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三章 再伐刘永

张步杀了伏隆,也就等于彻底和刘秀决裂。而张步杀害伏隆没过多久,睢阳城内突然发生叛乱,聚集在睢阳城中的刘永残部,突然向驻守睢阳的汉军发难。

汉军准备不足,而且驻守睢阳的汉军满打满算只有一万人左右,仓促迎战,局势已然十分被动。

恰恰这个时候,先前逃到湖陵的刘永以及逃到广乐的苏茂,又集结起数万的兵力,大张旗鼓的杀向睢阳。

在刘永军里应外合的情况下,驻守睢阳的汉军终于支撑不住,最后只能被迫撤离睢阳。随着汉军的撤离,睢阳也再次回到刘永的手里。

伏隆被杀,睢阳失守的消息,几乎同时传回洛阳,刘秀得知消息后,立刻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痛失爱子的伏湛,显得苍老了许多,眼圈湿红,眼眶红肿。刘秀见状,好言安慰了伏湛一番。

当初他不赞成伏隆出使张步,认为张步这个人,利欲熏心,难以共谋,不过当时伏湛、宋弘等人都支持让伏隆去招抚张步。

现在发生这样的事,刘秀心中亦有些后悔,如果当时自己能再坚持一下,执意不同意让伏隆出使,事情也就不会变成现在这样了。

“陛下!”吴汉率先大破大殿中的沉闷,跨步出列,向刘秀拱手施礼,沉声说道:“微臣愿率军进发睢阳,斩下刘永小儿的首级!”

他话音刚落,盖延出列,拱手说道:“陛下,微臣愿再次率军,兵伐睢阳!”

看着主动请缨的吴汉和盖延,刘秀陷入沉思。

打睢阳,盖延无疑更有经验,但不可否认的是,盖延打睢阳也有失误之处,就是让刘永成功逃脱,未能做到斩草除根,这才有了今日之乱。

见刘秀没有立刻说话,吴汉振声说道:“陛下,此战微臣定能取下刘永首级,以祭奠伏大夫的在天之灵!”

伏湛闻言,抬起头来,先是感激地看眼吴汉,而后又眼巴巴地瞧向刘秀。

盖延据理力争道:“陛下,微臣当初围困睢阳数月之久,熟悉睢阳的一草一木,此战,由微臣前往更加合适。”

吴汉心里啧了一声,对于盖延与自己相争有些不满。

你先前的率兵东征,已经屡立战功,也得到了陛下的封赏,而自己因为南征受挫,现在急需功绩来弥补过失,挽回自己在军中的威望,这个时候,你还和我争什么。

“陛下……”吴汉正要说话,刘秀向他挥了下手,说道:“子颜、巨卿,可各率一路兵马,合力进攻睢阳,此战,你二人需通力合作,只许胜,不许败,带刘永首级,回洛阳见我!”

至于张步,现在刘秀还倒不出手来去对付他。事有轻重缓急,当务之急,就是要先除掉刘永这个眼中钉,肉中刺。

吴汉和盖延闻言,眼睛同是一亮,二人齐齐拱手施礼,振声说道:“微臣遵旨!微臣必不辱陛下使命!”

刘永的反补,引来洛阳朝廷的震怒,刘秀派出大司马吴汉、虎牙大将军盖延,合计统帅十五万大军,再次出兵豫州,讨伐刘永。

从皇宫里出来,盖延追上吴汉,向他拱了拱手,说道:“吴公!”

吴汉回头,看盖延快步而来,他停下脚步,转回身,拱手说道:“巨卿!”

盖延说道:“并非末将成心与吴公争功,而是刘永的死灰复燃,过失的确在末将。东征之时,末将让刘永侥幸逃脱,这才闹出今日之祸乱。”

吴汉噗的一声笑了出来,苦笑,他拍拍盖延的胳膊,与他并肩同行,说道:“巨卿让刘永逃脱,只是小过,而我在南征的受挫,才是大过啊,只是陛下隆恩,未罚罢了。”

两人相视苦笑,颇有些难兄难弟之感。他二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往前走着,恰在这时,后面有人召唤道:“大司马、大将军!”

回头一瞧,只见伏湛颤巍巍地走过来。两人连忙拱手,说道:“伏司徒!”

伏湛拱手还礼,哽咽着说道:“犬子年少无知,或许生性是有傲慢之处,但却是一心为汉室,这次惨死于剧县,刘永、张步,皆为罪魁祸首,还望大司马、大将军能为犬子,讨回公道……”

说到这里,伏湛已是老泪纵横,作势要向吴汉和盖延跪伏,见状,两人都被吓了一跳,急忙把准备下跪的伏湛搀扶住。

盖延动容地说道:“伏司徒放心,此战,延必取刘永首级,倘若再让刘永逃脱,延自当提头向陛下、向伏司徒谢罪!”

吴汉搀着伏湛的胳膊,面露正色地说道:“伏大夫为汉室捐躯,卒于剧县,此仇此恨,汉责无旁贷!”

听闻他二人的话,伏湛更是哭得厉害,几次都险些晕厥过去。

吴汉和盖延一左一右,把伏湛搀扶回他的马车上,即便放下帘帐,还能听到伏湛在车厢里的哭声,吴汉和盖延对视一眼,两人的心头都很是凝重。

这次东征,很多人都在眼巴巴地等着、盼着他们打胜仗,还没等率军出征,两人都已感受到身上所承受的压力。

吴汉看向盖延,问道:“对于此战,巨卿可有良策?”

盖延正色说道:“我以为,吴公和延,可兵分两路,一路直取睢阳,先困住刘永,防止他再次逃脱,另一路,可取广乐,斩杀苏茂,砍掉刘永的左膀右臂,也是让睢阳、广乐,无法再形成掎角之势。”

吴汉边听边点头,沉吟片刻,他正色说道:“我可率军先取广乐,巨卿可率军,先困睢阳!”

盖延想了想,觉得吴汉的安排也可行。他说道:“苏茂在广乐,势力颇深,此战,吴公万万不可轻敌!”

吴汉一笑,傲然说道:“苏茂小儿,只一匹夫,不足为虑!”

苏茂原本是更始旧臣,打赤眉战败,投靠了朱鲔,然后偷袭河内,被寇恂、冯异打败,最后随着朱鲔又投降了汉室,再之后,他因为觉得自己未受到重用,又倒戈投降了刘永。

就是这么一个叛来叛去的货色,吴汉又怎会把他放在眼里?

看着目中无人的吴汉,盖延心中颇感忧虑,但他了解吴汉的性格,又不好多劝他,劝得多了,反而会适得其反。

不日,大司马吴汉和虎牙大将军盖延,率领十五万众的汉军,浩浩荡荡的从洛阳开拔,直奔豫州。

因为进攻的目标不一样,两军并没有同行,而是分头进军。且说吴汉,率领着八万汉军,一路上风餐露宿,奔赴广乐。

身在广乐的苏茂早已听闻汉军大举来攻的消息,率部龟缩在广乐城内,同时派人向睢阳求救。

刘永返回睢阳后,召集残部,现在他挥下又聚集起数万兵马,另外,刘永麾下的大将周建,在湖陵一带集结起十万之众。刘永经过再三思虑,觉得广乐的苏茂于他而言,还是极为重要的,不能不救,他随即命令周建,率军驰援广乐。

接到刘永的命令,周建立刻率领麾下十多万的兵马,向广乐进军。

周建还在增援广乐的半路上,吴汉统帅着汉军,已经对广乐城发起了猛攻。

吴汉麾下,有骠骑将军杜茂和强弩将军陈俊这两员副将。进攻广乐的时候,吴汉亲帅一路汉军,杜茂和陈俊各率一路汉军,三面猛攻广乐城。

苏茂这个人,统兵征战的本事的确不太强,但他却很善守。广乐城内的守军,满打满算也就三万来人,但在苏茂的指挥下,硬是抵挡住了八万汉军的强攻。

第一天的攻城,汉军无果,第二天的攻城,汉军无果,第三天的攻城,汉军依旧未能撕开广乐的城防。

连续三日强攻,一无所获,反而自身的伤亡极大,这让吴汉都打红了眼。

第四天,吴汉还要继续进行强攻,杜茂和陈俊双双阻拦。前者说道:“吴公,我军将士,连续三日攻城,伤亡惨重,且兵困马乏,还是暂且休整两日吧!”

陈俊紧接着说道:“广乐城高墙坚,易守难攻,现我军疲敝,而敌军以逸待劳,于我方十分不利啊!”

吴汉眉头紧锁,看了看杜茂和陈俊二人,最终还是采纳了他二人的意见,命令全军将士休息两日。

这休息的两日,可不是什么都不干,只是暂时不攻城罢了。吴汉命令麾下的汉军,环绕广乐城安营扎寨,打算用连营把广乐城给围起来。

广乐不是一座小城,而汉军的兵马,也仅仅只有八万人而已,现在要扎下连营,把偌大的广乐城给包围住,这也太不现实了。

对此,杜茂和陈俊都向吴汉提出了异议,认为此举不可行。

吴汉坚持己见,如果己方做不到环城扎寨,那么就每隔一两里,布置一座小营寨,总之,就是要把广乐城给围起来,让城内之人,插翅难飞。

现在吴汉已经打出了火气,摆出一副就是要和苏茂拼个鱼死网破的架势。

吴汉的这一招,还的确挺唬人的,看到城外的汉军环绕着广乐,扎下一座座营堡,城内的守军将士,皆是心惊不已,即便的苏茂,看了汉军的环城扎寨,也在暗暗咧嘴。

就在汉军开始了对广乐城又展开新一轮强攻的时候,周建率领着十多万刘永军,赶到了广乐。

周建的到来,立刻改变了广乐的战局。广乐之战,原本是汉军多,而刘永军少,现在周建带来十多万的大军,局势立刻发生了逆转,变成刘永军多,汉军少。

刘永军主力抵达广乐的时候,汉军正在大举攻城,听闻消息,吴汉吃了一惊,苏茂的援军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赶到己方攻城的时候来了,现在,己方即将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局面。

此时,汉军想停止攻城,全军撤退下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周建的十多万大军,也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吴汉当机立断,命令杜茂和陈俊,组织己方的主力大军,撤出攻城战场,他自己则亲帅两千幽州突骑,迎击周建部。yuyV

吴汉下达命令,在正常人眼中,他简直是疯了。要知道周建统帅的可是十多万的大军,他只率两千突骑前去迎击,这太疯狂了,但吴汉就是敢这么干。

在旁人眼中的不可能,在吴汉这里,根本不算个事儿。

第一百二十九章 足底纤细第四百零二章 初遇劲敌第一百二十九章 足底纤细第五百三十七章 更始覆灭第三十六章 兄弟重逢第五百七十六章 灭贼之事第六百七十五章 南阳再败第六百二十一章 无事生非第六百章 开口表白第七百二十章 狐假虎威第八百二十一章 宗亲关系第五百零四章 大战铜马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城迎敌第五百五十七章 改变立场第五百五十二章 封赏亲信第五百一十四章 只身劝降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劝邓奉第五百五十八章 余孽肆虐第八十六章 私造武器第五百五十一章 夫妻相见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哥威武第七百零七章 将计就计第一百一十六章 分兵作战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祥之地第四百零九章 饥寒交迫第四百五十六章 决战开始第六百零一章 干柴烈火第六十九章 再次谋算第一百四十章 危机前兆第二百零五章 违抗军令第五百四十三章 后位之争第五百三十三章 封赏群臣第二百四十九章 危机来临第五百三十章 宫廷政变第二百五十八章 谈判筹码第一百八十章 收获坐骑第五十六章 无功而返第三百九十二章 兄弟回归第二百四十九章 危机来临第八百四十四章 东征失败第八百九十六章 分兵作战第八百六十七章 布局开始第六百章 开口表白第三百一十五章 蒙混入城第六百六十五章 阵前立约第七百八十五章 君臣议事第五百一十九章 卷土重来第六百五十章 征讨五校第三百四十七章 全面开战第三百六十一章 昆阳之战第一百八十九章 奇兵偷城第四百一十七章 劝进之事第六十七章 回到老家第七十九章 纯心试探第三百二十四章 顺水人情第五百三十一章 登顶帝位第三百八十四章 困兽之斗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生神力第七百六十一章 营外约见第三百九十二章 兄弟回归第二十一章 蛮军来袭第四百零六章 抵达邺城第四百五十三章 双管齐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据城死战第七十二章 暂避新野第三百章 专破暗箭第二百九十六章 主动请缨第三百八十四章 困兽之斗第四百零三章 女人心思第一百五十二章 首攻蔡阳第二百九十章 逃兵作乱第五百六十一章 麻烦上门第三百零一章 夕阳之战第八百五十章 最终决战第六百二十八章 密谋出宫第四百零一章 通风报信第四百六十一章 攻敌要害第六百七十九章 定下亲事第八百三十七章 心照不宣第一百二十四章 心中吃味第六百二十一章 无事生非第四百三十四章 双戟合璧第一百零五章 出其不意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祥之地第二百八十二章 来接佳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被困重围第三百五十四章 重蹈覆辙第二十四章 兄弟汇合第四百八十二章 执法如山第四百一十二章 德行天下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增益蛊虫第三百四十九章 地狱难度第八百四十七章 决定出征第三百二十一章 城中生变第五百九十三章 冠军破敌第八十四章 天子刘秀第六百七十一章 结下梁子第四百七十八章 局势变换第五百七十章 天子之责第四百四十一章 决战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