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睡仙

刘承祐灼灼目光中满怀殷切,但其样态,分明另含深意。陈抟老道仍旧处之泰然,面态似乎丝毫不受寒冬所侵,和煦的笑容仍旧挂在脸上。

在天子的注视下,老道以一种看穿一切的语气,悠然道:“陛下太过高看贫道了,贫道不过一凡俗老子,一双肉眼,岂能识仙辨缘,更不敢断言人皇之资。”

见老道回避,刘承祐玩味地追问:“听道长的意思,朕是无寻仙觅道之资了?”

闻言,这老道忽施一礼,平静地看着刘承祐:“陛下欲得长生乎?”

刘承祐先是意外,尔后“兴致”愈高,目光冷淡了几分,晏晏一笑:“道长可有长生之法可传?”

慢慢地摇着头,老道很坦然而简洁地答道:“贫道既不得天机,又不得吐纳养生之法,实无方术可传。”

“闻道长服气辟谷历二十余载,但日饮酒数杯,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这些,岂非神仙之术?”刘承祐好奇发问。

“臣虽爱睡,然乡里讹传,陛下慧眼,当明辩之!”

对陈抟的实诚,刘承祐满意了,微微舒一口气,也不再做试探之类的无谓动作了,主要是面对老道那双洞察世事的眼睛,他感觉自己的表现分显多余。

顿了下,刘承祐肃容对陈抟道:“修仙觅长生,对此飘渺高远之事,朕志不在,自是不抱奢求。然长生纵不可得,长命或以难求。这延年益寿之法,想必道长有所心得吧,还望不吝赐教。”

可以说,陈抟这道士,完全满足了刘承祐对于“修道者”脑补的形象。而对于他的养生之法,尤其感兴趣,这可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他本人就在面前。

老道终于向刘承祐投以意外的的目光,或许是以其理性,又或者以其“坦诚”。想了想,陈抟道:“陛下乃人主,肩负天下,修帝王之道。贫道之法,清心寡欲,餐风露宿,恐怕不适合陛下。”

刘承祐道:“无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道长之法,或可佐朕帝王之道。”

两个人,搞得挺像做谈论道。

“陛下富有春秋......”

“总会老的,健体养生之道,不怕早!”刘承祐头一次打断陈抟。

见状,老道表情终于有了一丝变化,嘴角微微抽搐了下,打量着刘承祐,他有些摸不准,这个少年天子,分明很理智,年纪虽小,为何对养生之法如此钟爱。

犹豫了下,陈抟自袍中,掏出了一本古旧的册子,道:“这是贫道闲来所撰《指玄八十一章》,上有述导养还丹之法,或许对陛下有所裨益。”

张德钧立刻机灵地上前接过,稍作检查,十分慎重地呈递给刘承祐。扫了一眼,册页无名,并不厚,翻开稍微阅览了一下,看不懂。

“多谢道长赠书,朕必细细研读。”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老道泰然有度。

而刘承祐心里,并没有获得“宝书”的惊喜,他问法与陈抟,更多的是抱着一种好奇与尝试的心理。就如老道所言,他所行之法,并不适合他的“帝王之道”。

养生之法,既朴素又复杂,然而很多事情,都是知易行难。刘承祐这个世俗皇帝,处乱世国困之际,若想要仿陈抟之道,基本上痴心妄想。这一点,刘承祐自个儿心里,实则也清楚。

“对了,尝闻道长有点石成金之术。”收起书册,刘承祐又直勾勾地盯着陈抟。

老道嘴角又抽了一下,拱手慨然道:“陛下乃四海之主,当以致治为念,奈何留念黄白之事?以陛下之英明,岂以之当真?”

“黄白之物,也事关国计民生,朕近来深为之恼。”刘承祐顿时一摆手:“顽石之质,自难成真金。然石若含金银铜铁之精华,道长手中难道没有点化之术?”

这下,陈抟明白天子的意思了,说道:“陛下若欲炼化之法,贫道实不长于此道。”

见其状不似作伪,刘承祐也不深究,左右他也只是随口一问。反而从其应答,刘承祐感觉,这老道不是个“神棍”,一切都显得很坦诚,不愧是“得道仙师”。

“朕召道长进宫,是为阐道讲法。朕对道长所修,亦颇为敬慕,但侧耳倾听!”东拉西扯过后,刘承祐终于提到正题,朝陈抟做出个请的手势。

老道面态如常,说道:“贫道喜读《易》,经年以来,倒偶有所得。”

“且试讲之。”刘承祐做出一副专注的表情。

在天子“鼓励”的目光下,陈抟悠悠道来:“易者大易也,大易未见气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日易......”

事实证明,对于那些高深的道学思想,刘承祐并没有理解的天分,或者说耐性不足。认真地听了片刻的功夫,注意力便不集中了,开始考虑起禁军、钱赋、藩镇、边防这类他更感兴趣的事务。只是为免失礼,刘承祐面上,仍旧绷着。

陈抟老道对刘承祐的变化,自然觉察到了,卡在约两刻钟的时间,主动停下,起身恭谨道:“陛下国事繁忙,贫道不当多扰,这便告退了!”

闻声,刘承祐立刻回过了神,闪过那么一丝尴尬,不过影响不大,睁着眼说瞎话:“听道长讲法,如沐春风,如浴甘霖,朕深感天地之广远,大道之无穷......”

“与道长相谈,朕所获匪浅,欲留之于朝,时时答疑解惑。”刘承祐说道:“这样,朕以道长为翰林院学士,备听待诏......”

面对刘承祐的封赏,老道慢悠悠地摇了几下头,以一种真诚的语气说:“陛下,贫道山野之人,于时无用,非入世之材,不敢在朝,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眉头稍微褶皱了下,不过但感老道平稳语气中的坚决,刘承祐也不“为难”他:“如此,那可真是可惜了。唔......道长隐居华山,朕将少华山赐与你,以作洞府,另赐号希夷!”

陈抟难免愕然,但是很快恢复平和,一副不以物喜的样子。不过面对刘承祐的恩赏,倒未拒绝,悠然一礼:“谢陛下。”

虽为以金银宝器之类的物质去腐化老道,但只一名一山,便足表天子的看重与恩遇。当然,对于刘承祐的某些心思,陈抟大概也猜得到,毕竟,灭佛抑佛的征兆,已经十分明显了,地方的将吏,对于各自治下佛寺庙庵的调查监视,已经不加收敛了,其中,尤以洛阳史弘肇为甚。

见老道不再拒绝,刘承祐再度满意地点了下头,说道:“太后闻道长此来,也是十分欣喜,意欲接见,可往仁明殿一叙。”

给陈抟布置了一个任务,老道也未拒绝。

第51章 郭氏父子第414章 云消日出世宗篇49 皇帝迟暮,太子早薨第75章 去吧,杨无敌!第3章 新皇诏制第59章 不知死第24章 太子新结良媛第321章 驾幸枢密院第513章 最后的旅途12第101章 称得斤两,从容收兵第96章 李少游的新去向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147章 中下层的机会第331章 刘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浓第300章 他们在金山第331章 泰来楼第405章 即将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165章 夏猎、祥瑞以及进贡第150章 蜀亡第107章 飘飘然的李相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转移阵地第200章 谁能继位?第398章 换个思路第207章 燕王心迹第181章 父子夜谈第231章 辽军的反击第1697章 蠢蠢欲动第186章 嘴衔蜜糖第150章 听政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354章 贵妃母子第65章 刘皇帝的猜忌第99章 北巡结束第357章 宫廷与宗室第51章 如今的大汉第41章 卷甲入城第256章 打仗打的还是后勤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1685章 一稳到底第58章 火神淀之乱世宗篇26 北廷国相第42章 难得积极第2199章 仁宗篇16 家国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国病斑,皇帝无后第204章 事态扩大第480章 “新对策”第53章 改国号,去帝位,称臣修贡第25章 萧燕燕的故事第19章 韩熙载都等急了第325章 裁判下场第244章 边帅变动第163章 河东风云(终)第60章 家事、国事第179章 东京风波,向帅自首第32章 太子的安排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278章 遣使向西,汉中战况第170章 御宴第194章 杨邠案(2)第8章 掺沙子的效果第139章 银州叛乱第151章 广政殿议第258章 汉军的反应第87章 兄弟第309章 衡酿第498章 六十年来第一遭第17章 鼓噪第158章 刘昉的下一步工作安排第474章 立场第169章 辽国政坛的暗流第15章 渐不自知第269章 先锋慕容承泰第239章 南口大战8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声音第354章 可以讨论出降了世宗篇35 安东事变第166章 石熙载的施政理念第35章 瑶华春第456章 遗泽第68章 离京前的安排第21章 黄袍加身第470章 分封第109章 再破陈军第380章 饶乐国第174章 故交情谊第25章 李史合谋第299章 温情脉脉第271章 将威胁消灭于萌芽第66章 朕要亲征第1738章 逆贼授首,准备撤军第100章 无法避开的钱粮问题第117章 赵匡义也慌了第4章 中原易主第26章 郭枢密过相州第163章皇后染病,储君人选第19章 罢免两勋贵第168章 执迷不悟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351章 林邑国第383章 敞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