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造化

刘迁想到元精和元炁或许能产生元炁之时,就知道自己之前蠢笨至极,然而这并不代表文学祭酒晋昌和王太子舍人余七没有脑子,却是刘迁最开始的问题是元精消失之谜。

文学祭酒晋昌和王太子舍人余七能说出元精、气血、肾水、脏腑之精和脑髓,已经能显现出二者的能力,而当刘迁将元精如何转化为元炁的问题说出时,二者皆是在想着实施自己的主张,再加上王太子妃金玲儿带着人赶到,刚好打断了三人之间的论道。

晋昌回答金玲儿问题时之所以隐去刘迁的采气修为不说,或许就是在暗中提醒刘迁,那元精转化元炁之法就在元气身上。

好在不管怎么说,刘迁都得到了一个可能的猜想,他如此着急入静冥想修炼,就是要验证这个猜想。

入静冥想,就是一心一意,沉心静气,自然而然,道家中称之为“致虚极,守静笃”。

当人心无杂念时,外界对人的影响就会无限缩小,随后人内在的小世界就开始逐渐“苏醒”过来。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随着刘迁默念《道德经》第五章,他的呼吸就成为了不断运动的风箱,他的心跳就成了不断敲动的皮鼓……随着他的意识从呼吸到心跳,最终到了不断起伏的腹部。

采气境界,六腑消化的阴阳冲和需要汇聚成元气才能产生气感,炼命者自此开始辨别哪一种食物产生的元气最多,最好的当然是常见且相对廉价之物,若不然炼命者只能因囊中羞涩而有退而求其次之举。

刘迁没必要考虑这些,也不需要考虑这些,他早上就吃了王后荼准备的丰富餐食,经过一上午的消化,他的体内不仅产生了一些阴阳冲和精微的元气,左脚涌泉穴中也积攒了一些元精。

元精本就稀少,连留在涌泉穴窍之中都有可能自然消失,就算能动也不能随着经络运转,不然必会在这个过程中漏光。

因此刘迁只能动腹部的那一股元气,可元气想要遇到元精,就需要从手太阳小肠经运转到足少阴肾经,这个过程不仅要经过诸多经脉和腧穴,还有从络脉中漏出的可能。

此时刘迁没有神仙府白云的帮助,他只能先规划元气的运行路线,然后根据《枕中鸿宝苑秘书》所述封闭路线上的络脉,这样才能慢慢的将腹部元气向着左脚涌泉穴运转而去。

“《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刘迁即使小心谨慎,仍是在经络运转的路途上损失了一半元气,等剩下的一半元气流转至左脚涌泉穴,与那涌泉腧穴中浅浅的一层元精接触时,便有一股奇妙的感觉涌上了刘迁心头。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二为阴阳,三为阴阳冲和,这便是天地的阴阳冲合。而我们人体的阴阳冲合杂而不纯,只能称之为元气,佐以元精化作的轻清无质的精炁相合之物,才是真正的元炁!”

刘迁私以为,天地阴阳冲合的一刹那,产生的便是元炁,然天地之大广阔无极,元炁逐渐和空气相融,便化作了元气。他此时体内水谷所化的元气得到了元精之助,终于再次成为了元炁。

到了这一步,刘迁再次遇到了难题,因为元气“有质”而元炁“无质”,元气还可以靠着《鸿烈·枕中鸿宝苑秘书》记载的方法缓缓运转,元炁却是涉及了炼炁士层次,以他现在的境界还没有接触到。

“这股元炁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消散了,我恐怕已经来不及起身去问舍人余七和晋师了!”

一念至此,刘迁就有些无奈……若是真没有方法将元炁运转至大脑灵府之中,那么这一小股元炁就只能自然消散了。

灵府?

在炼命者的观点中,灵府就是命灵所在之地。

“我虽然对灵府所知不多,但是我有居住着虚仙层次元神之相的神仙府啊!”

刘迁念头一落,意识便立即进入了元神之相所在的神仙府之中,此时元神之相依旧如同遥不可及的大日定在虚空,不过刘迁可不是来找只有天性的元神之相,而是将希望放在了神仙府中那朵由仙炁化作的白云上。

自从刘迁将一根鹤羽送给父亲刘公干之后,这朵白云就留在了神仙府地面处,刘迁猜测这或许和他父亲刘公干手里的那根仙炁鹤羽有关,这样却恰好给了他接触仙炁白云的机会。

上次刘迁进入身体小世界打通脉络,就是靠着这朵白云,此时他为了那一小股元炁,也为了今后的修炼,一跃而起后,便扎入了白云之中。

一瞬间,刘迁只觉周身宛如婴儿似的柔和轻软,然而这种安适妥帖却若即若离,唯一还有感觉的便是头脑中意识反应。

刘迁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但是他此时的意识好像正在无限拔高,头脑中的意识越来越高远,意识反应便也越来越小,好似渐渐的静定了下去。

恍兮惚兮中,刘迁忽然感觉到左下方有一种奇特之物,它没有质量,也不成形状,就好像萤石一样在那里散发着丝丝光芒。

此时刘迁除了还记得自己的名字之外,甚至都忘了他在干什么、这里又是在何处,在刘迁几乎忘我的时候,他只能将全部意识放在了那道萤石一样散发着光芒的奇特之物上。

而随着刘迁意识的“目光”投射而去,他忽然感觉头顶宛若天窗开启,本来微弱的萤石光芒越来越近,UU看书 www.uukanshu.net 越来越亮有如阳光的透射,随着一股无比的清凉之感传来,他意识中就有一股豁然开朗忽然呈现。

这时他左脚涌泉穴窍中的元炁,便犹如乘虚而上的一股清虚之气,上升汇聚至大脑灵府之中。

过了许久,刘迁的意识终于回归了身体,在喜悦之余,他也开始沉思起来。刚才这个过程玄之又玄,他像是将元炁炼入脑海灵府的主导者,又像是什么也没做。

想到这里,刘迁忽然心中一动,《鸿烈·内篇·原道训》曾言:故圣人不以人滑天,不以欲乱情,不谋而当,不言而信,不虑而得,不为而成,精通于灵府,与造化者为人。

“在修行者眼中,圣人、真人和仙人似乎都是同一种人,我应该就是借助了虚仙层次的元神之相,这才如此简单的将元炁炼入灵府之中,可普通修士又该如何修炼呢?”

刘迁虽然成功的将元炁炼入了灵府,却这不妨碍他设身处地,想着父亲刘公干、文学祭酒晋昌、舍人余七乃至其他炼命者。

刘迁“大梦初醒,元神成仙”后,就在思考一个问题,直到今天他才有了答案。

黄帝作《黄帝内经》予后人医道,老子作《道德经》教后人道德,庄子作《庄子》教后人炼命、养性,父亲刘公干为了黄老之学编撰了《鸿烈》一书……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后半段就曾言:“人之所教,亦我而教人。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他就算没有大儒庄青山所说的“天命”,也要效仿前贤和父亲刘公干,为黄老之学做一份贡献!

第五十七章 各异第五十九章 敕令第八章 酒色第二十三章 小大第一十九章 君臣第六十九章 赎罪第一十七章 约定第七章 使者?第四十七章 大妖第七十四章 崇拜第三十八章 居巢第四十一章 巨鬼第七十二章 【点化】第四十九章 反目第四十章 焦姑第二十七章 天意第五十五章 杀!第五十二章 道别第三十六章 外丹第二十四章 休沐第六十一章 闻道第三十四章 天魂第六十九章 赎罪第三十二章 损益第五十章 因果第六十章 言灵第三十四章 天魂第二十四章 休沐第六十八章 自知第二十九章 天命第五章 神山第六十一章 闻道第九章 勾结第六十七章 帮忙第四十章 焦姑第十章 世俗第三十一章 化炁第三十二章 损益第一十九章 君臣第三十九章 宝物第七十章 共识第四十二章 龙珠第七章 使者?第六十四章 唐突第一十五章 无有第一十七章 约定第六十章 言灵第五章 神山第二十章 修身第三十四章 天魂第三十六章 外丹第七十一章 相副第三十九章 宝物第二十四章 休沐第一十三章 道物第二十八章 天人第五十一章 命运第二十九章 天命第九章 勾结第六十章 言灵第七十二章 【点化】第六十七章 帮忙第一十四章 问仙第二章 事有蹊跷第六十三章 心神第六章 神仙洞第一十五章 无有第二十六章 儒道第二十七章 天意第三章 谋事在人第四十一章 巨鬼第五十八章 找死第四十三章 白猫第四章 乘鹤第四十章 焦姑第九章 勾结第一十九章 君臣第五十二章 道别第二十四章 休沐第三十三章 造化第一十七章 约定第一十八章 志向第七十二章 【点化】第六十三章 心神第二十五章 主张第三十五章 鬼神第四十三章 白猫第四十六章 灭魔第二十九章 天命第二十六章 儒道第四十三章 白猫第三十八章 居巢第四十三章 白猫第四章 乘鹤第六十六章 悟!第三十七章 仙饵第二十八章 天人第三十九章 宝物第四十六章 灭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