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病急乱投医

文丰估算皇上出京巡狩少说也要带三千人,运送一应所需的大车至少要准备一千辆!

韩秀峰大吃一惊,可想到皇上每次从紫禁城来圆明园,或从圆明园回紫禁城那“大搬家”的场面,赫然发现文丰并非夸大其词。

正寻思这队伍该有多长,这一路之上人吃马嚼的要耗费多少钱粮,富贵的二儿子吉祥找了过来,一进门便躬身道:“四爷,肃顺大人差人四处找您都没找着,就差人去找卑职,让卑职请您赶紧去集贤院有要事相商!”

韩秀峰权衡了一番,低声问:“你是咋跟肃顺大人的家人说的?”

“卑职又不是傻子,只答应帮着找,没说您在这儿,”吉祥偷看了文丰一眼,又低声道:“卑职也不是直奔这儿来的,而是转了一大圈,这一路上留意了好几次,没发现有人盯卑职梢。”

“知道了,先回去吧,要是有人问起来,就说你也没找着我。”

“嗻!”

吉祥刚躬身退出正厅,守在院外的小山东拿着一封书信匆匆跑了进来,韩秀峰接过拆开一看,原来是荣禄差人从南苑送来的,说的也是肃顺找他的事。

见韩秀峰把信随手扔到了一边,文丰忍不住问:“韩老弟,肃顺找你一定有急事,说不准是找你商量如何应对西夷,十万火急,你为何不去?”

“大人有所不知,我并非没去过,可去了又有何用!”

“怎就没用?”

“我说的那些他们是一句也听不进去,就算能听进一两句,可做起来却是另一码事。与其去了只能干着急,不如不去!”

“韩老弟,你我受恩深重,正是为皇上分忧的时候,可不能意气用事。”

韩秀峰长叹口气,无奈地说:“这可不是意气用事,在如何应对西夷这件事,我去跟不去其结果是一样的,其实大人您心知肚明。”

“我还真不大明白。”文丰低声道。

“大人,您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啊,”韩秀峰不敢跟他猜哑谜,直言不讳地说:“要是没猜错,不管洋人杀到哪儿,不管形势有多危急,总离不开‘剿抚并用’四字,一面让僧格林沁等将士设备,一面命钦差去跟洋人交涉。这边都杀的血流成河了,那边还生怕激怒洋人,命相应官员不得稍涉张惶。”

文丰楞住了,沉默了好一会儿才低声问:“要是肃顺奏请命你去他那儿听用呢?”

“他不会这么做的,真要是这么做,岂不是告诉皇上他和郑亲王等人束手无策,只能问计于我这个捐纳出身的奉宸苑卿?更何况走到现如今这一步,就算诸葛孔明在世也没用。他之所以差人四处找我,十有八九是病急乱投医。”

“去是帮不上忙,可窝在这儿也不是办法,老弟就不想知道天津那边究竟是何情形?”

“不想知道,确切地说是不要去都能猜到一二。”

“但闻其详。”

“大沽口一定是守不住的,说不准这会儿海口两岸炮台已经丢了。那么多绿营兵和那么多八旗、蒙古马队都没能守住大沽口,天津一样守不住。至于通州,一样悬!总之,洋人不是长毛,这仗要么不打,打起来只会兵败如山倒!”

想到道光二十二年在广东时的所见所闻,文丰不认为韩秀峰是在危言耸听,正不晓得该说点什么好,小山东又跑回来道:“禀文大人,一个叫文保的求见,说有急事儿。”

文丰缓过神,连忙道:“我的家人。”

“大人尽管忙,下官送送您。”

“老弟无需多礼,实不相瞒,我是让他去打探消息的。”

看着文丰一脸尴尬的样子,韩秀峰意识到眼前这位也不是盏省油的灯,不禁提议道:“要不让他进来,听听他打探到了些什么?”

“也好。”

文保跟着小山东走进正厅,恭恭敬敬地行完礼,见他老家老爷微微点了下头,连忙道:“禀老爷,禀韩大人,小的打听到洋人派一万多马步兵,攻占了一个叫石缝的炮台,连直隶提督乐善大人都战死了,僧格林沁不但没打算率兵去把炮台抢回来,还奏请退兵扼守通州。”

文丰心里咯噔了一下,心想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韩秀峰则面无表情地问:“皇上怎么说?”

“听一个在御前行走的朋友说,皇上龙颜大怒,怒骂僧格林沁无能,说通州为京师屏蔽,而天津又为通州门户。若不坚守天津,恐怕通州也难防堵。说炮台虽不能守,但马步官军为数不少,命军机处拟旨让僧格林沁酌量退撤,再图决战。”

“就这些?”韩秀峰追问道。

“不止这些,”文丰的家人擦了把汗,小心翼翼地说:“皇上还命大学士桂良,驰赴天津,会同直隶总督恒福办理夷务,均授为钦差大臣。命刚入值中枢不久的焦祐瀛和张之万、陈鸿翊等人回籍办团练。并命山海关副都统成保暂署直隶提督。”

“还有吗?”文丰也急切地问。

“有,天津海口炮台失陷的消息外头已经传开了,真叫个人心惶惶。估摸着皇上也晓得这消息瞒不住,小的回来前刚命户部尚书周祖培周大人、兵部尚书陈孚恩陈大人和工部左侍郎潘曾莹、右侍郎宋晋,会同五城御史办理京师团防。”

“那么多官军都一败涂地,一帮团练就能打过?再说这会儿让焦佑瀛、张之洞等人回去办团练,来得及吗?”文丰忧心忡忡地问。

韩秀峰一边示意文保和小山东先出去,一边沉吟道:“所以咱们得做最坏打算。”

“好吧,我先去瞧瞧圆明园内有多少大车。”

……

与此同时,收到一堆坏消息的咸丰,又收到一道僧格林沁上的请罪折。

想到僧格林沁去年能打胜仗,今年的兵比去年还要多却一败涂地,咸丰就是一肚子火,把尚未看完的折子往御案上一扔,恨恨地说:“拟旨,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办理海防,未能周妥,著革去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并拔去三眼花翎!”

“嗻,奴才这就去拟旨。”穆荫吓得魂不守舍,跌跌撞撞地躬身退出大殿。

糟心太多,咸丰真不想在这间大殿呆下去了,刚甩手走到门口,见肃顺捧着一叠折子迎面而来,不假思索地说:“以户部尚书肃顺,署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

肃顺愣住了,一时间竟忘了谢恩,只见皇上扔下一句“朕乏了”,便带着大头头也不回地走了,他这才缓过神,急忙噗通一声跪下:“奴才谢皇上隆恩,奴才恭送皇上。”

紧锁而至的郑亲王端华看着皇上离去的背影,焦急地问:“皇上怎说走就走,皇上走了这些折子怎么办?”

肃顺能理解皇上此时此刻的心情,在一个侍卫搀扶下爬起来道:“先紧着咱们能办的办吧,等皇上的气消了咱们再来。”

“只能这样了。”

……

就在肃顺和郑亲王端华束手无策之时,刚从刑部大堂回到军机值房的文祥,只见曹毓英正在给穆荫念刚草拟好的一道谕旨。

“北岸石缝炮台,被夷攻陷,情形危急,拟旨退守以保京畿。焦祐瀛、张之万等,于今日启程,所有危急情形,谅已在途探悉。此时虽有文俊等议抚,亦不过暂时羁縻,恐将来终须剿办。著即飞速前进,驰抵天津,赶即出示晓谕四乡居民,激以大义,并悬赏格,令其同心杀贼。该夷如不受抚,竟来扑犯,即纠集团勇,痛加剿洗,使该夷知所畏惧。焦祜瀛等,自能斟酌缓急,相机筹办也。”

穆荫见文祥回来了,连忙抬头问:“博川兄回来了,劳烦老兄帮着瞧瞧子瑜草拟的这道谕旨要不要斧正。”

“文祥不知圣意,不敢妄加评点。”

“博川兄,皇上就是这个意思。”

“既然皇上就是这个意思,那就赶紧廷寄交办。”

“也是,兵贵神速,这么大事可不能耽误。”

“下官遵命。”曹毓英跟文祥一样瞧不起穆荫,但官大一级压死人,只能老老实实去办。

文祥目送走曹毓英,回到自个儿的公案边翻阅起各地的奏报,不看还好,越看越心神不宁,而那些个军机章京也变得小心翼翼,连走路都蹑手蹑脚,生怕动静大了会让几位大人烦心。

不知不觉,天黑了。

穆荫等军机大臣相继走出了值房,转眼间就剩下他一个人,正寻思这个节骨眼上回家合不合适,曹毓英不动声色走了进来。

“子瑜,你还没下班?”

“大人不下班,下官岂敢回去。”

“有事?”文祥抬头问。

曹毓英回头看看身后,确认门口没人,才凝重地问:“大人,您觉得焦佑瀛和张之万他们能成事儿吗?”

想到这儿没外人,而曹毓英也算曾在厚谊堂干过的人,文祥轻叹道:“难。”

“这分明是病急乱投医!”

“这么说老弟有良策?”

“毓英能有何良策,毓英是觉得惋惜。”

“此话怎讲?”文祥心不在焉地问。

曹毓英长叹口气,喃喃地说:“这一切,大人您和志行在三四前年就料到了,甚至曾不止一次奏请早做准备,可郑亲王、怡亲王、肃顺大人和彭中堂他们从未真正当回事儿,要是那会儿他们能采纳一二,一起向皇上进言,又怎会走到现在这一步。”

“事已至此,再说这些又有何用。”

“大人,下官有些日子没见着志行了,您知不知道他在哪儿,知不知道他在忙什么。”

想到他不会无缘无故提焦麻子,想到肃顺之前保举焦麻子入值中枢却没保举他,再想到随着焦麻子赴天津办团练,军机处又空出一个“大军机”的缺,文祥猛然反应过来,紧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才低声道:“不知道,我也有一段日子没见过他了。”

第二百七十八章 清军总捕同知(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京城不是巴县第五百三十七章 当局者迷第四百零三章 最紧俏的生意第三百五十一章 郭大人的交代(二)第四百九十三章 虚惊一场第七百一十四章 树敌无数第六百八十五章 荒唐!第二百六十九章 编练乡勇第三百九十三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三十九章 千里做官只为财第三百一十五章 总督关防第三百四十五章 志行升官了(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绿营汛兵第六百六十五章 受点委屈算什么第三百五十六章 让你去你就去!第八十九章 姜太翁钓鱼第六百五十六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一百章 重庆会馆第六百九十三章 算计自个儿人算什么第四百五十章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第八十六章 尽人事听天命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家的消息第五百九十五章 送上门的买家第六百零一章 白莲教余孽第六百七十章 人再多也没用!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官上任(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京里来人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顾问咨询第一百五十章 周兴远的打算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劳烦大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书香门第第二百零二章 “龙门”第五百四十二章 银子有了第七百零九章 齐聚天津(一)第七十五章 “暗度陈仓”第七百三十七章 两江不能去!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事不好第十三章 潘二要来第二十二章 处处要钱第一百二十二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二)第四百七十章 事与愿违第四百六十八章 领凭上任(一)第五百二十九章 读书有用第一百零四章 会馆首事(一)第四百八十八章 本地士绅不简单第二百九十一章 盐碱地也是地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开眼界第三百五十七章 厘金局第二百七十二章 时势造英雄第二百五十七章 钱到事了第六十四章 嫁鸡随鸡第六百四十三章 坦诚布公第七百一十章 至少面子上要过得去第七百四十二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八章 与虎谋皮第七百一十六章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第五百零九章 人有旦夕祸福第六百七十五章 计划不如变化第五百三十七章 当局者迷第四百一十二章 想买也买不着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是咋破的第一百七十二章 边茶买卖第四十六章 铜天王(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通政司参议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力降十会第八十二章 收拾他们!第六百四十八章 又到固安第二百七十六章 清军总捕同知第五百三十章 每个地方选派两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他是真狡诈!第六百五十七章 夹着尾巴做人第六十七章 幺妹儿来了第四百一十六章 后事第一百三十章 新年新气象第三百三十二章 阻截(九)第六百八十六章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第六百五十九章 你的话皇上还是相信的第二百二十三章 风声鹤唳第七百一十四章 树敌无数第五百一十七章 吴家兄弟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真假假第二百三十三章 合则两利第四百二十八章 来龙去脉第三百二十九章 阻截(六)第五百二十一章 通政司参议第四百一十六章 后事第三百零一章 名门望族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四)第三百一十八章 安营扎寨第九十二章 明察秋毫第六百一十四章 都升官了!第六百六十六章 倒霉的曾国藩第二百七十三章 患难见真情第二百六十章 防人之心不可无第六百九十八章 骑虎难下第十九章 行有行规第三百零五章 惹不起第七百五十二章 皇上驾崩!第四百二十五章 烧杀抢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