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着郭威鞫问

长社城中的行在内,气氛明显紧张了许多,侍卫没有增添,巡视没有加多,但守备看起来就是异常严肃。自刘承祐归来,便是如此场面,周遭都是机灵人,知出了大事,卫士侍者,走路的脚步都轻慢不少。

张德钧谨小慎微地从御前退出,擦了把额头的汗,认准一个方向,快步而去。

拐个弯儿,正撞见皇后大符在两名宫侍的侍候下,小步而来,赶紧上前见礼:“拜见圣人。”

“不在官家面前侍候着,要往何处?”大符小声地问道。

“官家腹饥,命小人传膳。”张德钧答道。

往回廊尽头望了望,大符问道:“情况如何了?”

“这......”面对皇后的疑问,张德钧语露迟疑,一副有心怀顾忌的样子。

见状,大符淡然一笑,一双清凉如水的瞳子,看得这内宦十分不自在:“怎么,官家有叮嘱,有不方便说的?”

“那倒没有。”张德钧一副奴颜态,小心地应付着:“只是......”

大符却秀眉一挑,微翘着尖尖的下巴:“太后娘娘想官家了,命我前来,查问御前是个什么情况!”

更不敢看皇后的眼睛了,头埋得低低的,张德钧恭声道:“官家生着闷气,随行的大臣俱在,一个时辰了,什么话都没讲,就那么干坐着。”

“干坐着?”大符凤目含思,嘴里轻念着,旋而问道:“皇叔呢?”

张德钧:“皇叔与那御史赵砺,就跪在院廊间,等候发落。”

点着头,大符没再深问下去,朝张德钧示意了下去:“你去传膳吧,别让官家饿了肚子!”

“是!”

“我们也回去吧!”站在那儿,稍微思索了一会儿,大符以一副曼妙的姿态,缓缓而去。

“圣人,就这样回去,如何向太后娘娘交代?”大符身边,那名身姿之间颇具韵味的女侍御小声问道。

大符悠然道:“我不是已经查问过了吗?”

“可是,圣人就不打算见见官家?”

“官家正忙着大事!”大符双眸之中,仿佛闪着聪颖的光芒,一副通情达理样子,轻叹道:“外臣俱在,我们这宫眷之人,就不便打扰了!”

这行在,还是许州州府准备的,刘信还是用了些心思,布置一如的豪华。膳食传上,刘承祐也未吃独食,与众臣分享,稍微垫吧了下肚子,堂中的气氛才稍微生动了些。

“待了这么久了,也该有个说法了!”拿起一方绵布,慢条斯理地擦了擦嘴,刘承祐扫着也在收拾着嘴巴的群臣,问道。

自御座上站起,踱起了步子,其他人见状,也都跟着站起身。刘承祐直接一扬手:“你们都坐!朕是坐累了,你们要是也坐累了,起来陪朕走走,也无妨!”

刘承祐都这么说了,在场的臣子,也就老实地陪坐着。

“御史赵砺弹劾许州节度,罪状十条,诸卿都说说看法吧!”环视一圈,刘承祐神情郑重地问道。

同样一句问话,态度是有区别的,都明白,此番是必须要回答的。

慕容彦超直接拱手,很强势地为刘信说话:“官家,赵砺挑拨皇亲,离间君臣,该治罪!”

“皇叔倒是,直言不讳啊!”

苏禹珪一张嘴,便是一口老气:“陛下,许州节度,毕竟是皇叔,事关皇室颜面......”

刘承祐很不给面子,不想听这些没营养的东西,淡淡地呵斥道:“皇室颜面?为奸作恶的时候,怎么不顾忌?其行若正,何惜‘颜面’二字?”

讨了个没趣,苏禹珪老眉跳了下,不作声了。

“陛下,赵砺所举,皆似是而非,犹待查证,以臣之见,还是从长计议!”李涛也起身说。

“从长计议......”刘承祐表情莫名,走了几步,指着堂外,质问道:“来许州,也有好几日了,诸位皆朝中大臣,耳清目明,就无所视,无所闻吗?”

刘承祐这番话下来,群臣缄默了,准备发话的窦贞固,也闭嘴了。刘信的事,分外棘手,怎么处置,都有阻碍。天子也是,一面要你发表意见,说了又不满意。而其态度,值得琢磨......

“郭枢相,你说!”见群臣默然,刘承祐点名了。

郭威面色不变,也是呆了会儿,方才起身作揖:“请陛下圣断!”

郭威这厮,滑溜起来,当真不沾手,直接将问题抛回给刘承祐。

也不逼问,刘承祐摇了摇脑袋。

“陛下!”这个时候,王溥主动道,一副年轻气盛的样子:“国家自有法度,赵御史言辞凿凿,皇叔矢口否认。既如此,依国家条例,遣能臣,行推鞫之事。将赵砺所举,深问细察,一一验证。若为虚,则治赵砺诬告;若为实,则依法查办皇叔。”

“王卿的建议,倒是简单明了啊!”刘承祐不咸不淡地给出个评价,一招手: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让刘信与赵砺进来吧!”

随着张德钧一声唱报,刘信与赵砺先后脚入内见礼,两个人身形都有些狼狈。

“跪这么久,腿也疼了吧!”瞥着二人,刘承祐伸手:“朕时下心烦意乱,无意听你们再多什么了,是非黑白,待推鞫审断之后,自有公断!”

“来人,将蔡国公暂且收押鞫问!”

“官家要审我?”刘信昂着头问刘承祐,似乎不敢相信。

“身正不怕影斜!蔡国公不是说赵砺胡言吗,那就不怕些许查验之举!”

“呵!”见刘承祐那一脸正色的表现,没有多废话,从鼻孔出了口气,双手一摊:“要给我换身囚衣,带副枷锁吗?”

在御前,那副事到临头,仍旧桀骜的样态,却是让他“叹服”。刘承祐也不与他计较,挥手让人带下去。

刘信被带下后,刘承祐收回目光,微垂着头,又慢慢地踱起步子:“众卿之中,何人可审此案?”

御前一个个的,都埋下了头。显然,没人愿意,趟这浑水。王溥倒是跃跃欲试,可惜自知,他还没那个资格。

大概也料到了这个反应,刘承祐也不再拖延,直接点将:“郭卿,话,朕也不多说了,此案就交由你来主审,相信以郭卿能才,定能秉公办理!”

郭威显然是有心拒绝的,但见刘承祐的表情,终究还是老实应命。

“都退下吧!”

“是!”

“陛下委以重任,足见信任,还要恭喜郭枢相了,在下等,真是羡慕万分啊!”退出行在,李涛主动与郭威走在一起,恭维道。

郭威正沉着张脸,闻其言,神色缓和,拱着手:“若李相公有意,你我二人同回御前,向陛下请命,将此任留任移交李相?”

讨了个没趣,李涛当即打了个哈哈:“老夫可不敢夺人之功啊!”

第247章 视察第11章 大典日第177章 躬身入村野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20章 被忽视的问题第82章 辽营之中的暗流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11章 请教第27章 谋算无用,危第32章 后宫不平静第143章 李崇矩复出第121章 父子异见第282章 善后之议第1694章 盐州第190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第342章 敏感的刘皇帝第166章 这个太子不好当第514章 最后的旅途13第149章 邺都城下第2117章 康宗篇8续 家族大棋第347章 谈话第130章 苍山洱海第110章 西南将帅第1685章 一稳到底第8章 巡视第167章 这个太子不好当(2)第448章 刘皇帝:朕不需要佳丽三千第40章 荒唐太子第346章 底层第509章 最后的旅途8第173章 阔别多年的东京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358章 刘家的天下第178章 会猎第123章 刘煦使命,亲自拜访第190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第209章 御史台→都察院第261章 优势太大,底气太足第1769章 影响力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38章 湖南无战事第397章 指点第124章 轻取扬州第147章 德胜渡第198章 解绑的武德司第2076章 太宗篇23 进入深水区的税改第313章 日常第153章 杨业戍代第106章 倒赵第174章 故交情谊第5章 堂议第160章 魏王病笃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399章 刘皇帝的矛盾心理第6章 “座谈会”第263 史彦超的结局第46章 契丹异动,后顾之忧第2114章 康宗篇6 倒吕风波第438章 与太子的牵涉第25章 开宝新政第53章 遁第423章 安东国的权贵们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147章 中下层的机会第50章 额手称庆的南唐君臣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击开始第175章 蜀定,凯旋第171章 艰难的乾祐二年2第129章 各怀心思第378章 辽国近况第337章 刘皇帝不死,天下何得太平?第48章 接纳回归第42章 一心求财王巡检第2073章 太宗篇20 元年争储第254章 应州大军第144章 堂审第514章 最后的旅途13第54章 聘纳郭女第1781章 危险往往来自背后第209章 各执己见第51章 诏令西进第454章 安东新王第53章 遁第341章 向钱看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43章 接见第205章 既往不咎第212章 开宝北伐第31章 议治湖湘第139章 随驾带着御史第53章 遁第242章 何福进之死第2060章 太宗篇7 开宝老臣第162章 薨逝第47章 陶谷自荐第483章 南巡第180章 过邺都第110章 拉刘承训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