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提携后进

段经承给的小院子不大,只有三间屋和一间依着院墙搭的半露天厨房,天井也只能放下四张八仙桌。但巴县是山城,人多地少,买这么个小院子段经承四年前就花去两百多两银子。并且土地宅产售卖翻赎之风盛行,原来的主人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不断“找补”,韩秀峰想真正拥有这院子估计还得再花一二百两。

原来的主人会不会“找补”那是以后的事,但这院子是真的小。

外面发生的一切,琴儿坐在东厢房里听得清清楚楚。她咋也没想到任举人仗势欺人到如此地步,不光当那么多人面羞辱韩秀峰,也是在污她的名节,这事要是传出去她今后咋做人。

琴儿越想越气,越想越屈辱,竟鬼使神差拿起把剪刀,紧攥着要冲出去跟姓任的拼命。幸亏关捕头的老伴关婶担心她胡思乱想,及时进来抢下剪刀把她给拦住了。

关婶搂着她劝道:“琴儿,别这样,今天是你和四娃子大喜的日子,应该高兴才是。再说姓任的不是被赶走了么,举人了不起?在柳大使和二老爷跟前他龟儿子算个球!”

“婶,这让我今后咋做人?活不成了,真没脸活了……”琴儿刚才是气,现在是越想越难过,泪水潸潸而流。

“别胡思乱想,这事不怨你,非要怨只能怨你爹,总想着攀高枝儿,结果闹成这样。”

“我对不起四哥,闹这一出,让他今后咋在人前抬头。”

“又胡思乱想了,四娃子能娶到你是他八辈子修来的福分,你没啥对不住他的,只有他委屈了你。再说四娃子是我看着长大的,他啥样的人我最清楚,他怜惜你还来不及呢,咋会怪你?”

琴儿哽咽地问:“真的?”

关婶拍着她的肩膀笑道:“真的,我骗谁也不能骗你。”

……

正说着话,外面有客到。

二人竖起耳朵仔细听了会儿,才晓得来的是湖广会馆的客长和茶帮的一个夫头,从话语中能听得出他们之前并不晓得道台衙门的柳大使和县衙的王主薄也在,先给柳大使、王主薄行礼,又跟韩秀峰说了一通“喜结良缘、早生贵子”之类的吉利话,然后就留下一份贺礼走了,不光没坐下吃喜酒甚至连喜糖也没要。

琴儿虽不是大富大贵人家的大家闺秀,见识却不是一般人家的闺女所能比拟的,顾不上再伤心难过,竟擦干泪水好奇地问:“关婶,湖广会馆的客长虽不是官老爷,但在城里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我爹跟他都说不上话,他咋会给四哥这么大面子的?”

“这我还真晓得。”想到关捕头昨晚回去说的那件事,关婶不禁笑道:“茶帮夫头没管好他手下那些个脚夫,不光害四娃子受了惊也坏了规矩。要是让大老爷晓得,连八省行帮的日子也不会好过。所以他们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是来登门赔罪的。”

琴儿急切地问:“四哥咋受的惊?”

想到今天是她和四娃子大喜的日子,不能让她跟着担惊受怕,关婶急忙岔开话题:“这事回头再说,听见没,又来客了!”

“哦。”

这次来的客人同样是一位不速之客,不仅她俩大吃一惊,连韩秀峰也没想到自给儿有这么大面子,真是受宠若惊,急忙同柳大使、王主薄一起出去迎接。

“顾老爷来了!”

“下官见过顾老爷。”

“好好好,诸位无需多礼。”

“顾老爷请,顾老爷请上座!”

“志行,顾老爷大驾光临,这可是天大的面子!”

“是是是,顾老爷屈尊降临,寒舍蓬荜生辉,志行感恩涕零!”

………

不光考中进士,并且做过翰林,还在做过江西道监察御史的顾老爷到了,随行的家人甚至捧着一份用红绸包着的贺礼,要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谁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宾客们纷纷起身相迎,小院里一片沸腾。

顾老爷真是不拿架子,一边抱歉回礼,一边示意家人送上贺礼,等潘二屁颠屁颠跑上去接过贺礼,他才在众人拥簇下坐上主位。

“诸位,老朽卸任回乡四年有余,平日里最喜凑热闹,听闻志行贤侄今日小登科,自然要来讨杯喜酒吃。不请自到有些失礼,不过老朽都这把年纪了,也不怕街坊邻居们笑话。”

“顾老爷何出此言,您老德高望重,志行想请都请不到,甚至想也不敢想,您老大驾光临,真是给志行天大的面子。”韩秀峰这番话发自肺腑,说完之后又执晚辈之礼躬身作揖。

“贤侄,无需多礼。”顾老爷虚托了一下,又笑道:“诸位,说起来老朽有些势利了,之前只晓得志行在县衙帮闲,精明能干,为人耿直,且重乡谊。并不晓得志行这般出息,不光捐了出身捐了官,还打算进京投供。现而今晓得了,自然要来看看。”

韩秀峰这才想起巴县乃至整个重庆府,只要有举人去京城赶考,或有官员去京城补缺,就算他们不去拜访眼前这位告老还乡的进士老爷,顾老爷也会差家人去请。正因为如此,顾老爷卸任回乡虽不到五年,但只要是重庆籍的官员,无论是京官还是外官都对他格外敬重。

关捕头也意识到他看着长大的四娃子尽管还没补上缺,但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在衙门帮闲的小清书了,现而今既是九品候补巡检也是巴县的“候补士绅”,不然顾老爷绝不会屈尊降贵来吃喜酒更不会送贺礼。

想到这些,他忍不住说道:“顾老爷,四娃子在衙门帮闲那么些年,在巴县是吃得开,可到了京城那真是人生地不熟,他这缺都不晓得咋补。您老在京城为过官,能不能提携提携,我替他爹他娘给您老磕头了!”

关捕头说磕头就要下跪,顾老爷一把拉住,笑道:“看得出来,看得出来,关班头也是一个性情中人。”

“顾老爷,四娃子是我看着长大的,我……”

“老朽晓得,老朽晓得,”顾老爷示意他坐,回头看着韩秀峰道:“身为本乡士绅,提携后进是老朽的本分。志行,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说这些不合适。等过几天闲下来,你去趟柴家巷,老朽跟你说道说道,再帮你修封书信,等到了京城定能事半功倍。”

第五百二十八章 不能厚此薄彼第六百九十三章 算计自个儿人算什么第九十章 追上来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早做准备第四百六十九章 领凭上任(三)第九章 早有打算第二百一十章 新巡检要来第六百五十九章 你的话皇上还是相信的第二百一十六章 空白传票第一百二十二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噩耗连连第六百九十五章 爱说大实话的大头第四十七章 铜天王(二)第七百五十二章 皇上驾崩!第六百零三章 高云峰归来第七百一十二章 北闱第六百九十七章 兔死狐悲第六百三十章 纸上谈兵第四百零六章 先看看第五十五章 铜天王(十)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乡第四十九章 铜天王(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深夜血战第七十二章 首重乡谊(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拾遗补缺”第三百七十二章 知进退第四百零一章 嘉定不太平第四百五十七章 下官不会领兵第三百零八章 潘二的打算第三百五十五章 吃柿子挑软的捏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七十九章 沙场练兵第二百四十章 谁算计谁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战之后第一百四十八章 两手准备(二)第五百三十章 每个地方选派两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定心丸第十九章 行有行规第五百一十二章 穷困潦倒第六百零七章 火牛阵第三百四十九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六百九十四章 老糊涂第六百六十九章 能见着皇上的差事就是好差事第七百四十二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三百五十一章 郭大人的交代(二)第六百八十章 广州失陷第四百三十四章 站着说话不腰疼第三百五十五章 吃柿子挑软的捏第二十一章 “同舟共济”第七百零一章 风水轮流转第六百四十一章 进身之阶很重要第七百一十章 至少面子上要过得去第五百一十八章 出门靠同乡第三百三十八章 徐老鬼也来了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接第二百三十一章 青天第六百七十二章 钦差第一百九十四章 志行就是这样的人第三十二章 事情没完第二百七十三章 患难见真情第五百八十七章 家有家规第三百八十九章 光宗耀祖第二百四十二章 财迷心窍第五百三十九章 延聘西席第二十五章 川帮茶帮(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擅自调兵第五百章 江北政局第五百三十章 每个地方选派两人?第六十七章 幺妹儿来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奢侈的河厅衙门第八章 与虎谋皮第七百一十六章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第四百六十一章 用人之道第六百二十四章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第一百七十九章 举头三尺有神明(二)第十六章 百无禁忌第一百八十章 谁给谁撑面子第四百五十章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第二百五十六章 “人微言轻”第二百四十四章 夜里动手第六百五十七章 夹着尾巴做人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厦将倾第七百二十二章 糟心事第四百六十九章 领凭上任(三)第四百一十一章 知己知彼第二百八十八章 既是从贼也是从番第三百九十三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七百五十六章 风云突变第六百二十五章 上海分号第五百八十章 一举两得第九十八章 儿行千里父担忧第二百二十四章 绿营汛兵第一百六十八章 顾少爷要回去第六百九十二章 朕很欣慰第二百四十九章 深夜血战第三百零四章 “贼匪来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还兼着一个差事第九十八章 儿行千里父担忧第三百二十六章 万福桥大捷第四百九十九章 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