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恼羞成怒

吕蒙眼神显然要比周瑜好,打眼一瞧,远远的看到前面的军队招展的旗帜上写着一个大大的“孙”字,心中一喜,料定来的人马必定不是刘泽的军队而是东吴的援兵,于是对周瑜道:“都督勿忧,前面并非是刘泽的军队,看旗号是咱自家的人马。”

周瑜也瞧着不象是刘泽的军队,急令手下军士速与前面的军队取得联系。

说话间,前面的的人马已经快速地迎了上来,领军的不是旁人,正是中郎将凌统。原来凌统正率船队巡江,听闻周瑜在聚铁山遇伏,立即泊船江岸,引水军上岸,前来接应周瑜。

周瑜这才心安,凌统看周瑜所率残兵不多,五六万人马居然大半折损,便知此役打得很是惨烈,道:“此地并非久留之所,都督还是先回水军为好。”

周瑜摇摇头,道:“潘璋、陆逊孤军深入敌境,我军主力战败,其处境危矣,我岂能不救之?传令下去,立即施援潘陆二位将军,务必要保他们万全。”此役东吴已经折损了黄盖、韩当两员大将,周瑜无论如何不能再坐视潘璋陆逊身陷危局而不救之。

鲁肃长叹一声,道:“还是诸葛孔明远见卓识,早已料到此乃刘泽的诱敌之计,倘若当时听从孔明之言,何至有此一败?”

听得鲁肃提及诸葛亮,周瑜这才想起诸葛亮的话,不过同鲁肃的懊悔不同,周瑜的心中更多的是愤恨,事实证明,诸葛亮的策略才是正确无误的,那就意味着他周瑜错了,虽然周瑜很清楚这一点。但他本能地不愿意承认。周瑜的眸光中,闪烁着无穷的杀机。

“本督自以为所谋天衣无缝,却被刘泽识破。显然是有人向刘泽通风报信,将本督的计谋悉数报于刘泽。才让刘泽早有防备,我军才会遭此惨败。”周瑜恨声连连地道。

吕蒙恍然大悟道:“都督所言极是,都督所设之计,精妙绝伦,若非我们军中有内鬼,刘泽如何猜得透都督的心思?不知是何人泄露了我军机密,如果让我查到,定然将其扒皮抽筋零刀碎剐方可泄我心头之恨!”

周瑜冷哼一声。道:“本督所谋,除了中军诸将之外,旁人如何可知?本督身边之人,大多是追随已久的旧臣,忠心自不必说,唯有一人,却是荆襄新到之人,且数次三番地阻拦本督进军,其心叵测难料,舍此之外。本督还真再找不出谁有通敌叛国之嫌疑。”

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吕蒙又不是傻子,如何不知周瑜的意思。怒而拨剑道:“诸葛村夫,某必斩其首级以祭公覆公义在天之灵。”

鲁肃面带疑惑地道:“孔明是否有通敌之嫌,还待细查,都督切不可意气用事,自毁长城。”

周瑜冷笑两声道:“诸葛亮在荆州之时,定然与刘泽暗中便有勾结,此次突然来到江东,也必是刘泽的唆使,向吴侯献上划江而治之计。分明就是要为刘泽立足荆州而定下的缓兵之计。彼一计未成,故而才将我军的作战意图泄露给刘泽。刘泽才会将计就计,在聚铁山设下埋伏。致使我军损失惨重。若无有人向刘泽通风报信,我军的行军线路如何被刘泽拿捏得精准无比,诸葛通敌,铁证如山,今日若不斩其首级,如何为死难的江东子弟昭雪?凌统,你便执我之剑,返回赤壁军营,见着诸葛亮,休问长短,一剑斩其首级便是!”

说着,周瑜将腰间吴侯孙权亲赐的宝剑解了下来,交给了凌统。

鲁肃大惊,还想再劝周瑜,周瑜伸手拦住了他,斩钉截铁地道:“子敬休得再劝,我心意已决,诸葛亮狂悖傲慢,与刘泽暗通款曲,若无此人,我江东如何会有今日之惨败?我誓杀之!”

凌统领命,直赴江边,乘船南渡。

赤壁江南大营。

军中羁押犯人的地方自然与州县的牢狱不同,在辎重营内专门设出几座营帐来关押军中犯事的囚犯,从外表来看,这些营帐倒是和普通的营帐没有多大区别,只是在营帐的周围用粗大的栅栏围住了,防止犯人半夜之中逃走。

诸葛亮就是被关押在了最后一座营帐之中,营帐之内别无旁人,只关押着诸葛亮一人。单监独号,这倒是不是由于周瑜的“特殊照顾”,而是军中负责刑狱的狱曹的有意安排。这名狱曹姓高,原来是军中的治粟都尉,负责后勤的粮草供给,由于底下的人贪墨军粮受到了牵连,孙权本欲治罪,幸得诸葛瑾力保之才被免于追究,不过职位被降为了军中狱曹。高狱曹感诸葛瑾的活命之恩,对诸葛亮自然是多方照应。诸葛亮身在牢狱,除了没有人身自由之外,其他如饮食起居,倒也是一如平常。

诸葛亮闲来无事,每日皆以读书来打发时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这日午后,高狱曹兴冲冲地掀帐而入,对诸葛亮道:“恭喜先生,贺喜先生了。”

诸葛亮放下手中书卷,淡然一笑道:“我身陷囹圄,旦不保夕,何喜之有?”

高狱曹道:“先生在帐前力谏都督不可进兵,都督不纳忠言反而囚禁先生,江北刚刚传来消息,都督中了刘泽的伏兵之计,大败而归,可见先生真知灼见料算如神,都督不听先生之言方有此败,此番回来必定会赦免先生。”

诸葛亮眉头紧闭,长叹一声道:“我命休矣。”

高狱曹大惊道:“先生何出此言?先生所料并无差错,是周都督一意孤行方有此败,将来就是到了吴侯驾前,先生也是没有过错的,先生何必忧心?”

诸葛亮轻轻地摇摇头道:“周都督外宽内忌,胸量狭隘,倘若得胜而归,欣喜之余,定然会赦我之罪;此番兵败,忿恨在胸,恼羞成怒,必定会迁怒于我,我不望生矣。”

高狱曹将信将疑地道:“先生乃诸葛司马之弟,诸葛司马深得吴侯器重,必在吴侯面前为先生开脱,先生本就无罪,都督未奉吴侯之令如何敢将先生杀害?”

诸葛亮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周都督大权独揽,在军前便是无所欲为。至于有罪没罪,全在都督的一念之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周都督想要杀人,又何须寻找理由?”

高狱曹未敢轻信,再待劝说诸葛亮,却听得帐外一阵喧哗,数人掀帐大步而入,高狱曹一看,为首的不是旁人,却是水军中郎将凌统,不禁愕然地道:“凌将军,你这是?”

凌统左手握着周瑜赐下的佩剑,只用眼角的余光瞥了一眼高狱曹,以他的职位,自然无须与高狱曹答礼,他的目光直视了诸葛亮,沉声道:“奉都督将令,将诸葛亮就地正法!”

高狱曹惊愕地张大了嘴巴,方才他还在暗自揣测,诸葛亮也太悲观了点,周瑜方自兵败,那里会顾及到他,可没想到他们之间的谈话尚未结束,凌统便闯了进来,奉了周瑜的命令要将诸葛亮斩首,看来诸葛亮果真是料算如神,只是可惜如此大智慧的人就此殒命,当真是天妒英才。

诸葛亮没有丝毫地惊讶,一抖袍袖,长身而立,从容淡定地道:“凌将军既是奉周都督之命而来,要取在下的首级,在下无话可说,动手吧!”说着,诸葛亮引颈闭目待戮。

凌统倒是一怔,本来他在路上还寻思着诸葛亮肯定会质问他所犯何罪为何要杀他,说不定诸葛亮还会痛哭流涕,苦苦哀求放他一条生路,凌统也思量了一些应对之策,反正是周大都督下的军令,自己也不敢抗命不遵,想来想去,凌统也是暗自嗟叹,诸葛亮真是聪明过头了,和谁作对不好,偏偏要和周瑜大都督作对,你这不是自寻死路是什么?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此刻的诸葛亮却是一脸的平静从容,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倒让凌统诧异万分,说实话,凌统也认为诸葛亮称得上顶尖的智谋之士,就赤壁之战而言,诸葛亮的见地就比周瑜还要高明,如果采纳诸葛亮的计谋,东吴就不一定会败,就算败也不会败得如此之惨,杀这样的贤明之士凌统真也难下得了手,但周瑜的军令如山,凌统又不得不执行。

沉默了片刻之后,凌统按动机簧,“锵”地一声,宝剑弹出了半截,凌统缓缓地将剑抽了出来,这是吴侯的佩剑,也是少有的名剑,切金断玉,削铁如泥,剑身如一泓秋水一般闪着青色的寒芒,逼人心魄。

“诸葛先生,得罪了!”凌统跨上一步,剑尖直指诸葛亮,沉声喝道。

诸葛亮一言未发,半仰着头,双眼微闭,坦然而立,神色如常。

凌统不再迟疑,挥剑向诸葛亮的颈项削去。)。

第395章 高顺被擒第440章 阴陵之战(三)第332章 三让徐州第588章 炮轰曹操第637章 炮击白帝第226章 图财害命第242章 刀斩华雄第301章 刀斩颜良第428章 雷神之槌第683章 独眼夏侯第439章 阴陵之战(二)第246章 将帅失和第602章 姻缘天定第101章 阮瑀元瑜第533章 舍我其谁第391章 回师郯城第508章 十里亭下第531章 庞统夜遁第277章 转道渭北第179章 白马渡河第274章 儿女私情第504章 卧龙在野第16章 卢府求学第263章 锦鹰条例第493章 别有蹊跷第354章 绞刑架下第54章 极品宝马第162章 枭其首级第524章 在劫难逃第585章 临危受命第639章 事与愿违第391章 回师郯城第480章 隔岸观火第456章 举城而降第176章 冰河难渡第154章 应敌之策第706章 一笑恩仇第48章 汗血宝马第98章 平生之志第425章 军衔制度第34章 免费试用第123章 花园强吻第531章 庞统夜遁第635章 围点打援第216章 处以笞刑第156章 千里跃进第334章 四大家族第586章 初显峥嵘第637章 炮击白帝第587章 蚁附攻城第48章 汗血宝马第409章 红颜祸水第648章 第九军团第107章 天高地厚第326章 贾诩进言第179章 白马渡河第655章 阵斩夏侯第241章 孙坚中伏第576章 天伦之乐第689章 许都之战(中)第622章 北渡泸水第58章 收服大宛第58章 收服大宛第652章 到底降谁第612章 进军南中第423章 水落石出第398章 虚以委蛇第303章 叛出冀州第456章 举城而降第127章 卫家公子第527章 草船借箭第288章 情何以堪第425章 军衔制度第681章 弃守晋阳第434章 破釜沉舟第420章 蔡琴发飙第335章 屯田之法第244章 双骑对决第174章 挥师兖州第217章 风波再起第147章 朝庭封赏第108章 浑天之说第74章 亮银钢枪第570章 血仇昭雪第325章 马氏火枪第645章 踏出牢笼第390章 二枚弃子第366章 开科取士(二)第37章 亏本买卖第504章 卧龙在野第328章 美女秘书第697章 巧舌如簧第482章 甘宁请战第480章 隔岸观火第224章 督邮驾到第630章 兵不血刃第619章 藤甲奇兵第603章 峰回路转第91章 车裂酷刑第326章 贾诩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