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议

相较于檀州那边的惊天动地,居庸关方向的情况,要显得平静得多,祥和得多。不似密云方向,对于居庸关,汉军以监视为主,策应檀州方面攻势。

檀州乃必拔之地,而居庸关作为太行八陉,天下雄关,形势险峻,比起密云在地利方面优越得不是一星半点。而居庸关后,辽军已是重兵云集,随时可以支援,想要攻破,也没那么地容易,并且稍微不济,则事不妙。

是故,虽然汉军同样兴师动众,大举自昌平出击,看起来气势汹汹,但实则小心翼翼,十分持重。昌平距离居庸关很近,只有二十来里,双方可谓互相在眼皮子底下。

因此,都不需另设辎营,以应粮秣、军械,悉数屯于昌平城内,由兵部郎中兼行营转运副使韩徽驻守,并负责调度供给。韩徽这“橐驼儿”,入仕也有些年头了,乃是朝中的后起之秀,一直在兵部供职,深受宰相魏仁溥的看重,耳提面命般教导提携。

当然,这不只因为他是韩通的儿子,主要还在于他本人确有资质,虽则形象有些,但见识不俗,办事能力也在兵部的这些年中锻炼出来了。此番,得以从征北伐,还被委以要害之职,只要不犯错,回朝之后,升职加勋,荣获重用,便为自然之事。

不似密云那边,汉军直接叩城围堵,抢占要冲,绝断联系,压迫十足。安审琦这边,率十万之众,稳如老狗,甚至不敢过于迫近居庸关城,仅仅抢占了南口,而后再无进展。

与密云情况相类的是,在居庸关南,汉军同样是大兴土木,立坚壁,设固垒,明明是出击之势,却做出一副防守姿态。同时,在昌平与南口之间,修建了一条长约十几里的甬道,平整道路,用以运输粮秣辎需。

这些动作,对于汉军而言,可谓熟练,也不怕耗费民力。对于汉军这种作态,居庸关的辽军,也没有完全坐视,派骑兵袭扰过,但就如此前的交锋一般,有骚扰的效果,但其效甚微。

甚至于,在汉军强势而果断的应付下,几次被缠上,一旦滞留抑或撤退不及,就有被步骑合围的效果。因此,自汉军大出昌平,自居庸关出击的辽骑,被包歼了近两千人。

事实上,仗打这个份儿,不说汉军,辽军自己都发现了,似乎完全被压制了。想要靠铁骑纵横打击,完全不奏效用,在野战方面,汉军完全不虚,正面对战,靠着步骑配合,汉军完全能压着辽军打。

而要发挥骑兵的机动能力,兵少则不顶用,汉廷中央花了十年时间武装训练的数万骑兵,都调来参战了。兵若众,则进了关,就得顾忌能否顺利退回去。汉军步卒,或许追不上四条腿,但若配合骑兵、城堡、地形,再加庞大的军队、人物力,对于他们的压制力可太强了。

在汉军强大的工程能力下,一座庞大而牢固的营垒在居庸关南外拔地而起,寨成之后,便再无更多的动静,没有一点前趋朝辽军发起进攻的意向。

除了打造攻坚重械,监视敌关外,再无异动。而作为主帅的安审琦,除了统驭将士之外,更多的就关注着檀州的战况,同时带人察看居庸关周遭的地形,大赞其山势雄奇,风光秀丽......

居庸关南的汉军,仿佛是为了“郊游”来了,只是规模有些大,来者不善。攻又不攻,退有不退,这可让守备的辽军难受了。

自汉军北伐以来,居庸关地区,辽军屯集了大量的兵马,足有近五万人,以骑兵为主,驻扎在关城及其后的原儒、妫地区。

这一片地区,是自古以内,争霸之所,关防要害,千年以来,屡次发生战争。远的不提,就唐季以来,群雄割据争霸,河东与卢龙之间的角力,就基本围绕着这片区域,李克用屡次发兵进攻,意欲通过居庸关而取幽燕。

也就是石敬瑭太过“大方”,将十六州给了契丹,将山川形胜,强关险碍,拱手与人,给后来者,造成偌大的麻烦。当然,地势固为要冲,为敌所据,但决定战争胜负结果的,还是看硬实力。

居庸关的辽军主将,名叫耶律琮,契丹皇族出身,曾随耶律德光灭晋,有功能,料敌强弱,进退合宜。自汉军北伐以来,一线对汉作战事宜,都是由萧思温与他主导,相互配合的。总体而言,还算得力。

不过,在安审琦大军占据南口的这段时间,他的心情很是烦躁。一是汉军的表现让他憋得慌,心存忧虑,二是来自辽帝殿帐的对敌策略,让他烦闷。

没错,关于打“防守反击”,靠城关防御,消耗汉军兵锋士气的战法,耶律琮是持反对意见的。当得知,是北院大王耶律屋质提出之时,更令他郁闷了,不知道为什么素来以睿智明断闻名的耶律屋质,会出此昏策。

几度向文德大营上表进言,阐述自己的想法,都被打了回来,只让他善守城关。所幸,在九月二十一日这天,辽帝耶律璟亲自东来了,随行的还有八万辽军步骑。他这一来,居庸关一线的辽军实力,顿时突破十三万。

闻此讯,耶律琮是喜不自禁,交待好居庸关的防御事务,飞马出关,直向怀来,欲亲谒辽帝。

“臣参见陛下!”在御帐之中,耶律琮顺利地见到了辽帝,恭拜大礼。

“公免礼!”对于这种太宗朝的老臣,耶律璟一贯以来,是很礼待信任的。

命人给他奉奶茶,耶律璟看着他,察问道:“居庸关防御如何?朕听说汉军还没有发起进攻”

耶律琮点了点头,道:“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南口的汉军,仅为佯动,他们的主攻方向,乃是檀州密云。抢占南口后,大造防御寨砦,将我军堵在南口以北的意图很明显,臣料想,他们是想要依次,将大辽在燕南的城关碍口,逐步拔除!”

Wшw● тtκan● ℃o

听其言,耶律璟的神情有些严肃,认真地想了想,看着耶律琮,郑重地说道:“公几次上书,说以军略,言大辽不当以守,还应立足于攻。朕此来,也是想亲自听听你的想法!”

“正欲禀告陛下!”见辽帝这种态度,耶律琮当即说道:“此番汉军北伐,劳师动众逾百万,其势虽汹,锐不可当,大辽固然不足与之正面交锋激斗。然如欲采取守势,想靠防御退敌,同汉军比拼消耗,臣实不敢苟同!”

看了眼耶律璟,见他听得认真,耶律琮思路明晰,也更加从容叙来:“自古以来,南人善城池攻防,北人擅骑射游猎,大辽军队,以铁骑为主,如以控弦之士,龟缩于城池关寨,俟汉军来攻,岂不是自废武功,自取其短。

而汉军,以步军为主,阵战、城战,本其所长,让他们从容兵临城下,准备充分,而发兵进攻,却是扬其长而攻我短,实不足取!

臣早有闻,汉军兵甲坚利,准备了大量的攻城巨械,如欲固守,难保无失。如居庸关,地形虽处要害,关城也称坚固,然容兵不多,且利于北守,今汉军自南口进攻,却难为我军不破之依恃。”

稍微停顿了一下,耶律琮继续道:“即便,我军坚守,能有成效,汉军寸步难进,然如欲与之长期对峙,更为下策。

此番,为御汉军,陛下大点兵马,自西至东,发三十万之众。三十万之师,每日所需消耗的口粮、草料,何等之巨,以大辽的如今的国力,能供给大军耗用多久?

汉军则不然,其人物力之盛,能够支撑的时间,实难以估量。如采取长期鏖战,想要拖疲、拖垮汉军,臣只怕最终非但不能达成目的,反而中其下怀......”

耶律琮的这番话,前者在上奏中,已经阐述得很清楚,也正是忧虑于此,耶律璟的态度方有所转变,并亲自领军而来。

沉吟几许,耶律璟问:“如依你之言,守不足守,然立足于攻,如何攻之!正面对敌,能够击败汉军?”

对此,耶律琮说道:“陛下,汉军势大才雄,其实际动众,军民绝对超过五十万,可谓盛矣。然而,想要供给这五十万众的军需辎重,所付出的代价更超乎想象,而其关键,就在于粮道!如能对其粮道造成打击,纵其人众,又何惧之,而这,也正是大辽铁骑之所长,该当施展发扬的地方!”

听他这么说,耶律璟眉头深锁,露出一种迟疑的表情,应道:“此前,铁骑南出,掠杀幽燕,汉燕军民竭力抵抗,前后鏖战四十余日,不是已经证明,效果欠佳,而造成我军损失不小!”

对此,耶律琮严肃道:“陛下,臣以为,前者之失,在于出击之军,实力不足。即便如此,给幽燕汉军民造成的损伤,堪称重大。

今陛下亲率大军南狩,如能施展宏略,集中力量,打击其粮道,进攻其后方,使战火蔓延至河北。通过平原野战,在此道上与汉军纠缠,大辽岂能惧之,也是以我之长,袭其之短!”

第342章 敏感的刘皇帝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世宗篇40 后、王之逝,帝国十年第200章 新的时代第175章 在滑州第133章 延禧驿第27章 父子座谈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48章 瑶蛮的格局第33章 豪强第276章 阴山南麓的战事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83章 太子的作用第164章 监国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144章 东宫家事,接连凋零第200章 新的时代第64章 边事不宁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57章 扬州案有结果了第1704章 崇政殿内第64章 杨业却敌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弹开始第77章 涡口之战(1)第322章 针锋相对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457章 粉饰一二第51章 以镒称铢第64章 回鹘汗之死第195章 杨邠案(3)第1716章 共治时代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将第131章 东京乱象第70章 同州之战第124章 定难军事第356章 磨砺与考验第33章 豪强第2054章 太宗篇1 变天第19章 用兵筹划,自此而始第272章 被放弃的耶律斜轸第347章 割韭菜第79章 大获全胜第413章 态度与宣言第158章 朝官实用第70章 卫公辞世第417章 庆典一般的刑场第1741章 压力转移第40章 开拓之志第50章 小满与临盆第2章 王、郑二公第285章 家务事第131章 政事堂中的忧虑第311章 李沆第110章 西南将帅第47章 高丽定安之事第112章 整风第218章 走私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1769章 影响力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166章 一座庄园第178章 帅府筹谋第1685章 一稳到底第1790章 忧劳第81章 厮杀汉第1776章 东平王府内第1章 自闭少年刘承祐第8章 宰臣间的龃龉第31章 首义三节度第185章 勤勉为国杨相公第178章 祭拜第431章 吐蕃之乱 可安心乎第118章 商贾第270章 立场第104章 饿狼相争第44章 听政湖湘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转移阵地第282章 善后之议第469章 四大改造、营所改革第289章 大汉宰相不好做第312章 中宫虚悬,赵普索权第1681章 陆海之争第340章 《开宝总类》第209章 各执己见第232章 南口大战1第287章 赵普使蜀1第96章 第四次出巡第43章 刘皇帝训子第65章 制举进展第11章 请教第393章 钱去哪儿了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结束第254章 久待良机第1695章 袁家庄第301章 从清丈土地开始第472章 声势浩大第150章 为将军践行第180章 过邺都世宗篇41 帝国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