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西北情况

足有一队的大内侍卫,严密地守备在御帐周遭,夏夜昏沉,幽暗的灯火映照下,卫士们的面庞间都透着一种严肃与警惕。侍候在侧的宫人都小心翼翼的,轻手轻脚,不敢发出大的动静,以免影响到皇帝的沉思。

坐在木所制的御案后,刘承祐表情漠然,黝亮的双目之中却透着凝思,案上略微散乱地堆叠着几十封密报,都是出巡这段时间,朝中的形势,最主要的,是宰相李涛的一系列表现,为政断事,决策用人。

如今,抽出时间,认真地好阅览了解一番。深沉而严肃的思考,开始在脑海中打转。对于李涛,总体而言,刘承祐还是比较满意的,才干虽然无法用经天纬地来形容,但这确实是个有能力的大臣,没有能力,也不会被刘承祐放在这个位置上来,在他的主理下,国政也在平稳运转。

说起李涛,不知觉间,作为大汉的宰臣,已然十载了。国初之年,杜重威据邺都叛,平叛大军将帅不和,以致不得进展,李涛因为剖析局势极有见地,又力谏亲征,被刘知远看重,与窦贞固一道,拔为宰臣。当然,刘知远也有用李涛这样的前朝大臣来制衡彼时越发骄狂的河东元臣。

不过,在后来的多年中,李涛虽位列宰辅,但一直被压制着。初期有杨邠,属于被欺压的对象,后面又是冯道,老狐狸滑不留手,直到近两三年,冯道告老病故,才成为首相。

李涛的办事能力,是很不错的,初上位时,也不失谨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免发生一些变化。当上皇帝后,随着帝位的稳固,权力的集中,刘承祐自己都自己都在变。而李涛掌握大权之后,有所改变,也很正常。

多年以来,李涛一直兼管着吏部,提拔任用了一大批的官员,当上首宰之后,那些人也成为了他有力的支持者。

作为宰相,想要做事,手下需要支持,需要一些可用的人辅助,这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是,这两年,李涛提拔的人,有些多了,内外大吏职官,有太多打着李涛印记的人得到委任。

即便李涛管着吏部,有组织委任之权,达到一定程度,也会引起刘承祐的疑忌,在他心中,是有个底线的。

有鉴于此,刘承祐已经有所警告了,去岁开封府尹之职的讨论,北巡期间,李浣的调任,涉及淮西、河北诸职的安排,都有暗示的意思。

即便如此,从李涛近来的表现看,敛权的行为,似乎仍未收敛......

拿起一张密报,讲的是李涛与王朴之间的冲突。王朴的作为,固然有待商榷,但李涛的反应,也有些过激,作为当朝首宰,协调内外,不想着消除矛盾,反而主动激化,相互攻讦,却显得少了几分容人雅量,既然失朝廷体统,造成的影响也不好......

当然,还是那么一句话,当他心里对一个人存有芥蒂之时,无论他做什么,都难免带着有色眼镜去看。

就李涛与王朴的事来看,若两者位置调换一下,刘承祐态度或有又有所变化。同样的,换个人在淮东那般大权独揽,并大肆插手州府人事安排,刘承祐或许又是一种反应。

而如果王朴也在朝中似李涛那般作为,刘承祐是什么想法,也不确定了。追根究底,还是权力在作怪,屁股坐在皇帝宝座上,他就得以一个皇帝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心思深沉,有的时候,刘承祐自己都感觉有些累......

“陛下!巡游的军士发现,出使河西的卢多逊归来了!”张德钧入帐,低声的禀报,让刘承祐稍微回了神。

“嗯!”刘承祐点了点头,然后,很快反应过来:“谁?卢多逊?”

“正是!”张德钧应道。

刘承祐立刻来了精神,心情莫名地愉悦了几分,当即问道:“人在哪里?”

“已然被引入行营,等候召见!”

“宣!”刘承祐手一挥。

很快,风尘仆仆,尽显狼狈的两道身影入帐,十分激动地,齐齐拜倒,口呼万岁。

“快快平身,起来答话!”刘承祐立刻伸手示意。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目光灼灼地打量着卢多逊与那王探事,帐中灯烛的照射之下,二人的形象清晰地印入眼帘,胡茬飞扬,毫无理节,隔着数步远,都能闻到少许的异味。

“既然归来,为何不遣人通报,朕若是知道了,必定提前派人去迎接你们!”示意二人入座,刘承祐轻笑道。

“多谢陛下!”卢多逊入座,应道:“臣等进入凤翔境内时,便听闻陛下西幸长安,是故加速东来,想要谒君,向陛下复命。不巧的是,恰闻陛下已然起驾还京,这才求得几匹快马,赶上行营!”

听其所述,在卢多逊身上多扫了几眼,刘承祐说道:“你们这连日的追赶,辛苦了!”

顿了下,语气中带上了几分感慨,说:“朕还记得,你们西去,已经快两年了。这么长的时间,杳无音讯,朕也时而惦念,为你们担心。西出关塞,来回万里之遥,在情况复杂的河西,想来你们吃了不少苦啊!不过,回来便好,回来便是大汉的功臣!”

“陛下有命,臣等万死不辞!西行虽遥,但些许苦累,都是值得的!”卢多逊认真地禀道。

“张德钧,给他们上茶,再命人准备点吃食!”刘承祐一边吩咐着,一边兴致勃勃地看着卢多逊:“此番西行,你们的经历,一定很精彩,同朕说说看!”

卢多逊喝了口茶,精神振奋几许,拱手道:“正欲向陛下禀报,前年,臣等与折逋嘉施一行西向,自渭州出关北上,经兰州,绕行旧鄯州、河州,再行北上凉州。其后继续西进,经过甘州回鹘,跨过张掖河,进入瓜沙地区,向归义军宣告诏制,传达朝廷之意。后继续西进,过蒲昌海,拜访西州回鹘。至于更西的地区,未曾继续深入探寻!”

刘承祐再度点点头,嘴里呢喃道:“不容易啊,兰州、鄯州、凉州,河西故地,甘州回鹘,归义军,西州回鹘,西域......思之,令人不禁感慨啊!你们能替朕走一遭,也算全了朕一个念想!”

“这也是臣等的荣幸!”卢多逊说道。

“就你所观,西北故地,情况如何?”刘承祐问。

卢多逊稍微组织了下语言,禀道:“就臣看来,西北诸州,形势十分混乱,诸族杂居,各据一方,占城为王。大唐旧土、城邑,为吐蕃、土谷浑、党项、回鹘、羌等诸族所占据,当然,也有为数不少的汉人遗民,但多与诸族融合杂居。

西北虽乱,但整体局势可称平稳,以甘州回鹘、归义军、西州回鹘势力较强,剩余的区域,多为吐蕃人所占据,然吐蕃自分崩离析之后,各自割据,散如泥沙,影响反而不如诸方势力。

又有葛逻禄、九姓乌护、于阗等部族,分布西域诸城......”

“听你这番概述,情形要比想象中的还要复杂,还要混乱啊!”刘承祐说道:“不过,乱也有乱的好处,若是西北真出现了一个统一的强横势力,对大汉可不是一件好事!”

“陛下所言甚是!”

第98章 温柔乡第1740章 农民苦第1773章 质问第418章 洗礼第375章 少林寺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43章 东京声色第76章 视察第124章 轻取扬州第416章 面试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1793章 又一个四品大员没了第12章 方略第67章 满廷反对亦无效第63章 开宝十三年下半年第244章 边帅变动第186章 李国舅的愚民倾向第446章 皇后驾到第34章 苦难第384章 反响第143章 许州将吏为之一空第127章 打破潜规则第149章 河东巡抚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义第1771章 襄阳王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1812章 浪潮下的密州变迁第91章 栾城之战(3)第1759章 生财之道第1751章 结束了第187章 纷纷上表第323章 斗法第377章 难知祸福的决议第100章 关中蜀乱第98章 封禅之议第13章 考校第248章 耶律屋质真正的建议第98章 灰溜溜地滚回去第262章 贤妃之贤,调整方向第346章 文人风骨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247章 兵临、敌情、决策第116章 辽军的异动第105章 河北局势第114章 耶律阮称帝第255章 雍王犒军第1681章 陆海之争第262章 赵普议蜀第1809章 饯行第45章 同样的选择第64章 郭威支持稳第357章 中秋御宴第69章 夫妻密谈第106章 再临大江第85章 少壮派第7章 风波第165章 旧邸第335章 高丽服软了第359章 难以揣摩的心理第333章 勋贵的态度第3章 新皇诏制第140章 大获全胜第339章 走向“词帝”之路第1692章 香料之路 魏王奏章第42章 一心求财王巡检第355章 韩熙载准备好了第70章 唐主忙乱急点兵第277章 闲有目光向河西第190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第461章 过重的恩典第90章 栾城之战(2)第23章 皇帝的底气第68章 撤了第196章 橐驼儿第103章 王昭远的见解第278章 给老大一个机会第85章 善后争议半岛史话·奇葩第21章 西巡第187章 琐屑第90章 安全脱身第255章 辽军情况不容乐观第132章 向训为帅第255章 “社会实践”第136章 赵都帅第177章 同榻卧谈第143章 园苑中弥漫着自在的气息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猎敌第388章 驻吐蕃大臣第249章 枢密院内第38章 湖南无战事第190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第40章 潞州三杰第312章 董遵诲兵临上京第37章 国舅劾郭荣第106章 东京朝堂的反应第216章 下诏北伐第137章 迂回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