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手执朱笔

垂拱殿,还是那幅皇舆全图,刘皇帝拄着杖,驼着腰,仰着头,默默地注视着这广袤无垠的大华夏世界,在这张图上,幅员万里已成事实。

自南向北,自西而东,仅仅把散布其间的城镇粗略浏览一遍,都得花费一两个时辰。这数月来,刘皇帝有事没事就喜欢看这副舆图,并且一看便停留至少半个时辰,与其说是看,不如说是欣赏,欣赏这娇丽江山。

又入冬了,刘皇帝最讨厌的季节,身上不得不裹上厚实的棉裘。

“安西的战报还没到吗?”注目良久,刘皇帝忽然开口问道,声音在冷清的垂拱殿中震荡、回响。

“回官家,尚无!枢密院那边已然安排了内侍,一有消息,立刻来报,官家无需着急!”嵒脱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近来,刘皇帝尤其关注安西战情,其余国事一概不问,时不时地提上一嘴。作为御前近侍之首,嵒脱多少能察觉到刘皇帝如此关注安西战况的原因,大抵与皇子分封之事有关,并且刘皇帝有极大可能已经对安西地区的分割有了想法,只是等着一个结果罢了。

虽然窥探到了一些东西,但当刘皇帝问起时,嵒脱依旧不免紧张。算下来,这已经是刘皇帝第七次问此事,每一次回答都是否定的,刘皇帝的回应也很平澹,但嵒脱实在不敢保证刘皇帝的耐心还有多少,也许下一次就是勃然大怒呢?

嵒脱很是没底,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着,战报快点送抵洛阳,还得是捷报,倘若来个败报,想想那时刘皇帝的反应,当真让人不寒而栗……

脑子里思绪纷飞,但见刘皇帝又恢复了沉默,又聚精会神地观察着那面舆图,神色平静而认真,就像一头收起了所有獠牙的老虎,嵒脱心中下意识地松了口气。还好,刘皇帝还有耐心,表现还正常着……

“刘曙为何还不来向朕辞行?”当目光再度转移到中南半岛上时,刘皇帝拧着眉头,突然问道,面色不怎么好看,语气甚至有几分严厉:“他还在磨蹭什么?”

闻问,嵒脱不免愕然,刘曙此前才进宫向刘皇帝回报过就国的情况,仍在准备期间,刘皇帝也认可了,怎么此番又责问起来了。

念头转动,嵒脱面上却不敢有丝毫怠慢,带着明显的小心禀道:“回官家,据林邑王言,下属还有一些产业需要处理变卖,换成钱粮,另时下已然入冬,节候水文皆不利于出海,因而林邑王打算待明年开春之后,再行率队出海……”

嵒脱回答着,略作犹豫,还是试探着说道:“这些细情,林邑王此前似乎已经向官家陈禀过……”

感受到嵒脱的试探,刘皇帝沉默了好一会儿,方才以一种平静的语气说道:“似乎有这么回事!不过,朕可听闻,这些年,有不少商民出海,都是顺着冬季季风南下。你说,刘曙这小子,不会是嫌林邑地方偏僻,条件简陋,而不愿去了吧!”

听刘皇帝这般说,嵒脱想了想,说道:“殿下既已从府内遣派心腹干事,同朝廷职吏先行南下,前往金兰港,另外,这数月来,原楚公府下佃户雇农已有五百余户,迁往林邑。

这些举动与进展,足以证明,林邑王在切实地推进就国之事,只是建制初构,各项事务混杂,都需要时间处理……”

嵒脱是费尽口舌给刘曙解释了,不是因为他与刘曙有多好的关系,诸皇子中,刘曙是唯一一个不把嵒脱放在眼里的人。

嵒脱如此做,只是不愿让刘皇帝再胡思乱想,胡乱猜忌,还是希望刘皇帝能够尽量保持正常,那样对他自己是最有利的。毕竟,如今平日里陪伴刘皇帝最多的,不是别人,正是他嵒大官。

为了刘皇帝,嵒脱也是操碎了心。而经嵒脱这么一番安慰后,刘皇帝终于平静了下来,回望舆图,凝视许久,叹息一声吩咐道:“去,把安西、安东、云南、安南、南洋这些地区的细图给朕找来!”

“是!”听到刘皇帝吩咐,嵒脱顿时如蒙大赦,赶忙去了。

……

一直到十月中旬,刘皇帝心心念念的安西战报终于来了,当然,在过去的时光里,每隔半月都安西都有一份战报六百里加急发往洛阳。而刘皇帝等的,显然不是这种战情通报,而一份战果汇报。

并没有什么意外,由大汉与大食联军共同演绎的新一场怛罗斯之战,以大汉军队的完胜而告终。这并不值得意外,在此战之前,两方的实力与军情状况对比,一目了然,汉军大优势,从各方面都要领先于匆匆组建而又矛盾重重且屡遭挫折的大食联军。

再加上,汉军有一众杰出的军事才俊,要谋略有谋略,要勇武有勇武,军械精良,士卒素质还高,如此情况下,要是打了败仗,才是意外。

开宝二十五年秋发生的怛罗斯会战,汉军真正的麻烦,在于千里转进以及后勤交通线保障,而怛罗斯坚城,在汉军强悍的攻击之下,比杨城虽然多坚持了一些时日,但极其有限,且对汉军的火炮已有所戒备,但并不能改变结果。

到九月下旬,在李继隆的指挥下,付出了一定士卒的牺牲,怛罗斯城破,汉军卷甲入城。

时隔两百多年,属于中国的旗帜,再度高扬于怛罗斯地区,中国的力量再度扩张到中亚腹地,也意味着大汉重新踏足曾经辉煌时代西拓的极限。

并且,怛罗斯虽是安西汉军最大的战果,但并不是收获的终点。拿下怛罗斯之后,李继隆马不停蹄,继续领军西进,除了追击败敌残寇,还趁势攻入萨曼王朝东部领地,席卷数百里,一直打到其中部重镇撒麻尔干方才止步。

随着怛罗斯之战的结束,随着汉军的不断西侵,中亚乃至整个大食地区的局势将如何发展变化还不得而知,但身处万里之外的刘皇帝,却忍不住提起他那支足以书写历史的御笔,勾画着江山霸图。

第40章 濮州案(3)第76章 效郭威战法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1812章 浪潮下的密州变迁第188章 党项人的现状第53章 交代后事第13章 相敬如宾第1743章 臣服尚有门槛第76章 太子还京第242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268章 机遇第40章 郭党俊杰第299章 一个一个给朕说第32章 后宫不平静第74章 万岁呼声第104章 来点日常第275章 令人绝望的未来第299章 辽国的情况第112章 兄弟第158章 河东风云(5)第212章 王朴卸任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荆湖第436章 真实而残酷第87章 对夏绥事宜第174章 故交情谊第349章 边情第259章 兵临梁泉第121章 大朝第347章 岭南战况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106章 再临大江第173章 日常第102章 政争这种事是很正常的第172章 太子妃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时代下的大汉(下)第373章 开宝九年已过半第133章 西征!第349章 圣驾过府第307章 老马将军值得重任第62章 奸宦昏主第431章 吐蕃之乱 可安心乎第124章 轻取扬州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174章 帝崩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358章 手执朱笔第168章 塞上风光第1702章 头疼的太子第461章 过重的恩典第198章 辽国变故第1807章 无不可杀之人第271章 青年骁将第291章 淮东大案第5章 春闱第40章 入长沙,定湖南第321章 瑶女第427章 饶乐国的困境第359章 这个太子不简单第391章 大汉第一将帅第309章 衡酿第346章 底层第100章 城战第338章 争执第387章 契丹终被打回原形第50章 小满与临盆第484章 不对劲!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们第175章 军略第1687章 癸未年科举第86章 发落南臣第48章 处处矛盾第198章 辽国变故第38章 赏第50章 打他一仗第322章 针锋相对第220章 啖耳将军第273 王晏镇洛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难欺第121章 最难啃的骨头,最轻松地啃下了第1792章 安西的请求第161章 河东风云(8)第351章 林邑国第420章 刘皇帝:皇子欠管教第1731章 一缕惆怅第15章 襄阳第232章 南口大战1半岛史话·话说林邑第78章 沧州府第298章 王著罢相第2063章 太宗篇10 二王第229章 血战锦州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1816章 一个勋贵家族的进化第43章 大公主回来了第292章 赵普复命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1779章 四王毕第1785章 统治从去***化开始第167章 这个太子不好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