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嘴衔蜜糖

身为皇帝,御宴主人,刘承祐是殿中唯一的主角,一举一动都牵扯众人的注意力,当他站到药元福面前时,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将目光投向这边。

献舞的宫姬,停下舞姿,婀娜而动,依序退至两侧候着,助兴的乐师也都停下的弹奏,殿中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皇帝手中的酒杯,只朝前示意了下,见状,药元福也起身,双手拿杯以应,动作麻利。

二人对饮一杯背后,看着药元福,刘承祐说:“药公年岁已高,然筋骨不衰,气貌益壮,风貌不减当年,素有当代廉颇之名,但朕看来,犹有过之啊!”

药元福此人,就是不服老,平日里,旁人赞他体健气壮,皆大喜。此时,听皇帝这么夸他,脸上也毫不掩饰喜悦,冲刘承祐道:“陛下盛赞,臣愧不敢当!”

“不过药公毕竟已七十高龄,这些年,仍繁于征伐。此番东河村一战,披甲上阵,身先士卒,跃马厮杀,蹈死而生。朕闻之,既感其忠纯,又叹其骁勇,然细思之,心实愧之。卿本为长者,为上下所敬,朕实不忍你以此高龄,犹涉险冒死啊!”

听皇帝这番“动情”的表白,药元福拱手道:“陛下体恤之心,臣感怀心中,唯一言以高,臣虽年高岁长,但有陛下用得着的地方,绝不避祸害!”

“药卿老当益壮啊!”刘承祐笑了笑。

示意药元福坐下,换了杯酒,刘承祐扭身走到史匡懿面前,举杯邀之,对饮而尽。

面容之间,仍是一片温和样态,刘承祐说:“自中唐以来,河西之地,逐渐沦丧,中原衰退,使大汉河山,沦于蕃夷杂虏之手,至如今,中国之广大,竟以泾原为边陲。

史卿镇守泾原十余载,矢志不渝,安民抚夷,制暴平乱,抵御外侮敌寇,保一域之安宁,于国于民,乃有大功,朕万分感激!”

自泾原西眺,千里河山,沦落胡虏之手,十数年的守望下来,稍有些志愿,对于皇帝的话,也便有些感触。

面对刘承祐的赞誉,史匡懿不禁动容,应道:“臣只尽其职分,为国家社稷,保一份平安。然多年以来,杂虏叛服不定,小我中国威严,而不能制,臣心甚愧!”

“史卿言重了!”目光落到史匡懿脸上,面容之间,带着一点异样的苍白,刘承祐关怀地问:“史卿前番大病一场,而今身体如何?”

“有劳陛下关心,积年老疾,一朝爆发,有药石延治,稍缓其症!”史匡懿说着,还不禁咳嗽了几声。

见状,刘承祐不由叹道:“让史卿带病操劳国事,典署军务,朕之过也!”

说完,接过张德钧递上的有一杯酒,刘承祐走到赵辉面前,还是一样的节奏。

“遥想当年,契丹入寇,中原沉沦,天下生民,皆受其苦。先帝虽据河东,然前途不定,赵卿于陕州杀胡举兵,首倡大义,而后河东军出,半载之内,驱逐契丹,定鼎中原,再造河山。大汉之所兴,公有力焉。”只多喝了这三杯酒,刘承祐冷面也被酒意所染,谈兴愈浓,意态之间,尽是感慨:“至今思之,仿是昨日之事!”

赵晖也附和着,露出一抹追忆:“老臣当初,只是感高祖之威德,不愿受契丹奴役,故略尽绵薄之力,不足为道!”

“何为虚怀若谷,不矜不伐,赵公便是!”刘承祐指着赵晖,朝在场的节度军使们夸奖道。

赵晖自然是做出一副,愧不敢当的谦虚表现。

“朕当年亲征河中,平李守贞时,见赵卿,还是容光焕发,精神矍铄!”望着赵晖,刘承祐微微一叹:“经年再见,却已满鬓霜白。这些年,镇守凤翔,定边御侮,治政安民,未尝懈怠,这增添的每一缕华发,都是为国操劳的证明。朕这心中,感佩异常啊!”

皇帝话说得这么好听,这般体贴,赵晖却没有过于喜悦,面上有所动容,心中却保持着谨慎,表情举动之变化,皆配合着刘承祐的言辞。

接下来,便是安审琦、刘重进、王景、张彦威,一人一杯,刘承祐是尽述其功劳,大加溢美之词。有点不寻常的是,对于折德扆、李万超以及杨业,刘承祐并没有特意去敬酒,不知是忘记了,抑或酒力不继。

放下酒杯,刘承祐已是红光满面,环视一圈,醉眼有神,朗声道:“在坐诸公,都是大汉栋梁,朝廷柱石,镇定地方,戍守边防,累有功勋。这些年,栉风沐雨,任劳任怨,方有大汉之清平。然,使诸公长久负累于王事,劳形于案牍,非朕之本意,欲解其辛劳。姑念诸公多年功勋,虽然高官厚禄,亦难表谢意......”

一副醉态,刘承祐说出了今夜,最重要也是最直白的一句话,眨眼之间,也悄然观察着众人的表情,神色各异。

收回目光,刘承祐再让张德钧斟满一杯酒,左右示意,笑道:“难得东京,诸公齐聚,朕今日十分高兴,故而话多了些,诸公勿怪。来,诸与朕,再共饮此杯,以尽君臣之谊,请!”

再饮完一杯酒,刘承祐身形已经有些摇晃了,在搀扶下,回到御案,示意了下,殿中再奏曲乐,起歌舞......

其后,刘承祐以不胜酒力,先行离席而去,并吩咐,让诸节度,尽情尽愉,同时,也是给他们一个联络感情的机会。

踏出万岁殿的那一刻,刘承祐身体慢慢地站直,面上仍带醉意,但无醉态,两眼清明,脑中却浮现着方才诸人的表现。

缓缓行走在廊道之间,刘承祐突然问张德钧:“药元福此公,以慷慨大度闻名,虽性情豁达,却无跋扈之名,方才何以在宴上,那般放肆无礼?”

突闻此问,张德钧想了想,答道:“彼外州节度,拥兵一方,权重一镇,平日也不习朝廷礼制。或许是酒醉之故,忘了规矩吧!”

刘承祐又问:“你觉得,朕醉了吗?”

“官家身醉,心不醉!”张德钧应道。

“张德钧,你又聪明了!”刘承祐淡淡地说了句。

脸上顿露惶恐,赶忙道:“小的妄言,请官家恕罪!”

刘承祐笑意更甚,看着他:“你慌什么,朕向来喜欢,和聪明人对话!”

“今夜去坤明殿!”刘承祐吩咐了句,加快脚步而去。

又被皇帝吓了一次,张德钧不由擦了擦额头细汗,顾不得许多,赶忙加快脚步跟上。

事实上,药元福的放肆,在刘承祐眼中,有些刻意了,更像是一种试探,试探他这个皇帝的胸怀。刘承祐自认,表演得不错。

今夜御宴,他话已然说得比较直白了,如无意外,接下来三两日内,该收到反馈了。

万岁殿这边,皇帝走后,没有两刻钟,诸节度陆续散去。折家父子,还是一道回府,路上,折德扆忍不住对老父道:“果如父亲之言,天子其意,竟为解权啊!”

折从阮显得很平静:“意料之中,就是不知,这些人,最终会作何选择。不过,不管如何,都难以再回旧任了!”

“父亲,我还能回府州吗?”折德扆有点迟疑地问。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你知道方才在殿中,天子敬酒叙功之时,为何将你、李万超以及杨业遗漏?”折从阮说:“在东京多待一阵子吧,至少等贤妃分娩过后,那时,保德府的情况,也差不多稳定下来了......”

听老父这么说,折德扆有所领会,也安心不少。他还不满四十岁,正值壮年,可不想这个年纪就告老。

“你知道,天子是如何评价你的吗?”折从阮突然说。

折德扆顿时来了兴趣,也想听听,皇帝是怎么夸自己的。迎着其期待的目光,折从阮说:“天子说你,知兵略,有勇谋,可镇一方!”

“所以,还是会用我!”折德扆面露出一抹喜色。

折从阮琢磨了一会儿,说:“等你回北边之后,你弟德愿,当调离!”

第70章 大礼第304章 身入华夏,此生难返第506章 最后的旅途6第119章 难审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迟暮第236章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第468章 信教不留头留头不信教第1719章 什么忌讳的事都敢聊第73章 西北隐患第60章 狠狠敲打第235章 南口大战4第501章 最后的旅途1第205章 辽国新君第17章 武德司第29章 劝谏第281章 全军覆没?第178章 帅府筹谋第63章 武德奏事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15章 小人行径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1724章 叛贼虽败,封锁继续第17章 轻取江陵1第217章 李国舅治政第277章 军政安排第163章 索然无味第87章 亦有其忧第257章 龙舟第87章 兄弟第1778章 大汉不再需要什么异姓王第318章 硕果仅存第45章 心情不佳刘皇帝第365章 看衰第271章 将威胁消灭于萌芽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107章 练将如砺剑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75章 恩威齐下第382章 契丹尽失东北第339章 走向“词帝”之路第324章 相安为上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动第335章 高丽服软了第51章 如今的大汉世宗篇50 花落谁家第27章 大汉二十三道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诞生第447章 形势不妙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结束第141章 纳降第313章 晋王第30章 收获第1765章 三郡公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层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风波第93章 栾城之战(完)第1736章 试炮第389章 宫廷秘闻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172章 太子妃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澜第77章 吓人第83章 东京反应,王峻密奏第21章 聪明主动的安氏父子第90章 栾城之战(2)第339章 那一脚第420章 刘皇帝:皇子欠管教第112章 整风第451章 完颜来朝,东北将乱第216章 初夏第211章 太子挂帅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击开始第293章 北伐的尾声2第50章 下定决心第330章 最后一次东进第34章 史卿,朕还有重任相托第1773章 质问第1794章 魏王回来了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认可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阳第78章 安东这地不简单第1773章 质问第163章 河东风云(终)第62章 奸宦昏主第128章 东路进展第106章 倒赵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亚风云明城会战第57章 既得潞,复据泽第57章 扬州案有结果了第57章 父子双相位,一门两国公第376章 降臣纷来第1704章 崇政殿内第392章 封禅之议,军官学院第77章 安阳之殇第298章 对党项策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347章 割韭菜第58章 七皇子,安南问题第2117章 康宗篇8续 家族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