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信使和徐元朗

李密显得忧心忡忡,他派出去的使者魏征已经抵达了洛阳数日,但从洛阳传回来的消息,让他无比失望。纵然魏征已经想好了对策,想好了说辞,但王世充不见他,魏征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就像一个妇人,没有米,又怎能做出可口的饭呢?

从各方面的消息来看,李密知道王世充是想要给他难堪,借机出出气,毕竟当年王世充被他打得到处跑,非常丢脸。李密此时想得很透彻,什么脸面,在生命面前,在前途面前,都不值一提。

魏征远去洛阳,王世充不见面,这是一个大问题,必须要让王世充接见魏征。可是怎样才会接见魏征呢?

李密苦思,却想不到办法,就在这个时候,王伯当兴冲冲地走了过来,身后,两名士兵押着一个商人模样的中年人。李密看见,不由就是一愣,这个人,是做什么的?

王伯当拱拱手,道:“魏公,这人是隋军的信使!”说着,王伯当用从袖口处甩出一封书信,书信已经被拆开了,显然是被王伯当看过了。

李密接过书信,仔细看着,不由就冷笑了一声。这是一封李靖传给杨侑的信件,在信里,李靖献出了一个计谋。李靖建议先攻打山东。兵力部署如下:李靖先率兵北上,攻打鲁郡,吸引瓦岗李密的注意,等到李密将兵力调往鲁郡,全力阻击李靖的时候,杨侑就可以越过大河,迅速占领济北郡,然后挥兵直取东平郡。届时,李靖死死缠住李密,杨侑则可以趁机收复东平、济阴、东郡等地,形成对李密的包围。

李密看着李靖的书信,一张脸阴沉了下来,以他对李靖的了解,徐世绩有很大的可能不是李靖的对手,若没有李密的支援,鲁郡很可能丢,而鲁郡一旦丢了,意味着隋军可以从鲁郡绕过巨野泽,进入几乎是一马平川的东平郡。

东平郡是李密赖以生存的粮仓,只有依靠巨野泽的灌溉,万顷良田才有丰收的希望,而其他各郡,粮食产量不如东平,齐郡虽然还不错,但刚刚平定,还在整合中,忠心度并不可靠,李密显然不会将希望放在齐郡。所以,无论如何,李密要守住东平郡,守住他赖以生存的粮仓,瓦岗才有继续发展的可能。

如今,李靖的这个办法虽然简单,但李密不得不承认,对于李密来说,却是致命的打击。李靖可谓大隋第一名将,当初献出不少良策,让杨侑先后击败薛举、李渊,甚至,巴蜀剿灭蛮族,也有他的功劳。

平萧铣,定江南,李靖都有不小的功劳,杨侑用人从来都很英明,李靖能单领一军北上,足以引起李密的重视。事实上,就算没有这些显赫的功劳,作为关陇贵族的李密,自然是知道当年韩擒虎对李靖的那番评价。

王伯当显得有些紧张,他问道:“魏公,如今怎么办?”

李密没有说话,而是将目光放在了信使的身上,信使约莫三十岁,一副狡黠的模样,看起来的确像一个商人。信使看见李密一双虎目瞪着他,心中一慌,“噗通”一声轨道在地上,道:“魏公,饶命啊!”

“李靖除了给你这封书信,还说了什么?”李密问道。

“我,我……”信使有些犹豫。

王伯当眼中露出杀意,道:“你若不说,就杀了你!”说着,王伯当一挥手,两名瓦岗兵伸出手臂,捉住信使的双臂,就要将他拖出去。

“慢,慢,我说!”信使大惊,他赶紧说道。

李密得意地笑了,他挥挥手,示意两名士兵放下信使。士兵得令,松开了双手,新书如释负重地松了一口气,他用手拍了拍胸膛,道:“多谢魏公不杀之恩!”

李密没有开口,而是冷冷地盯着他,信使不敢怠慢,急忙将李靖的嘱咐说了出来,李密眯起了眼睛,忍不住笑了。既然已经知道了隋军的计划,那么他就可以做出相应的部署。如果做得好,可以重创隋军。

王伯当看见李密笑了,一颗心也就放下。两人相交极深,他知道李密笑了,一定是有了办法,他低声道:“魏公,他是不是杀了?”

“不,不杀他,他还有用。”李密笑的非常阴险。

王伯当一愣,道:“魏公,他能有什么用?”

“伯当,他可是有非常大的作用!稍后你就知道。你去找柳燮。”李密说道。幕僚柳燮能写一手好字,而且他非常善于模仿别人的笔迹,这个时候,是柳燮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王伯当虽然不明白李密在想什么,但凡是李密的决定,他都会坚定不移地执行,立刻转身,将柳燮寻了古来。

放下就在书房里,李密说,柳燮写,很快,一封书信写就,李密从柳燮手中接过信件,仔细地看了看,发现柳燮的笔迹与李靖的笔迹,几乎没有什么分别。又将内容仔细看了看,李密吹干了墨迹,将书信封了起来。

李密走到信使面前,道:“这封信,你就递给杨侑,我相信,你知道该怎么做。”

“小人知道,小人知道!”信使连连点头,从李密的手中接过了书信。

“让他走!”李密吩咐。王伯当挥挥手,两名士兵押着信使,将他送走。

“魏公,这样做,杨侑会上当吗?”王伯当问道,他有些怀疑这封信的威力。

李密摆摆手,笑道:“你尽可放心,杨侑一定会上当,你速速准备好,若是杨侑南下,就设圈套杀他!”

两日后,乐寿。

信使在踏入河北大隋的地盘之后,立刻找到官府,寻了战马,一路疾奔,只是一日半的功夫,就抵达了乐寿。杨侑接到书信,立刻召开了会议。

李靖在信中表示,要陛下先进击济北郡,吸引李密的注意,然后李靖就可以挥兵直取鲁郡,截断李密的后路。

杜如晦仔细思量了一番,道:“陛下,李尚书之言,甚为有理。”

窦建德在河北经营多年,对山东的地势也非常了解,他也认为李靖的办法,非常好。一旦鲁郡的任城被突破,东平郡就暴露在李靖的兵锋之下,届时他只需挥兵直取郓城,夺取瓦岗粮食,就能让李密异常难受。

凌敬认为这个计划非常不错,于是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隋军在囤积粮草,准备南下。李密通过密探,将乐寿的情报牢牢掌握。他在等待着杨侑上钩,而同样,杨侑也在等待着击败李密,夺取整个山东。

作为隋末风起云涌的反王之一,徐元朗是一个奇怪的人。如果说,他造反是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那么历史上在降唐之后,他应该不会再造反,因为李唐给他的条件,可谓十分优厚。可是,在天下已经大定的情况下,他居然会选择造反,只能说他是一个不安分的主。杨侑肯招降他,是因为杨侑有足够的信心,避免徐元朗再有异心。

不过,此时的徐元朗显得心绪不定,去年李密对他发动了进攻,打得他节节败退,不得不退出了琅邪郡。依靠沂山抵抗李密。就在徐元朗不知道能撑多久的时候,隋军杀来了,使得李密不得不撤兵,这才让徐元朗得以喘息。

对于李密,徐元朗是憎恨的,而对于隋军,他的情绪则显得十分复杂,一方面,隋军赶来,等于间接救了他一命,但徐元朗同样清楚,隋军若是拿下了李密,接下来,被灭亡的就是他。

虽然只是在山东一隅称霸,但天下大势徐元朗还是十分清楚的,尤其是隋军已经夺下了河北,气势十分旺盛,山东十之八九会陷落,成为大隋的口中食。

“该怎么办?”徐元朗显得忧心忡忡。

这时,心腹朱然快步走了进来,拱拱手,道:“大王,河北来人了。”

“河北来人?”徐元朗一愣,他旋即明白了,河北来人意味着什么,他点点头,道:“带他来书房见我。”

朱然正要离去,徐元朗忽然又叫住了他,道:“不,还是我亲自去迎接。”

说着,徐元朗急匆匆走了过去,宋正本正在大门外踱步,他对这一行十分有信心,在大势面前,大多数的人一定会做出最为有利的选择,徐元朗也不例外。果然,不到半柱香的时间,徐元朗匆匆走了出来,对着他显得十分恭敬。

宋正本知道这一次事关重大,也没有摆出一副趾高气扬的架势,他同样还礼,这让徐元朗的心中稍安。两人步入府中,徐元朗将他带入了书房,经过一个多时辰的商议,徐元朗对大隋天子的态度有了充分的了解。

大隋天子给徐元朗的许诺非常简单,只要他投靠大隋,就能获得高位,在大隋朝廷谋得一席之地,不过,兵权不可能给他,也不可留在山东,而是要在京师。这样的条件徐元朗有些不能接受,在乱世中,没有了兵权,就没有了一切。

宋正本告诉他,大隋天子是重情信诺之人,想想杜伏威,想想李子通,此外还有高开道、张善安等人,都是占据一方的反王,他们之中,有谁被大隋天子杀了吗?大隋天子要解除你的兵权,其实是为你好,若是有人打着你的名义造反,恐怕届时你脱不了关系吧。想想辅公祏,不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吗?可是即使是这样,天子也没有怪罪杜伏威的意思。

徐元朗想了半响,最终做出了决定,那就是投靠大隋。

第17章 卫玄的对策第72章 夜黑,杀人!第397章 战事不利第115章 东进!屠杀!第476章 并州战事(下)第62章 各自的优劣第528章 暗战第998章 不战而退第245章 铁锁横江,天下无双第621章 海陵之战第898章 弘福寺第997章 斗智第102章 那一箭的风情第352章 请君入瓮第74章 被俘第558章 苛刻的条件第1024章 拿下东宫第7章 贪污的小吏第482章 是敌是友(上)第52章 说客第300章 冲突第119章 薛仁果之怒第886章 郓城县第910章 一个乞丐第876章 马周献计第616章 惊人的消息第312章 鏖战唐述山(上)第518章 双喜临门第630章 意外的发现第23章 兵抵叶县第675章 生的希望第109章 胜利的希望第23章 兵抵叶县第413章 冲突(上)第878章 商议出兵第98章 倒霉的突厥人第110章 功亏一篑第1038章 郭孝恪入隋营第80章 说客刘文静第29章 失利 卑鄙第964章 瓮中捉鳖第78章 智珠在握第62章 追击与伏击第643章 兵临城下第97章 万事俱备第81章 停顿不前的原因第827章 艰难的决定第796章 喜忧参半第421章 西进的顾虑第697章 担忧第445章 我杀人质!第192章 攻伐第25章 轰击叶县第205章 攻略(三)第164章 博弈(下)第241章 千钧一发第823章 疑兵之计第320章 血浓于水第84章 南下第458章 兵临营外第594章 大唐太子李建成第17章 卫玄的对策第1036章 房玄龄的计划第1031章 失尽民心第33章 死战蓝田(二)第449章 焦头烂额第53章 一箭惊突利第1023章 出其不意第172章 暗涌来袭(下)第680章 新的疑惑第538章 拼死一搏第78章 酒宴之上第992章 运粮第515章 兄弟议事第471章 沈光的死意第354章 机关第1036章 房玄龄的计划第362章 决战中原(下)第238章 忠臣的绝望第588章 无耻的理由第727章 可恶的突厥人第238章 忠臣的绝望第584章 杀一儆百第125章 谁才是忠臣第306章 东都兵变(上)第181章 内乱第809章 连横第66章 烧营第10章 兵贵神速(上)第62章 各自的优劣第729章 乐寿之战(中)第64章 劝降第810章 李靖的计划第76章 断臂大汉第951章 生死一线第959章 一败涂地第1003章 各怀鬼胎第828章 李世民的诡计第228章 为何不杀?第473章 定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