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病虎獠牙

张府亦在罗城之内,距离燕王府并不远,就隔着两条街,以方便燕王相召商议军政之故。

夕阳下的张府,沉浸在一片哀伤的气氛中,白幡白纸白灯笼,僧道齐聚,哀乐弥漫感人。四周,戒备森严,头裹白巾,冷脸宿卫于周遭的,是燕王府的锐士。幽州如今几乎是全民皆兵,而经过一年以来的扩充、战损、整编,排除涿、易,仅北部以幽州为防御重心的马步诸军,便有两万余众。

这么多军兵中,千人指挥以上的将校,也有三十多人,除了被委派在周遭县镇坞堡间驻守之人外,悉数到场,依礼吊唁。

“世子。”在院角,赵思绾寻到赵匡赞,唤道。

赵思绾一身锁子甲,外罩着丧布,手始终按在腰刀上,显得杀气腾腾的。

赵思绾原以鸡峰山之功,本有受朝廷恩奖,领永州刺史,被自随赵匡赞北上后,更受重用,被拜为衙内指挥使,成为赵匡赞麾下第一大将,可谓春风得意。

“都安排好了吗?”赵匡赞隐在灰墙后边,遥望着灵堂方向,那边除了不停的哀乐,已多了不少嘈杂。

“请世子放心,鬼面都与牙军都布置好了,都是绝对的心腹弟兄,必不误大事,只待大王与世子令下!”赵思绾显得跃跃欲试的。

“名单上,还有多少人没到?”

“还有两名指挥使,要不要末将派人去请?”赵思绾问。

“不用!”赵匡赞毫不犹豫地表示否决,吩咐道:“我另派人处置,你自控制好张府,今夜过府之人,没有命令,只进不出,不许走脱了一人!”

“是!”

在灵堂前院内,已经摆好了七八桌丧宴,有资格过府的幽州文武都已入座,文武分明,武人之中又有派别,各聚一团。嗡嗡的议论声并未收敛,扰了场面的严肃性,不见对死者的尊重。

“死都死了,还要我等受这活罪。”几名武将围在一桌,丧绸随意地挂在身上,其中一人,不耐烦地说道。

“燕王叫我等来,自己却姗姗来迟,是何道理。有这功夫,还不如在军中带兵!”另一人附和道。

人以群分,这些人,基本都属于赵延寿“清除”的对象。

“都闭嘴!”一名面相严苦的将领,淡淡地呵斥了句,蛮有威势的样子。看起来是这干人的头头,也确实是这样,。此人张俨,乃范阳极有实力的军头,而今为衙内副都指挥使(都指挥使由赵匡赞兼着),手握兵权,此前在燕军中地位能排进前五。

他这一发威,桌上的将校们闭上了嘴,但也仅仅闭了一会儿。很快,又聊开了。都是军头,虽属同道,谁又能真正约束住谁。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张判官死了,燕王抱病在身,也不知还能熬多久......”张俨身边一名白面无须的都校,压低声音,言语间显得肆无忌惮的。

“这等话,可不要被他人听见了。”张俨瞥了那人一眼,一副小声谨慎的模样,但嘴里却说着:“料想,也撑不了多久。”

“听闻,燕王病情日渐恶化,你看他近来,全力扶持赵匡赞掌大权,这显然是在准备后事了!”白面都校冷冷地说道:“这说不准,什么时候燕王也薨了。赵匡赞一小儿,岂能掌握幽燕大局。张将军,我等可要做好准备,幽州可也有我们一份,不能毁在其手里。”

张俨眉毛扬了扬,望着灵堂前的灯笼,看着那“奠”字出神,淡淡地说:“这里不是议论此事的场所!”

“明白!”

总算没让人等太久,在一干军头耐心快消磨干净的时候,燕王赵延寿终于现身了。黑服白袍,素装肃穆而来,脚步稳健,自外表,看不出任何异样,仿佛身体康健如旧。

携文武,入灵堂。赵延寿亲自吊唁的场景,自然要肃重得多。文吏捧着本册页,高声朗读由赵延寿亲自替张砺书写的神道碑文。赵延寿本身就是有不错的文才,有诗才,所书祭文,倒是情真意切,懂的人感动,而在场的武夫们则听得昏昏欲睡。

一直到吊唁结束,文臣陆续散去,武将们则奉燕王之命,移步别院。

“张将军,有些不对劲啊。”自进入别院后,白面都校便盯着站在周遭的卫士,不少人都面带疤痕。

“是鬼面都的人,张府之中,竟然藏着这么多鬼面军!”张俨表情突然变得异常凝重。

目光闪了几下,毫不犹豫地,张俨脱离队伍,便欲返前庭而去,白面都校似乎也想到了什么,紧随其后,不过被院前的军士拦住了。

“放肆,敢拦本将?”张俨厉声喝骂道。

看守的军士,根本不搭理,就是拦住不放行。

在张俨发飙之前,带着点讥讽的声音响在耳边:“张将军意欲何为啊?”

闻声身体一紧,张俨眯着眼,看着赵思绾那张丑恶的面相,心头突然有些发慌。随口找了个借口:“本将肚子不舒服,欲出恭方便。”

“孙将军也不舒服?”赵思绾笑得很难看,瞥着那白面都校。

“我......”

根本不听其话,赵思绾直接冷淡地对张俨:“末将理解张将军不方便,但燕王召见,只能委屈将军了。”

“请赵将军禀报燕王,本将稍后到!”张俨敷衍一句,说着便欲往外闯。

再次被拦住,面对占住去路的赵思绾,张俨顿时怒了:“赵思绾,你一个小小的指挥,敢冲撞上官?”

见其张狂,赵思绾没有多说话,只是把手按在了刀柄上,双目中闪着冷芒。对这直属上司,他早看不顺眼了。

见其状,张俨不由与那孙姓都校对视了一眼,都看出了双方眼中的担忧与顾虑。

两个人,几乎是被押着入进入别院的,而其间,各处通道,已被鬼面都军士占据。若是这种场景,还不明白将发生何事,那就蠢得无可救药了。

“大王到!”伴着一身高呼,赵延寿父子现身,立于台阶之上。

“大王,如欲接见我等,何必闹如此阵仗?这是欲将我等将校,视为囚徒吗?”仰头见那父子,张俨满怀怨气,直接出列,领头质问赵延寿。

扫了一圈,赵延寿叹了口气,说道:“诸位都是幽燕豪杰,燕军骨干。想去岁,孤与诸位携手并进,浴血而战,共复幽州,以逐契丹。而今,不过一年的时间,人心已涣散如此。对于诸位,孤自认已经足够容忍,但是,近来有人妖言惑众,扰乱军心,而至军心动荡。幽州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为了幽燕十数万军民,请恕赵某,不能再纵容下去了!”

“燕王欲何为?”张俨紧张发问。

“拿下!”没有再费任何话的意思,赵延寿一招手,周遭的士卒,如狼似虎地扑了上去。

第450章 杀一皇亲第217章 幽州行营第1695章 袁家庄第188章 后续第195章 王、韩遭贬第475章 赵卢之间的龃龉第107章 卢多逊:赵普也该倒了第432章 人事大权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382章 契丹尽失东北第193章 卢多逊治河西第243章 总结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151章 我,慕容彦超,委屈第211章 筹议北伐第41章 高丽国王第166章 太子与大将第18章 侯益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2076章 太宗篇23 进入深水区的税改第99章 全面对抗的两司第22章 改革急先锋第506章 最后的旅途6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191章 赵思绾的背反第482章 李氏第186章 李国舅的愚民倾向第138章 刘皇帝认可第398章 虞美人第266章 断云岭大捷第70章 卫公辞世第70章 同州之战第464章 难产的封禅第259章 兵临梁泉第405章 杨吕觐见第78章 安东这地不简单第403章 震怒的太子第7章 不如意的二审结果第1794章 魏王回来了第74章 十八日,御驾幸淮南第55章 山上山下第128章 开宝宰相之死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结论第175章 蜀定,凯旋第38章 河西局势由此转变第134章 班师还朝第249章 枢密院内第290章 燕王在京,军制改革第387章 契丹终被打回原形第1685章 一稳到底第22章 改革急先锋第9章 新官上任第236章 南口大战5第448章 还是太子立场坚定第168章 忠奸难辨第73章 道府之争第43章 大公主回来了第114章 耶律阮称帝第100章 关中蜀乱第195章 辽帝第354章 扯后腿的在朝中第430章 安东王薨第43章 大公主回来了第274章 厚葬之第298章 王著罢相第319章 重任相托第31章 进军令第175章 军略第45章 同样的选择第17章 原来这是筵席第15章 渐不自知第90章 安东国王?第89章 谈话第354章 可以讨论出降了第192章 刘铢案第183章 李相为帅第1694章 盐州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乐第1752章 放手第38章 赏第1706章 拾遗补阙第88章 天子金令第513章 最后的旅途12第305章 太子在辽东的最后时间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隐患第77章 吓人第399章 刘皇帝的矛盾心理第368章 吴越结局注定第372章 封王第1798章 宴无好宴第27章 谋算无用,危第176章 接风洗尘第8章 这就是真相?第402章 这事没完第487章 “惊喜”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难测第263 史彦超的结局第118章 蒲阴第279章 中路军之失第78章 召还二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