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二让徐州

曹兵撤军的消息很快地就传遍了徐州的大街小巷,人们蜂拥着涌上街头,敲锣打鼓,欢庆这胜利的时刻。在曹军白色恐怖下压抑了许久的心情得以释放,战战兢兢兢如覆薄冰度日如年的日子终于过去了,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欢歌笑语充溢着整个徐州城。

人逢喜事精神爽,陶谦的病居然全好了,神采奕奕,容光涣发,在州牧府设下庆功宴,大宴宾客。这次宴会的规格比刘泽初次进城时接风宴高多了,规模也大多了,不光是徐州大大小小的官员参与宴会,田楷、孔融、关羽、贾诩等人也入得城来,一起参加了宴会,同刘泽一样,被陶谦奉为上宾。

这次宴会的中心人物,自然是非刘泽莫属,人们轮番地向刘泽敬酒,溢美之辞不吝言表,刘泽均是客客气气地回礼承应,其温敦儒雅的气质给在场的宾客都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陈登、糜竺、曹豹等人则是各怀心事,山珍海味美酒佳肴,吃得也是索然无味。

陶谦在刘泽初入徐州之时,就提出了相让徐州之事,如今曹兵已退,陶谦却再无表示,陈登担心陶谦先前是为情势所逼才惺惺作态将徐州让给刘泽,如今徐州危机已除,保不齐陶谦又舍不得让了,故意装聋作哑,提都不再提了,如此一来,刘泽必定会同田楷孔融一道撤兵,自己计划可就完全地泡汤了,陈登如何不心急如焚。

糜竺和曹豹则是相反的心境,生怕陶谦旧事重提,再说出相让徐州的话来。糜竺家世豪富,在徐州堪称是第一豪族,糜家在徐州的地位首屈一指,就连陶谦也对糜家是相当的倚重。徐州易主,可不是糜竺愿意看到,何况刘泽在平原的声名。糜竺早有闻耳,平原的豪强势力被刘泽整治的服服贴贴,平原最大的士族刘平更是被刘泽给杀了。惩强扶弱让普通的百姓感恩戴德,却让糜家这样的势力如坐针毡。一旦刘泽入主徐州,说不定就会清算他们糜家。

比糜竺更为担心的曹豹,徐州有精兵而无良将,才让自认为都是二流角色的曹豹坐稳了徐州校尉的位子。曹豹现在徐州第一主将的位子那不是刮风刮来的,毕竟跟着陶谦这么多年,出生入死,曹豹也是立下过不少的战功,得到今天的地位也是极为的不容易。和糜家不同,曹豹不是徐州的土著,陶谦倒了。他也必将跟着倒了。看看刘泽手下那些超一流的猛将,曹豹的后心脊梁一阵阵地发冷。

但事实的发展并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该来的还是一定会来的。宴会在一片欢娱的气氛中结束,众目睽睽之下,陶谦请刘泽上座。令随从将印绶端了上来。

看到这一幕,糜竺和曹豹心底俱是一沉,而陈登的眉头却是舒展了不少。

“诸位,请静一静,听老朽一言!”陶谦轻咳了一声,朗声说道,现场立即安静下来。人人侧目。“老夫年迈,二子不才,不堪国家之重任。刘公乃帝室贵胄,德广才高,可代老夫牧守徐州,老夫情愿乞闲养病。从今日起。润德公即为徐州之主,望诸位同僚精诚辅佐,共治徐州。”

“什么?”不少的人口中不禁发出了惊呼之声,陶谦的话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果说陶谦一让徐州时只是有几个重要的幕僚知晓。此时徐州大小文武官员俱在,这个影响力就不能相提并论了。

“父亲,你疯了吗?”陶谦的次子陶应站了出来,面孔扭曲,满脸涨红。陶应还未及冠,今年只有十九,并无司职在身,所以第一次让徐州之时他并不在场。此时一听他亲爹要把徐州白白让给别人,不禁急了,也顾不得礼数,竟然当面斥责出来。“徐州是陶家的徐州,你怎么能拱手让给处姓之人?”

陶应的话极为无礼,最起码身为人子,公然在大庭广众之下斥责老父,已是大不敬,忤逆不孝,无论如何,陶谦的脸上是挂不住了,喝道:“逆子,这是你说话的地方吗?还不退下!”

陶谦对两个儿子一直是头痛不已,长子陶商虽然性格懦弱,温敦质朴,做事循规蹈矩,根本就不堪大任。次子陶应更是让他头疼,整日里飞鹰走狗沾花惹草不务正业,完全是一付浪荡公子、纨绔子弟模样,仗着他母亲的溺爱,对陶谦的教诲置若罔闻,陶谦也是无可奈何。

陶应还要强辨,陶商一把拉住他,低声道:“弟弟,不可造次。”

陶应鄙夷地看了陶商一眼,冷哼一声道:“阿兄,咱们陶家的基业都快被别人给抢走了,难道你还能这么淡定?”

糜竺率先道:“陶公主政徐州多年,功高德厚,曹兵方退,百废俱兴,徐州不可轻易易主,再生乱象,请陶公三思。”

帐前都尉曹宏、琅琊相萧建、下邳相笮融等人一齐施礼,劝谏道:“请陶公三思。”

刘泽冷眼旁观,徐州官员几乎都是一致反对陶谦的决定,现在绝对不是他冒然接手徐州的时候,让他稍微有点诧异的是,笃信佛教的笮融居然没有率众南逃,劫掠广陵,是他不打算走了还是曹兵退的快还来不及走,刘泽就不甚了然了。不过看着现场的情形,刘泽非得站出来说话了。

“陶公,此事万万不可。泽救徐州,乃是奉义而来,无端据得徐州,天下之人必视泽为无义之人,人无信而不可立,泽何颜见天下之人,泽虽不才,也不敢背负不义之骂名。请陶公收回成命!”

一看刘泽拒绝接受,陈登心中一紧,赶忙道:“曹操虽去,但未必不会重来,陶公年事已高,疾病缠身,再难视事,徐州百万人口之安危,系君一身,望润德公看在徐州黎庶的份上,万勿推辞。”

陈登话音刚落,陶应就破口大骂,道:“好你个陈登,我们陶家待你不薄,你居然背恩忘德,吃里扒外,还咒我父亲早死,你这个忘恩负义的畜生。”

在坐的大多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士人,就算骂人那也是不带脏字,象陶应这般如市井泼皮无赖般的当堂喝骂,不禁人人侧目。不过话糙理不糙,在徐州官吏一致反对的情形下,居然有人唱反调支持刘泽接掌徐州,被陶应这么无素质地一通喝骂,倒也觉得解气,人人皆是一付兴灾乐祸的表情看着陈登。

陈登那里曾受过这般污辱,脸一阵红一阵白,羞愧地无地自容。

陶谦脸色一沉,喝道:“大人说话,岂容你这竖子插嘴!商儿,将这逆畜拖下去!”

陶商依言将陶应拽下堂去,陶应兀自不服,高声嚷道:“父亲,你可不能做糊涂事啊,徐州基业,可是你辛辛苦苦创下来的,无论如何也不能让给旁人啊……”

“这个逆子……”陶谦气愤填膺,重重地跺了一脚,转身敛容道:“犬子不肖,让润德公见笑了!方才元龙所言极是,老夫年事已高,徐州事务,非润德不可,望公勿辞!”

“陶公此言差议!”广陵太守赵昱起身道,“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率滨之臣,莫非王臣。这徐州疆土,乃大汉陛下之疆土,陶使君代天子牧守,岂可私相授受?就算陶使君因病不能视事,理应上表奏明朝庭,由朝庭选派贤明之士任之,陶公这般私授,岂不有悖朝庭法度!”

陶谦略显尴尬,道:“这个……陶某自会上表向朝庭奏明的。”

治中从事孙乾冷哼一声道:“赵太守的话未免有失偏颇,方今天下纷攘纲常崩坏,今上暗弱,朝政为董卓余孽李傕郭汜把持,如果陶使君请辞州牧之职,朝庭派个董卓乱党的人来主政徐州,就合乎法度了?依赵太守之见,徐州牧是该由象润德公这样仁德兼备的君子来当,还是由朝庭派下的暴虐奸佞的小人来当?”

众人皆是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皆言孙乾说的在理。

赵昱勃然作色,怒道:“竖子不与相谋!”说罢,起身拂袖而去。

刘泽注视在赵昱离去的背影,暗暗称奇,徐州的官员无非分为两派,支持陶谦让徐州的为一派,反对陶谦让徐州的为另一派,赵昱却是鹤立鸡群,以国家纲常法度为准绳,不反对陶谦请辞,反对陶谦未得朝庭允许,私自将州牧之位转让他人。赵昱忠诚耿直,在乱世之中尤不忘纲常法度,难能可贵。

刘泽力辞道:“泽虽系帝室苗裔,但才疏德薄,担任一郡太守尚不称职,如何担当得了一州之牧,就算陶公难以视事,也需另选贤能之士任之。淮南袁公路,四世三公,名著海内,与徐州相邻,陶公何不将州郡付之。”

孔融一听此言,当即道:“淮南袁术,冢中枯骨,何足挂齿。既然陶公诚意相托,润德就不必再推辞了,当以徐州百姓为重才是。”

第229章 玩物丧志第561章 惨绝人寰第510章 轻取襄阳第692章 赵括第二第355章 补个洞房第43章 力拨头筹第260章 回到平原第499章 石从天降第5章 公孙世家第260章 回到平原第82章 五原吕布第599章 见血封喉第686章 偷营劫寨第228章 朝庭赋税第458章 江东来使第675章 扩军备战第111章 凤尾焦琴第99章 绝色女子第472章 偏殿面圣第230章 惊见石油第12章 高桥马鞍第653章 增援汉中第628章 二渡涪水第528章 铁锁横舟第28章 血战群狼第630章 兵不血刃第212章 初入平原第548章 以退为进第72章 招揽赵云第382章 袁术来犯第452章 袁术绝望第566章 轻取桂阳第402章 吕布殒命第348章 应对之策第621章 藤甲覆灭第669章 马超雪恨第351章 残月之夜(上)第484章 另投新主第127章 卫家公子第379章 不堪回首第236章 国相来访第498章 强渡汉水第99章 绝色女子第506章 失之交臂第570章 血仇昭雪第379章 不堪回首第214章 讨要钱粮第333章 坐领徐州第117章 关羽归来第659章 逃过一劫第636章 包了饺子第638章 严颜归降第668章 街亭阻击(下)第392章 夺关沂水第67章 曲阳县令第395章 高顺被擒第78章 廖化归降第25章 插标卖首第551章 疫病来袭第274章 儿女私情第624章 一渡涪水第659章 逃过一劫第61章 贵山之战第254章 颐气指使第504章 卧龙在野第108章 浑天之说第579章 诸葛征南第56章 西域诸国第599章 见血封喉第562章 夺路而逃第438章 阴陵之战(一)第669章 马超雪恨第494章 轻取章陵第677章 匈奴诡计第515章 行军参议第342章 萧建之谋第667章 街亭阻击(中)第598章 暗香浮动第676章 全面开战第548章 以退为进第451章 平分淮南第647章 新兵招募第657章 祁山脚下第197章 太仆袁逢第123章 花园强吻第661章 再出祁山第652章 到底降谁第404章 再收张辽第544章 三生有幸第135章 风起云涌第301章 刀斩颜良第488章 敲山镇虎第389章 夜袭徐州(下)第387章 张飞醉酒第332章 三让徐州第480章 隔岸观火第496章 粮草有毒第651章 火烧阳平第485章 水师总兵第31章 黑色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