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再度上演檀州事

春阳高照,略显干燥的风,吹拂在云州大地,云中城外,大汉的战旗遮天蔽日的,自发起进攻始,雄浑的战鼓之声就没停过,为给将士助威,擂鼓手都换了好几批。

虽说是攻城,但在云中城垣上,却没有多少厮杀。汉军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土工作业上了,步军方阵陈列于城下,铁骑游弋于四周,不为进攻,只作掩护。

大量的随军辅卒及民夫,像一群群辛勤的蚂蚁,自后方将一袋袋装好的泥土,投入城下的壕沟之中,继续此前未完成的工作,将之填满、填平。

对于汉军的动作,守军也是早有预料,毕竟在此前的试探进攻之中,已经填充了一部分,壕沟不平,汉军的许多冲城利器,都无法发挥效用,对城郭产生太大的威胁。

对此,辽军自是以弓矢射之,对军民施以打击,冒着城上的箭雨,虽有一些防护器械及设施,仍旧有不小的伤亡。当然,城下亦有弓弩手,与之对射,因为云州城太过高耸,也难以起到太好的压制效果。

不过,在把壕沟填满之后,接下来的动作,就让辽军有些坐不住了。土袋继续向上堆积,以圆木、绳网固定,再充实以黏土,在军民的辛苦打造下,土墙越积越高,一座斜坡逐渐成型,并且继续垒高......

耶律挞烈在北城上,是眼瞧着汉军的动作,以他的眼光,自然知道汉军这是在搞什么名堂。

没有丝毫的犹豫,即可开城门,派骑兵出城袭扰,想要打断汉军这危险的工程。然而,在城下严阵以待的汉军步骑也不是干看戏的,枪盾军阵以一种压迫性十足的姿态逼向出城辽军。

因为空间狭小,出城的辽骑人数虽然不算多,但根本施展不开,而论近战混战,又哪里是汉军军阵的对手。城上虽有弓箭的掩护,但起到的效果不大。

很快,出城的辽军就挡不住了,非但没有破坏掉土山,反而折兵六百余卒,慌忙撤回城内。寻到机会,汉军趁势冲向城门,想要尾随还城的辽骑入内。若非城上守军不惜箭矢、滚石,耶律挞烈又果断泼火油阻挡,并亲自指挥阻敌,降下千斤闸,或许就真让汉军突进出了。

虽然是有惊无险,但耶律挞烈也是惊魂不已,同时冷静下来,心知在汉军如此迫城的情况下,是不好出城的,个中风险,着实太大了。

但另一方面,面对汉军不停罢地堆积土山,垒造高墙,心中的焦躁,也是无以复加的。

汉军的此番土木工程,比檀州那一次,还要过分些,土山堆得更近,摆得更宽,垒得更高。也是因为在防御方面,辽军也是花了大功夫的,檀州失守前前后后的细节情况,耶律挞烈是同萧思温、韩匡美二人,仔细交流过的,也做了针对性准备。

一个冬季下来,云中的城墙被拔高到近四丈,扩宽增厚一丈有余,城墙周遭的房屋等木质建筑,全部拆除,又广备沙土,同时也储备了大量了火油。这就导致汉军的云梯这等重型攻城器械基本失去了效用,不够高,当然,不是不可以改造,但是费时费力,转移不便,也不稳......

于是,因地制宜,干脆造几座土丘,那样人摆得更开更多,也可在高度上建立优势。汉军什么资源都不缺,尤其不缺人。

整整一个白日的时间,汉军将士做的,就是体力活,大造工程,即便如此,仍未完成。当夜,辽军再度出击,想赌个汉军懈怠的可能,借着夜色,捣毁土丘。

然而,汉军又能不备,在那土丘高墙后边,暗中埋伏有精兵。待辽骑出,弓矢弩箭如雨直下,令其损折颇多,狼狈逃返。

第二日,又是同样的做法,并且效率更高了,以北城为例,一共营造了三座土丘,皆与云中城平齐,甚至更高,土丘之间,间隔半里。而每座土丘顶部的平台,可容两千卒,骑兵都可直驰其上。

当然,四面城墙,进度各有快慢,以慕容延钊那边效率最高,毕竟有檀州城的经验。花了三天的时间,土丘高墙全部营造好。

到第四日,汉军抛车齐出,每座城门,都调集了一百五十架霹雳车,火油、石弹,不要钱地往城上抛射,铺天盖地的“炮弹”,似乎要把城砸塌一般。一整日都是如此,丝毫不吝惜消耗。

面对汉军这等战法,即便耶律挞烈早有准备,真正面临的时候,还是有种无力感与憋屈感。事实上,在汉军的土丘高墙立起之后,辽军守兵,就彻底被锁死在城中了,再没出击的余地了。

有鉴于此耶律挞烈也在城内,做了应对性措施,比如把每座城门用土石堵死,以表死守的决心。耶律挞烈是熟识兵法的,心知一味的死守,是要不得的。在他的构想中,哪怕守城,也要充分利用骑兵的机动能力,袭扰、破坏、突击,但是,汉军根本不给机会。

原本耶律挞烈是寄希望耶律璟在长城一线留下一支精骑,一员大将,用以整合阴山一带的州县部卒,在外袭扰。兵马不需多,只要能起到一定的牵制作用,与城内守军内外呼应。

然而,一个没想到,是辽帝又败于杨业之手,耶律沙军那边又出了问题,使得兵心大丧,难以留力。两个没想到,是辽国内部的叛乱,远比想象的要严重,影响深远,实无力照顾云中的战况。

虽然,耶律璟还是留下了耶律贤适在南面统兵,策应云中,但是,汉军也不是没有反应。给那耶律贤适找了两个对手,一个石守信,一个郭崇威,以两万步骑在长城一线布防。

是以,云中就是孤城一座,在这样的情况下,汉军仍是结硬寨,打呆仗,窒息般的准备,压迫性的进攻节奏,完全让人喘不过气来。

一座檀州城固然坚固,但同云中比起来,却有不小的差距,是以,云中成了真正检验汉军攻城实力与展现其进攻艺术的城池。

当然,再多的设施建筑,都是为人服务的,战争的胜负,还得靠将士左右。一直到第六日,在将帅的指挥下,一场比檀州更“富裕”仗,正式展开了。

二十多万大汉军民,被分为三批,不分昼夜,轮番休息,连续进攻,以一个极其强势自信的姿态,向云中的守军展示大汉军队的勇猛风采。

云中的辽军,倒不像檀州守军那样手足无措,他们也是经过守城训练的,在耶律挞烈的统筹指挥下,也是顽强抵抗,用命相争。

但是,兵寡如此,汉军也太强势,耶律挞烈苦心经营的云中外城城防,坚持了三日,告破。

第321章 驾幸枢密院第1674章 爆发第1685章 一稳到底第1786章 面目可憎第149章 邺都城下第28章 下狱第1795章 父子夜谈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潜龙在渊第137章 东京军政第409章 法不责众第140章 两个皇叔第88章 童谣第266章 断云岭大捷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313章 日常第308章 新贵第226章 一溃百里第1686章 雍王回京第23章 夜宴第175章 军略第107章 深思熟虑第418章 刘皇帝有请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来做第1689章 高规格第204章 事态扩大第105章 密探专奏第178章 祭拜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107章 飘飘然的李相第34章 亡国之族第140章 封王第68章 二次北巡第100章 梁山泺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义子第152章 又是一年二月二第170章 御宴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121章 招降纳叛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78章 召还二郎?第217章 幽州行营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106章 敲打第74章 东亚海盗的兴起第1754章 雄才难制第38章 任其纷扰第448章 还是太子立场坚定第1711章 赵王履职半岛史话·百年基调第121章 父子异见第456章 遗泽第70章 卫公辞世第396章 天花板第110章 议取淮南第181章 西巡路上怨言多第373章 开宝九年已过半第232章 淮南情况第1786章 面目可憎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遗产第62章 紧锣密鼓第212章 王朴卸任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102章 辽国现状第90章 栾城之战(2)第69章 祸事了第328章 决议横涉流沙第291章 淮东大案第133章 西征!第438章 与太子的牵涉第27章 大汉二十三道第126章 近臣之殇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第349章 边情第24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95章 大洗牌第121章 父子异见第178章 会猎第291章 酬功第215章 手忍不住颤抖第28章 封疆大吏第342章 敏感的刘皇帝第345章 玉林狗肉馆第478章 开宝二十九年第2068章 太宗篇15 热闹的夜第175章 在滑州第234章 南口大战3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243章 向辽阳进军第313章 晋王一家子第375章 少林寺第52章 六谷土豪第2066章 太宗篇13 不那么简单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327章 相对公平第44章 苏逢吉案结第1章 扬州的风波第401章 王彦升之死第469章 视察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