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陋规不能少

信是潘二托人捎来的,此外还有一份徐瀛让铺司兵送来的公文。与其说是一份公文,不如说是一份讨债信!

送走顾院长等士绅,韩秀峰走到西厢房门口笑问道:“钰儿,算好了没有,我究竟欠州衙多少银子?”

任钰儿书读得不少,字也写得很漂亮,文章做得甚至比她爹任雅恩还要好。这段时间的往来书信全是她帮着写的,而她之前从来没写过那样的书信,只是翻了翻几本尺牍,就把信写得骈四俪六,气概堂皇。

总之,真是一个才女。

不过写文章跟算账是两码事,不但账算不好甚至不会打算盘,见韩老爷问起,急忙起身道:“正在算,马上好。”

韩秀峰笑道:“没算好就不用算了,反正我是一两银子也不会给他。”

任钰儿如释重负,禁不住笑道:“是啊,凭什么给,您从到任再到卸任,一两官俸和养廉银也没见着。他还好意思管您要银子,这不是让您倒贴嘛!”

正说着,大头走了进来,傻笑着问:“四哥,啥倒贴?”

“徐老鬼管我要银子。”

“他管你要啥银子?”

“要州衙帮我垫的银子。”韩秀峰回头笑道。

大头追问道:“四哥,州衙给您垫过银子?”

“垫过,张光成帮着垫的。他不想因为这些小事烦我,帮我垫上也就罢了,为啥还记账。现在倒好,账本落在徐老鬼手里,徐老鬼就凭着账本管我讨要银子。不过这事也不能全怪张光成,应该是户房的那些书吏记的账,张光成估计都不晓得。”

大头越听越糊涂,又追问道:“四哥,你买啥了,还让张二少爷帮你垫银子?”

“啥也没买。”韩秀峰苦笑道。

“啥也没买要他帮你垫啥子银子?”大头脑壳虽不好使,但遇上事却总喜欢个明白。

韩秀峰不是习以为常,而是早被搞得不厌其烦,正不晓得该怎么打发他滚蛋,任钰儿禁不住笑道:“全是孝敬上官的,年前府台去泰州巡视,州衙为迎接府台花了五千多两,张老爷就把这笔花销就分摊到泰州的官员身上,那会儿四哥还是巡检,所以要出五百两。”

大头现而今也是有钱人,连口气都变大了,竟咧嘴笑道:“我以为多大事呢,不就五百两吗。”

“五百两只是其中一笔。”任钰儿噗嗤笑道。

“还有?”

“多了。”任钰儿转身拿来徐老鬼的讨债信,看着信上那一笔笔账,如数家珍地说:“钦差大臣琦善虽没来过泰州,但钦差行辕是要修的,一应家具是要添置的,这笔开销分摊给各州县,四哥那会儿正署理州同,一样要出银子。”

“出多少两?”

“这一笔不算多,就两百两。但来过扬州的不只是钦差大臣琦善,还有刑部侍郎雷大人,内阁学士胜保大人。雷大人驻仙女庙,连个正儿八经的衙门都没有,所以要出银子帮着翻修宅院,置办家具。胜保大人在时也一样,这两笔加起来是六百两。”

“这么多!”大头大吃一惊。

“还有呢,新任府台在仙女庙的宅院一样要修缮,一样要添置家具。运司衙门移驻泰州,州衙一样出过银子帮着修缮过福建会馆,而那会儿四哥还没做上运副,所以也要出银子。”任钰儿放下徐老鬼的讨债信,接着道:“扬州关监督署移驻泰州,州衙一样得出银子帮着修缮衙署,还有新任学政路过泰州,州衙花了两千八两,这比开销一样要分摊。”

“四哥,这一笔一笔的,零零碎碎加起来,得有上千两银子!”大头惊诧地问。

“你才晓得。”韩秀峰坐下道。

“可以不出吗,你跟那些大人又没啥交情。”大头坐下问。

“没交情一样得给,既然做官就得守官场的规矩,要是连这些陋规都不出,这官就没法儿做了。”韩秀峰端起杯子喝了一小口茶,随即话锋一转:“不过徐老鬼别指望从我这儿要到银子,那是张光成帮我垫的,冤有头债有主,他要找就找张光成去,找我算什么。”

“对,让他去找张二少爷,我们的银子又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凭啥给他。”大头深以为然。

“四哥,要是徐老爷追过来讨要呢?”任钰儿忍不住问。

“就说我已经还给张光成了,”韩秀峰想想又笑道:“房里不是有张光成的书信吗,你要是不放心就去看看张光成的笔迹,看能不能照着他的笔迹写张收条,徐瀛真要是找过来,你就把收条拿给他,哈哈哈。”

“行,我这就去找张二少爷的书信。”

……

徐瀛穷疯了到处在找银子,但这点债对韩秀峰而言都算不上一件事,正打算喊大头一道去钓鱼,“日升昌”的小伍子竟来了,而且是背着行李来的。

韩秀峰觉得很奇怪,指着他肩上的行李问:“伍掌柜,你这是打算出远门?”

“什么掌柜,四爷,您就别取笑小的了,小的是……”话到嘴边,小伍子反而不晓得该如何解释了。

wWW ¤тt kǎn ¤¢Ο

日升昌的规矩比朝廷的规矩还要多还要严,韩秀峰其实早看出破绽,只是看破但没说破罢了,一边招呼他放下行李坐下喝茶,一边笑问道:“上次跟你一道来的那两位账房先生,到底哪一位才是真正的掌柜?”

“杨先生,杨先生是真掌柜。”小伍子放下行李,一脸尴尬地说:“韩老爷,小的没想过骗您,也晓得压根儿就骗不您,而是杨掌柜担心您不帮忙,非让小的假装掌柜。”

“骗就是骗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到底谁做泰州分号的掌柜,这是你们票号的事,我只想问问我们之前说好的那些事还算不算数。”

“算数,四爷,您放一百个心,之前说好的事板上钉钉,不会因为小的不做掌柜就不算数。”

“这就好。”韩秀峰满意的点点头,又笑问道:“你连行李都背来了,这是打算去哪儿?”

小伍子急忙道:“四爷,您不是要去上海办枪吗,杨掌柜晓得让小的假装掌柜的事让您不高兴,就让小的陪您一道去上海。等您办完枪,再让小的从上海乘漕船去天津卫,从天津卫回京。”

“这么说就算我不去上海办枪,你一样不会在泰州久留?”

“是,总号大掌柜本来打算让小的过两个就回京的。”

“你去过上海?”韩秀峰好奇地问。

“没去过,不过小的在上海有人,上海分号的掌柜是小的堂伯,分号的几个伙计全是小的同乡。”说到这里小伍子突然想起件事,急忙从行李里翻出一封书信:“四爷,来前小的去福建会馆找过长生哥,这是长生哥让我给您捎的信。”

“早上不是刚来信吗,怎么又有信。”韩秀峰接过信喃喃地说。

“早上的信应该是他前天托人捎给您的,这是昨天的。”

“也是,用茶,我先看看信。”

不看不知道,一看韩秀峰乐了,禁不住回头道:“钰儿,先别找张光成的书信,回家帮我喊一下你爹,就说补缺的事有消息了。”

“这就有消息了?”任钰儿大吃一惊。

“赶紧去喊。”

“哦。”

……

韩秀峰没想到任雅恩补缺的事办得如此顺利,任雅恩更没想到会如此之快,听女儿一说顿时欣喜若狂,扔下一帮学童就往小院儿跑。

见他来了,任钰儿却没回来,韩秀峰意识到任钰儿裹着脚走不快,应该是落在后头,干脆让大头先帮他沏了一杯茶,寒暄了一会儿等任钰儿和余三姑都到了才说起正事。

“任院长,学官补缺的规矩你是晓得,可在本省做官,但不可在本府,所以泰州、泰兴、高邮这些州县的学官你是做不成的。”

“学生晓得,相比韩老爷您离家上千里,学生能在本省做官已经很不错了。”

“晓得就好。”韩秀峰微微笑了笑,接着道:“现而今空出两个儒学训导的缺,一个离得近,是东台。一个离得远,是松江府治下的嘉定县。相比东台,嘉定这个缺显然要好一些,毕竟嘉定紧挨着苏州和上海县,不但比东台富庶,文风也比东台昌盛。任院长,你跟三姑商量商量,究竟是去东台还是去嘉定。”

不等任雅恩开口,余三姑就喜笑颜开地说:“当然是东台,东台我虽然没去过,但没少听顾院长他们说过,离我们海安不远,过了安丰场就是东台,早上动身晚上就能到!”

任雅恩急了:“你个妇道人家晓得什么!”

“离家近点不好?”余三姑不解地问。

“光离家近有什么用,”任雅恩不好意思当着众人面说去嘉定做学官能赚更多银子,只能解释道:“我是去做学官的,自然要去文风昌盛的地方!东台连泰州都不如,能有几个读书人,没几个读书人,就算做上县学训导又有什么意思。”

想到等郭大人从淮中十场筹的银子运到海安之日,就是韩老爷去上海办枪之时,而且韩老爷这一走就不会再回来了,任钰儿鬼使神差地说:“三姑,还是去嘉定好,韩老爷不是要去上海办差吗,我们到时候可以跟韩老爷一道走。嘉定离上海好像不远,爸头一次做官什么都不懂,到任之后真要是遇上什么事,还可以去请韩老爷关照。”

“是啊,韩老爷正好也要去上海,我们可以跟韩老爷一起去!”任雅恩深以为然。

余三姑下意识问:“老爷,你是说也带我去?”

“这是说什么话,我去上任能不带上你。”

“真带我去?”

“真带,难不成还假带!”

“既然带我,那去哪儿都一样,我全听你的。”

看着余三姑喜笑颜开的样子,韩秀峰突然有些羡慕任雅恩,毕竟他这官做得虽不大但至少能带上妻儿,再看到手边的信,连忙道:“任院长,嘉定离上海是不算远,但我们恐怕没法儿一起去。”

“韩老爷,您不去上海办差了?”任雅恩不解地问。

“上海我是一定要去的,而是你得先去一趟江阴,先去拜见学台。要不这样,我们兵分两路,等书院的事跟顾院长等海安士绅说好,你就去江阴拜见学台,拜见完学台拿到上任的公文再去嘉定。我过几天带三姑和钰儿先去上海,等你到任之后再去上海接她们。”

“可我听说上海县大着呢,到时候我去哪儿找您?”

“去我们日升昌吧,我们日升昌在上海有分号。”一直没敢插话的小伍子得意地笑道。

“去日升昌上海分号也行,任院长,你觉得这么安排咋样?”韩秀峰笑问道。

“好,这么安排最好,韩老爷,那学生先告退,先去找顾院长。”

第四百五十六章 礼多人不怪第七百五十六章 风云突变第一百一十五章 只言片语第二百二十五章 成败在此一举第四百六十九章 领凭上任(三)第五百六十五章 置身事外第二百八十七章 当局者迷第六百五十五章 赏给举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堂务”第四百七十四章 另起炉灶第六百六十四章 孤臣第二百八十章 乡勇不是绿营第一百三十三章 省馆团拜第四十六章 铜天王(一)第四百零八章 果然出事了!第三百四十章 重建盐捕营第五百七十四章 滴水不漏第六百二十六章 奇女子!第六百一十六章 奇怪的宅院第四百七十四章 另起炉灶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沽口失陷!第五百二十四章 副使严正基第一百九十九章 靠山第二百二十九章 拿人(四)第七十六章 障眼法!第一百四十七章 两手准备第一百七十一章 顺水人情第五百四十二章 银子有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他乡遇故知第六百一十章 物是人非第三百九十九章 有大买家!第四百三十二章 迂腐!第四百八十章 老弱妇孺第六百三十四章 为何而来第四百八十三章 老奸巨猾第一百二十九章 会馆团拜(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理不辩不明第一百四十三章 奇货可居第六百四十三章 坦诚布公第一百三十五章 共襄盛举第九十八章 儿行千里父担忧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上不急太监(二)第一百二十章 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三百零二章 相机行事第七百四十九章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第二十九章 到底帮谁第五百九十二章 恍然大悟第一百一十章 人生无处不相逢第三百一十一章 赏罚分明第一百九十二章 “鬼门关”第六百一十四章 都升官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觐见(一)第三十七章 要啥没啥第五百二十三章 登闻鼓厅第七十九章 “他乡遇故知”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客之争(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乱世用重典”第七百四十章 病急乱投医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回去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想买也买不着第四百九十八章 穷的让人心疼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大事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究竟是谁的人第四百七十章 事与愿违第三百二十四章 守住了!第二十章 要上贼船第一百九十二章 “鬼门关”第四百五十四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往高处走第三百五十四章 定心丸第一百二十九章 会馆团拜(三)第五百三十五章 彭蕴章的提醒第四百三十八章 任钰儿的小心思第四百五十六章 礼多人不怪第二百二十九章 拿人(四)第六百六十八章 又见荣禄第八十二章 收拾他们!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上任(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成败在此一举第五百七十二章 噩耗第一百九十六章 甘肃布政使!第四百八十二章 色固巴图鲁第六百五十七章 夹着尾巴做人第四百九十五章 团聚(二)第七十二章 首重乡谊(二)第七百三十三章 以后有事再找你第二百零五章 请教(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车之鉴第一百七十章 之前想简单了第一百三十章 新年新气象第五百六十二章 “改过自新”第三百章 门生故吏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见周知县第五百零六章 平安就是福第六百四十八章 又到固安第五百八十八章 贵州不太平第九十四章 四堂会审(二)第六百五十六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六百八十四章 奉宸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