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蜀亡

听赵匡胤这么一说,党进若有所思,旋即就是一副不乐意的样子:“原来你是在顾忌北路大军!两路进兵,同为伐蜀之师,他们走得慢,难道还要怪我们进军快吗?再者,将士们一路西来,也是经过苦战厮杀的,自夔州至成都,那么远的距离,何其辛苦?

如今,成都就在眼前,唾手可得,都帅却心存犹疑,想将破城灭国的大功分出去,若是让将士们知道了,怕会生出怨气!”

“我看呐!就属你的怨气最大!”赵匡胤瞪了他一眼,道:“你都作此想法,北路的将领们呢?若人人都以自功大,矜功邀赏,两军必起争端,进了成都,亦生其乱!”

事实上,赵匡胤心里也有些纠结,对党进的认识想法也能理解,但是,他看事情的角度终究不同,他不只是一个军事家,还是政治家。玩政治的,事情考量难免复杂些。

他这支东路军,无论从兵力还是将领上来说,都属偏师,是策应北面大军的,飞驰至成都,已经有喧宾夺主之嫌了,难免引起北路军的嫉惮。

倘若北路大军仍受阻与利州抑或剑阁,那么赵匡胤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拿下成都。然现实情况是,北路军已经尽破北面阻碍,越过险要,进入绵州,距离成都急进也就一两日的路程,骑兵更是旦夕可至。如此,赵匡胤就不得不多一层顾虑了。

对于赵匡胤来说,他此番领军,提前一步抵临成都,功劳已经足够大了,回朝之后,加官进爵,勋荣满身,是肯定的了。若是还不知足,容易引起别人的嫉妒与攻讦,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赵匡胤岂能不明白。甚至于,就眼下的情况,北路军将士恐怕已经有想法了......

再想想北面的将帅们,向训、高怀德、王全斌那些人,哪个资历、身份、地位弱于他。即便向训素有气度,也难免不生出些想法。

在确保功勋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成都,冒着得罪北路将帅的风险,不值当。吃独食,可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再者,有一说一,相较于东路军,北面的战事,总体看来,将士确实要更辛苦些。

当然,有的话,是不好与党进直说了。与他讲这些,都是话题谈到了这里,甚至于,看党进的反应,赵匡胤都觉得自己说多了。

想了想,赵匡胤十分严肃地对党进道:“此事,我意已决,勿复多言!还有,我们方才的谈话,不许泄露出去,以免引起军心动摇。记住,要以大局为重!”

听赵匡胤这么说,党进很想回一句,我不知道什么大局,但面对其严肃乃至严厉的表情,还是老老实实地听命:“是!”

未己,寨前军校前来通报,成都有使者出,欲求见都帅。脸上不禁流露出好奇,拍了拍生着闷气的党进:“走,我们去看看这成都使者来意!”

在汉营前,李昊与赵季文一文一武,恭候在前头,身后是上百辆装满了物资的驮车及押送的人。

营门大开,赵匡胤与党进走了出来,听到“都帅”的称呼,李昊与赵季文赶忙上前行礼,并做自我介绍。

目光中难免玩味之色,赵匡胤瞥了眼赵季文,看得这厮很是尴尬。又瞧向一脸老相的李昊,问道:“二位来此何干呐?”

李昊上前一步,脸上带着谦卑的笑容,说道:“回都帅,王师远来,车马劳顿,下臣特奉命,准备了些酒肉前来犒师,另从城中召集了些仆妇给大军备炊。”

小心地打量了赵匡胤一眼,李昊又双手捧着降表,敬上,说:“王师之至,皇威电赫,圣略风驰,我家国主不敢再婴城相抗,今愿顺应大势,献土归诚,特进降表,唯冀保全阖城性命李,请都帅纳之!”

李昊言罢,跟在赵匡胤身边的党进,眉眼之间不禁露出了兴奋的色彩。看了看赵匡胤,张口欲言,生生忍住了。

赵匡胤则接过降表,打开看了看:“臣生自并门,长於蜀土,幸以先臣之基构,得从幼岁以纂承......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顾眇昧之馀魂,得保家而为幸。庶使先臣寝庙,不为樵采之场。老母庭除,尚有问安之所。见今保全府库,巡遏军城,不使毁伤,将期临照。臣昶谨率文武见任官望阙上表归命。”

阅完,赵匡胤轻笑着赞叹道:“好文采!”

闻之,李昊不由老脸微红。

没有注意其异样,赵匡胤想了想,在李昊意外的目光中,将降表递还,说:“虽已兵临城下,孟氏能够顾惜成都百姓,免千年古城毁于战火,也算悬崖勒马,功德无量。不过,这封降表,不是我赵匡胤能够受纳的,二位可奉之,前往北路军中,进与我大汉两川行营都部署向公。

公已在南下之途,距此当在不远,就烦劳二位辛苦些,再北上多走一段路。至于这些犒军之资,本帅就笑纳了!”

李赵二人对视了一眼,赵季文有些纳闷,李昊则有些意外,随后若有所思。

“党将军,派一小队骑兵,护送他们北上!”赵匡胤对党进吩咐着。

“是!”党进高声道,但是个人都能听出他语气中的愤慨。

“都帅,这一日夜间,你可是放弃了三次进驻成都的机会啊!”回帐途中,党进一脸难受的表情。

“若是传出去,或也不失为一桩美谈,你说是吗?”赵匡胤轻笑道,明显看得开。

“成都的犒军之物资,让人检查一下,如果没有问题,分与各营。将士们确实辛苦了,也需要犒劳!再给崔彦进那边,送一部分去。投降的蜀卒,也赐些酒肉!”赵匡胤吩咐着:“你若心里有气,就多喝点酒!”

“是!”党进无奈应道。

至巳时左右,成都北郊的地面,传来一阵震颤感,却是数千汉骑,在骁将马仁瑀的率领下,直趋锦官城。

赵匡胤入盆地后,得知了北路军的情况,同样的,在拿下绵州,收降伊审征军后,北路大军也知晓了赵匡胤的进展。得知其已近成都,北路的将帅们,当然坐不住了,当时就有将领大骂赵匡胤,说他抢功来了......

向训的涵养足够,但面对军情汹涌,也不好强压,于是在绵州稍作休整,即引兵加速南下。而马仁瑀所率骑兵,自当为先遣,平原任其驰骋。

得知马仁瑀军至,赵匡胤显得很热情,派人邀其下寨于侧,并将成都给的犒军物资分出一部分给他们。

而李昊与赵季文,北上途中,身边又增加一些汉骑,遇到了马仁瑀军,得知其是去奉降表的,马仁瑀果断命人一起“护送”。

在汉州,雒县,向训大军已军至此,即便扣除沿途留驻的军队,北路平蜀诸军加上收降的蜀卒及征召的民夫,也有将近十万人。比起南征初期,人数不加减,反而翻了近一倍。

面对蜀使之来,大军止进,原地休息。向训则于道左野外,铺毯简置席案,并邀高怀德、王全斌等将,接待李昊。

阅过降表,向训眉眼间露出喜色,即受之,对李昊道:“蜀中主臣,能有此意,十分难得,本帅且受之,并奏表天子,优以恩待。我遣部将,随你回成都,面见孟昶,答复之,天子仁德,朝廷必以恩信加之,只要肯降,使成都免于战火,便是大功一件,让他无需忧虑。”

“谢都帅!”得到向训的保证,李昊大松一口气,躬身拜谢道。

收起降表,向训思考了一会儿,看着李昊,问道:“本帅听闻,我东路大军,已于昨日便兵临成都近郊,蜀主既修降表,何以舍近求远?”

闻问,李昊将东路军的情况以及赵匡胤的态度,给向训讲解了一遍。

悉之,稍显意外,迅速地回过神,朝其吩咐道:“二位北来辛苦,可先下去歇息片刻,喝些水,进些吃食。稍后,我即派人随你们回成都!”

“谢都帅!”

“慕容承泰!”向训又朝慕容承泰道:“你随他们,先去一趟成都!”

“是!”

待蜀使退下,环视一圈,对高怀德及王全斌道:“这赵匡胤临成都而不取,遇降表而不纳,这是在等我北路大军啊!”

“此人的胸襟气度,大为不凡,竟能忍住先入成都,俘其君臣的诱惑,值得佩服。难怪陛下委以重任,让他做东路主将!”高怀德想了想,有些感叹。

对东路军动作颇为不忿的王全斌,此时语气也缓和了几分,道:“也算他识趣!

不过,此人千里趋驰,速至成都,就冲其这大但疾进,显然有取成都之心。只是我们大军已在侧,他不敢独享罢了!若不是那场秋雨,再加上伊审征的纠缠,任他百里飞舟,也不可能赶在我们前面!”

“不管如何,我们此番,却是要承他这份人情了!”向训轻舒一口气。

“然而,就算让他先进了成都城又如何,还怕本帅抢功吗?我北路大军的功劳,可不是一座成都城就能够盖过的!”向训又道。

他这话说得,大气慨然,极有气度,但心里究竟何种感触,就不足为人道了。

乾祐十年八月十八,平蜀北路大军,兵至成都,与东路汉军会师城下。闻军至,蜀主孟昶备亡国之礼,率文武军民,迎候于升仙桥,向训承制释之。

后蜀遂亡,自后蜀高祖孟知祥开国,历两代,凡二十四年。

第5章 恶劣的处境第78章 涡口之战(2)第12章 方略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结束第129章 割地、称臣、纳贡第435章 还是比烂的时代第94章 善后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绝唱第313章 日常第95章 玩阴谋第130章 陈桥第417章 轻狂第367章 礼遇隆重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72章 驻足石壕镇第109章 制举收尾第79章 势孤危第79章 父子问对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242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289章 捷报齐至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60章 惊喜来得太突然第138章 回宫第99章 北使南归第206章 赵思绾落网第301章 从清丈土地开始第160章 三个青年第8章 琼林宴第284章 影响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179章 长教训第63章 开宝十三年下半年第1796章 刘皇帝的支持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阳第138章 请立太子第65章 开封府尹的问题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将第160章 平定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55章 符氏姐妹第382章 朕知道你们不满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8章 琼林宴第142章 准备杀鸡第1675章 血战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潜龙在渊第1790章 忧劳第139章 众臣拾柴第236章 南口大战5第101章 刘知远在洛阳第287章第159章 政事堂中的平衡第284章 影响第135章 韬光养晦第94章 大动干戈的节奏第2049章 最后的旅途20第313章 日常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131章 川间栈道败兵急第62章 难得迟疑第497章 重拾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48章 瑶蛮的格局第403章 抓起来!第18章 诏议国策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完结感言第341章 向钱看第1808章 老来丧女第2章 父母兄弟第159章 礼尚往来第159章 还朝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71章 叛军势蹙第1750章 《桃兰赋》第4章 君臣同心第142章 铁索横江第1751章 结束了第1718章 太孙之争早有苗头第150章 听政第25章 李史合谋第80章 春夜第457章 郑州第104章 饿狼相争第326章 刘皇帝的态度第223章 南北海军第419章 离宫、噩耗第263章 纵论天下第284章 让皇帝放心的少数人第291章 和议达成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335章 改到自己头上第498章 六十年来第一遭第197章 开封扩建第438章 抗洪救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