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天底下最幸运的女子

换上新官服,同费二爷一道去前厅见了下杨清河父子三人,又回内院跟王乃增说了一会儿话,恩俊骑着快马回来了。

“韩老爷,出事了,定郡王昨儿夜里薨了!定郡王府上的人刚去宫里报的丧,我回来时皇上正在召见过恭亲王、郑亲王和彭大人。”

“定郡王薨了!”韩秀峰大吃一惊。

恩俊倒不觉得有多意外,一边擦着汗一边苦着脸道:“定郡王已经病了好几个月,不然皇上也不会命刚迁左都御史的联顺,帮同定郡王管九门防务。”

“这么说今儿个见不着皇上了?”

“差点忘了,皇上命奏事处的公公传话,让您过几天再递牌子。皇上还说您在办差时要是遇着什么事,又不方便去找肃顺大人,就让卑职换上黄马褂,亮出侍卫腰牌。”

韩秀峰微微点点头,想想又问道:“信诚,定郡王薨了,那步军统领衙门现在谁管?”

“联顺,皇上命联顺为步军统领。”看着韩秀峰若有所思的样子,恩俊又补充道:“据卑职所知定郡王年轻时曾跟联顺一道做过乾清门侍卫,关系不一般,所以患病时就曾向皇上举荐过联顺。”

“知道了,你先歇会儿。”

“谢韩老爷。”

今年走了好几位老臣,先是为官五十多年,历事乾隆、嘉庆、道光和咸丰四朝的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潘世恩。紧接着是琦善,现在又是定郡王载诠,这大半年净忙着办丧事了,韩秀峰能想象到皇上的心情一定不会好。

再想到这两天虽觐见不成,但差事不能耽误,韩秀峰走到门口道:“余叔,去找下你家铁锁,问问今儿个谁在宣武门当值。”

正准备找个地方帮恩俊把马栓上的余有福愣了愣,回头问:“问这个做啥子?”

“我下午想去城楼上瞧瞧,看能不能行个方便。”

“行,我这就去问。”

余有福觉得这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事,就算铁锁的柱子说不上话,一样可去找永祥,应了一声,把马栓上,就撒腿跑出去了。

韩秀峰摸摸嘴角,回头道:“小山东,等余叔问清楚了回来,你就去王先生那儿拿上我的名帖,去把‘日升昌’京城分号和‘蔚泰厚’京城分号的掌柜请到宣武门,我打算在那儿见他们。”

“好咧,余叔那边一有信儿我去就去请。”

“日升昌你是晓得的,蔚泰厚京城分号在哪儿你知道吗?”

“知道,就算不知道我可以去打听啊。”

“行,先去忙吧。”

恩俊很清楚韩秀峰不会无缘无故把两大票号掌柜请到城楼上去说话,再想到皇上对打探夷情的事那么上心,甚至允许他不在宫里当值时也可穿黄马褂,主动请缨地说:“韩老爷,要不让待会儿让卑职去请吧。”

“信诚,你已经跑了一上午……”

“没事儿,跑这点路算什么!”

“行,那待会儿就劳烦你再跑一趟。”

韩秀峰刚说完,就发现幺妹儿从内宅跑了出来,一脸欲言又止。想到琴儿早上说的那些话,打算甚至已经做过一些事,韩秀峰暗叹口气,不动声色走进了内宅。果不其然,刚跨过门槛,就被琴儿拉到了左厢房。

“咋了,钰儿是不是不乐意,是不是哭了?”

“她没哭,也没说不乐意。”

“那究竟咋了?”

琴儿真有些后悔,苦着脸道:“她……她就说了一句回家也好,然后就一声不吭收拾行李。”

“这丫头,还赌气!”韩秀峰沉思了片刻,轻轻拍着她胳膊笑道:“别担心,她不会有事的。这不是要出门儿吗,我带她出去转转,顺便开导开导她。”

“真没事?”

“放心吧,真不会有事的。”

韩秀峰心想现在既要办皇上交代的差事,身为“小军机”又要时时刻刻关注朝局和战事,已经够烦心了,任钰儿的事不能再拖下去,就这么快步走到任钰儿的闺房前,轻轻敲了两下门:“钰儿,是我啊。”

“四哥,什么事?”任钰儿吓一跳,急忙站起身用蚊子般地声音问。

“换上在祖家场教娃们念书时的那身衣裳,陪哥出去走走。”

“四哥,这儿是京城,不是祖家场,我穿那身合适吗?”

“有啥不合适的,再说男扮女装溜出来逛街的大家闺秀多了,你不是头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任钰儿意识到四哥有话跟她说,犹豫了一下道:“好吧,不过您得等会儿。”

“不急,你先准备准备,准备好去前厅找我。”韩秀峰笑了笑,又回头道:“琴儿,你也去换身男装,我们一道出去转转。”

“我……我就不去了吧,再说我也没男人穿的衣裳。”

“没有可以穿我的,难得有空带你们出去散散心,别扫兴。”

“行,我……我去换。”

不知道女子换衣裳慢,还是要头发放下来打辫子,回到前厅等了好一会儿,一直等到余有福打听完消息回来了,琴儿和任钰儿才换上青布长衫出来了。

确认今儿个在城门当值的门千总跟铁锁关系不错,并且铁锁和柱子已经去城门那儿等了,韩秀峰这才让恩俊和小山东一道去请“日升昌”和“蔚泰厚”,然后带上女扮男装的娇妻和义妹爬上马车,优哉游哉地逛起南城。

先去法源寺,再去陶然亭,然后是窑台和松筠庵。

除了见着不少吟诗作对的风流文士,琴儿没觉得这几个地方有传说中那么好玩,但任钰儿却像是朝圣般地激动,每到一处都若有所思,甚至驻足躲在韩秀峰身后偷听那些文人雅士究竟在高谈阔论些什么。

在路边摊上随便吃了点饭,韩秀峰带着二人直奔宣武门,跟守在城门边上的柱子和铁锁打了个招呼,就带着二女爬到城楼最高处,俯瞰起京城内外。

登高望远,整个人的心胸都开阔了。

琴儿心生愧疚,挽着任钰儿的胳膊道:“钰儿,嫂子没别的意思,嫂子是看你老大不小了,是……”

刚才逛过法源寺、陶然亭、窑台和松筠庵,现在又看到了紫禁城,任钰儿感慨万千,噙着泪道:“我知道,我知道您和四哥是为我好。”

见下面来了三辆马车,两个掌柜模样的人从马车里钻出来,恭恭敬敬地跟从第三辆马车里下来的恩俊作揖,韩秀峰意识到“日升昌”和“蔚泰厚”京城分号的掌柜到了,不想再绕圈子,抬起胳膊指指紫禁城方向道:“钰儿,皇宫就在那儿,皇宫里住着天底下最尊贵的女子,可据我所知无论太后、皇后还是贵妃,她们过得并不开心,至少不是想吃啥就能吃啥,想穿啥就能穿啥,想去哪儿就能去哪儿的。”

“我也觉得在深宫中的滋味儿不会好受。”

“皇宫周围那一圈便是内城,就是宗室王公和八旗子弟住的地方,旗人家的女子虽说没咱们汉人这么多规矩,但过得也不一定有多舒心。有权有势人家的女子,这婚姻大事根本轮不着自个儿做主。就算运气好能嫁个好夫君,一样不能离开京城四十里,只能呆在家里打打牌、听听戏,有的甚至抽大烟。”

韩秀峰顿了顿,接着道:“穷人家的女子更可怜,既不能开店做买卖也不能种地,只能抱着娃挨饿受冻。住外城的汉人女子也好不了多少,终身大事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出阁前一切都得听父母的,嫁人后一切都得听夫君的,正所谓夫唱妇随。”

“四哥,这不是说得我吗?”琴儿幽幽地问。

“想想还真是,”韩秀峰拉着琴儿的手,深情地对视了一眼,旋即回头道:“钰儿,你之前只晓得我跟你嫂子成亲没一个月就来京城投供了,你嫂子不但帮我生了个娃,还在四川老家等了我好几年,却不晓得你嫂子是咋嫁给我的,我又是咋娶到你嫂子的。”

想起过去的事,琴儿不禁嗔怪道:“别说了,也不怕人家笑话。”

“钰儿又不是外人,有啥不能说的。”韩秀峰拍拍琴儿的手,一脸歉疚地说:“那会儿我不但穷得叮当响,还欠人家一屁股债,在城里连见屋都没有,只能借助在柱子家。”

任钰儿还是头一次听说这些,鬼使神差地问:“后来呢?”

“穷成那样,不管在巴县还是在其它地方,想娶媳妇无异于痴人说梦,好在有几位热心的长辈,也就是小虎他爹关班头和王贵生他爹。两位长辈见我老大不小,又要来京城投供,担心我这一走连媳妇都娶不着,担心我会无后,就找了个机会把你嫂子她爹,也就是我岳父给灌罪了,帮我说了一堆好话,骗我岳父把你嫂子许配给了我。”

“骗婚,四哥,您是把嫂子骗进门的?”任钰儿噗嗤笑道。

“差不多,”韩秀峰不无尴尬地笑了笑,想想又说道:“你嫂子虽从来没说过,但我知道她刚开始一定不情愿,可不情愿也没办法,只能听我岳父的,就这么嫁给了我。连我自个儿都不晓得能有今日,她那会儿更不会晓得,甚至连想都不敢想,但进了我韩家门儿之后从来没流露出哪怕一丝不高兴。”

“嫂子,您真好。”任钰儿由衷地说。

琴儿急忙道:“其实也没啥,你四哥不是说了吗,既然嫁了人就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钰儿,我之所以跟你说这些,不是想说你嫂子有多好,而是想告诉你,你有多幸运!”

“四哥,我……我怎么就幸运了?”

“你见过大江大海,去过洋人的租界,现而今又站在京城的城楼上,走过的路、见过的人,遇到过的事,是你嫂子想都不敢想的!”韩秀峰松开琴儿的手,指指紫禁城方向,再转身指指城外:“也是城里城外那些女子想都不敢的!”

任钰儿反应过来,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城楼上没外人,哥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你之所以跟着我说是想报恩,但在哥看来真正想什么你自个儿都不晓得!你不但读过圣贤书,还跟我走南闯北见过大世面,你真甘心给人做小,或嫁个门当户对的将来跟翠花、幺妹儿她们一样?”

任钰儿被问住了,因为正如韩秀峰所说,她究竟想怎样她自个儿都不晓得。

韩秀峰回头看了一眼琴儿,接着道:“你其实并不可怜,不但不可怜而且很幸运,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幸运的女子。无论婚姻大事还是别的啥事,你都可以自个儿为自个儿做主,可以女扮男装教娃们读书,甚至可以走南闯北看看这个大千世界,你说是不是?”

“四哥,我……”

“还真是!”琴儿反应过来,不无羡慕地说:“钰儿,嫂子再也不逼你了,你就按自个儿的想法活,痛痛快快地活!”

任钰儿终于想通了,竟泪流满面地笑道:“四哥,嫂子,对不起,我不是想麻烦你们。就想四哥说的,我都不知道自个儿在想什么,我……”

韩秀峰笑看着她道:“不知道没关系,但不能钻牛角,不能搞得跟个受气的小媳妇似的,自个儿委屈自个儿。”

想到该见识的地方全见识过了,再呆在又脏又臭的京城实在没啥意识,任钰儿抬起胳膊擦干眼泪:“四哥,我想三姑了,想三姑刚帮我生的弟弟。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也想去宁波、福州和广州去见见世面。总之,我听您的!”

“还是那句话,千万别委屈自个儿。先借这个机会跟王先生相处一段时间,觉得王先生这人还行,回来之后哥帮你提亲。要是觉得这人不行或者不喜欢,那就当没这回事。”

琴儿刚才真吓坏了,也意识到强扭的瓜不甜,跟着附和道:“钰儿,就跟你哥说的,你的事你自个儿做主,千万别委屈自个儿。”

任钰儿俏脸一红,情不自禁地挽着琴儿的胳膊道:“嫂子,我晓得。”

韩秀峰想想又从怀里掏出花了几十两却百无一用的内务府令牌,递给她道:“王乃增这人哪儿都好,就是大手大脚喜欢乱花钱。你要是愿意就帮哥盯着点,他这次出京是去办差的,不是游山玩水吃喝玩乐的,他要是敢不听劝,你就亮出这块令牌!”

任钰儿这段时间过得并不开心,所以很怀念在海安和在上海时帮着收发公文草拟熟书信的日子,见四哥并没有忘了她一样是个“读书人”,甚至委以重任连内务府的令牌都拿出来了,不禁问道:“四哥,您打算把这块令牌给我?”

“这令牌是办差用的,并且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易出示,怎能就这么送你,办完差就得交回,究竟用这令牌办过啥事还得登记存档。”

“我懂,那我先收着。”

“收着吧,千万别让外人瞧见,更不能搞丢。”韩秀峰看着她激动兴奋的样子,又抬起胳膊在脖子下比划了下:“要是弄丢,真会掉脑袋的。”

“明白,四哥放心,就算我丢了令牌也不会丢!”

第二百三十三章 合则两利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下根本在京师第一百章 重庆会馆第二十二章 处处要钱第六百九十七章 兔死狐悲第四十二章 终身大事第四百三十九章 守得云开见月明第六百六十八章 又见荣禄第七百四十一章 怎会弄成这样!第六百九十八章 骑虎难下第二十三章 出人命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动不如一静第五百四十二章 银子有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开打第五百八十一章 树大招风第二百五十一章 仁政第六百七十八章 想躲却躲不掉的肃顺一百七十四章 老怀甚慰第七百五十六章 风云突变第二百五十二章 真不是误会第六十一章 不速之客(一)第五百五十四章 敬而远之第七百四十四章 上驷院卿第三十二章 事情没完第八十二章 收拾他们!第四百五十五章 韩四进京第五百六十一章 官声人脉第二十八章 八省会馆第三百四十九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一百三十二章 费二爷的锦囊妙计第二章 债台高筑第三百四十章 重建盐捕营第二百八十一章 捧杀第十六章 百无禁忌第七百五十一章 两不相帮第七百一十五章 跟柏葰没多大关系第一百五十九章 做师爷也有讲究第八十一章 谁占谁的便宜第六百八十一章 辑民攘夷第三百五十一章 郭大人的交代(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吴家兄弟第七百二十章 最坏打算第二百八十五章 跳梁小丑第一百七十二章 边茶买卖第六百五十七章 夹着尾巴做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捧杀第九十一章 “犯上作乱”第二百五十七章 钱到事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建功立业第四百五十章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第五百一十四章 虚惊一场第六百三十章 纸上谈兵第六百六十二章 值日第一百八十一章 谁给谁撑面子(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另起炉灶第七百四十一章 怎会弄成这样!第一百九十四章 志行就是这样的人新书感言第二百四十一章 谁算计谁(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古色古香第三百六十七章 不值钱的东西第六百七十五章 计划不如变化第二百八十章 乡勇不是绿营第二百九十章 钱粮的用处第四百八十四章 没油水的差事第三百四十六章 去而复返第四百六十八章 领凭上任(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阻截(六)第六十一章 不速之客(一)第八十八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第三百六十二章 余有福回来了!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上不急太监(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苦尽甘来第六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访第三百二十九章 阻截(六)第四百二十三章 “乱世用重典”第五十八章 深夜惊魂(二)第一百六十章 钱俊臣要外放第六百五十三章 人各有志第六十八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五百五十八章 支招儿第四百五十一章 这分明是升转!第一百七十一章 顺水人情第六百一十八章 督办、总办第五百五十九章 军机处之耻第七百四十八章 密云无战事第四百五十四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四百零九章 习惯了就好第七百零九章 齐聚天津(一)第七百一十三章 运气更重要第九十二章 明察秋毫第二百零二章 “龙门”第六十一章 不速之客(一)第四百八十二章 色固巴图鲁第二百零五章 请教(二)第八十二章 收拾他们!第四百二十八章 来龙去脉第二百五十六章 “人微言轻”第二百一十六章 空白传票第六百四十六章 开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