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率意南趋以觅食

随着汉军目标转移,作战重心的偏向,使得各营寨内,摩拳擦掌,准备力战攻城的将士有所沉抑。尤其似孙立、王彦升等辈,更是按捺不住,几番向刘承祐请战,被刘承祐一通训斥,当刘承祐严厉起来的时候,没有人再敢忤应,顿时便老实起来了。

候骑接续不断,侦探北来,报告陈觉军的动向。算上曲折起伏,合肥距离寿春,远不足两百里,陈觉硬是花费了足足五日的时间,方才靠近寿春,亦步亦缓,沿途严防汉军之突袭,可谓小心到了极点。只可惜白费了表情,汉军并无袭扰的意思。

上元节之日,天子降诏,大发肉食,犒赏全军,共度佳节,以酬将士征战之苦,有所遗憾的是,大战将起,禁止饮酒,少了些气氛。

御帐内,诸将贺喜,天子刘承祐发表了一番上元贺辞,勉励将帅,共食筵席之后,就在一片狼藉间,直接议军。

还是慕容延钊,头先讲解敌情:“合肥唐军,分为前后两路,主将陈觉率战兵三万余及役夫两万在前,都监许文禛率两万军民押运粮械辎需在后,沿淝水道北上。

合肥唐军,犹以步军为主,除下蔡大战后,唐廷北调,还有就是自楚地调回的唐军,稍有战力。

此番唐军进兵,尤为谨慎,日行不过三十里,并将所有马军派出,广布哨骑。且随军携带有大量的辎车、拒马、大盾、长枪。根据军情司与武德司所察,其所携之大小弓弩,足有五千具,配有箭矢五十万支。综其情势,是备我军突袭,以及惮我北方铁骑!

以唐军如此缓慢的脚程,明后两天,当兵临寿春以东!”

“要说唐军不长教训,但观其这小心翼翼的进军动作,充分的军需准备,倒是尽取一‘稳’字;若说其记了教训,难道以为凭其军,这般稳步推进,便能解寿春之围!”刘承祐评价道。

王全斌微表鄙视,道;“唐军如此小心,却是深慑陛下天威,我军战力。车盾虽多,可抗我铁骑,却无异于自缚手脚!”

没办法,在这淮淝平原上,论陆战,匮于骑战的唐军,天然地便处于劣势。想要进军,又要抵御汉骑威胁,只能选择这般呆板而被动的战法。

“诸位,朕已决定,暂时搁下寿春这块硬骨头不啃,先行率军南下,吃了陈觉军这口肥肉,再行回师破城!”略作沉吟,刘承祐一拍桌案,表情郑重道:“朕向来喜欢结硬寨,打呆仗,以众凌寡,以强凌弱!但此次,朕又要试试以寡敌众了!”

“至于南下的兵马......”刘承祐环视一圈,在座诸将,都下意识地挺起了胸膛,随后不顾孙立、李重进、王彦升几人期待的目光,直接道:“朕亲率奉宸营、铁骑、龙捷、龙栖、奉国五军前往,护圣、小底并靖江水军、淮北州兵、民夫,严守大营!”

刘承祐直接对朝着孙立等人道:“迎击陈觉,朕将行营步骑抽调大半,必至大营空虚。然而,我征淮辎需,泰半囤于此,此间断不容有失,守备行营,亦是重任,事关大军命脉,尔等不得大意,以免为城中守军所趁!”

见刘承祐说得严重,几人不敢怠慢,只能应命。刘承祐的目光扫过,在王峻身上停留了一下,快速恍过,朝向训道:“大营守备,以典其事,诸将奉命!”

又看向王峻:“王卿随朕出征,以备咨询!”

向训有些意外,寻而郑重保证,很多时候,关键的事情,关键的任务,刘承祐总能想到这向星民。王峻则漠然,表情冷淡,应命。

“韩通!”

“在!”听天子点到自己,韩通两眼顿时瞪得滚圆,期待地望着刘承祐,声音高昂。

“你率铁骑军,先行南下,先将唐军的哨骑马军,给朕悉数剿杀了,先闭其耳目!”刘承祐下令道。

“遵命!”

在北汉将臣这边,心心念及援寿唐军,亟欲张开獠牙之时,南唐大军这边,已稳稳地推进到寿春东南四十里,淝水以东。

五万余军丁,车畜颇多,倒也是浩浩荡荡。但作为唐军主将,陈觉倒是越发紧张了,越是靠近寿春,越是不得不小心。

天色还不甚晚,刚过午时,行军大阵中,陈觉却已无再进之心,指着军左,一片庞大的淝水浅滩,直接下令,暂止进兵,临岸扎营。

耗费了近两个时辰的时间,一座犬牙交错营垒,立了起来。数日的行军,唐军上下,已然习惯了,基本每到驻军地点,都会立刻寨而歇,这般动作,虽则辛苦疲惫,且靡食耗资,但有营垒所依,总让人安心些。

中军帐内,陈觉居上,一副儒将风采,诸将列座,开口道:“诸位,我大军近十万奉命北上,而今终近寿春,汉军营垒,就在四十里外。接下来,如何举措,诸位可有建议?”

陈觉以下,军职最高者为老将咸师朗,作为南渡北将,咸师朗在南唐朝廷混得不错,受到了李璟的重用。随边镐平楚,因功拜为节度使,虽然没当几月,便狼狈而还。失地的罪责,大多被吸引在边镐身上,咸师朗则继续当着他的高级将帅,以熟悉北兵之故,在援应军中,为行军排阵使。

此时闻陈觉之问,咸师朗神情郑重,说道:“陈公,我军自合肥发,一路北来,其势如潮。原料汉军闻之,当派军拦截袭扰,然如今已近汉垒,犹不见汉军动静。以某观之,其中恐怕有诈,还当小心才是!”

“此事,本将也有所考虑。试思之,是否我军兵马众多,军械充足,御备得当,而汉军兵少,围城尚且勉强,见我早有警惕,故而不敢轻动!”陈觉说道。

书生之见,咸师朗心中暗道,想了想,说:“在下以为,此番进军,我军已是准备充分,备足了粮草军械。眼下,已至寿春远郊,汉军必然会有所应对。然不管其如何应对,我们只需稳扎稳打,不给其可趁之机,汉军也不足过分忌惮!

我数万大军,平推至汉军之侧,即便不战,砺兵以威胁其侧,有寿春城内守军相呼应,汉军也必处劣势。拖得越久,则形势于我军利,于汉军则弊。”

“咸使君之言,深合我意!”对于咸师朗之言,陈觉看起来很是认同:“汉军不动,我亦不动,传令三军,加固营垒,稳守寨墙,待探查清楚敌情,再作区处。汉军久屯坚城之下,而今我数万大军周旋于外,汉军必不敢再攻城,已起策应之效。我不急,该急的是汉军!

传令后军许文禛,让他不必着急,按照本将的布置,稳步进军,北上与我汇合!”

“是!”

说来说去,陈觉有大军在手,心里稍有底气,但真让他与汉军作战,心里还是发虚的,再加有皇帝李璟的告谕在,就稳着来,怂着去。若无视细里,仅观浮面,就寿春眼下的形势而言,唐军倒确是占优的。

唐军兵多人众,一旦打通粮道,勾连寿春,则可起到内外呼应之效,又兼主场优势......反之汉军这边,千里远征,师老兵疲,已成两面受敌之态势。

稍晚些的时候,陈觉得报,闻唐军北上,汉军已停止攻城,固守营寨,并且营内欢声甚多,在庆祝上元节。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闻之,陈军虽然意外,却也下意识地松了一口气,念及上元佳节,将士苦于行军,也下令,赏赐将士米肉。

而刘承祐得知唐军的屯兵淝东的举措,反倒更加轻松,与左右笑道:“若陈觉能再大胆些,近前二十里下寨,朕击之还虑寿春守军之背袭。如今,呵呵......”

就在乾祐五年正月十七,晨,安安稳稳过了个节的寿春汉军,在调整布防之后,刘承祐亲率两万余步骑,过淝水浮梁,转道向南,迎战陈觉。

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进邺都第86章 戍卒之心第117章 机会第287章 反击从野狐岭开始第1709章 心猿意马第1760章 无聊的雍王第479章 开宝二十九年2第57章 朝堂的风波第186章 李国舅的愚民倾向第102章 政争这种事是很正常的第170章 全线动员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132章 进宫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255章 “社会实践”第1736章 试炮第110章 议取淮南第39章 归义军有归心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宾事件第108章 枢密院内第36章 尽伏东北第314章 还京第1719章 什么忌讳的事都敢聊第45章 治安第430章 刘皇帝弄孙第98章 封禅之议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418章 洗礼第34章 三次铁离之战第1776章 东平王府内第61章 北使南归第56章 是非第19章 武夫第437章 改变的契机第504章 最后的旅途4第146章 骄将第72章 安东大开发3第483章 南巡第88章 天子金令第300章 灵州换任第393章第244章 皇子赴军第322章 针锋相对第1817章 摇人?大汉一并接着第58章 正面互怼第430章 刘皇帝弄孙第374章 善待第1700章 本州无罪第128章 二使携礼来第68章 撤了第129章 各怀心思第248章 西撤!第344章 刘规改革第187章 纷纷上表第152章 压抑的成都第66章 兄弟之国第69章 张彦威之死第1774章 又罢一相第50章 额手称庆的南唐君臣第361章 “龙宫”第378章 辽国近况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举第101章 乱情控制第143章 许州将吏为之一空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历史第196章 杨邠案(4)第45章 同样的选择第402章 太子有后了第204章 事态扩大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448章 还是太子立场坚定第205章 辽国新君第54章 病虎獠牙第96章 言官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177章 耶律妃第119章 赌博式北伐第33章 豪强第372章 刘皇帝的孝心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329章 西域风云第159章 乱情第118章 商贾第221章 全线出击第208章 南北战略之争2.0第15章 马楚内乱第290章 燕王在京,军制改革第41章 探监第438章 与太子的牵涉第249章 冬季无战事第81章 内外变动第42章 西州局势岌岌可危第78章 安东这地不简单第1748章 应急机制第200章 御敌第1674章 爆发第311章 旧识第70章 卫公辞世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240章 家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