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玉如意

“娘娘,官家来了!”坤明殿中,贴身女官兴冲冲地跑到大符跟前,对她说道。

大符人待在榻上,正亲手缝制着一件裘袄,并不长于针线活,是故手虽纤细,却动作不够灵巧,但美眸注目,一针一线,似乎都寄托着心意。

“来即来矣,如此轻佻,成何体统!”大符淡淡地瞥了一眼。

感受到皇后的眉色,女官立时恢复了端庄,靓丽的脸庞上,流露出少许迟疑:“只是——”

“只是什么?”大符抬起脑袋,投其疑惑的目光。

“官家怒气冲冲,似乎心情不好!”女官道。

凤眉轻蹙了下,大符想了想,吩咐道:“知道了,退下吧!”

近来,大概是心里有愧,皇帝往后宫的频率高了,并且只来坤明殿,大有弃众妃如敝履,独宠皇后的意思。

脚步带风,使得坤明殿行礼的内侍宫娥们都小心了些,不过皇后娘娘,却始终一副平静从容的模样。直入内殿,见他的皇后,安然在榻,既不行礼,也不吱声,只是埋着头,专注于穿针引线,刘承祐不由愣了下,轻咳一声,作提醒意。

终于,似乎感受到了某人的尴尬,大符终于抬起了头,轻声问道:“谁胆子那么大,竟敢惹官家生气?”

皇后话里带刺,但刘承祐的怒气,却一下子消解了一般,在榻前踱了几步,手指广政殿方向:“还不是范质!此人是越发顽固,固执其见,出言不逊,快不把我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了!”

见刘承祐语带怨气,大符秀眉轻扬,平静道:“我知范相公,性情虽然偏急,常据理力争,并不是无理取闹之人,怎么会出言不逊,对官家无礼?”

迎着大符平静如水的目光,刘承祐道:“左羽林大将军孟汉卿私纳藁税,场官扰民,多取耗馀。我欲杀之,以正国法,儆效尤。范质却不许,在御前与我相争,说孟汉卿罪不至死......”

“这样的蠹虫,如不杀之,留之何用?范质是一点面子都不给我,直言我可杀孟汉卿,但付有司,他必不署敕!你说说,这是不是故意和我作对?”

“顿丘令一事,我已经给他一次面子,此番又是。编了一部《刑统》,便处处以此生事,简直岂有此理!”

刘承祐所言顿丘令,是今岁春的事情。顿丘仓吏,贪墨财绢百匹,为人举告案发,而仓吏乃顿丘令亲戚,刘承祐闻之,欲将顿丘令一并处死。

结果呢,被范质阻止,用他的话说,刘承祐这是酷刑株连,将刘承祐气得不行。只是那一次,刘承祐退路一步,让刑部自己查证处置。

听刘承祐这番描述,大符若有所思,却是明白情况了,反应仍旧不兴,平静问道:“若依大汉刑法,孟汉卿是否当坐死刑?”

闻问,刘承祐张了张嘴,却没发出声来。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见其默然,大符说道:“《刑统》乃受官家之意修订,经你亲自审定,颁发天下。我记得,官家当时还言,这体现着天子的权威,四海臣民,都需遵从。范相公依法而论,并非无理徇私,如何能责怪与他。

其言辞或有激烈,令人不悦,但以官家的胸襟气量,竟不能容之吗?国有诤臣,不亡其国,有这样耿介敢言之臣,不正是国家与你的福气吗?”

皇后这一番话,虽没有醍醐灌顶的效果,但刘承祐脸上怒意已然彻底消散了。原本隔着几步站在榻前,此时也很自然地主动凑上去,小心地坐在榻边,叹道:

“道理,我也不是不明白,只是有些气愤。既气这些不法蠹虫,也气范质不解我心!我立法杀脏吏,除奸儆恶,在他看来,竟然是株连酷刑!

非我滥杀,实在是近来,从中枢到地方,屡有贪墨之案发。大汉立国不足十年,天下未一统,四境尚不复,朝廷的官员职吏们,却已失去警惕之心,以公谋私,中饱私囊。

这其中,固然有三代以来的积弊,但也有不少人是因为堕落了。但不管如何,此风断不可涨。我欲严刑峻法以惩众,实非因怒而起杀心啊......”

听刘承祐这一番告白,注意到他神情间的疲惫,大符有些生硬的态度,终于有所缓解,美眸中多了些理解与怜惜。

不过,仍旧不冷不热地说:“今日,我已然多嘴了。此既涉及到国家大事,朝廷吏治,官家当自处置,我只深宫一妇人,不当妄言!”

注意着符后那认真而冷淡的神情,刘承祐却有些无奈了,干坐在那儿,有点无所适从地不知说什么。大符则收回目光,用心于刺绣。

沉默了一会儿,见大符低头,银牙轻咬丝线。为打破尴尬,刘承祐又主动说道:“此袍,当是为我缝制的吧?”

迎着刘承祐的目光,大符一时没有反应,放下针线,抖了抖,朝他示意,声音温柔了许多道:“试一试!”

“好!”刘承祐顿时来劲了。

凑上去,在其服侍下穿上,嘴里直接恭维着:“很暖,很舒服,也漂亮......”

大符脸上,终于流露出了点笑容,问道:“不会又拿去,即转赐他人吧?”

这种事情,刘承祐做了不是一次两次了,后妃们给刘承祐的所制器物,一番情意,大部分都被他拿去收买人心了。

见皇后展颜,刘承祐心情也好了些,当即道:“放心,此番断然不会!”

闻言,大符却伸手要替他解下来,见他不乐意的样子,说道:“还没绣好,再者,还未到穿此厚袄之时。”

刘承祐这才反应过来,听话地脱下。见大符态度有些软化,不由靠近,想趁机亲热一番,被其阻住了。刘承祐一愣,又不是来啪啪啪......

大符叹了口气:“你来坤明殿,是特意和我说那一通君臣矛盾,国家大政吗?”

提及此,刘承祐反应过来,朝外喊了声,张德钧毕恭毕敬地入内,双手捧着根翠玉如意。刘承祐接过,抚摸着柄端,一脸轻松地对大符道:“凉州节度折逋嘉施来朝,特献此如意,确实是宝物重器,我想将他赐给刘旸,你先替他收着吧!”

说着,将这柄如意,递到大符手里。见她有些愣神,刘承祐轻按其手,道:“我出来散散心,崇政殿还有些事,先回去了......”

双手握着如意,望着刘承祐离去的背影,大符凝眉沉思,表情严肃,美眸之中,流露出一抹释然。

刘承祐这边,到皇后寝殿走一圈,心情却是放松不少,吹着初冬凉风,头脑都清醒许多。

他的思绪,又放到政事上来,考虑了一会儿,吩咐道:“张德钧,从宫中选瓷器、锦袄,赐与范质,你亲自去办,送到府上。另外,再给范府送些炭,以供取暖!”

“是!”

看起来,皇后的劝谏,刘承祐是听进去了,范质性情上却是有些毛病,但这样的臣工,还是难得的。若是满朝公卿,都是他的应声虫,他这个明君,会做得更累。

不过,回到崇政殿,刘承祐表情又冷淡下来,召来赵曮即命令道:“传诏,孟汉卿,赐死!”

赵曮闻令一惊,刘承祐就此事与范质之间的争执,他可在侧旁听。虽不敢怠慢,仍旧小心地请示道:“陛下,是否下付刑部?”

“朕说得不够明白吗?”刘承祐瞥了他一眼,冷淡道:“诏至监狱,令其自裁!另外,拟一份诏书,广发天下,让内外臣僚职吏,以孟汉卿为戒,勿触国法!”

“是!”赵曮头低低的。

轻靠在御案上,刘承祐又思虑起来,见其状,赵曮以为他还有吩咐,不敢擅离。果然,没等一会儿,刘承祐又道:“你自三馆及刑部、大理、督察院中,给朕挑选一些精通律法的人出来!”

“是!”

“律法,可不当一成不变,但因情完善......”刘承祐的声音,轻飘飘地在殿中回响。

第84章 灭佛伊始第167章 这个太子不好当(2)第310章 海路主将第226章 冯道请辞第1675章 血战第215章 手忍不住颤抖第171章 耶律璟选择保守第353章 信使第404章 冬夜第441章 刘皇帝的财产第171章 耶律璟选择保守第314章 壬戌科状元第218章 皇帝未至,厮杀已烈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1807章 无不可杀之人第453章 注水的开宝功臣第127章 魏博问题第405章 杨吕觐见第40章 荒唐太子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111章 历史的偶然与必然第1706章 拾遗补阙第88章 皇长孙出世第457章 郑州第37章 覆灭在即第50章 下定决心第1775章 调整世宗篇40 后、王之逝,帝国十年第140章 恼火的赵匡胤第68章 湖南乱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440章 又借钱?不借!第366章 安东不一样!第323章 斗法第169章 辽国政坛的暗流第275章 当与众乐第1792章 安西的请求第27章 出兵争论第51章 郭氏父子第1705章 君臣都发狠了第372章 刘皇帝的孝心第183章 李相为帅第60章 “暴毙”第3章 不宜扩大第116章 满朝震动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235章 南口大战4第409章 两千贯也能扯出天大的干系?第315章 质量最高的一次科举第311章 为太子刘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1750章 《桃兰赋》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132章 做媒第192章 辽帝南狩第111章 历史的偶然与必然第12章 如此安慰第336章 这仗怎么输?第291章 酬功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猎敌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277章 军政安排第284章 虚了第140章 崇政殿听政2第127章 冬至宴3第4章 西南事务第130章 监察系统的变动世宗篇23 官钱粮盐第78章 涡口之战(2)第120章 开始着手对付辽国第1章 柩前继位第37章 覆灭在即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302章 奚王来朝第22章 称帝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进新时代第77章 间策第337章 京口水战、攻心之策第203章 幸灾乐祸第130章 御汉大计第1687章 癸未年科举第329章 西域风云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伪唐第295章 难第469章 四大改造、营所改革第51章 耿淑妃薨第167章 请辞第66章 商业互吹第101章 刘知远在洛阳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8章 这就是真相?第1717章 郭威终于走了第233章 南口大战2第1674章 爆发第166章 石熙载的施政理念第347章 岭南战况第464章 甘州杨氏第22章 “郑州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