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酬功

时间进入六月,在开封北郊,大汉朝廷举行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公祭仪式,天子刘承祐实现了他的诺言,带领皇室、公卿、大臣、职吏、军队进行祭拜,同时,有超过十万人的东京及周遭百姓,也都参与其中。

其后,刘承祐又下诏,于太庙之侧,新建一座昭烈庙,立碑记文,用以祭奠为大汉战死的将士,以扬其献身精神。

并且,刘承祐下令,将自河东起兵开始,在大汉的建立、统一及对外战争中,所有战死的官兵,不论贵贱高低,悉刻名其间,永为纪念传世,今后之事,亦如此例。

这是个不小的工程,大汉立国十多年来,大小战事以百计,为国战死的将士,更是超过二十万人,最麻烦的,还是人员的核验,即便有迹可循,想要把名单完整罗列出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以此事之严肃性,又不能有任何的疏忽怠慢。

不过,困难是有,但此诏意宣扬开来之后,军心人情大悦。不知觉间,对于人心的凝聚,刘承祐是越发下功夫,舍得投入了。

......

夕阳缓缓而落,时近黄昏,盛夏的燥热只稍微散去几分,皇城前,大量的车驾、乘骑汇聚,可谓冠盖云集。陆陆续续地,穿过一道道宫门,经过检查之后,至崇元大殿。

拖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诸项筹备充分,升赏名单拟好,朝廷正式举行庆功宴。回到东京的大汉将臣们,早已是望眼欲穿。

得以参与崇元御宴的,都是北伐大军尉将以上将领,再加上一些表现特别突出的下级军官以及朝中重臣。当然,对于内外官兵的钱帛禄粟赏赐,早已展开了,那些仍在北边坐镇的有功将士,也特意多赐一份,以做补偿。

作为现存唯二的异姓亲王,赵匡赞自然是有资格赴宴的,在到东京的这段时间,皇帝对他的优宠,可谓冠于群臣,待遇之丰厚,令人羡慕。

手里牵幼子,安步当车,朝皇宫走去。若说赵匡赞有什么遗憾的事情,便是子嗣单薄,可谓中年得子,如今其膝下就一五岁的幼子,独苗,十分受其钟爱。此番御宴,将臣得携子嗣,他自然也把爱子带上。

宫门前,赵匡赞望见了前边两道身影,趋步上前,打了个招呼:“杨将军!”

走在前边的,正是杨业,回转身子,见到赵匡赞,也立刻行礼:“末将见过大王!”

“将军不必拘礼,你是大汉功臣,我承受不起啊!”赵匡赞哈哈一笑。

闻言,杨业摇了摇头,郑重地说:“若论功绩,还有比大王坐镇幽州、维护大汉北疆安宁更大的吗?”

杨业这话,说得赵匡赞心情愉悦,见其谦恭而毫无倨傲之色,对这个天子的心腹爱将,再高看一眼,觉得此人就差脑门上写着“前程无量”四个字了,态度愈加亲切了。

注意到杨业身边的一名将领,问道:“这位是?”

杨业介绍道:“这是前飞狐军使王审琦!”

“王将军之名,我也早有所闻啊,实乃国之良将!”赵匡赞立刻道。他这话,倒也不全是恭维,对于此前大汉布置在北面的边将,虽有素未谋面的,但多少了解一些,至少听过名字。

王审琦也拱了拱手,笑道:“大王谬赞了,末将不敢当!”

此番整军,王审琦的飞狐军也在调整范围,驻地调动,兵额缩减,而王审琦则是调回东京,虽然还没有发布具体的任命,但基本可以肯定,在三衙禁军之中任职。

当然,王审琦并不是个例,那些久戍边防的将领们,基本都另有差事,甚至有军转政的,比如国丈代国公折德扆。

而因为同杨业早年共事的关系,这份香火情持续至今,进京之后,两个好友免不得交往叙谈。说起来,这一世,王审琦早期的军旅生涯,还多仰赖杨业的举荐提拔。

“这是杨大郎吧!”赵匡赞又把注意力放在杨业手中牵着的杨延昭身上。

“正是犬子!”杨业说着,对杨延昭吩咐着:“大郎,还不向燕王行礼!”

杨延昭也是一点不怯生,躬身一揖。看着年纪虽不,但英气勃勃的杨延昭,赵匡赞不由叹道:“观其气度,果然天资不凡,不愧陛下所赞,真麒麟儿啊!”

此前,抽得闲暇,刘承祐还特地让杨业带杨延昭给他看过,心中喜欢,赞之为“麒麟儿”,这名声也就传开了。甚至,表露出待其长成,招之为驸马的意思。

这可让很多人羡慕嫉妒恨,你杨业得陛下宠信也就罢了,连子嗣都得欢心,只要不出大问题,杨家的显赫几乎是得到保障的。

东京大抵是天下是非最多的地方,因此,见风使舵,同杨业拉关系卖好的人增多了,同样关于他的非议也不少。回京之后,杨业也听说了那些流言议论,还颇有些不适,是以在为人处世上更加低调了。

三者偕同入宫,直趋崇元殿。在宫廷御宴方面,大汉也是很有经验的,至于庆功宴,十多年来已经举办了好几次,而在崇元殿举行,已然凸出其规格了。

汉宫之中,也唯有崇元殿,是真正经过扩建的,在诸多宫殿中,是一枝独秀。事实上,如今大汉宫室已然显得小气,尤其在东京扩建大修之后,古旧的建筑,局促布局,与整个京城大为不配。已经有不少臣子上书,说如今的皇城毫无大国之气,难配尊位,希望能重修,以彰权威,不过,都被刘承祐拒绝了,他的心思,可不在这上边。

暮色渐沉,崇元殿自是灯火通明,喧嚣一片,整个一副热闹的场面,宴席之用,宫人们早已备好。随着帝后齐至,宣布这场庆功宴正式开始。

作为庆功宴,主食当然是酬功了,刘承祐也很懂大伙的心思,在开宴之前,直接命人宣读对北伐有功文武人员的封赏。一共准备了八份名单,由几名近侍,轮番宣布。

与宴所有文武的赏赐、升迁,都列于其间,仅宣布,就花了近半个时辰。但是,没有人觉得不耐烦。

北伐功臣,军功第一,落在了慕容延钊身上,其下,安审琦、符彦卿、马全义、高怀德、赵匡胤、柴荣、李处耘、郭崇威、石守信,杨业排在第十一。

钱粮的赏赐,自不需多提,爵位上,提升了一大批人,主要针对中下层级的贵族,公爵以上,少晋升,只做了些调整。

慕容延钊改封卫国公,安审琦封荆王,符彦卿改封冀王,赵匡赞改封陈王,其余将帅公爵以上,多未作变动,但赐以丰厚的钱粮。石守信封新乡县公,杨业晋五台县公......

其他有功文武,多给赏赐,包括范质、薛居正等文臣,别看在殿议之时,大倒苦水,说国库如何艰难,但面对皇帝的赏赐,还是喜笑颜开的。

职位的安排上,主要在于禁军军职的调整,殿前司以高怀德为都指挥使,侍卫司仍由向训领着,汉韩通去管巡检司。杨业、石守信分别为殿前、侍卫都虞侯。

其他重要的变动,李处耘因主管大军后勤,供馈无缺,直接被提拔为枢密使,赵匡胤入枢密院为副使,在南口大战中表现出众的韩徽为枢密院承旨。

没错,此番回朝,首先易职的大臣是柴荣,他在枢密院的时间,太久了,刘承祐准备给其减减负担。

其余封赏升迁调动,不一一细表。

第446章 流光园第163章 河东风云(终)第69章 东出太行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47章 陶谷自荐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437章 改变的契机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将第189章 赵大述职第294章 刹车,碎叶河畔战鼓鸣第248章 西撤!第167章 先震后蝗第37章 回鹘使者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1755章 良平岛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隐患第436章 真实而残酷第312章 一举荡平第284章 影响第164章 监国第160章 平定第21章 黄袍加身第85章 浮雕第153章 破城曲折第390章 减丁政策,翻过那座山第151章 开宝七年第71章 平息的吴越大叛乱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1798章 宴无好宴第188章 永清军议第92章 两京并重第157章 提亲第100章 关中蜀乱第242章 何福进之死第20章 威临荆南第2108章 太宗篇终 一个时代的结束第2196章 仁宗篇13 帝国的棉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106章 陈觉怯战观成败第44章 听政湖湘第367章 礼遇隆重第1733章 王侁要倒霉了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169章 两面三刀第234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第354章 可以讨论出降了第343章 赵府君当权第1693章 安西王第27章 谋算无用,危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179章 榆林杨重贵第201章 擎天保驾之臣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结束第139章 韩常案第30章 收获第140章 杀心大起第501章 最后的旅途1第53章 兵制改革第204章 事态扩大第288章 敌酋首级献上第214章 荆湖之策第15章 渐不自知第50章 下定决心第158章 朝官实用第147章 孟昶的觉悟第461章 过重的恩典第388章 驻吐蕃大臣第164章蜀臣第495章 市场的形成第68章 离京前的安排第56章 是非无题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难欺第29章 请缨第47章 高丽定安之事第492章 事发仁宗篇1 正统时代第43章 大公主回来了第280章 传国玉玺的消息第78章 火油弹第105章 率意南趋以觅食第1767章 心头发慌第265章 秦凤既定第179章 长教训第503章 最后的旅途3第141章 父子关系第118章 蒲阴第1733章 王侁要倒霉了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81章 内外变动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7章 贵戚解权第166章 出使归来第49章 医政第318章 硕果仅存第272章 困兽犹斗第184章 刘承赟也来了第1677章 军议与战争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