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愿赌不服输

不知道是吉云飞年过半百,酒量同身体一样大不如以前,还是因为帮不上几位同乡的忙,心情不大好,喝了几杯就醉了。

卓橒能做上兵部侍郎,跟军机大臣杜翰一样,靠得是父荫。

平日里谨小慎微,不该说的一句也不说,不该掺和的事绝不会掺和,这官做的是小心翼翼。难得出来散散心,干脆在旧宫边上的一间刚收拾干净的衙署住下,打算等明儿早上吉云飞的酒醒了再一起回城。

在韩秀峰看来,他不只兵部侍郎,也是同乡,虽已吃饱喝足,但不能就这么回房歇息,又同任禾一起过来陪他喝茶聊天。

“志行,你在这儿享清闲,不晓得城里这几天有多‘热闹’,连我这个极少应酬的人,昨儿一早都被几位在礼部时的同僚拉去,听翁心存、匡源、殷兆镛等人会议了大半天。”

“等人?”

“刚开始就五六个人,议着议着,他们竟去把柏中堂和文祥也请来了。他们还去请过彭中堂,结果彭家人说中堂大人身子欠安,也不晓得是真是假。”

韩秀峰岂能听不出卓橒的言外之意,再想到殷兆镛那道洋洋洒洒近万言的奏疏,不禁叹道:“国家苟安一日,彼即为一日之亲王、宰相,而社稷隐忧,不遑复顾!人家连这话都说出来了,柏中堂和文祥敢不去吗?”

任禾忍不住问:“大人,您是说他们辱骂柏中堂和文大人是求速和了事的无识庸臣,柏中堂和文大人还得跟他们陪笑脸?”

“谁让人家占着大义呢,”韩秀峰无奈的点点头,想想又问道:“云木兄,他们会议了大半天,有没有议出啥名堂。”

“还能议出个啥?”

卓橒反问了一句,苦笑着道:“殷兆镛质问柏中堂,这一回的和战,关系着中国存亡,怎么上头倒把洋人瞧的很轻。柏中堂说大家全副精神,全注在长毛身上,自然没把洋人放在心上。

殷兆镛和翁心存岂能就这么放过柏中堂和文大人,一个说长毛的祸小,洋人的患大。说国初龙兴时,北部之尼堪外兰及扈伦四部,方二于明,世为仇敌。太祖、太宗,迭次征讨,才得无患。到圣祖平定噶尔丹,于是从黑龙江以西,尽喀尔喀四部之地,东西五千里,南北三千里,凡蒙古游牧之区,皆归一统。

一个说当年派大臣与俄夷勘定边界,归我昔年侵地,黑龙江南岸,尽属中国,定市于喀尔喀东部之库伦。江石勒会议七条,刑牲为誓,于是东北数千里化外不毛之地,悉隶版图。

高宗荡平准部,戢定回疆,西北穷塞之域,极于天山、葱岭,都变成中国疆土。总计前后大小用兵数百战,饷需万万,拓地之广,超轶前代。这就是所谓刷数世之侵辱,遗后嗣之安强。说现在主张抚局的,言之凿凿地声称是为息兵安民,难道不知汉高祖白登一蹶,遽议和亲,抚之不为不速,可汉高祖之后的惠、文、景几世,都受匈奴莫大之患!”

韩秀峰沉吟道:“都是通今博古的大才!”

“志行,都啥时候了,你怎还有心情说风凉话?”

“罪过罪过,咱们言归正传,云木兄,他们议到最后究竟议出了个啥?”

“议到最后,翁心存提议由殷兆镛执笔,又拟了一道折子,还拉着柏中堂和文祥联衔上奏。”

“柏中堂和文祥在折子上‘签字画押’了?”

“他们去都去了,能不联名上奏吗?”卓橒顿了顿,又苦笑道:“当然,我的名字也在上头。”

“这就对了,别人都联名上奏,云木兄您要是不联名,这官就没法儿做了,搞不好今后走到哪儿都会被人骂。”

一帮御史言官和四五品京堂,竟逼着两位军机大臣联名上奏,甚至大有将包括郑亲王、怡亲王在内的几位王公大臣扳倒之势,任禾听得暗暗心惊,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卓橒则脸色一正,紧盯着韩秀峰问:“志行,这么多同乡中数你圣眷最恩隆,你晓不晓得皇上究竟是咋想的,为何那么多折子都留中了,是战是和到现在一点消息也没有。”

“要是没猜错,皇上也在等消息。”

“皇上在等啥消息?”

“皇上是在等僧格林沁的消息,”韩秀峰放下茶杯,接着道:“要是有五六成把握能打赢,皇上早下旨开仗了,可惜没有!”

“僧王出马,连五六成胜算都没有?”

“僧王只是王爷,不是神仙,又不会撒豆成兵。如果不出意外,皇上明后天便能收到僧王的奏报,我甚至知道他在奏报上是怎么说的。”

“他会说什么?”

“炮台未经修好,海防猝难整顿,一切战守机宜,诸形棘手。”看着卓橒将信将疑的样子,韩秀峰又解释道:“僧王身边的通译是皇上命我派去的,僧王到天津之后每次让幕友草拟好折子,几乎都会请长芦盐运使崇厚看看,请崇厚帮着斟酌,而崇厚跟我的私交又不错,所以天津那边的消息我比老兄您要灵通一些。”

“如此说来,抚局已定!”

“如果真要是能忍痛屈从,我倒没什么好担心的。毕竟现在虽吃点亏,受些委屈,但只要能痛定思痛,卧薪尝胆个十年八年,早晚能一洗今日之人辱,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可现在的情形老兄是知道的,皇上不甘心,朝堂上的诸公一样不会甘心。”

“此话怎讲?”

“要是不出意外,皇上最终会在和约上御批,先把已攻占大沽口两岸炮台的洋兵哄走,但和约上的那些条款,十有八九不会当真。正如殷兆镛所说,能苟安一日算一日。”

“志行,你是担心洋人不相信皇上,担心洋人不会轻易退兵?”

“我是既担心洋人不相信皇上,更担心洋人就算信了,发现又一次被骗,恼羞成怒,会去而复返。”看着卓橒若有所思的样子,韩秀峰接着道:“木云兄,您有没有发现自道光二十年以来,洋人要么不起衅,可一旦起衅,就会一次比一次厉害。四年前来了四五条炮船,四五百兵;这次来了大小五六十号炮舰兵船,五六千兵。要是他们发现被骗再来,您觉会来多少炮舰兵船,又会来多少兵?”

“你是说这么下去不是办法!”

“喝酒要有酒品,赌钱要有赌品,既然上了桌摸了牌,不管这牌是自个儿摸的,还是别人塞你手上的,既然输了就得愿赌服输。大不了输完之后苦练赌技,将来再赢回来。可现在的情形是愿赌不服输,而愿赌不服输的结果只会输的更惨。”

卓橒反应过来,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摇头道:“皇上不能输,廷臣们更不会让皇上愿赌服输。”

“所以说这事很棘手,这次是大沽口,下次指不定是啥地方呢。木云兄,您是明白人,以我之见该早做打算。”

“谢老弟提点,这趟真没白来。”

“木云兄无需客气,要晓得咱们是同乡。”

……

夜深了,卓橒不想耽误韩秀峰歇息,又聊了几句便将韩秀峰和任禾送出门。

韩秀峰和卓橒刚才的那番话,让任禾暗暗心惊,刚走出几步,就忍不住拱手问:“大人,您提醒卓大人早做准备,那咱们呢?”

“咱们不是正在做吗?”韩秀峰停住脚步,遥望着校场方向道:“真要是走到那一步,我会找个由头打发你和千里他们先走,顺便帮我把钰儿带走。”

“那您呢?”

“行之,我跟你不一样,我韩秀峰受恩深重,不能就这么扔下皇上一走了之。所以不管形势有多凶险,我都不能一走了之,而且要想方设法保皇上周全。”

第三百八十九章 陋规不能少第二百四十二章 财迷心窍第三百零一章 名门望族第六百一十四章 都升官了!第二百零一章 礼多人不怪第五百零二章 韩四发威第五百三十四章 夜游皇城第四百五十九章 身不由己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无所求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下根本在京师第九十六章 虎头蛇尾第八十八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第二百八十八章 既是从贼也是从番第七百五十三章 表露心迹第一百九十三章 你就是韩秀峰?第三百七十六章 知人善用第六百二十章 潮运同第四百零一章 嘉定不太平第四百一十一章 知己知彼第三百九十五章 启程第七百一十五章 跟柏葰没多大关系第七十二章 首重乡谊(二)第一百零八章 重桑梓敦乡谊第二百八十八章 既是从贼也是从番第八十六章 尽人事听天命第五百三十七章 当局者迷第六百五十章 等!第四百零三章 最紧俏的生意第十章 不时之需第六十九章 立见高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是砒霜!第四百零九章 习惯了就好第七十三章 防人之心不可无第三百七十章 贪生怕死之辈第四百零六章 先看看第二十七章 瓜娃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关天?第七百二十五章 几十年未有之大捷(二)第四百九十二章 早做准备第一百零四章 会馆首事(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乡第四百三十九章 守得云开见月明第一百一十八章 杜三要走第二百八十二章 泰州城里没好人第七百二十九章 郭大人殉国!第一百五十五章 银子是用来花的第一百五十九章 做师爷也有讲究第二十六章 巴县县衙第一百五十二章 没钱但有前途第二百七十六章 清军总捕同知第六百八十章 广州失陷第二百四十一章 谁算计谁(二)一百七十四章 老怀甚慰第一百八十一章 谁给谁撑面子(二)第七百三十三章 以后有事再找你第六百九十九章 同乡之事第六百八十九章 时不待我第三百三十八章 厚谊堂第六百一十章 物是人非第一百三十六章 亏缺铜斤案(一)第四十七章 铜天王(二)第四百零二章 内忧外患第一百三十六章 亏缺铜斤案(一)第七百四十六章 首战告捷第五百零五章 怨不得别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爱民如子第五百五十章 天底下最幸运的女子第四百九十六章 团聚(三)第四百一十章 他们成不了事第三百四十二章 鸡犬升天(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张知州第七百二十七章 几十年未有之大捷(三)第七百二十七章 几十年未有之大捷(三)第四百八十四章 没油水的差事第四百九十九章 后顾之忧第一百五十一章 欠钱的是大爷第七百四十四章 上驷院卿第六百一十五章 赏穿黄马褂第二百四十一章 谁算计谁(二)第一百二十章 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二十四章 川帮茶帮第二百六十章 防人之心不可无第九十章 追上来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云里雾里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回去了!第四十二章 终身大事第六百章 招兵买马第六百零四章 危机四伏第三百八十九章 陋规不能少第一百三十六章 亏缺铜斤案(一)第六十八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四百六十六章 蹬鼻子上脸第五百二十九章 读书有用第六百一十八章 督办、总办第六百二十九章 噩耗连连第八十章 “结义兄弟”第九十七章 云南竹杠第二百六十七章 银子比命重要第三百零一章 名门望族第五百一十六章 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