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南国风起

天子虽然因北方之风起,而感忧虑,但并不影响大汉朝廷的正常运行,反倒因为自上而下的压力,使得朝政的执行效率,提高了不少。

春耕基本结束,大汉的备战也在加快,河渠仍在疏浚,沿运河一线的数十座粮仓也在低调转运、囤积。东京的军器作坊,也在全力开动,打造兵甲。民间的纺织作坊,在兵部授意之下,开始大造鞋袍被服。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两司禁军的高级将领们,也被派下了特殊任务,河北抗辽作战,只给了个论题,题材不限,文体不限,但被点名的人都需要给枢密副使郑仁诲提交一份“答卷”,有见地者,则能上呈御案,由刘承祐亲阅。

两司禁军,也在各军将校指挥的率领下,加强了训练,尤其是实战操训,除了作战技巧的磨砺之外,行军、扎营、涉渡,都在演习之列。

最紧张的,要属水师靖江军了,在向训的统帅下,分为数支于黄河、汴水之上操练。淮南水域的水文情况,虽然与中原有异,但是刘承祐给大汉水师的要求本就不高,只需掩护后方即可。

如真与契丹进行大战,那么水军刘承祐一样需要动用的。在隔断河渡,限制契丹骑兵的活动范围上,水军或能出奇效。刘承祐对水军的投入,也是存了两手准备的想法。

而在皇帝严令,与朝廷相关司署投入大量人物力之后,针对于契丹局势的调查与刺探,总归是有所收获。

综合各方面的消息可作大胆判断,契丹国内,皇帝耶律阮与宗室及诸部贵族的矛盾已经十分尖锐,这两年虽未有之前那般大的叛乱,但是小乱不断,且就如悄然集聚的旋风一般,只待爆发的一日。

耶律阮比起辽太宗耶律德光或有差距,但也算不得庸主,大抵是也察觉到了国内隐伏的那股暗涌,耶律阮方才会打算借助战争转移国内矛盾,借机稳固政权,同时实现自己南侵的野心,可谓一举三得。

而耶律阮叫嚣着,要统军南下攻汉,雪栾城之耻,复夺幽燕、河北乃至中原,类似的言论已非一日了。

自去岁秋末起,耶律阮就派了当初助他夺位的心腹大臣南枢密使耶律安抟南下,今春以来的密集袭扰,便是耶律安抟的手笔。此人,基本可以肯定,就是替辽主耶律阮来打前站的。

北边的消息陆续传来,北汉君臣的庙算也不停的计较之中,对于北方的形势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王朴甚至断言,以契丹国内的情势,不需外力,其必不战自乱,这大抵是战略家的眼光吧。

但也正是如此,契丹南侵的可能性则大大加强了,当殿之上,王朴满心不甘地向刘承祐建议,必须要暂缓淮南战略,积极备战河北,以应对契丹入侵。

即便早就有此心理准备,刘承祐心中仍旧产生了巨大的不甘,无奈下令,战略转向。当然,战略方向的转移,并不影响底下的备战,只是侧重不同罢了。

即便如此,刘承祐心里仍旧保存着一点念想。甚至于,否决了有些将校提出的,先发制人的打算。不似淮南战略的隐蔽,始终藏着掖着,局限于大汉少数高层及天子近臣之间的流传,针对契丹的御备,可谓朝野尽知。

在北汉无奈顾及北方之时,在大汉南方,同样是风波乍起。

首说湖南,伪楚王马希萼篡位之后,除保留最后一丝理智向南唐称臣之外,便志得意满,骄矜难抑。

思旧怨,杀戮无度,昼夜纵酒荒淫,湖南军政之事,悉委于其胞弟马希崇。马希崇也是个才德浅薄之辈,政刑紊乱,用人唯私。派军搜刮民财,用以犒赏有功之士,将士犹以不均而怨愤。

及至乾祐四年春,随同马希萼南下的朗州官兵,也渐离心离德。有家奴谢彦颙,容貌俊俏,受宠于马希萼,以之与妻妾杂坐,王府有宴,亦以其人居军将之上,诸将皆以为耻。

马希萼又多亏待旧部,在去岁进攻长沙之时,有大火焚损王府,以朗州静江指挥使王逵、副使周行逢帅所部兵千余人缮补之,执役甚劳,而无犒赏。以致官兵之间,怨愤滋生,人心动荡。

将亡之国,乱象横生,马氏兄弟得湖南之地不过四月,已然军心民心尽丧。

就在三月壬申(十一),王逵与周行逢率所部将士,持兵执戈,逃归朗州。马希萼宿醉醒来方才得知,即遣指挥使唐师翥将千余兵卒追之,为王、周二人伏击而溃败,仅以身免。

王逵与周行逢占了朗州,即奉马氏血脉马光惠为节度使,后派人北上联络澧州,请称臣于北汉。防御使曹胤即上报东京,刘承祐诏允。

湖南的局势,随着王逵与周行逢的叛逃,脆弱的“安宁”便已宣告结束。

面对这等危险的局面,马希萼基本是后知后觉,反应迟钝,比起起兵造反夺位,治国理政,处理复杂局面,对于马希萼而言,着实是太过为难他了。

下属背反,占据老巢,小败一场,马希萼就没办法了,竟然选择向南唐求告,希望李璟能帮忙解决叛逆。当然,不是马希萼完全蠢到那个地步,只是因为他对长沙楚军的掌控已然脆弱到一个危险的地步,如强行发兵,只怕不用到朗州,兵将大概率会倒戈相向。

而马希萼不知道的是,他所期望的南唐,已然对湖南之地,磨刀霍霍了。他派到金陵入贡的使者刘光辅,也早将他与湖南的真实情况卖了个干净,并且力劝唐主李璟发兵取湖南。

南唐君臣对于湖南的吞并计划,已然正式进入落实阶段。从季春起,南唐大批的粮饷军械,向西、南输送,屯于鄂州及洪州。兵马也一样,暗中调动,屯于两州。

北面以老将何敬洙为武昌节度使,屯鄂州;南面以营屯都虞候边镐为信州刺史,屯袁州。意图很明显,南北两路并举,潜图进取。

第275章 令人绝望的未来第125章 文盲将军第133章 捷报第98章 封禅之议第339章 走向“词帝”之路第504章 最后的旅途4第21章 祸从口出第102章 辽国现状第487章 “惊喜”第1729章 太子之问第335章 凯旋令、刘昉请命第1695章 袁家庄第179章 东京风波,向帅自首第146章 许州事了(1)第14章 外戚第2079章 太宗篇26 黄河口岸第317章 这山庄还是不建了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202章 钱粮百万计第341章 实在是敌军不中用第158章 朝官实用世宗篇23 官钱粮盐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248章 耶律屋质真正的建议第110章 郭荣之断第290章 燕王在京,军制改革第71章 兵临寿春第515章 最后的旅途14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浇筑王权第137章 东京军政第162章 河东风云(9)第349章 边情第114章 范质薨,帝不豫第156章 河东风云(3)第97章 再临六合第264章 孺魏王第95章 掘地求生第1717章 郭威终于走了第283章 云中之围第118章 查抄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129章 各怀心思第22章 史公镇洛:民怨四起第95章 皇后又进谏第458章 再临东京世宗篇38 安东王的遗嘱第1769章 影响力第135章 最后的坚守第131章 鸣沙匪第128章 治安问题第87章 兄弟第111章 “名将”之败第154章 河东风云(1)第504章 最后的旅途4第180章 过邺都第1812章 浪潮下的密州变迁第6章 相形见绌第311章 李沆第25章 李史合谋第113章 将目光投向北边第8章 巡视第125章 冬至宴第133章 西征!第456章 遗泽第216章 下诏北伐第1815章 波斯见闻第119章 节度进京第67章 遗表第10章 契丹乱政第59章 病榻陈情第103章 送菜来了第12章 皇子们的教育第206章 武德司狱第3章 新皇诏制第68章 二次北巡第186章 李国舅的愚民倾向第409章 法不责众第226章 冯道请辞第32章 郭氏之虑第318章 皇子们渐渐大了第461章 癫狂?第27章 大汉二十三道第2110章 康宗篇2 辅政时代第111章 “名将”之败第71章 兵临寿春第88章 童谣第422章 安东国的第一个冬季第2145章 世宗篇20 刘旻走了第59章 病榻陈情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220章 啖耳将军第192章 刘铢案第295章 北伐的尾声4第 283章 皇帝还朝第47章 应对第173章 日常第313章 辽国崩溃指日可待第194章 杨邠案(2)第361章 “龙宫”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