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善后之议

一封战报的东来,当然也让刘承祐大松一口气,心怀忧虑的又何止范相公,他也是个马上皇帝,也有过率领大军冬季作战的经验。

对于汉中的战事,别看刘承祐一副始终稳坐钓鱼台的样子,听凭前线将决断。但这心里,始终挂念着。

所幸,多年相知,向训终究没让他失望。事实上,刘承祐也用心反思过,此番战事为何会发展到如今的程度。

仔细思来,还是准备不足,最初的目标,也仅仅是全复四州,一解困扰了大汉西南边陲数年的隐忧,顺便重创蜀国军力,削弱其国力。包括刘承祐在内,都没有一战而定,从凤翔直接打到成都的想法。

但是,战事后续的发展,有些出人意料。蜀军败得固然痛快,但蜀廷反应与布置,汉中的空虚,都让君臣将帅看到了机会。

所以胃口变大,将汉中也纳入作战目标。发兵南进,初期顺利,兴州初下,军民悉降,受挫于西县城下者,不是李廷珪善守,而是天气之故。

进受阻,退不甘,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才使得东京朝堂之上,争议不断。

秦凤那边,刘承祐没去过,继位以来,虽屡次出巡,却连关中都没有履足过。但并不妨碍,他对川陕山岭道路,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对于向训能够破局,逆节气而战,连下西县、南郑,替朝廷全取汉中。刘承祐这边,还是有些好奇的,绝对不容易。

崇政殿内,几名军政大臣,齐齐整整地在座,陪皇帝烹茶品茗,顺便总结一下汉中的战事,与商讨一下善后事宜。

综合诸多方面的情况,总结下来,汉军能在艰难之中取得突破,全取汉中,主要有三点原因。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其一,自是大汉兵强,又携大胜之势,虽遇阻碍,但士气高涨,又兼猛将颇多,统帅驭兵得力,蜀军与之,则相形见绌。

其二,为破城克关,向训不计代价,不惜伤亡,全力猛攻,从西县到南郑,两次攻坚,是伐蜀以来最惨烈血腥的两仗。

其三,就是成都朝廷那边的应对了,失措失策,着力于剑阁等险关恶寨的稳固,而忽视了对汉中的支持。尤其在西县稳守的那一月,更让蜀廷放松了。

以蜀国的情况来看,纵使亏损厉害,仍旧可以集中起一支兵马,不需与汉军力敌,借汉中拒守,也是足够的。

当然,在向训领军进攻南郑之时,利州的蜀军曾北出支援,但被武节军尉将刘光义率军干脆果断地击败。援军既走,再兼汉军攻势凶猛,南郑城内的蜀军,也断没有困守待毙的道理。

倒是有前车之鉴赵季札,赵崇韬与韩保贞倒没有弃兵而走,而是带着属下,拼死突围。有数千蜀国禁军打头,一心活命,渴求还家,爆发了不小的能量,再加上向训苦战良久,夺城为先,没有死命追杀,让赵、韩二将,带着些残兵逃脱。

当然,经过枢密院一番总结陈报,将皇帝英明神武,用人有方,放在第一条。当然,刘承祐并不否认自己有一定功劳,但也坦然,不足以论在第一功。

“都说说吧!”军情总结议完,环视一圈,刘承祐道:“南郑既下,后续事宜,如何料理?”

“陛下!”其言落,范质立刻站了出来,拱手道:“臣等以为,汉中既取,当厉行休兵,安政抚民。臣等已粗拟几则,请陛下御裁。”

“范卿果然国之重臣,虑事周全,又有先见之明,都想到朕前头去了!”刘承祐闻言,笑吟吟地看着范质,挥手道:“范卿请讲,朕洗耳恭听!”

“谢陛下!”或许是心里有阴影了,总觉得天子说话阴阳怪气的,但范质还是从容地应道:“其一,汉蜀大战,持续日久,新占之后,忙于征伐,疏于政治,为安人心,且州县官吏多以降臣留任,朝廷当从速选拔贤才干吏,充任秦凤,以使治安,化为大汉州县。

其二,新纳之民,常受征伐之苦,为供作战,如今近乎家家带丧,少有余粮,百姓多遭冻饿,朝廷当恤之。近来,连有黔首滋乱,可见民情之不稳,但拨粮以济之。以雨雪封山,转运不便,臣等建议先以军粮赈民,待到开春,朝廷再作补充。

其三,此番伐蜀,朝廷动用内外兵马及征夫逾十万,所耗巨大,秦、凤及汉中残破,不足以供养。如今汉中既下,当逐渐召还兵马,尤其是禁军。”

对于范质进言,刘承祐是专注地听完,但不置可否,而是瞧向郭荣:“军事方面,有何建议?”

闻问,郭荣瞥了眼范质,接话道:“为保护后方稳定,策应汉中政事,龙栖、兴捷、内殿直三军计一万两千余卒,分守凤、成、阶三州,再兼参与进攻的武节军,总计一万六千余人。

今天战事已休,如范相之言,不需滞留这般多兵马,再加将士征战日久,思乡念家,该当召回。不过,也需等到开春,陆续撤军。

至于其余西南诸军,当就地部署,既备防蜀军,也继续整练兵马,补充粮草军械,以期将来南下蜀中。

另外,此次秦国及汉中大战,前后俘获这蜀军俘虏,足足超过三万人,都是老兵精壮。这些人,如今暂时分别拘押在凤翔、凤州及汉中,如何处置,还需商议......”

郭荣也是道出一番措施,对其意见,刘承祐很满意。略作思忖,道:“诸卿进言,朕都听进去了,甚好,可如言办理!”

“倒是凤、成、阶、兴州之民,朕知道,这段时间,确实是苦了他们!”刘承祐又幽幽一叹,一副怜悯的模样,道:“传诏,新下州县,酌情蠲免两税一年。此次攻袭汉中,所征发之青壮,死伤者,也当如关中丁夫抚恤。关于这一点,涉及民心,朝廷抚政安稳,让宋延渥给朕牢牢把控,谁敢克扣,严惩厉办!”

“是!”

“另外!”刘承祐看向魏仁溥,恢复了笑容:“魏卿,此番立功将士的功勋,兵部这边可着手核定落实了。开春之后,汉中兵马之被服、粮食、军械,也当提前准备好!”

“遵命!”魏仁溥起身一礼,恭顺地应道。如今的魏仁溥,在皇帝面前,话少了许多,只是办事更加干练妥当。

“汉中之将校调动、兵马布防,也需把控,派专使前往!”看向郭荣,刘承祐又道:“至于蜀军的俘虏问题,可效淮南事,拣其精炼,愿意投顺大汉者,编入怀德军。孟昶不能善用之抵抗大汉,朕日后却要用之灭蜀。至于不愿臣服者,也别放了,留着修路挖渠,开荒种粮,都行!”

“陛下!”散议之后,赵普主动伴驾。

“汉中之事,你有什么想法?”似乎看出了赵普的心思,刘承祐直接问道。

赵普带着恭敬,应道:“汉中虽下,我朝已有罢兵之议,但蜀廷那边如何,实还未知!”

“你什么意思!”刘承祐淡淡道:“难道,到如今这个地步,孟昶还敢继续与朕相持,继续战争吗?”

赵普露出一丝笑容:“臣的想法是,可遣使成都,与之交通联络,商讨罢兵议和之事。臣想,若朝廷释放善意,蜀国会惊喜万分的!”

第173章 钟谟当秦桧第415章 血色将至半岛史话·桓王第369章 找上门来第359章 难以揣摩的心理第169章 两面三刀第265章 谋划高丽第362章 分封?278章 军务第216章 初夏第183章 王景崇有话说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456章 遗泽第18章 权谋手段第2132章 世宗篇7 汉金冲突 再下一臣第46章 粮与钱第2054章 太宗篇1 变天第75章 按*不动第40章 入长沙,定湖南第188章 边将离京,再获一子第341章 向钱看第202章 百草口之战第496章 上进之时上进之人第246章 目标八寨第55章 拉开序幕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当国,得安半载第258章 汉军的反应第27章 父子座谈第291章 汉辽山阳之战第109章 在长安第251章 寿国公第156章 亡国之君第1798章 宴无好宴第230章 主动出击第459章 摆烂的李国舅第345章 剥削者第180章 踌躇满志第438章 抗洪救灾年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469章 视察澶州第43章 东京声色第1章 何谓开宝第280章 传国玉玺的消息第1808章 老来丧女第270章 骚扰,进攻第224章 攻略方向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156章 亡国之君第167章 请辞第179章 再见郭荣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115章 西北情况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340章 杭州登陆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时代下的大汉(中)第127章 不允第44章 个中弊端第188章 永清军议第1章 自闭少年刘承祐第94章 汝公出山第2045章 最后的旅途16第165章 夏猎、祥瑞以及进贡第41章 小风波第139章 随驾带着御史第48章 刘承祐的决心与疑惑第166章 一座庄园第386章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第215章 确立太子第195章 杨邠案(3)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386章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世宗篇36 不一样的完颜部第216章 下诏北伐第404章 冬夜第166章 石熙载的施政理念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国版图,排队辞世第385 礼宾馆第239章 南口大战8第1675章 血战第92章 万岁殿宴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44章 听政湖湘第53章 改国号,去帝位,称臣修贡第400章 柴荣死了第91章 吉兆动兵,再临寿春第30章 收获第397章 盐事暂定第55章 我赵匡胤何德何能?第33章 有人想腐蚀孙将军第353章 信使第287章第121章 招降纳叛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来做第62章 难得迟疑第186章 李国舅的愚民倾向第16章 先安排着第115章 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