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告一段落

顺着曲折曼回的廊道迈步,手里拿着一叠奏章,那是天子批复过的政务,需下传处置。

范质一身紫服,姿仪端正,然而脸色生硬,神情沈肃,分外威严。年近四十,范质也越发透着些“老古板”的气质,又抑或是身居高位,分执相权的缘故,使得他对自己立人行事有更多的约束与要求。

脚步显得有些匆急,步步生风,带动衣袂,就如范质向来偏急的性格一般,惹得伴其侧,王溥得亦步亦趋地跟着。比起范质,王溥的气度看起来,则明显有活力多了,青年俊士,不外如此。

瞥着身边的绯袍青年,范质心里也难免有些羡慕与嫉妒的情绪。他自后唐年间入仕,在这乱世变迁中,历三朝六代,直到碰到刘承祐,才得以厚积薄发,驭文执政,撰史修法,挥洒其能。及居相位,人生抱负,才得以初现。

而王溥,未到而立之年,遇制举则进士及第,若非有王朴,必是状元。入仕便逢明君,为近臣,常议军国大事。朝廷才士渐多,少壮之臣崛起,但王溥比起其他人,起点明显高了一大步。

见王溥跟得有些局促,范质放慢了脚步,想了想,说道:“齐物,陛下向来重视你之才干,佛寺监察条制,我看就劳你多多费心了,老夫为辅。”

听范质这么讲,王溥有些不解,拱手表示谦逊道:“有相公在,下官岂敢用事。《大汉刑统》尚且出于相公之手,区区条制......”

不待王溥说完,范质接话道:“你也知区区条制,耗费不了多少精力,只需对症下药,因情制宜,考虑周全即可。”

顿了一下,范质又道:“‘灭佛’之事,持续不了多久,即将收尾。此事乃陛下与朝廷大计,必定不能有始无终,而此后妥善收场,便在这一份规范条制的基础上。此番灭佛,上下尽力者,皆是追随陛下的忠敢之臣,陛下这是欲让你我也出一份力。然而老夫却也知晓,陛下更想熬炼你的资历......”

“相公是否过虑了?”闻其言,王溥嘴角仍挂着一道温和笑容。他的话,翻译过来就是,范相公你也许想多了!

“齐物入朝有两年了吧!”见状,范质突然转变话题。

王溥点头,两眼分外清明:“乾祐元年中秋制举,而今正两年有余!”

停下脚步,同王溥于宫苑内一角亭暂坐,范质遥望重重宫闱,说道:“而今朝廷,老臣隐退,权归中枢,诸部司职位,*****仍众。陛下御临以来,锐意进取,厉行革兴,选贤举能,你我皆在此列。这两年制、常举,虽然也选拔了一些人才,但相较于朝中的情况,仍属后继乏人。这些情况,以你王齐物的见识眼光,想必也能看出几分吧。”

“老夫作为旁观者,也能看出来,陛下对你王齐物,是寄予厚望的。假以时日,政事堂必有你一方席位......”

一番论谈,让王溥沉默了一阵,尔后方缓缓起身,朝范质郑一礼:“下官多谢相公教诲!”

旋即,又朝向崇政殿方向,郑重一拜。

范质这番说辞,看起来,倒是有点为了撂事与王溥,而作忽悠的意味......

见王溥的反应,范质捋须,生硬的面庞上,多出了一道笑容,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

闲谈几许,范质当先,返政事堂而去,而今的范相公,已成为政事堂中的骨干之臣,肩挑时务,权柄日重,威望渐隆。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

秋去冬来,随着天气渐凉,动物收起了爪牙,朝廷也渐息大政,前后持续了四个月的“整佛治法”,在乾祐三年冬至日这一天,由皇帝下诏,中枢宣发,正式结束。

在这场名整饬、实灭佛的运动中,共废置堕毁大小佛寺计三万三千七百三十所,释放丁口约以二十三万人,另缉捕查究犯法忘逸之淄徒七千余人,仅各地上报,收缴土地七百六十余万亩。

至于财货、粮食之类,看得着的眼前利益,则更丰富。作为这场饕餮盛宴中占大头着,输往东京的铜料便有上千万斤,至于金银、钱粮更是无算,总之是肥了一波,陆续输入东京的巨大灭佛红利,早已让一干朝臣安心了。虽然,总少不了人闲言碎语,把“暴政”、“苛举”拿来说事,为此,武德司已教彼辈做人了。

此变之后,大汉全国寺院,仅余三千余座,系籍僧尼不足六万,大汉佛宗发展,遭到重创。

当然,巨大的收益背后,没能避免祸患。在这数月之中,诸道州共生民乱四十余起,民乱虽分大小,然地方将吏平乱亦有效率高低,手段差异,与乱之民死伤逾两万。并且河南之地,有不少僧尼偷偷逃亡南唐、荆南避难,虽然朝廷及时发令遣兵拦截,仍旧造成了不小的人口流失。

当然,南唐佛道益昌,这些宁肯远避他国的僧人,向佛意志显然坚韧,这些人到南唐,对于大汉而言,倒也并非完全坏事。

而受皇帝命,范质与王溥召集一干学士,就佛寺及僧尼的管理制定出了一套比较全面的制度,曰《大汉乾祐中外寺院僧尼管理条制》。

首先是寺院的存废,诸道州县镇,皆有敕额,以“功德”及户籍人数定之,无敕额而私建者,法办。

其次,僧尼系籍,需在官府登记,上报中央祠部,统一管理。系籍僧尼,定期考核。

第三,出家剃度,男女有年岁限制,男年十五,女年十三,另需家中父母、祖父母同意,已孤者需同居伯叔兄处分,即便如此,还需官府考验经文。全部符合条件,方与系籍。

第四,便是继续发展度牒制度了,对于往朝度牒,尽数废弃,而现存寺院之僧尼,需在一年之内向官府申领受牒,当然,免不了再被刮一层油水,毕竟官府也是有行政成本的。

至于其他,则是一些补充细条,禁绝先时僧尼聚众眩惑流俗之举,如戏弄道具、符禁左道、妄称变现还魂坐化、圣水圣灯妖幻之类,另增触例惩戒法办之条例。

这些条制,无异于对佛门的发展,再增加一层限制,刘承祐粗观而从之,没有更多计较,甚至对于这些条制,也并不是特别在意。此次灭佛,在他心里,实则属于一锤子买卖,抑佛发展,终究不是他最终目的。

他也不认为,靠着这么些条制,便能真正限制佛门的发展,释宗的生命力,实在太顽强了。他这一朝,或能压制,继世之君呢?隔世之皇呢?

在刘承祐看来,只要对他的宏图大业有利,国情发展,时世现状,需要他灭佛,他就做了,就是这么简单!

第400章 柴荣死了第189章 燕王南来第6章 告一段落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369章 找上门来第18章 轻取江陵2第315章 赵匡义有个大胆的念头第375章 郭枢密觐见第46章 粮与钱第93章 完了第130章 御汉大计第169章 辽国政坛的暗流第2128章 世宗篇3 气质不同第14章 大论第23章 室韦女真一番战终,宗亲无特权第110章 西南将帅第292章 北伐的尾声1第244章 皇子赴军第215章 郭、李之争第271章 青年骁将第25章 拟一份名单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497章 重拾第275章 当与众乐第1713章 机遇第398章 虞美人第55章 干脆的胜利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167章 先震后蝗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中)第155章 蓄奴之议第200章 御敌第34章 惊陶谷第456章 刚愎的刘皇帝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伪唐第169章 辽国政坛的暗流第146章 近亲通婚第336章 怪圈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270章 城上城下第33章 有人想腐蚀孙将军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难欺第190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第195章 辽帝第339章 那一脚第115章 冬月第77章 吏职变动第162章 薨逝第218章 进兵第476章 赵匡义留台丧龙钟响第339章 那一脚第39章 大舅哥与小姨子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366章 安东不一样!第1799章 宿醉风波第170章 全线动员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协的,装傻的,跑偏的第165章 天子的态度第240章 家宴第106章 再临大江第122章 燕王请战第69章 “铁杆”盟友先掉链子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层第136章 郭氏父子半岛史话·安平公主第365章 边事结论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163章 河东风云(终)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3章 田畔问对第32章 潞州震动第48章 耿崇美第89章 安南冬归人第98章 军心可用第351章 满朝之中,只此一人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亚风云终第183章 王景崇有话说第56章 南平王让朕好等啊第43章 接见第262章 贤妃之贤,调整方向第200章 谁能继位?第125章 颂公亭第81章 厮杀汉第145章 糜烂的同化政策第117章 新洛阳城,邙山隐者第470章 分封第348章 文武并举第19章 轻取江陵3第22章 “郑州站”第51章 如今的大汉第2053章 终章第1815章 波斯见闻第17章 轻取江陵1第346章 底层第280章 虑难备战于前第267章 国难之际第262章 贤妃之贤,调整方向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无题第76章 王峻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