光下,沉声发言:“楚公早已开府,自治其家,他除了是皇子,同样是陛下的臣工”

刘晞以一种平静语调说出他的看法,很是中肯,话虽然没说全,但意思很明显了,他还是倾向于肯定潘佑的做法。

不过,话锋一转,刘晞又道:“不过,潘佑在阳翟的举动,终是失之妥当。此事,朝廷在此前定制之时,是有些含糊的,未曾明确,这是朝廷疏漏之处。

但对于这些存疑的东西,潘佑不经请示,便按个人意愿行事,说他自行其事,并不冤屈他,必须予以申斥,朝廷的政策,也非地方官员随意解读的!”

显然,刘晞心中对于潘佑的做法,还是有些芥蒂的。只不过,他要顾全大局,税改推进到如今的程度,并不容易。

阳翟之事,看起来不是什么大事,不就是把楚国公府的土地照章办事吗?但牵涉到天家,牵涉到皇帝,就不可等闲视之了。

其他皇亲国戚且不论,但刘皇帝的这些龙子龙孙们,在税收上,是否该享有特权,这才是核心问题。韩徽认为,作为皇帝的子孙,拥有一定特权,是合情合理的,因而他指责潘佑的行为,是在冒犯天威。

赵匡义嘛,显然持相反态度。

到刘晞这里,从内心而言,他是很恼怒潘佑这种捅窗户纸的行为,但是,他不得不顾忌此事的影响。朝廷做个表态与定论,并不难,但是决定之后带来的影响,却是不得不考虑的,天家还是得在乎口碑与名声的。

因而即便心中再别扭,刘晞还得从大局着想,做出他的判断与决定。

冷淡的目光在赵匡义身上扫视一下,刘晞又道:“为国家大计,诸皇子公主之地产,朝廷还需拿出一个明确的态度,以便指导臣工们为政,也安一安那些躁动的人心!”

刘晞这话,同样是含沙射影,不过,赵匡义坐在那儿,倒也淡定得很,还点着头,恭维刘晞道:“殿下大义为国,钦佩之至!”

赵匡义对刘晞自然是有所顾忌的,但要说有多忌惮,却也不尽然,毕竟他属于“太子党”,而刘晞如今被刘皇帝委以重任,立场上天然是对立的。

“此事,并非臣等所能决议!”看了看这二人,赵普做出结论,朝垂拱殿方向拱了拱手:“还是当提请陛下圣断!”

()

第82章 杀俘第397章 盐事暂定第92章 金陵冬寒第97章 再临井陉第134章 煎熬的宰相第139章 银州叛乱第122章 奏章满案第17章 鼓噪第130章 御汉大计第1749章 调教契丹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16章 诸般滋味在心头第321章 瑶女第70章 大礼第273 王晏镇洛第76章 大才蒙尘第111章 历史的偶然与必然第255章 辽军情况不容乐观第403章 震怒的太子第98章 山道第383章 扶持完颜部?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173章 汉辽皇帝之间的友好交流第21章 聪明主动的安氏父子第18章 刘皇帝打个喷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隐患第114章 三月为期第48章 接纳回归第170章 全线动员第19章 轻取江陵3第65章 制举进展第46章 郭荣奏事第100章 梁山泺第424章 开宝九年末的大调整第359章 这个太子不简单第311章 旧识第117章 帝幸瑶华殿第1786章 面目可憎第6章 相形见绌第140章 恼火的赵匡胤第36章 李业告状第442章 矛头直指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325章 成长与成熟第284章 虚了第362章 分封?第218章 进兵第42章 西州局势岌岌可危第1770章 总要杀些人第204章 解决第2章 父母兄弟第365章 看衰第159章 政事堂中的平衡第51章 郭氏父子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274章 老当益壮第316章 不装了第135章 降将→良将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193章 卢多逊治河西第511章 最后的旅途10第268章 西县第51章 该当有所“表示”第1724章 叛贼虽败,封锁继续第164章 监国第61章 晋阳来人第247章 视察第94章 国难丧子,尚有良将第275章 当与众乐第65章 君臣相宜第148章 养残的顾虑第368章 荣宠第114章 范质薨,帝不豫第37章 新政第53章 兵制改革第199章 雁门大将第394章 永远在猜忌的路上第182章 邢州有变第53章 兵制改革第59章 不知死第2046章 最后的旅途17第287章第1771章 襄阳王仁宗篇5 彻底固化的统治阶级第78章 南北并发第111章 动心第73章 解决第235章 开封新城第1751章 结束了第144章 东宫家事,接连凋零第390章 武举选官定制第17章 鼓噪第1740章 农民苦第323章 党侯的智慧第182章 大汉最北端第2112章 康宗篇4 安乐皇帝第93章 升迁第108章 枢密院内第53章 交代后事第2049章 最后的旅途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