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东路军

“赵匡胤进展如何?”刘承祐目光东移,落在川东地区。

就如战略筹划的一般,此番伐蜀,分北、东两路进军,北路为主,东路为辅。相较于北边蜀军重兵云集,兵卒粮械,支持便利,蜀军在川东,实力要弱了不止一筹。但是,自东路进军,道途要远得多,并且不乏险要。可称便利的,在于长江水道,军队、粮秣、器械之转运,着实方便许多,但也需越过三峡之险。

至于东路统军的主帅,刘承祐选择了殿前都虞侯赵匡胤,辅以禁军将领刘光义、张永德、党进以及荆北州兵,再加江陵水师。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听皇帝问起,柴荣说道:“东路进军,时间要晚些,根据最近的军报,赵匡胤于十八日,自秭归发兵,率水陆大军两万,出巴东县,西向夔州。目前暂无新的进展,不过北面既然建功,东路的捷报当在不远之期!”

“给众卿讲讲川东蜀军的情况吧!”刘承祐吩咐着。

李处耘接话,介绍道:“据察,蜀国于川东地区,屯兵并不多,总计不足四万,久疏战阵,战力低微,近年来蜀地不稳,分散各地弹压镇守。起初,仅以万余人,驻守夔州,在我朝夺荆湖之后,增兵十营,算上乡镇之兵,也不足两万。

夔州乃川东门户,地跨巫峡两岸,如欲西进,必需攻破夔州。蜀军布防,主要围绕着巫山及奉节,巫山为主,以巫峡险要为依托,沿岸筑松木、三会、巫山等寨,分兵据守。

蜀夔州节度为庞福诚,乃孟知祥旧将,有兵略,久镇奉节,但年逾六旬。观蜀国军中,尽是老将,以一六旬老儿守户,可见蜀中无人!

是以臣认为,东路当无忧!”

“蜀中非无人,只是孟昶主政川蜀以来,削骄将,去旧臣,兴文教,却大力压制武臣。使军中青俊难得提拔,壮士难以伸展,只能冀望于这些老朽宿将守关保土!”赵普找了个机会,发表一番看法。

“庞福诚者,无声名远扬,纵有兵略,也难为赵匡胤之敌!”慕容延钊评价道:“是故,东路进军,仅有一战,便是夔州之战。夔州若下,则东路大军自可长驱直入,摧枯拉朽,川东腹地州县,当望风披靡,可传檄而定。并沿水路直趋成都,东路若取得突破,纵然北路受阻,孟蜀同样难逃覆灭之局!”

“如诸卿之言,朕可稳坐东京,以待捷报了?”刘承祐淡淡一笑。

“陛下筹谋多年,准备充足,知己知彼,王师定蜀,乃大势所趋,焉能不胜?”范质应道。

“成都有何反应?”刘承祐问。

“山高路远,交通堵塞,尚无消息北传,但可料其仓皇难定!”赵普说道。

沉吟了一会儿,刘承祐对柴荣说:“今举大兵伐蜀,朝廷重心,专于西南,但其余诸边,亦不可放松,当着守备兵马,提高警惕,免于松懈!”

“是!”

......

夔州,巫山县以东四十余里,稍显紧凑的长江水道上,一支庞大的船队,正停泊于其间,绵延十数里,像一条蛟龙般,在江面涌动。

主舰之上,“汉”、“赵”之旗迎风高扬,这便是由赵匡胤所统帅的东路伐蜀大军。此番进军,除了两百艘诸类水师战船之外,汉军征调了七百余艘大小船只,用以运输军队、粮食、军械,荆南三州境内,善操舟楫的渔民水手,都被征调随军。

时值七月下旬,秋风卷动波澜,两岸青山,层峦叠嶂,影影绰绰,落叶飘零,顺水东流。在距离大队五里开外,激烈的水战,正在进行之中。

赵匡胤领军自秭归出发,稳定进军,逾两日,即侵入夔州境内。闻汉师之来,夔州水军即奉命出击。赵匡胤即遣江陵水军都指挥使张彦卿,率领两千水军,前趋进击,开启西进第一战。

巫峡的地形,实则并不利于水军的大规模转挪作战,是故双方交锋,迅速地演变为接舷近战。绝壁夹岸,杀声在江上回荡,双方两百余艘战船,交织在一起,数千水军,浴血厮杀,持续了近两个时辰,方才有所回落。

蜀军的人、船要多一些,接战初期,尚且僵持了一阵,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被汉军压着打了。江陵水师,乃是在原荆南水师的基础上,裁汰整编,补充健卒,加以长时间的得法操练,大部分军士,都是经历过水战实战的。

相较至于,蜀军的水军,就如其陆师一般,少经战阵,疏于训练,一加接触,没有快速崩溃,都是仗着巫峡的逼仄。

汉军这边,张彦卿也不负柴荣的举荐,水战指挥才能卓著,亲自在前指挥,麾下汉军,不断登舷,驱杀蜀军。汉军冲舟,寻隙而进,小范围攻杀,快速战斗,两个时辰下来,已然攻夺蜀船二十余艘,杀伤蜀卒上千。

箭矢横飞,刀剑交击,鲜血将清澈的江水浸红,数艘燃烧的舰船,冒着黑烟,闪腾着火光,逐渐沉没......

正值壮年,神色严重地站在将旗之下,在几名盾兵的护卫间,盯着前方交战的情形。脚下占的,是一艘夺取的蜀军艨艟,身边几名旗兵,随时准备听候吩咐,挥旗指挥。

“蜀军败局已定了!”冷峻的目光纵览前方厮杀的情况,严肃的面庞闪过一丝波动,露出喜色,大声道:“传令,前队继续加强进攻,将这支蜀军彻底击溃,中队掩护支援,后队清剿收俘!”

“是!”身边的令旗快速重复挥动。

“此地虽难施展阵型,不利包抄围歼,蜀军想要撤离,却也没有那般容易!恭喜将军,此战当大获全胜啊!”在张彦卿身边,一名水军指挥,笑眯眯地道。

眼见胜局已定,张彦卿放松了些,轻松地说道:“夔州的水师,不足四千,此番当是全部来了,正好一举歼灭。无水军可恃,我军便可从容封锁两岸,拔除沿岸军寨!派人,向赵都帅奏捷!”

“是!”

汉军中军,站在旗舰上,耳闻自前方传来的厮杀声,赵匡胤的脸色显得从容而冷静,不动分毫。一双虎目,隐露精光,透着种踌躇满志的情绪。

在淮南大战之后,赵匡胤已有五年多的时间没有统军上战场了,这么些年间,他一直是作为殿前司的高级将领,在东京任事。虽有两次代天巡检边事,可谓深受皇帝信重,但同样的,他的仕途也步入了一个平稳期。

对于赵匡胤而言,自然是不满足的,而想要打破桎梏,唯有战功,唯在战场,就像当年在征淮期间,连番战功,声名鹊起一般。

虽然在当年,赵匡胤就有单独领军,独立作战的经历,但此番,作为一军统帅,主方面之事,还是头一遭。

从受命南下统军开始,赵匡胤就下定了决心,建立功勋,在大汉一统天下的进程中,留下自己的印记。哪怕如今,赵匡胤也才三十岁出头,但对他来说,始终有种“时不我待”之感。

前方厮杀正酣,赵匡胤的注意却似乎不在上边,反而观察着江峡两岸,微微叹道:“越靠近巫峡,这地形越加险峻啊!”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

作为与赵匡胤在淮南拼命的老兄弟,党进此时跟在其侧,听其呢喃,不由好奇道:“都帅在念什么?做文章吗?”

见其大大咧咧的模样,赵匡胤不由一乐,道:“平日里也劝过你,多读书,明理增智。我所读者,取自郦道元《水经·江水注》,说得便是三峡地理水势,果如其言,连山层叠,遮天蔽日,实乃我进军的阻碍。前面不远,便是巫峡山,乃是我们需要跨过的第一道阻碍,也是最重要的一道!”

听其言,党进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说:“任他什么阻碍,大军在此,踏平即可!”

“党兄豪情胆略依旧啊!”赵匡胤笑了,对党进那股精气神,很是赞赏。

“这些年,一直待在军中,除了训练,就是轮值,太过憋闷了,此番都帅带上我,定要杀敌建功以报!”党进道。

听其言,赵匡胤心中喜悦,但还是摇摇头:“你此言不对!杀敌建功,是为了大汉,为了陛下,可不是为了我!”

见其教训,党进嘿嘿一笑:“是!”

“前方杀声减弱了!”党进前指提醒。

侧耳倾听,果然,原本喧嚣的喊杀声,几不可闻,赵匡胤平静道:“看来张彦卿建功了!”

第19章 武夫第380章 投汉第264章 孺魏王第131章 鸣沙匪第497章 重拾第177章 同榻卧谈第427章 饶乐国的困境第33章 真正目的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73章 赵大已在军中第404章 冬夜第398章 换个思路第5章 刘皇帝的考验又来了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63章 开宝十三年下半年第143章 艰难度日第104章 来点日常第2048章 最后的旅途19第81章 内外变动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负担第30章 湖湘之治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117章 机会第496章 上进之时上进之人第281章 忧国忧民范相公第353章 楚蛮归化的标志性人物第172章 更像打仗来的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478章 开宝二十九年第114章 大朝会第3章 台怀之事第138章 从长计议第273章 萧思温跑了第87章 栾城之战(1)第125章 邢州事第193章 杨邠案(1)第161章 十五子,新人与旧人第1703章 如释重负第438章 与太子的牵涉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362章 分封?第51章 该当有所“表示”第478章 登封降禅第149章 邺都城下世宗篇35 安东事变第488章 真实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168章 塞上风光第162章 河东风云(9)第1751章 结束了第50章 下定决心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79章 势孤危第115章 瀛州第149章 河东巡抚第322章 针锋相对第303章 兄弟之间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359章 难以揣摩的心理第410章 克制第287章 反击从野狐岭开始第309章 江淮将帅第340章 杭州登陆第270章 城上城下第32章 潞州震动第339章 走向“词帝”之路第1777章 东平王的谢幕第299章 辽国的情况第470章 最困难的时期已经度过了第56章 腹心之谈第232章 南口大战1第256章 进击的蜀军第221章 成长的王彦升第160章 河东风云(7)第36章 奉宸营第30章 满堂春宴第124章 幽燕事了(续)第67章 遗表第222章 銮驾临幽州第16章 态度迥异第317章 这山庄还是不建了第131章 川间栈道败兵急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284章 让皇帝放心的少数人第353章 信使第138章 从长计议第80章 春夜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354章 扯后腿的在朝中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国的政治生态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来做第157章 《刑统》将成第347章 谈话第201章 正面交锋第232章 西域形势一片大好世宗篇26 北廷国相第50章 南汉来使,庆功宴世宗篇26 北廷国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