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成竹在胸

就在谢躬和秦子婳都认为刘秀军即将发生大乱子,而刘秀军的将士们也濒临绝望的时候,事情突然发生了转机。一支规模浩大的粮商队伍突然来到刘秀军的大营。

这支粮商,规模得有两千人之多,其中一半是运粮的,一半是押粮的。队伍中的马车之多,站在队伍的前头,看不到队伍的末尾。每辆马车上都装着满满的粮食。

谁都没想到,在刘秀军已经断粮,眼瞅着要大难临头的时候,会突然出现这么一支规模空前的粮商。听闻探子的禀报,谢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喃喃说道:“这不可能!刘秀军的后路已经被王郎军切断,上谷、渔阳、中山、真定、信都诸郡的粮食,根本运送不过来!”

报信的探子小心翼翼地说道:“大人,这支运粮队,不是从北方来的!”“

什么?”“

据说是从颍川来的粮商!”“

颍川?”谢躬不自觉地张大嘴巴,一脸的震惊和茫然。颍川距离河北,虽不至于千里迢迢,但路程也不近,颍川的粮商怎么会突然来到河北卖粮?

再者说,现在河北兵荒马乱,又是王郎造反,又到处都是起义军,哪个粮商会有这么大的胆子,敢运粮到河北贩卖?又有哪个粮商,能凑齐这么多的粮食?

谢躬一脑门子的问号,百思不得其解。

这支规模浩大的粮商,当然不是心血来潮,莫名其妙的跑到河北来卖粮,而是事先接到刘秀的调令,专程来到河北,为刘秀送粮的。运

粮队的主事者,不是别人,正是何鲁。

早在刘秀率军进入颍川作战的时候,便结识了颍川当地的大粮商何鲁,而何鲁则因为受到刘秀的恩惠,心甘情愿地拜在刘秀麾下。

刘秀收下何鲁后,并没有把他留在自己的身边,而是让何鲁继续在颍川做粮商,刘秀则于暗中给予他极大的扶持。当

时刘秀的大哥刘縯还活着,刘秀暗中扶持何鲁,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培养一条属于自己的粮道,为将来大哥成就大业铺平道路。结

果昆阳之战结束后没多久,刘縯突然被刘玄所害,刘秀也被剥夺了兵权,先是被软禁在宛城,后来被调到洛阳做监工,他暗中扶持的何鲁,也暂时派不上用场。

但刘秀和何鲁之间一直没断过联系,他把自己在颍川和汝南缴获到的许多钱财,都偷偷运到了何鲁的手里,让他尽可能多的去收购粮食。

这次他与王郎的决战,刘秀早就预判到王郎会在巨鹿城布下重兵,己方若强攻,实难取胜,不如直接绕过巨鹿城,让王郎军在巨鹿城坚固的城防化为泡影。可

是绕过巨鹿城,己方将要面临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就是后勤补给会被切断。这

时候刘秀想到了何鲁,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他暗中派人,快马加鞭,日夜兼程的赶到颍川,让何鲁把他所能囤积的粮食,统统运送到河北。何

鲁倒是听话,接到刘秀传来的命令后,立马组织人手,把这一年收购到的粮食统统聚拢到一起,集中运往河北。单

凭他自己,想要运送这么多的粮食到河北,恐怕还没到地方,只是走在半路上,就得被抢个一干二净。不

过刘秀在颍川给何鲁留下不少的人脉,何鲁也正是通过刘秀留下的这些人脉,组织起上千人的壮丁,护送着运粮队,从颍川一路来到河北。何

鲁经商多年,为人十分机敏,也特别懂得生存之道。

没到河北的时候,他打的是刘玄的旗号,过了黄河,进入河北境内,他立刻改换成王郎的旗号。在

北河这里,打着王郎的旗号,的确让运粮队成功避开了许多起义军的骚扰。

其实以何鲁一行人的速度,早就该到了,只是在半路上,他又突然接到刘秀传来的消息,让他找隐蔽之地,先休息几日,然后再赶路。何

鲁不明白刘秀的意图,但刘秀有令,他必须得遵从。这也正是运粮队迟迟未到的原因所在。世

界上最大的仇恨,不是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而是饥饿。

饥饿能让人们变得疯狂,饥饿能让人们抛弃生死,甘愿提着脑袋,揭竿而起,饥饿能让人们抛弃道德,放下廉耻,变身成野兽,不惜同类相食。刘

秀正是巧妙的利用这一点,把麾下将士们的刻骨仇恨引到谢躬以及刘玄的身上。

他采用的手段,远远称不上光明正大,但话说回来,由古至今,但能凡成大业者,又有谁能称得上是君子?何

鲁运送来的粮食,一下子解决了刘秀军最大最迫在眉睫的难题,这让全军上下,无不欢欣鼓舞。看着那一车车的粮食不断涌入己方大营,整个营地都为之沸腾。

人们感觉,跟着刘秀这位主公,简直像犹如神助一般,每次身陷绝境,几乎都快看不到希望了,但每次又都能化险为夷,平安度过危机。如

果这都不算真命天子的话,那么什么才算真命天子?其

实人们所不知道的是,刘秀所创造的一个个神话,其中确实是有运气的成分,但更多的,还是为人早就的。

就在刘秀军兴高采烈接收粮食的时候,谢躬也忍不住闻讯赶来,一探究竟。上次他来,刘秀军大营还充斥着死气沉沉的气氛,而现在,完全被欢呼雀跃所取代。看

着营中将士们脸上既兴奋又激动的笑容,这是无论如何也装不出来的。这

时候,谢躬的脑袋都在嗡嗡作响,恶人他已经做了,可他这个恶人做的,没有起到任何的效果,他等于是白白做了一回恶人。

此时的谢躬,已隐隐觉得自己似乎被刘秀算计了。

他来到中军帐,时间不长,被龙渊请了进去。中军帐里的人可不少,刘秀以及麾下的众将都在,何鲁以及他带来的几名心腹也都在。

原本其乐融融的中军帐,随着谢躬走进来,欢声笑语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都是在冷眼睨着他。

谢躬暗暗苦笑,他向刘秀拱手施了一礼,说道:“下官拜见武信侯。”“

谢尚书不必多礼。”刘秀乐呵呵地看着他,慢条斯理地说道。“

下官听说,有支从颍川来的粮商,到了武信侯大营。”谢躬说话时,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何鲁等人身上。在

场的众人,他大多都认识,只有何鲁这几人眼生得很,而且他们还都是普通百姓的打扮。

刘秀笑了笑,向何鲁摆摆手,说道:“何先生,这位是尚书令谢尚书。”说着,他又介绍何鲁道:“这位便是谢尚书想见的颍川粮商,何鲁何先生!”

谢躬转头看向何鲁,上下打量他一番,幽幽说道:“何鲁?以前从未听说颍川有何先生这么一位大粮商,不知何先生贩卖的这些粮食,都是从哪弄来的?”“

这和你谢尚书有关系吗?”没等何鲁说话,坐在一旁的吴汉嗤笑出声,说道:“何先生是粮商,不偷不抢,就愿意来到河北,就愿意把这些年积攒下来的粮食白白赠予我军,这有什么问题吗?”这

么多的粮食,又哪里是一个普通粮商能囤积下来的,能囤积这么多粮食的粮商,又岂能是默默无名之辈?此

事,里里外外都透着蹊跷。谢躬对刘秀说道:“武信侯,这位何先生,行驶诡谲,其中恐怕另有隐情,我想带他回营,查问一二。”

何鲁闻言,脸色顿是一变,急忙看向刘秀。刘秀淡然一笑,慢悠悠地说道:“谢尚书有什么问题,不必问何先生,尽管问我就是。”谢

躬莫名其妙地扬起眉毛。刘秀含笑说道:“何先生一直都是我的属下。”听

闻这话,谢躬先是愣了一下,紧接着,他恍然大悟。

难怪颍川会突然出现何鲁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粮商,原来他是刘秀的属下,看来,刘秀早就开始在颍川布局了,他这是想干什么?

谢躬微微眯了下眼睛,沉默片刻,问道:“武信侯,可否借一步说话。”刘

秀与他对视片刻,笑了,向在场众人挥了下手。见状,人们心不甘情不愿地站起身形,临走出营帐前,皆狠狠瞪了谢躬一眼。等

人们都出了中军帐,刘秀淡然说道:“谢尚书有什么话,现在可以说了。”

“武信侯早就通知了颍川的属下,运送粮食到河北。”谢躬一字一顿地说道。

刘秀耸耸肩,不置可否。这么简单的问题,他懒着回答。谢

躬继续说道:“既然武信侯明明已经从颍川的属下那里征调到了粮食,为何还要向下官借粮?”刘

秀笑了,乐呵呵地反问道:“谢尚书以为呢?”“

武信侯是笃定了我不会借粮。”

刘秀但笑未语。谢躬大声说道:“武信侯是一心想让我来做这个恶人!”

“哈哈!”刘秀闻言大笑,反问道:“谢尚书自己不是也想做个恶人吗?”

他反问的一句话,倒是把谢躬问了个哑口无言。他沉默许久,幽幽说道:“躬只是区区一尚书令,分量还没有重到能让武信侯专门设计陷害。”

嗯!倒是有些自知之明。刘秀笑呵呵地没有接话。谢

躬继续道:“武信侯让我做这个恶人,真正的目的,不是想让麾下的将士们恨我,而是想让麾下的将士们恨当今!”

嗯!不仅有自知之明,还很聪明!刘秀脸上的笑容加深了几分,意味深长地说道:“谢尚书是位难得的人才,我以为,谢尚书待在长安,是屈才了,不如留在河北,这里是谢尚书可以大展才能的理想之地。”谢

躬目不转睛地看着刘秀,与他对视片刻,猛然站起身形,转身向外走去。快走出营帐的时候,他又突然停下脚步,扭转回头,说道:“武信侯,只要谢躬在一天,河北,就永远都是天子的河北,不会是其他人的河北!”说完话,他一撩帘帐,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望

着来回摇晃的帘帐,刘秀勾了勾嘴角,轻轻叹息一声,喃喃嘀咕道:“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啊!”

第六百零五章 伐骨洗髓第七百八十七章 恃强凌弱第一百八十九章 奇兵偷城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伤元气第二百七十一章 将帅不和第一百四十九章 亲戚反对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不翼而飞第七百七十三章 小人之心第五百四十一章 定都洛阳第六百七十一章 结下梁子第五百一十章 用人不疑第六百八十一章 天伦之乐第七百六十四章 陷入僵局第六百六十五章 阵前立约第八百七十二章 心急如焚第六百零五章 伐骨洗髓第七百七十章 精心布局第七百四十八章 北伐之战第九十二章 争风吃醋第四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六十八章 十万火急第七百三十九章 一锤定音第七百七十七章 心生疑惑第五百六十二章 种因得因第八百四十四章 东征失败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战前兆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来结亲第五百三十二章 我为天子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顺藤摸瓜第六百五十四章 你死我活第三百零四章 人不要脸第二百一十七章 得意忘形第五百一十一章 诡诈岑彭第六百二十四章 屠城新野第四百七十六章 矛盾尖锐第五百三十五章 长安变天第五百七十一章 行事机敏第八百九十五章 北山之战第六百九十九章 全军投降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放出鱼饵第八十五章 提前准备第五百零三章 救援巨鹿第六百一十二章 将星陨落第四百三十章 机警过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幕后主使第二百三十八章 为民解忧第四百一十章 继续努力第五百一十七章 领袖风范第一百二十四章 心中吃味第三百一十一章 首战告捷第八百九十三章 行事果决第七百三十一章 人为刀俎第五十六章 无功而返第三百九十二章 兄弟回归第八百一十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做试探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兵救援第五百章 被迫献城第二百一十九章 自家兄弟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天乏术第三十六章 兄弟重逢第六百七十二章 以和为贵第二百一十五章 被困重围第八百二十六章 刚柔并济第七百七十九章 真凶现身第五十九章 求战为虚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门说情第四百三十七章 兄弟归来第四十一章 功败垂成第五百一十三章 风波又起第八百一十四章 进献宝物第三十一章 身陷绝境第八百四十七章 决定出征第二百一十五章 被困重围第七百二十七章 军营底层第五百四十七章 中途遇袭第三百二十章 解决粮草第七百八十四章 新的敌人第四百九十五章 荡阴之战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战成名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进一出第七百七十六章 不义之侯第三百九十五章 出谋划策第五百九十一章 兵不厌诈第三十七章 帅才之能第一百五十章 兄弟情深第七百零一章 赤眉覆灭第五百六十一章 麻烦上门第三十七章 帅才之能第六百三十一章 民怨沸腾第二百五十九章 挺身相助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守之战第三百零五章 更始登基第六百四十五章 宁死不撤第三百二十八章 阳关之战第七百零二章 回乡祭祖第三百四十章 激发斗志第八百九十一章 请缨出战第六百五十章 征讨五校第七百零四章 宴请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