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回师

高平城垣北侧的一处营地,这是韩通骑兵都的驻地,大部分人都随韩通出去探察清剿败兵去了。营中除了站岗放哨的士卒外,只剩下少许的伤兵了。

慕容延钊独自走来,在士卒的迎奉下,进入营中。下意识地观察着,嗅着马粪味,听着时不时响起的嘶鸣。

手中拎着几包吃食,他此番是专门来探视杨业的。

营地的马房中,杨业正裸着膀子,细心地替一匹马刷洗着。只是动作有些变形,一举一动,龇牙咧嘴的。被罚了二十杖,哪怕身体底子好,也不是那么好熬的。

营房中,杨业换上了一身普通士卒的军服,连降三级,给直接降成小卒子了......

“心里不服气?”夹了一块煮熟的猪肉递给杨业,见他情绪怏怏,慕容延钊问道。

接过便狠狠地咬了一口,杨业囫囵道:“岂敢!犯了军规,能留下一条命,也是侥幸。先动手的是我,郭将军的处置,没什么好抱怨的。”

嘴里这般说,但杨业眉色间透着的,分明是:小爷不爽。

见他嘴硬,慕容延钊却是轻笑道:“受罚的,可不止你一人,有的人,折腾下来,却是损人不利己。”

稍微顿了下,慕容延钊又道:“这一次,也算是我这‘幸进’之人,牵累到你了。”

听此言,杨业当即摆了摆手:“将军可别忘了,杨业也是‘幸进’之人!”

“哈哈,说得也是。”

“骑兵都,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以你杨重贵的本事,到哪里都不会被埋没......”显然,慕容延钊此来,是欲安慰安慰这个小弟兄。

很快,二人便进入闲扯时间。

“耿崇美那厮也是,竟然自尽,要是留着性命给我亲自斩杀,哪有那孙含争抢的余地......”

......

高平的县衙,很是自然地成了刘承祐的行营。二堂中,刘承祐一身丝布单衣,踱着步子,脸上尽是从容,嘴里不停地吐着词。

在堂间案上,向拱正埋头记录着,奋笔疾书,下笔数百言,一蹴而成。他将此次领军南下作战的情况细具成书,汇报、请功,准备送往太原。

停下步子,刘承祐又想了想,问向拱:“你是否觉得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闻问,向拱摇了摇头。

刘承祐这才上前,拿起这四、五张纸笺,检阅了一遍。向训的字,算不得漂亮,只能用工整来形容,即便如此,也比刘承祐的字要好看得多。

如今的向训,已然成为刘承祐的心腹秘书,事不分大小,无不经其手。递还给向训装封,密于驿筒,刘承祐招来守卫在外的李崇矩:“将此报,快马送呈晋阳。”

“向训,这些时日以来,你谏言献策,协理要务,功劳甚著。以你的才能,在我身边,当个小小的侍从,太过屈才了......”屈身入座,示意站起的向训继续坐着,刘承祐随口与之说着。

听刘承祐这么说,向训脸上露出了点讶异,瞄了眼不露形色的刘承祐,答道:“这上上下下,欲替卑职而代之者,不知凡己。”

“哦?”刘承祐似乎来了兴致:“何故?”

“能在殿下身边做事,听您教诲,是臣下的福分,岂敢嫌位低职卑......”向训垂着眼睑,轻笑说。

刘承祐嘴角咧了下,摆手道:“我哪有什么可教诲你的,反倒是我,这一路来多听你提点,收获良多。”

WWW★ тt kan★ ¢ 〇

同向训闲扯几句,刘承祐表情恢复了严肃,正经地沉声说:“此番南下,已得潞州,占上党之险。但泽州的归附,却实在出乎我意料之外。接下来,我军当如何动向,你有什么想法?”

闻问,向训埋头琢磨了一会儿,抬眼望向刘承祐:“殿下此时当不会想着,继续南进吧?”

“我正有此意,你看如何?”刘承祐很是干脆地承认了:“羊头山一战,也算试探了一番辽军虚实,别看其势大兵雄,果如此前的判断,不足为惧。”

向训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观察着刘承祐的神色,似乎在衡量刘承祐出此言,是否是认真的。

“殿下,我们击败的,只是燕兵。燕人,不比契丹人啊!”向训说。

“我却不认为,契丹人能比燕人强到哪里去。”刘承祐无所谓地摆了摆手:“中原、河北如今已成一片泥潭,契丹人的铁骑,在这片泥潭里,也迈不动腿。我军既当先锋之任,得此摧枯拉朽之大胜,正当趁胜进击,直面契丹人!”

刘承祐以这语气出此言,赤裸裸地显示着他“骄慢”的心态。向训却是忍不住,沉着脸劝谏了:“殿下,不可大意啊。如今中原之地,契丹仍旧重兵云集。占得潞、泽,已大解河东之困,进攻退守,游刃有余......”

“还在晋阳的时候,你可提出过,纵河东雄师,进取中原?怎么此番,又变了想法?”刘承祐问道。

注意着刘承祐的眼神,向训吸了口气,缓缓叙来:“此前,天下沉沦于契丹铁蹄之下,正当河东担负九州之重,积极进取,倡议天下,为中国军民之表率。然现如今,陛下已称帝出兵,抗击胡寇,各地节镇、州县,亦多有响应者。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考虑的,便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击败驱逐契丹人,重构江山了。”

“此次击灭耿崇美,已大振中原、河北军民士气。值此之时,当稳守潞、泽,监控河洛,以观天下变局才是。卑职几乎可以肯定,契丹人对中原的统治,就在坠灭之际。况且,以龙栖军如今的兵力,就算加上潞泽州兵,于契丹人的大军而言,也是微不足道......”

说着,向训却是反应过来了,望向刘承祐:“以殿下的沉稳睿智,当不致于贸然南进才是?”

看向训说得口干,刘承祐却是拿起水壶给他倒了一杯水,手指在书案上慢悠悠地画着圈圈:“说着自负的话,若五万河东在手,孤倒真欲帅师南叩河洛,与契丹人掰掰手腕!”

听刘承祐此言,向训却是下意识地松了口气,至少看起来,刘承祐并没有如其嘴里表现得那般志骄意满,因此小胜便失了理智。

“你说,孤此番灭杀了耿崇美,威逼河阳。契丹人,会不会惹得耶律德光,派大军北上伐我?”沉吟了一会儿,刘承祐突然问道,语气中透着浓浓的忌惮。

原以为向训又会条理清晰地说道一番,却闻向训很是干脆地答了句:“卑职不知。”

迎着刘承祐稍显讶异的目光,向训苦笑道:“耶律德光会不会派大军北上,卑职不知,但河阳的崔廷勋,却是不得不防。”

点头思量着,刘承祐抬指道:“暂取守势,泽州非御守之良地,我欲回师潞州!”

“殿下英明!”向训显然赞同刘承祐的决定。

第二日,刘承祐便留下李万超暂权泽州军事,自己则率军北撤回上党。

第46章 郭荣奏事第366章 辽军西进第1731章 一缕惆怅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6章 进士楼第1756章 海丰号第17章 板子终究落下来第166章 太子与大将第322章 再启西进第1684章 西州尽复第282章 善后之议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173章 日常第167章弹冠相庆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国第268章 机遇第125章 周家有女呼娥皇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358章 两江平定第97章 扩*整顿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127章 皇城司第96章 第四次出巡第165章 旧邸第276章 玉如意第360章 主持善后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进新时代第125章 由土地问题引申第505章 最后的旅途5第1774章 又罢一相第157章 河东风云(4)第180章 赏功第1753章 百年国运+第1736章 试炮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2125章 康宗篇终 在位八年,荒怠无功第137章 终于埋了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当国,得安半载第112章 赵大之勇略第35章 杨村第319章 重任相托第17章 板子终究落下来第137章 东京军政第3章 姐夫的汇报第146章 近亲通婚第125章 邢州事第127章 冬至宴3第336章 这仗怎么输?第302章 朝局大变动第148章 还京第59章 明贬实升第124章 辞表第81章 内外变动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遗产第393章第258章 辽河战役,高奏凯歌第1763章 二度卸任第356章 太子犒军,限期已至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顿第207章 还京第1727章 府尹正纳妾第307章 老马将军值得重任第89章 破财赎罪第232章 南口大战1第359章 这个太子不简单第1773章 质问第109章 在长安第87章 对夏绥事宜第259章 兵临梁泉第62章 奸宦昏主第80章 进攻第187章 琐屑第254章 应州大军第130章 苍山洱海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协的,装傻的,跑偏的第19章 用兵筹划,自此而始第342章 敏感的刘皇帝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澜第148章 最后一仗第236章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第212章 慕容皇叔问事第49章 南国风起第195章 辽帝第116章 挣扎无力第115章 两则喜讯第296章 缺人了第62章 紧锣密鼓第355章 韩熙载准备好了第258章 汉军的反应仁宗篇3 欧阳大家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478章 开宝二十九年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249章 冬季无战事第87章 对夏绥事宜第58章 正面互怼第433章 圣训第113章 西使归来第501章 最后的旅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