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事不好(二)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猪肉。

海安过年的风俗与其它地方大同小异,腊月二十六一大早,家境不错家里养了猪的百姓就忙着烧水杀猪,不过就算杀自家养的猪也只留猪蹄、大肠肚肺和十几二十斤肉,剩下的全卖给左邻右舍。

家里没养猪在村里又买不到肉的百姓,忙了一年不能大过年的锅里也没点荤腥,就成群结队到附近的市镇去买肉,所以镇上的两个肉铺今天生意特别好,昨天杀的十几头猪没到中午就卖完了。

百姓要过年,衙役一样要过年。

潘二昨天就跟镇上的张屠夫说好了,张屠夫特意给衙门留了一个猪头和半片猪肉,驿铺王如海的儿子王千步虽在泰州城的饭馆学过厨但只会做本地菜,大头不得不放下腰刀拿起菜刀,换上一身以后不打算再穿的旧衣裳,在大堂前的院子里收拾起张屠夫刚送来的肉。

余有福见王千步想帮忙又不晓得咋帮,回头笑道:“千步,去找点树枝,最好是果树枝。”

王千步是驿卒的儿子,是在驿铺长大,后来又去泰州城见过世面,不但能听懂官话而且会说,下意识问:“余叔,找果树枝做什么?”

“熏肉,腊肉晓得不?”

“听人说过,没见过。”

“没见过没关系,等会儿让你见识见识。”余有福干脆放下腰刀,一边帮着大头洗肉一边感叹道:“我们老家过年不光要熏腊肉,还要熏腊鸡腊鸭,还要灌腊肠。今天太忙顾不上,等明年过年无论如何也要灌点腊肠。”

“余叔,我们巴县不是这么熏的。”大头忍不住提醒道。

眼看就要过年,余有福不免有些想家,无奈地说:“这儿的灶台跟我们巴县老家不一样,只能这么凑和着熏。”

正说着,李秀才拿着一叠笔录从大堂里走了出来,张士衡和一个弓兵把大堂里的那张小桌子和椅子也搬了出来,摆在第一间班房门口。

“士衡,出去问问胡家集顾廷贵的家人来了没?”李秀才看了一眼正在忙活的余有福和大头,随即放下笔录坐到椅子上。

张士衡应了一声,立马转身跑出去问话。

李秀才搓了搓手,拿起桌上的第一份笔录,这份笔录是他前几天问话时记的,这份笔录本来只有两张纸,现在多了一张,最上面这张是正坐在大堂看书的巡检老爷写的。

一个捐纳出身的巡检竟能写一手工整的小楷,本就让李秀才有些意外,而所写的话不只是让他意外而且让他大吃一惊,竟全是按大清律例所写的“批词”!

术业有专攻,大清律例的条文和成例汗牛充栋,不是名师指点,专门钻研律例之人根本不敢碰刑名词讼,他这个在巡检司衙门帮了六七年闲的秀才也不懂这些。

难道姓韩的出身官宦世家,难道他学过律?

李秀才越想心里越打鼓,不敢再小瞧正坐大堂里的韩秀峰,心想这么耗下去不是办法,要么卷铺盖走人另谋出路,要么得赶紧想个办法让姓韩的走人。

正胡思乱想,张士衡把一个背着灰布包裹的农户带进了衙门,躬身道:“李先生,顾廷贵的大哥来了。”

“哦。”李秀才缓过神,放下笔录用本地话抬头问:“你就是顾廷贵的大哥?”

“是,小人在家排行老大,廷贵最小,排行老四。”

“把包裹放下,打开给我看看。”

“哦,好的。”

农户头一次进衙门,紧张得双手发抖,外面还有好多人犯亲属等着探监,张士衡干脆帮他解开包裹,蹲下搜检了一番,确认只有四件换洗衣裳和一斤多用油纸抱着的猪头肉,以及十几个馒头,这才起身道:“李先生,就几件衣裳和一些吃食。”

李秀才探头看了一眼,随即回头道:“邓六,去甲字房把顾廷贵带出来。”

“好的。”

农户顾不上收拾刚被翻过的包裹,走上前愁眉苦脸问:“李先生,韩老爷真要把我家老四送泰州去?”

“这是巡检司衙门,又不是州衙,我们这儿只有班房没有牢饭,不把他送州衙难不成就这么一直关着?”李秀才反问一句,又冷冷地说:“事到如今怨不到别人,要怨只能怨他自个儿。”

“被送到州衙会怎么样?”

“法办呗,还能怎样,难不成知州大老爷还要请他吃酒。”

“李先生,你估摸着知州大老爷会怎么发落我家老四?”农户急切地问。

李秀才拿起韩秀峰写的“批词”看了看,又抬头看看刚被弓兵带出来的顾廷贵,没好气地说:“纠合一帮游手好闲之徒打架斗殴,还打伤了人!按大清律,沿江滨海持枪执棍混行斗殴鸣锣聚众者,杖一百,流三千里。”

“流放三千里!”

“嗯,”李秀才抬头看着吓得瑟瑟发抖的顾廷贵,面无表情地说:“按朝廷的《三流道里表》,你八成会被分流去陕西。

顾廷贵被吓得目瞪口呆,他大哥更是急切地问:“李先生,我家老四真要是被流放去陕西,以后还能回家吗?”

“这得看他的造化,要是命大没死在流放路上,也没死在陕西,皇上又正好大赦天下,他就能回来。”

……

流三千里,这跟死刑没啥两样。

顾家兄弟抱头痛哭,搞得像是生离死别。

李秀才不想看他们哭哭啼啼,立马让弓兵把顾大架了出去,让第二个探监的人犯亲属进来。

“今年九月十六,你不光纠合一帮皮去白米跟杨大河他们聚众斗殴,还从安丰场雇了三个帮手,其中一个持刀,一个携长枪。按大清律,各省械斗及共殴之案如有自称枪手受雇在场帮殴者,杖一百,流三千里!”

李秀才放下笔录,又抬头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犯过多少事你自个儿心里清楚,刚才说的只是其中一桩。总之,现在后悔晚了,拿上你叔送的东西进去吧,先在班房里好好过个年,等过完年到了泰州就没好日子过了。”

马家桥的马国忠怎么也没想到他犯的罪有这么重,双腿一软瘫坐在地,他叔叔老泪纵横,正准备再求求情就被弓兵们给架了出去。

陈塘庄的陈虎、陈彪兄弟没爹没娘,是姐夫和姐姐来探监的,他俩自认为虽犯过不少小事但大事一件也没犯,生怕姐姐姐夫担心装出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结果李秀才等许士衡搜检完包裹冷不丁抬头问:“陈虎、陈彪,大前年夏天你们犯过的事还记得吗?”

陈彪不敢在巡检老爷面前嬉皮笑脸,在李秀才面前没那么多顾忌,挪着被脚镣锁着腿凑上来说:“李先生,大前年的事我哪记得,再说我们兄弟安分守己能犯什么事!”

“你们忘了,别人没忘。”

“什么事?”

“你爹你娘死的早,你嗲嗲(爷爷)还健在,大前年夏天,你们两兄弟觉得你嗲嗲偏袒你们的大伯,居然忤逆犯上,大打出手,把你嗲嗲打得在床上躺了两三个月。”

“好像有这事,不过李先生你是不晓得,那个老东西总是偏袒大房……”

“忤逆犯上,还有理了你们!”李秀才砰一声拍案而起,紧盯着陈家兄弟呵斥道:“按大清律,子孙殴祖父母父母及妻妾殴夫之祖父母父母者,皆斩杀者,皆凌迟处死!过失杀者,杖一百,流三千里!伤者,杖一百,徒三年!”

“什么意思?”陈虎傻傻地问。

“什么意思,你忤逆犯上,把你祖父打伤了,按律要杖一百,徒三年!”李秀才冷哼了一声,接着道:“今年春天,角斜场出了一桩命案,你们兄弟不但认得打死人的那个蒋六,蒋六怀恨在心要去角斜寻仇前还跟你们说过。按大清律,凡知同伴人欲行谋害他人不即阻及被害之后不首告者杖一百!”

大前年打嗲嗲,就要杖一百徒三年。

今年春天就因为跟打死人的蒋六吃了一顿饭,就要被杖一百。陈家兄弟傻眼了,怎么也没想到他俩犯的事有这么重。

……

界牌的李坚本以为就算被送州衙,顶多挨一顿板子就能回来,结果因为用假银坑蒙拐骗的事,李秀才说按大清律“凡用铜铁锡铅药煮伪造假银者,枷号两个月,杖一百,发云贵两广烟瘴少轻地方”。

徐家庄的何登元觉得最冤,他只是陈景俊手下的一个小混混,平日里顶多虚张声势从未打过人,可李秀才不但说只要参与设赌的全要挨板子,而且把今年夏天的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翻了出来,等被押送到州衙知州大老爷判起来甚至会比陈景俊重。

“李先生,你别吓唬我,村口那个不是什么亭子,早塌了就剩几根烂木头,大不了我去买几根新木头赔!”

李秀才瞪了他一眼,放下笔录道:“事到如今还狡辩,听清楚了,那是申明亭,是朝廷张贴榜文、申明教化而建的亭子,虽年久失修但也不能随便拆毁。你倒好,竟敢把申明亭拆了回家烧火。按大清律,凡拆毁申明亭房屋及毁板榜者,杖一百,流三千里!”

何登元的堂哥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将信将疑地问:“李先生,就拆几根烂木头也犯法?”

“那可不是烂木头,那是申明亭的木头。”李秀才顿了顿,接着道:“别说拆申明亭的木头,就算骂人都犯法。按大清律,凡骂人者笞一十,互相骂者各笞一十。你堂弟上个月去花家庄帮陈景俊讨要赌债,当众辱骂花家庄的百姓,这笔账一样给他记着呢!”

韩家洋的韩丙奇,并没有因为跟巡检老爷一样姓韩而受到优待。

用李秀才的话说他游手好闲不务本业,自号教师演弄拳棒,教人学习并轮叉舞棍遍游街市,按律要杖一百,流三千!

贲家集的王二头不但敲诈勒索讹人钱财,还在分家时当着他舅舅打伤了他哥哥。按大清律,凡弟妹殴兄姊者杖九十徒二年半,伤者杖一百徒三年!

焦港的陈庆余今天夏天偷了人家一只鸡,躲在城西的一个破庙里烤着吃,吃完鸡忘了把火扑灭,把破庙烧成了一堆废墟。按大清律,失火之人若延烧宗庙及宫阙者绞监候!

他不服,说那是座不晓得荒废了多少年破庙。

李秀才告诉他按大清律,别说失火把庙给烧了,就算把自个家烧了都犯法,都要杖一百。如果延烧到官民房屋那更了不得,要被杖一百徒三年。

不是杖一百流三千里,就是杖一百徒三年,有的甚至要绞监候!

上午的这十几个人犯全吓傻了,家人送来的吃食谁也没心情吃。而来探望他们的家人也全是哭着回去的,等着下午进衙门探监的人犯亲属,全被搞得人心惶惶,余有福和张士衡则突然变和气了,在班房门口劝里面的人犯“今朝有肉今朝吃”,再不吃以后想吃都没得吃。

……

PS:又感冒了,头晕脑胀嗓子疼,今天只有一章,不过这是大章,明天多码点,请各位书友见谅。

第二百一十八章 清官(二)第六百四十五章 买命钱第二百零七章 “驿站”第四百七十九章 沙场练兵第六十章 歪门邪道第一百五十六章 邻居富贵第五百八十五章 巴县的团练第六百九十二章 朕很欣慰第六百一十一章 以不变应万变(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天灾人祸第六百二十七章 急转直下第五十一章 铜天王(六)第三百九十九章 有大买家!第八十九章 姜太翁钓鱼第五百四十章 秉烛夜谈第六百四十四章 回京(一)第一百零七章 会馆首事(四)第五百二十七章 今非昔比第六百四十九章 报忧不分忧第六百二十七章 急转直下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力降十会第七十五章 “暗度陈仓”第五百七十一章 这样挺好第五十二章 铜天王(七)第三百八十二章 萌生退意第五百六十二章 “改过自新”第六百二十七章 急转直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一百零四章 会馆首事(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知恩图报第二百三十九章 “拾遗补缺”第一百六十一章 韩秀峰的为人第六百七十章 人再多也没用!第三十九章 千里做官只为财第二百九十章 钱粮的用处第四百二十三章 “乱世用重典”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部掣选第七百一十一章 越来越难做的官第四百九十章 入营(二)第五十六章 见好就收第三百四十八章 恭喜贺喜第四百八十七章 爹不亲娘不爱第三百三十九章 谎报战功?第五百一十七章 吴家兄弟第一百六十八章 顾少爷要回去第三百四十八章 恭喜贺喜第一百五十一章 欠钱的是大爷第四百八十九章 入营第四百五十一章 这分明是升转!第二百零九章 交情归交情第三百四十六章 去而复返第六百一十五章 赏穿黄马褂第六百三十二章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第五百九十一章 云里雾里第七百二十七章 几十年未有之大捷(三)第九十章 追上来了!第七百四十二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上任(一)第四百七十六章 “小狐狸”第一百零六章 会馆首事(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打的就是你!第四百零三章 最紧俏的生意第六十九章 立见高下第五百零六章 平安就是福第十八章 “未雨绸缪”第二百零四章 请教(一)第七百一十章 至少面子上要过得去第二百七十四章 名正言顺第六百六十三章 捐输转运分局第三百三十九章 谎报战功?第九十章 追上来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机会难得第二百零七章 “驿站”第四百零二章 内忧外患第二百一十五章 张知州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厦将倾第五百零七章 皇上没忘了他第五百六十八章 怕啥来啥第三百四十二章 鸡犬升天(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小狐狸”第七百五十五章 心惊胆战第二百五十一章 仁政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官第五百六十八章 怕啥来啥第五十一章 铜天王(六)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爷保重第四百四十章 拖第一百二十九章 会馆团拜(三)第六十七章 幺妹儿来了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客之争(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延聘西席第一百七十一章 顺水人情第四百零九章 习惯了就好第七百四十五章 前头吃了败仗第一百零五章 会馆首事(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银子比命重要第五百零二章 韩四发威第六百九十二章 朕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