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救援巨鹿

刘秀将麾下的兵力分为四部分。贾复统帅五万将士,去往真定,平定在真定作乱的五校军。邓

禹统帅最精锐的两万精兵,向西推进,由河内进入河东。寇恂统帅两万将士,留守河内,既要抵御河内境内的贼军,又要提防驻守洛阳的朱鲔、李轶出兵河内。至

于刘秀自己,则亲自统帅其余的兵马,返回冀州,去往巨鹿郡,平定在巨鹿作乱的铜马军。现

在由刘秀统帅的兵马也就五万来人,不过这五万来人里,有一万多的幽州突骑,这些幽州突骑也正是刘秀镇压铜马军最大的依仗。长

话短说,刘秀率军离开怀城,北上进入魏郡,不日大军抵达魏郡的郡城邺城。吴

汉、陈康等官员,出城迎接。看到刘秀,吴汉快步上前,插手施礼,振声说道:“末将拜见大王!”

刘秀下了马车,面带笑意,走到吴汉近前,含笑说道:“子颜免礼。”

“谢大王!”

刘秀笑吟吟地赞道:“子颜在邺城,惩奸除恶,诛不忠,杀无能,可是立下了大功!”

当初吴汉诛杀苗曾,从幽州带着数万兵马返回,功劳之大,无人能出其左右,但刘秀连夸都不敢夸,对于吴汉杀苗曾之事,只字不提。

而现在,刘秀则是当众夸赞吴汉诛杀谢躬的事,由此也可看出刘秀在心态上的变化。以

前他是掖着藏着,不敢表现出与刘玄撕破脸的态度,将吴汉杀苗曾,视为他的私人行为,现在随着他拿下河内,刘玄又被赤眉军死死牵制住,他已然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吴

汉咧着嘴,嘿嘿地笑了起来,说道:“全靠大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末将只是行大王之命,并不敢居功。”

“哈哈!”刘秀大笑,拍了拍吴汉的胳膊。见

刘秀的心情大好,陈康不失时机地走上前来,跪地叩首,说道:“下官陈康,拜见大王!”

刘秀目光一转,落在陈康身上。过了片刻,他挥了挥手,柔声说道:“陈太守请起!”

“谢大王!”陈康站起身形,小心翼翼地说道:“以前,是下官糊涂,竟然相信了谢躬的鬼话!自吴将军来到邺城,训斥了下官,便让下官有醍醐灌顶之感,从今往后,下官愿以大王马首是瞻,为大王效犬马之劳!”说

着话,他又偷偷看了吴汉一眼。吴

汉对刘秀说道:“大王,诛杀谢躬,陈太守也有出力,这段时间,陈太守还积极筹备粮草,运送到河内,保证了我军补给之充足。”呼

!陈康暗暗松了口气,这些天,也不枉他倍加讨好吴汉,在萧王面前,吴汉帮自己说一句话,顶的上自己的千言万语啊。

果然。听完吴汉的话,刘秀看向陈康的眼神柔和了许多,点点头,说道:“这些天,陈太守辛苦了。”

陈康身子一震,再次屈膝跪地,向前叩首,说道:“为大王做事,微臣不觉辛苦,哪怕肝脑涂地,亦在所不辞!”要

说讨好人,陈康的确很厉害,在刘秀面前的自称,他都不再说下官,而是改用了微臣。刘

秀一笑,对于陈康的自称,也不置可否。吴汉侧了侧身形,摆手说道:“大王,城内请。”

陈康跟在刘秀的斜后方,满脸堆笑地说道:“下官已经在郡府备下酒宴,另,下官业已派人备好酒肉,可犒赏三军将士!”刘

秀赞了一声好,对于陈康的做事周全,也很是满意。

在去往郡守府的路上,吴汉凑到刘秀身边,神秘兮兮地小声说道:“大王,末将有一事,还请大王恩准!”

刘秀乐呵呵地看着吴汉,问道:“子颜有何事?”吴

汉清了清喉咙,说道:“大王,谢躬业已伏诛,谢躬的夫人可不可以留下?”

刘秀莫名其妙地看眼吴汉,这种事,吴汉自己就可以处理,又何必来问自己?转念一想,刘秀嘴角勾起,笑问道:“子颜不会是看上了谢夫人吧?”吴

汉老脸一红,挠了挠头,嘿嘿地干笑两声,算是默认了。

刘秀本就不是好杀之人,恰恰相反,能不杀的人,他会选择尽量不杀。

现在谢躬已死,没有必要再去诛杀谢躬的家人,乃至族人。不过吴汉能看上谢躬的夫人,这倒让他颇感意外。

他以前和秦子婳见过一面,印象中是个很漂亮的妇人,再没有其它的特别印象。他

说道:“子颜,据我所知,谢夫人和谢躬的感情很好,现在你杀了谢躬,谢夫人能不怨恨你吗?”吴

汉正色说道:“大王放心,末将有信心可以驯服这个女人!”

汉代的贞操观念,还没有后世那么强,一女不事二夫的概念,虽然也有,但并不刻意去强求,丈夫能又能享有妻子的初夜权,或者说妻子是不是处女,对于丈夫而言,也没有那么重要,只要两情相悦就好。汉代的民风,倒是有些类似于现代。所

以秦子婳是不是已为人妻,这对于吴汉而言,并不算是个问题。关键是秦子婳曾是谢躬的夫人,这倒是个大问题,他要迎娶秦子婳,就必须得得到大王的许可才行。

刘秀看了一眼自信满满的吴汉,笑了,说道:“只要子颜喜欢,那就去做吧,我并不反对!”

吴汉闻言大喜,拱手说道:“多谢大王!”

刘秀好奇地问道:“谢夫人真的可让子颜一见倾心?”

吴汉干咳了一声,说道:“她是位奇女子!”刘

秀耸了耸肩,他倒是没看出来秦子婳到底奇在哪里,在他眼中,秦子婳和其他女人没什么区别。人与人之间的感觉很奇妙,有些人天生相吸,有些人天生相斥。

这次路过邺城,刘秀对邺城的郡府,并没有进行大刀阔斧的更换官员。

对于陈康的为人,刘秀并不喜欢,但对于陈康的能力,他也是给予了肯定,就目前而言,陈康这个人还可以继续留用。在

邺城休息了一晚,翌日一早,刘秀率领兵马,继续北上,先至广平,再经广平北上,进入巨鹿。鄡

城,位于巨鹿郡境内,漳水的东北,目前铜马军数十万的兵马正在鄡城附近集结,大有一鼓作气,拿下鄡城,渡过漳水的架势。就

在鄡城岌岌可危之际,刘秀率军,抵达鄡城。

刘秀这边的兵马只有六万,而铜马军却是数十万之众,看起来,双方的实力似乎相差悬殊,但实际上并不然。

数十万的铜马军中,得有十多万人的眷属,这十多万人,大多都是老弱病残和妇孺,非但没有战斗力,反而还是铜马军的累赘。即

便是可战之军,铜马军管理得也非常松散,与正规军相比,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虽

说铜马军人多势众,但和青犊军、尤来军征战过的汉军将士们,并不惧怕,军中众将,纷纷向刘秀请战。数

十万的铜马军并不是聚在一起,而是分散在鄡城一带。刘

秀也想试一试铜马军的战力,随即派出耿弇、马武、岑彭,分率小股兵马,分袭铜马军的三处据点。结

果三路兵马,皆无功而返。铜马军的管理是很松散,武器装备也十分落后,但铜马军作战非常勇猛,根本不讲究什么阵型,上到战场,人们就像红了眼的疯子似的,拼了命的往前冲杀,在小规模的战斗中,汉军方面完全占不到便宜。

虽说耿弇、马武、岑彭都未能取胜,但刘秀却对接下来的双方决战变得信心更足。

铜马军不讲究阵型,擅长单兵作战,这在军团战中是大忌。

数万人以上的大规模方阵战,一个人的力量实在太渺小,只是沧海一粟罢了,只有把所有将士都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才能爆发出最强大的战斗力。

而这却恰恰是铜马军所不擅长的,那么铜马军的兵力再多,单兵作战的能力再强,也不足为虑。刘

秀不再派出小股兵力去骚扰铜马军,而是集结大军,主动求战。

人多势众的铜马军,当然也没把刘秀这区区数万人放在眼里,拉出大军,欲与刘秀军展开正面决战。

在巨鹿郡漳水北岸的平原上。六万刘秀军,和二十多万的铜马军,各摆战阵,拉开架势,双方的战斗一触即发。

汉军这边,兵力虽少,但军容齐整,一块块的方阵,排列得整整齐齐,鳞次栉比,将士们盔明甲亮,气势如虹。人们只是站在那里,便透出一股浓重的肃杀之气。对

面的铜马军,那叫一个规模浩大,人山人海,只不过没有什么阵型可言,人们就是散乱地站在一起。双方的阵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小一大,一齐一乱。

铜马军的首领东山荒秃站在一处高坡,望着对面的汉军,他嘴角勾起,露出轻蔑地笑容,傲然说道:“刘秀不自量力,只率领区区数万兵马,便想与我数十万大军一战,真是自寻死路!”

上淮况比东山荒秃要冷静得多,他蹙眉道:“大将军不可低估了刘秀军的战力!在河内,刘秀军可是大败了青犊军,吓跑了尤来军。”

“哼!”东山荒秃嗤笑出声,说道:“青犊、尤来,只乌合之众,一群蟹兵蟹将罢了,又岂能与我铜马军相提并论?刘秀能打得赢青犊、尤来,但想战胜我铜马军,痴人说梦!”东

山荒秃狂妄,他挥下的将令们也不遑多让。人们纷纷附和道:“大将军所言极是!”“刘秀曾派兵袭扰我部,皆被我部击败,刘秀军的战力,也不过尔尔!”听

闻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藐视刘秀,上淮况眉头皱得更紧,心里也越发的没底。他表情凝重地提醒道:“诸位,骄兵必败,切不可大意!”东

山荒秃和上淮况的关系,与王匡、王凤的关系一样。两人是最早打着铜马旗号,揭竿而起的,奠定了铜马军的基础,又通过共同的努力,把当初只几百人的铜马军,壮大到目前的数十万之众。两人既是兄弟,也是最亲密的战友。

对于上淮况,东山荒秃还是非常尊重的。听闻上淮况的提醒,东山荒秃点了点头,对周围众将沉声说道:“上淮将军的话,你们可都听清楚了?”

第五百九十四章 化鬼还阳第三百九十七章 契机出现第三百七十七章 分而治之第三百零五章 更始登基第五百八十三章 迅速平乱第八百五十九章 权掌九州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哥威武第八百八十二章 重用县府第七百三十三章 夫妻之间第五百八十四章 豁出老脸第三百五十五章 决战开始第五百八十章 风谲云诡第三百九十五章 出谋划策第八十五章 提前准备第五百九十九章 阴沟翻船第七百六十八章 心细如丝第二百零六章 长途跋涉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封功臣第五百七十一章 行事机敏第七百九十章 峰回路转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歹毒第三百三十三章 两军阵前第四百五十五章 妇人之心第四百章 诡异村庄第六百八十三章 名将陨落第六百三十章 出宫追妻第八百三十六章 交代真相第七百零六章 堵乡之战第七百二十二章 点到为止第五百九十五章 入山平贼第四百二十章 尔虞我诈第五百零七章 血战兖州第一百六十四章 邓县易主第二百三十五章 前因后果第四百二十四章 扬名河北第七百四十章 横扫豫州第三百六十六章 前来赴宴第五百八十三章 迅速平乱第七百一十一章 初见成效第十四章 围而歼之第三百四十三章 拉开序幕第五百六十三章 种果得果第一百一十章 上门提亲第一百三十一章 上门接亲第十七章 明修栈道第一百八十七章 出兵湖阳第三十六章 兄弟重逢第一百四十章 危机前兆第三百五十四章 重蹈覆辙第六百九十三章 宜阳血战第五百九十九章 阴沟翻船第七百零二章 回乡祭祖第七百一十九章 南征未止第七百三十一章 人为刀俎第二百八十九章 道家药品第八百二十八章 逃过一劫第五百九十二章 贼军入城第九十八章 现身示警第六百八十四章 直言进谏第三百二十五章 改变战术第五百七十章 天子之责第二百五十七章 触底反弹第七百零三章 满城风雨第六十九章 再次谋算第五百九十六章 旗开得胜第三十一章 身陷绝境第二百九十五章 局势突变第六百五十八章 环环相扣第八百八十六章 隐忍不发第八百七十五章 阴差阳错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战前兆第三百九十三章 复杂关系第四百一十九章 心怀鬼胎第三百四十八章 贾君请缨第二百六十章 战前休养第八百一十三章 第三条路第四百七十九章 迫在眉睫第七百零七章 将计就计第二百七十一章 将帅不和第六百零一章 干柴烈火第七百一十五章 驭人之道第五百六十二章 种因得因第四百章 诡异村庄第四百七十六章 矛盾尖锐第六百一十三章 家人团聚第四百零五章 谦谦君子第五百二十五章 村民觉悟第七十一章 龙渊暴露第六百零二章 冤家路窄第八百零三章 加以警告第八百三十九章 围魏救赵第二百九十九章 兵临城下第六百七十章 草菅人命第三百四十四章 胆小怯战第一百四十九章 亲戚反对第八十八章 阴府赴宴第四百四十七章 定下亲事第八百零五章 宫廷宴会第六百四十八章 后宫日常第五百五十九章 路上巧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