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河东风云(3)

李少游沉吟几许,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忽地抬眼瞟向郑珙,幽幽道:“郑判官,如我所记不错,高祖先帝起兵之前,你便是刘崇幕佐。多年以来,刘崇对你颇为信任,以节度判官委任,倚为臂膀啊!”

听李少游这么说,郑珙脸上微变,但迅速地,表忠献诚,说:“郡公明鉴,太原王对下官,固然厚待,下官虽念其恩,但时刻也不敢相忘,河东乃大汉属地,下官亦是陛下臣子。效忠天子,恭顺朝廷,乃应有之义,岂敢悖逆朝廷?”

注意着其表情,李少游一抚手,轻笑道:“陛下若知你有此忠心,深明大义,会很高兴的!”

“还仰赖郡公进言!”郑珙陪着笑脸。

“那个李骧,对朝廷倒是还有几分忠顺之心!”李少游又道。

迎着李少游的目光,郑珙回道:“在下官看来,李骧此人,有见地,但性格孤傲,识时务却不知进退,自以为忠敬,不欲太原王自取其祸,反惹得太原王大怒。”

“还有观察判官赵华,对于太原王的对抗朝廷的想法,也持反对态度,内府密议之时,也进言劝阻,无奈太原王不听!”

听其言,李少游却是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嘲弄:“看来河东不乏贤能之士,你们都知进退,晓强弱之势,我们的刘皇叔,何以不明白?”

“郡公!下官看太原王,虽言无奈,但话中之音,已有动刀兵以抗朝廷诏制之心,逼迫朝廷,以永镇河东封之!”郑珙表情渐渐严肃起来。

“简直异想天开!”李少游当即不屑道:“陛下何等圣明,怎么可能受其威胁!”

“太原王固然想当然,不过如其所言,若真让其勾连夏州,趁朝廷大战之余,又用事于西南,只怕当真会给朝廷带来偌大的麻烦。”郑珙向李少游说道:“河东上下四万兵丁,进取不足,但守备有余。下官甚至忧虑,太原能动联合党项人之心,未必不敢联络契丹为外援,若契丹人掺和其中,那河东的形势必然危蹙!”

“倘如此,那刘崇当自绝于宗庙!”李少游表情也凝重起来了,道:“你考虑得不错,不得不防,否则,河东局面,怕是不好收拾了!”

注意着李少游的神情,郑珙不由小心试探道:“敢问郡公,打算如何解决?”

“你只需做好自己分内之事!”李少游冷冷地看了他一眼。

“是!”郑珙被其眼神吓了一跳。

“你继续在刘崇身边,当你的职,随时通报其动向及用意!”李少游吩咐着。

“下官明白!”

起身,慢悠悠地朝着堂外走去,李少游摆摆手道:“本公这便告辞了,多谢茶水款待!哦,茶叶不错!不送!”

“恭送郡公!”在后边,郑珙止住亲自相送的脚步,躬身道。

直到其背影,消失在中庭,郑珙方才扭头朝向留守府方向,喃喃道:“大王啊,非臣不忠,只是形势如此,以卵击石,取死之道啊!”

作为局中人,郑珙已深切体会到了朝廷对于河东的渗透,不说其他,河东上下职吏之中,有多少人,似他郑珙这般,暗中靠拢朝廷的人,有多少,他自己都无法想象,但有一点可以确信,绝对不少。

而刘崇仅盯着朝廷的诏制,盯着范质,盯着赵匡胤,殊不知,晋阳城内,已潜伏着一条毒蛇,随时准备发起致命一击。

李少游出得郑府,上得马车,兜转于街巷,转入一坊,沿途观察着晋阳城中的情形,望着那些熟悉的景状,不由感慨:“这晋阳城,除了城池更加坚固之外,并没有什么变化啊!”

同时注意到,到此为止,晋阳城内,并未见有多少紧张气氛。市井之间,就如往日那般,嘈杂、喧嚣......

一所寻常宅院中,平静的表象下,是严密的戒备,明暗哨交替,堂间,已有三名男子恭候着。李少游入内,直接盯着一人问道:“晋阳驻军如何?可有异动?”

“内外马步军,皆各守其营,不过留守府下令,牙兵及马步诸军,全部戒严,休沐、外出官兵,悉数召还。另,牙将李鋋不久前,点齐两千兵,出营南下去了!”

“恩,军心如何?”

“士卒皆有疑窦!”探吏答:“据察,晋阳马步军中,已有流言,说朝廷欲尽裁将士,军心已有不稳!”

听此报,李少游眉头一凝:“看来,我们这个刘皇叔,倒也并非完全愚昧,还知道蛊惑军心这一套!”

“郡公!”下属道:“观太原王近来行举,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当尽快禀报东京,让朝廷早作防备,以免应对不及!”

“如何应对?”李少游斜了他一眼。

“自然调动兵马应变啊!”

“你以为,陛下遣本公亲来晋阳,是为了什么!”李少游斥道:“要动刀兵,何需我等如此这般卖力奔走。真引起兵变战乱,我等还朝即罪!

实言告之,陛下派我等前来,便是想要于无声息间,将可能的变乱消弭。若办成此事,我等皆得大功,不然,都是大罪!”

“可是,仅凭我等,如何能够挽局势于丧乱?”

“那就是,本公需要考虑的了!尔等只需,听命办事即可!”李少游淡淡道。

“是!”

“那属下等,当如何应对?”

李少游考虑几许,抬指道:“让军中的人,也释放流言,就说朝廷念河东将士戍镇辛苦,欲选拔有功之臣,进行封赏。另外,说太原王刘崇,欲推拒朝廷对将士恩典......

皇叔想要蛊惑军心,我们却不能让其得逞!”

“给我派人,严密盯着军中动向,说到底,此事还是军队的问题。只要军队不跟着其作乱,太原王不足为虑!”李少游平静道:“尤其是那军校将领,张元徽、陈光裕等统兵之将,给我盯牢了!”

“擒贼先擒王啊!”良久,李少游又道:“原本,还欲缓图,而今,却是不得不调整,再好生谋算一番了!”

落座于书案,李少游奋笔疾书,连写三道书信,密封,叫来三名属下,吩咐道:“这三封书信,你们分别送达宰相范质、代州杨业以及都虞侯赵匡胤,亲手交付!此信不得有失,记住,宁毁勿丢!”

“遵命!”

汾州,刚刚自防御府回下榻之处,他又接受了防御使刘承均一番盛情款待。夜色已深,范质眉宇间,满是疲惫。

“相公,馆驿之外,多了些鬼祟之徒!”负责宰相宿卫的大内侍卫向范质禀报道。

“嗯!”范质一点也不意外:“此间,毕竟是汾州啊,我们这一路来,黜置了不少河东下属州县官吏,已然引得太原王父子不满与忌惮了!”

“另外,末将发现,汾州的驻军,已然戒备起来了!”

闻讯,范质表情果然严肃起来了,深吸了一口气:“竟然到了这一步?”

“相公!”随行的属吏,也面色沉凝地向范质禀道:“据闻,在汾州处置的那几名职吏,被防御使刘承均,偷偷放出来了!河东的风向,有些不对劲了啊!”

范质枯坐一会儿,思虑许久,方才沉声道:“操之过急!操之过急啊!”

事实上,对于天子想要收河东之权,范质是心知肚明的。按照他的想法,此事当徐徐图之,治权,财权,军权,当逐步剥离,并且以朝廷如今面临的局面,不当疾进,若能拖一拖,事情会好办得多,朝廷也会从容得多。如此多管齐下,意欲犁庭而扫之,难免引起反弹,而今在范质看来,已有反噬之征兆,不由唏嘘。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但是,天子太急了,淮南的大胜,让皇帝有些过于自信了。出京临别之前,范质曾向天子暗示过,只可惜,没能听得进去。

思虑之间,得报,武德司有人求见,送来武德使李少游手书一封。

当阅完书信,范质神情间,既有疑虑,也有些放松。疑虑者,是刘崇的意愿以及晋阳变动,放松的是,显然,天子有备。

第137章 迂回之师第258章 汉军的反应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1697章 蠢蠢欲动第175章 蜀定,凯旋第202章 钱粮百万计第109章 治政以安军民第265章 秦凤既定第319章 重任相托第430章 安东王薨第68章 二次北巡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潜龙在渊第23章 夜宴第2079章 太宗篇26 黄河口岸第263章 纵论天下第28章 下狱第334章 喜讯传来第183章 李相为帅第360章 主持善后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359章 难以揣摩的心理第14章 大论第114章 耶律阮称帝第25章 析分枢密之权第302章 朝局大变动第81章 内外变动第295章 难第35章 唐将空谈第299章 辽国的情况第336章 怪圈第236章 南口大战5第474章 补漏匠第412章 结局早已注定第1747章 出点意外很正常吧第191章 财制变动仁宗篇5 彻底固化的统治阶级第65章 刘皇帝的猜忌第79章 滏阳之捷第338章 棋手与棋子第65章 君臣相宜第83章 辽帝之亡第5章 刘皇帝的考验又来了第453章 注水的开宝功臣第16章 先安排着第259章 辽东初定第222章 銮驾临幽州第158章 善后第512章 最后的旅途11第40章 潞州三杰第94章 善后第182章 邢州有变第164章蜀臣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244章 边帅变动第1787章 讲个笑谈,说个趣事第276章 阴山南麓的战事第1702章 头疼的太子第239章 进退第72章 雷王之争,西北现状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357章 宫廷与宗室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334章 下诏平南第58章 火神淀之乱第146章 许州事了(1)第50章 喜讯第83章 东京反应,王峻密奏第188章 永清军议第367章 礼遇隆重第19章 罢免两勋贵第1677章 军议与战争利器第178章 祭拜第56章 弥月之喜第96章 李少游的新去向第372章 正常说话!第132章 登清流,议善后第3章 田畔问对第146章 近亲通婚仁宗篇7 官僚新贵,倒范集团第9章 啖耳将军亦回京第217章 李国舅治政第21章 西巡第297章 新山阳第460章 类父惠妃求爵第316章 皇后的宽慰第159章 河东风云(6)第383章 扶持完颜部?第144章 赵家父子第191章 财制变动第279章 喜从天降第198章 转折点第317章 刘皇帝还是那个刘皇帝第61章 淑妃病危第353章 楚蛮归化的标志性人物第2125章 康宗篇终 在位八年,荒怠无功第249章 武德司时况半岛史话·话说林邑第22章 荆南既定第292章 北伐的尾声1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