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楚昭辅之政

对于楚昭辅的节俭,刘承祐是有个认识的,并且经过调查,不是作秀。此人的才干,可用精强来形容,并且为人勤勉,处事公断,从不徇私枉法,有极强的执行力。

当然,此人也有明显的性格特征,功利心强,不近人情,并且十分吝啬。他府衙的简陋,除了治政作风之外,便是其吝啬的性格在作祟。

就刘承祐所知,楚昭辅将这些年任职为官,所得的俸禄、赏赐,都积攒起来了,从来是有进少出,但是在吃穿用度上,却也并未追求苛刻的省简节约,。

而他多年积攒下来的这些钱财,也不是拿来吹灰抑或品玩的,大部分都交由家人,拿到乡里购置田宅了。

对于楚昭辅这样的人,刘承祐欣赏其才,却也不薄其性格,相反,反而觉得此人很真实,甚至有些可爱。

手里把玩着一块令筹,刘承祐看着楚昭辅,继续从侧面夸奖他:“从这筹子上的划痕印记来看,显然是经常使用的,不像有的地方,筹桶都已然积灰,可见其政怠!”

“蒲县之事,臣也有所耳闻,天下军政职吏众多,难免有良莠贤愚之分,有些懈怠之人,处置以肃国法即可。臣不敢以勤勉自居,只求尽其职守,上不负君,下不怠民,中不愧心而已!”楚昭辅应道。

刘承祐嘴中所说,乃是河东大宁府蒲县长,其人在任两载,不治政务,不看讼状,也不关心钱粮赋税,终日寄情饮乐,还大言不惭,说是“无为而治”。当然,他看不到事,县内自然无事,一片安宁。

还是在去年朝廷专使清点刑狱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么位父母官,将之拿下,送东京议处。关键是,这样的一个官员,竟然能平安无事地当了两年官,由其引起的大宁府的吏治清理,在这里就不细述了,总之,知府被降了职......

“沧州此府,辖地甚广,濒临渤海,自古以来,便为沧海之州,享鱼盐之利。即便到如今,也是大汉数得上的州府,人口众多,又靠近北边,你在此任上,权责不轻,还需用心呐!”大概是站累了,刘承祐坐到堂案上,看着楚昭辅,感慨道。

“臣明白!到任以来,自感责任重大,不敢有所怠慢,唯有悉心竭,以报陛下擢拔之恩!”楚昭辅一脸严肃认真的表情。

微微颔首,刘承祐问:“如今沧州府治下,有多少丁口?其中青壮多少?”

楚昭辅功课做得很充分,信手拈来一般,禀道:“诸县在籍者计有民25780户,男女172725人,其中青壮41849人。”

看其如数家珍的样子,刘承祐笑道:“在天下州府之中,人口算是多的了,比起国初之时,更是大有增益啊!”

楚昭辅说:“这几年,北境无战祸,地方宁定,土地产出渐多,再加朝廷劝育政策,百姓们也乐于生养,是故人口渐丰。另外,还有早年收拢安置的三万多幽燕逃难百姓!”

“那些北来的百姓,背井离乡,至沧州,可还安定?”刘承祐关心道。

“当初渤海郡公(王景)在任,施政得当,抚民有方,彼等多于境内落地生根,重建家园。臣下乡里察问过,念土思乡之情,在所难免,这两年北境渐安,也有零散北上返乡者,但大部分人,还是对回乡心怀忧恐,安居于辖下。”楚昭辅答道。

“是担心契丹人吧!”刘承祐略作思吟。

“正是!”

当然,沧州的幽燕百姓,不愿返乡,也有官府宣传控制的缘故。汉辽边境虽然平静多年,民间贸易往来频繁,但双方军队的陈布可一点都没有放松过,契丹占据诸要隘,没有地利可依,一旦战事爆发,幽燕仍是战场。

经历过战火流离的难民,好不容易在沧州安顿下来,重建家园,也有了自己的土地,岂会轻离。即便将来汉军北复成功,能不能舍下在沧州的田亩、房舍,也是个问题。

于沧州官府而言,对于燕民返乡,也是严格控制的,人口的数量与增长,可是政绩考评的重要标准。

而这些年北返的燕民,更多的还是那些不事生产,北上闯荡讨生活的青壮。普通人可没有那闯劲,也不敢冒险,安安稳稳地种地,交粮纳税,才更适合他们。

刘承祐则轻吁了口气,手指北方,喟然道:“大片的土地、州县仍在契丹手中,思及这些背井离乡的百姓,再想到仍沉沦于胡骑铁蹄下的汉民,朕的事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啊!”

“陛下御极以来,励精图治,天下渐安,乃有今日之盛。待到削平诸国,一统宇内,待回头,自可从容北上,收复故土,消除北患,致安百姓!”楚昭辅应道。

“会有那么一日的!”刘承祐却迅速恢复了神采,自信昂扬。

“对了,近年来,沧州的海盐,可是远销北面诸州啊,听说你到任以来,又开辟了不少盐田,改善盐民待遇,并鼓励盐工,改良制盐技艺。”刘承祐又问道。

“沧州自古以来,便是鱼盐之国!泛海之民,多煮盐为生,国家也由此得利里!”楚昭辅说:“如今沧州治下,以海盐、无棣两县盐事最为繁荣,在盐场以制盐谋生的百姓,已有上万人!”

“粮能裹腹,盐能解淡,这盐的重要性,丝毫不弱于粮米啊!”刘承祐说道:“如今沧州,每岁可得盐多少?”

“回陛下,约230石!”楚昭辅应道:“不过,始终不如解盐精炼,臣前发劝盐书,鼓励盐民,制出精盐,以入贡东京!”

“很好嘛!”刘承祐露出了笑容:“是该鼓励,当提高奖赏!”

大汉的食盐,若以质量来论,首属解盐,也是历来的贡盐!楚昭辅想以沧盐与解盐比肩,目标可是不低。但沧州的海盐,比之矿盐,终究有所差距,在制盐工艺得到大提升之前,可不容易。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去岁以来,朕可收到了不少劾章,说你将处死的走私盐犯,尸体以尖木穿体,吊在盐场,风吹日晒。朝中多有非议,以其极伤天和啊......”刘承祐忽然又提起一事。

闻之,楚昭辅的脸色变了变,抬眼观察了下刘承祐的表情,很平静的样子。斟酌了下,方才应道:“盐事官营,但总有贪婪之人,无视朝廷禁令,悍然触犯法律,倒卖私盐,牟取暴利。对于这类人,臣心中愤极,是以严刑峻法以慑之,处置手段上过于严苛骇人,是臣思虑不周!”

“明令强纪,并没有错,对于走私食盐,倒取国利者,就该禁绝。该关的关,该杀的杀,这吊尸曝晒,则大可不必!此事传扬开来,确可取震慑之效,但终会让百姓对官府感到畏惧,以为暴政,也不利于你楚卿的名声!”刘承祐这么说道。

“是,陛下!”见皇帝这样的态度,楚昭辅微松了口气,恭顺地应道。

“再者,朕也不希望,你楚卿劳神费力,日夜勤勉,使得沧州大治之后,却带着一个声名狼藉离开......”刘承祐道。

面上流露出少许感动之色,楚昭辅恭敬说:“陛下一片苦心,臣感愧不已啊!”

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80章 进攻第184章 教训第80章 春夜第73章 赵大已在军中第37章 朝堂上的纷争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372章 封王第266章 断云岭大捷第236章 母、妻、子第426章 仍在进步的太子第13章 相敬如宾第105章 逐一接见第357章 宫廷与宗室第186章 赐死第115章 冬月第93章 噩耗连连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91章 栾城之战(3)第4章 李昉夜访东宫第387章 契丹终被打回原形第61章 南北之争第15章 名单第329章 阳翟大地主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162章 兵事第112章 整风仁宗篇8 罢相“疑云”第275章 令人绝望的未来第309章 交待后事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时代第155章 着周王善后第11章 刘皇帝的法治思想第28章 封疆大吏第217章 李国舅治政第409章 两千贯也能扯出天大的干系?第2052章 回京第1781章 危险往往来自背后第81章 内外变动第448章 还是太子立场坚定第91章 今日开宝第91章 今日开宝第448章 刘皇帝:朕不需要佳丽三千第26章 新政与人事第171章 我能说,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吗第76章 太子还京第114章 大朝会第254章 难得唠叨的刘皇帝第42章 天上掉下来的禁帅之位第326章 刘皇帝的态度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82章 杀俘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潜龙在渊第1781章 危险往往来自背后第130章 丧国之约第37章 覆灭在即第42章 一心求财王巡检第276章 君心难测第177章 耶律妃第249章 冬季无战事第470章 最困难的时期已经度过了第54章 聘纳郭女第32章 郭氏之虑第107章 深思熟虑第155章 汉帝的反思第300章 灵州换任第49章 花里胡哨不管用第53章 兵临删丹第123章 刘煦使命,亲自拜访第103章 缺少一个系统的李从益第10章 契丹乱政第71章 北齐镇第110章 郭荣之断第297章 怪圈第276章 君心难测第28章 史弘肇赴边第200章 新的时代第210章 一锤定音的人第139章 随驾带着御史世宗篇35 安东事变第361章 “龙宫”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53章 遁第436章 真实而残酷第236章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第113章 十年之争也该结束了第280章 虑难备战于前第42章 难得积极第276章 玉如意第133章 面圣第330章 最后一次东进第222章 阉宦之虑第14章 腹黑之谋第72章 驻足石壕镇第436章 乾元之巅揽月台第136章 迎奉第250章 秘密战线上的作为第83章 东京反应,王峻密奏第74章 根由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