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欲结亲家

正因为刘杨不看好王郎,但又迫于邯郸方面的压力,他才选择既归附王郎,但又不给予王郎一兵一卒的援助和支持。

刘杨拿着茶杯,又喝了口茶水,问道:“那么,以伯先之见,本王当如何?”刘

植正色说道:“归附大司马!”刘

杨与刘植对视片刻,乐了,说道:“伯先以为,刘秀在河北能成大事?”

稍顿,他又幽幽说道:“伯先别忘了,王郎有刘林、刘接的支持,而刘秀呢,他在河北,可没有任何的根基。”

刘植一笑,说道:“大司马在河北没有任何的根基,现在尚且得到了上谷郡、渔阳郡、中山郡三个郡的支持,可见大司马的声望和能力,要远在王郎之上。倘若有一天,王郎覆灭,而支持王郎的真定王,又当何去何从呢?”刘

杨心头一震,这正是他所顾虑的问题。他苦笑道:“我现在归附大司马,恐怕也为时已晚了!”刘

植一怔,不解地问道:“真定王此话怎讲?”刘

杨幽幽说道:“大司马落难之时,本王站在邯郸那一边,袖手旁观,现在大司马得到三郡的支持,已然顺利渡过难关,本王再去依附大司马,这显得本王太过于……见风使舵!日后大司马在河北成事,怕是会对本王秋后算账啊!”

原来刘杨顾虑的是这些!刘植眨眨眼睛,淡然一笑,说道:“我在来真定的路上,便已想过了这个问题。”

“哦?”刘杨笑问道:“伯先可有应对之策?”刘

植正色说道:“我与大司马也相处了数日,对大司马也算有些了解。大司马性情醇厚,为人正直,绝非会秋后算账、卸磨杀驴之小人!只要真定王现在肯站在大司马这一边,日后,大司马一定不会亏待了真定王。真定王的担忧,实在是多虑了。”刘

杨苦笑着摇摇头,说道:“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落难之时满口仁义道德,得势之时翻脸无情、刀剑相向,伯先啊,这样的人,我们见过得还少吗?前有王莽,后有王郎,难道,还会少他一个刘秀不成?”看

得出来,刘杨对刘秀的顾虑太深,生怕刘秀现在用他,等到以后,会给他小鞋穿,找他的麻烦。刘

植皱着眉头,问道:“难道真定王是打定了主意,要站在王郎那一边,与王郎同生死,共进退?”刘

杨身子一震,摆手说道:“本王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可是现在让本王归顺大司马,本王实在是提心吊胆,寝食难安啊!”

说到这里,他偷眼瞧瞧刘植,见后者眉头紧锁,若有所思。

他又轻叹口气,说道:“若是能打消本王的这个顾虑,本王可率我真定的十多万大军,归顺大司马,以后这十多万的真定军,可任由大司马的调遣。”刘

植的眼睛顿是一亮,急忙追问道:“如何才能打消真定王的顾虑?”

刘杨呵呵地笑了,说道:“这,需要伯先你来拿个主意。”

刘植都差点气乐了,自己只是个说客,又能拿什么主意?他还没往下接话,刘杨话锋一转,慢悠悠地说道:“本王有三女,皆已及笄,但都是待嫁闺阁。”

说到这里,刘杨不再继续往下说了。刘植多聪明,一听这话,立刻明白了刘杨的意思。原来,刘杨是像和刘秀结成儿女亲家,说白了,他是想做刘秀的老丈人。

如此一来,刘杨和刘秀就等于捆绑在一起了。以后都是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刘植还真没想到刘杨打的是这个主意。他沉吟片刻,说道:“真定王,此事非同小可,伯先得回贳城,与我家主公商议。”

刘杨点了点头,含笑说道:“郑重起见,伯先还是请大司马亲自来趟真定的好。如果伯先和大司马能信任本王的话。”刘

植先是一愣,随即拱手说道:“伯先回去,一定把真定王的意思带到。”

“好、好、好!”刘杨抚掌而笑,令下人准备酒菜,款待刘植。刘

植在真定就住了一天,翌日一早,他向刘杨告辞,返回贳城。回到贳城,刘植见到刘秀,把他与刘杨见面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讲述了一遍。

最后,他说道:“主公,真定王并非执意不想归附主公,只因顾虑太深,生怕主公在成事之后,会与他秋后算账,故,他一直按兵不动,既不帮王郎,也不帮主公。倘若主公能与真定王结成儿女亲家,如此一来,便彻底打消了真定王心中的顾虑。此事,还望主公三思啊!”就

内心而言,刘植是非常希望刘秀和刘杨结成亲家的。刘秀是他的主公,刘杨和他是老交情,他不希望这两个人走到兵戎相见的那一步。

其次,刘杨麾下可是有十多万的真定军,一旦刘杨归附过来,己方的兵力能一下子增长十多万,这对己方实力的提升,得产生多大的助力啊!反

过来说,如果刘杨被逼着站到了王郎那一边,死心塌地的与王郎联手,和己方为敌,别看己方现在有三个郡支持,但还远不是人家的对手。

无论于公于私,他都希望能促成此事。

听完他的话,刘秀低垂下头,沉默不语。在场的邓禹等人面面相觑,也都没有立刻说话。

成亲之事,看起来似乎挺简单的,只要刘秀点下头就行。可问题是,中间还卡着一个阴丽华。

与真定王之女成亲,总不能让人家去做妾吧?可若让她做正妻,那阴丽华又往哪摆?让阴丽华做妾?

在刘秀人生最低谷的时候,阴丽华下嫁给刘秀,成就一段佳话,若是为了得到真定王的支持,把阴丽华从正妻降为妾室,这传出去,好说也不好听啊,也会大损刘秀的声望。“

我不同意!”谁都没有开口说话,朱祐先炸了。他转头对刘秀说道:“主公,仲先只认一个夫人,就是丽华夫人,此事,还请主公三思而行!”

这话,恐怕也只有朱祐敢在刘秀面前说了,即便是邓禹,都不好开这个口。耿

纯清了清喉咙,说道:“真定王,以及真定王麾下的十多万真定军归属于谁,无论是对我方,还是对王郎,都至关重要,还望主公能以大局为重!”

很显然,耿纯的态度和刘植一致,都支持刘秀和刘杨之女成亲。吴

汉不认识阴丽华,也不认识刘杨以及刘杨之女,他扬起下巴,傲然说道:“小小的真定国,又有何可怕?大不了,我们就先灭了他的真定国,我吴汉去取他刘杨的首级!”寇

恂叹口气,向吴汉挥了挥手,苦笑道:“子颜慎言!真定国有十余万的大军,又能以如此狭小之地,把这十多万大军养得兵强马壮,让河北各路贼军,皆不敢进犯秋毫,真定王又岂是王郎、严奉之流能比?”

言下之意,你赶快歇歇吧,别动不动就喊打喊杀的,以己方现在的实力,还真碰不过人家真定国。

说起来,与吴汉私交甚好的就属寇恂,他二人以前关系就很好,现在同在刘秀麾下,关系自然是更进一步。吴

汉撇了撇嘴,但也没再多说什么。邓禹摇头叹息,意味深长地说道:“真定军若能为我方所用,我方可于数月内,平定王郎之乱。真定军若被王郎所用,我方……要么退入幽州,要么,退回洛阳、长安。”一

直沉默不语的刘秀,喃喃说道:“仲华也认为我当迎娶真定王之女?”邓

禹垂下头,小声说道:“主公之家事,作为属下,本不该过问,但主公若想成大事,那主公之家事,便是公事,属下,属下只能提出最有利于主公之意见。”仕

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刘秀和阴丽华之间的爱情故事,早已被流传为佳话,世人很少有不知道的,也正因为这样,现在众人都不太好开口。

刘植干咳一声,说道:“主公和丽华夫人的事,属下也考虑过了,属下以为,丽华夫人仍可为主公正妻。”

在场众人,齐刷刷地看向刘植。阴

丽华还为正妻?那是让真定王之女给主公做妾?真定王若听闻此事,还不得当场气炸了啊。倘

若如此的话,都不如不答应人家,起码没有去羞臊人家,也不至于反目成仇。

还没等旁人提出反对的意见,刘植继续说道:“真定王之女,亦可为正妻!”

“什么?”在场众人无不是大眼瞪小眼,莫名其妙地看着刘植。其

实现在很多人都误会了,认为古代的男子可以有三妻四妾,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古代男子的妻子,通常只有一个,就是正妻。

至于妾室,那的确可以有很多,但她们的地位,要比正妻低得多。举

个很简单的例子,妾室的儿女,也就是庶出子女,没有继承权,能继承家业的,那得是正妻的子女,也就是嫡出子女。

庶出子女也不能向生养自己的妾室叫娘,得叫姨娘,他们只能管正妻叫娘或者娘亲。

刘植环视在场众人,一字一顿地说道:“主公当然不能让真定王之女做妾,可效仿古人,让其做妻,平妻!”平

妻的确是一种古制,春秋时期曾经出现过,但后来就越来越罕见了。

春秋之后再出现平妻,都是非常特殊的情况,通常是男子长年离家在外,与别的女人成亲,之间感情深厚,不愿让其做妾,可视为平妻。正

妻与平妻的关系和地位,相当于妯娌之间,而不同于妻妾之间的那种尊卑关系。此

时刘植突然提出平妻这个概念,倒是让在场众人颇感茅塞大开。寇恂猛的一拍巴掌,赞道:“伯先高见,主公,属下以为,伯先言之甚善!”

第三百二十五章 改变战术第六百三十六章 识人不明第二百一十三章 勾心斗角第八十一章 把酒言欢第六百六十章 半路拦截第二百六十四章 刘氏宗亲第四百九十五章 荡阴之战第七百九十二章 东征捷报第八百三十四章 严刑逼供第四百三十七章 兄弟归来第四十九章 捉拿刺客第四百九十二章 决战魏郡第八百一十九章 朝堂议事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伐五校第九十三章 你吟我舞第五百七十四章 慑退敌军第六百一十一章 幽州生乱第七百二十五章 诛杀邓终第一百零七章 血战突围第七百五十三章 再伐刘永第四百九十六章 分而击之第七百五十四章 城外血战第七百三十章 提人出走第六百二十章 主动找茬第二百二十三章 再次来求第四百三十八章 无事生非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歹毒第三百九十四章 双喜临门第八百五十四章 五校佣兵第二百三十一章 试探无果第二百章 江湖做派第五百一十六章 心生警惕第一百五十章 兄弟情深第二百零八章 混入军营第五百八十三章 迅速平乱第二百章 江湖做派第八百七十章 一将成名第二百七十五章 突生变数第四百八十六章 反应机敏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张夺用蛊第五章 再次遇险第三百八十六章 噩耗传来第十七章 明修栈道第八百一十章 意外之喜第六百四十二章 宛城恶战第八百四十章 公然决裂第五百五十九章 路上巧遇第一百五十九章 趁夜劫人第六百零五章 伐骨洗髓第二百零六章 长途跋涉第七百九十章 峰回路转第三百一十二章 拦路打劫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封功臣第五百九十三章 冠军破敌第七百一十七章 负荆请罪第三百九十八章 暗中推手第四百六十三章 殷切期盼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进一出第七章 箭在弦上第七百五十一章 梦寐以求第五百六十七章 渡河北上第六百三十二章 举手之劳第二百九十六章 主动请缨第八百八十一章 赵王出面第五百七十八章 两汉并立第八百六十七章 布局开始第一百九十二章 无力抵抗第八百四十一章 见死不救第三百九十一章 出人意料第五百一十一章 诡诈岑彭第一百四十五章 最大威胁第二百八十五章 独木擎天第三百三十八章 印象深刻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中血战第二百四十章 道不相同第八百八十二章 重用县府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伐五校第十章 初次相见第二百章 江湖做派第六百四十三章 里应外合第九百章 兵者诡道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身立命第五百三十一章 登顶帝位第五百六十五章 约见酒馆第八百七十二章 心急如焚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天乏术第二百六十四章 刘氏宗亲第五百七十章 天子之责第二百六十章 战前休养第三百八十三章 阴谋算计第二十七章 谢绝重礼第五百二十章 高歌猛进第二百一十章 妇人之毒第六百七十九章 定下亲事第八百二十五章 以柔之道第八百六十一章 将计就计第七百八十六章 贵胄欺人第七百九十五章 天下时局第八百零四章 容人之量第三百零五章 更始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