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行猎遇贼

是勋提前几十上百年“发明”出了马镫,却没发挥什么作用,原本骑马F,加上蹬还是F……不过逐渐的,他发现也并不值得为此而懊恼。

因为那票公子哥儿的骑术也就那么回事儿,撑死了不过E而已。话说那时代中原马匹不多,而且大多品种不佳,加上没有马镫,士大夫平常乘车的几率比骑马的几率要高上好几十倍。一般也就出去打个猎啊,跑跑短途啊什么的会想到骑马,所以除非需要上阵的武将,骑术普遍不行。

相比之下,下人们的马术倒大多能上D甚至是C了,他们奔前跑后,侦察、开路,或者给主子递手巾、送水袋,那胯下坐骑才叫真跑起来了。而是勋、是峻他们这些公子哥儿,也就勉强维持在七八迈的时速而已。

临近中午的时候,终于找到了一片宽阔的草地,两边是大路,另两面是稀疏的林子,据事先来踩过盘子的奴仆禀报,这林子里有不少小动物,什么兔子啊、刺猬啊、鹌鹑、山鸡之类。众公子先下得马来席地而坐,吃了点儿干粮,晒了会儿太阳,吹了阵子牛皮,然后就派下人们策马入林,去把小动物给爷轰出来。

公子们散开来站着,各执弓箭——就没一个打算上马玩儿骑射的,是勋这才一颗石头放落肚中。时候不大,果然就从林中蹿出来一只灰扑扑的野兔,才熬完冬,瘦骨嶙峋的,眼瞧着就根本没几两肉。是峻呼啸一声,众人纷纷拉弓放箭,“噗啦啦”地在兔子身边儿就下了一阵箭雨。

只见那兔子略歪一歪头,瞟他们一眼,然后“胜似闲庭信步”地就遛跶远了——是勋总觉得这小东西的眼神里充满了鄙夷……

以他的弓术来论,不到三十步的距离,目标虽小,连射三箭也肯定有中的了。究竟要不要把真本事暴露出来呢?他多少有点儿拿不定主意。

正在犹豫,衡量得失,就见林子里“嗒嗒嗒”又奔出来一只鹌鹑。这玩意儿的速度比兔子还慢,若再放跑了实在有伤天理啊!于是在众公子又一轮疾射威吓以后,是勋实在是忍不住了,瞄准了狠狠一箭射去,正中鹌鹑的肚子。

众人一阵欢呼,是峻就打算抢过去把鹌鹑捡起来,忽听林中一声惨叫,象是某个奴仆发出来的声音。

众人一愣,心说难道这林子里有什么大动物不成么?是狼还是狐狸?没人敢猜老虎,那东西超出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范围。

可是循声望去,随即就见到几个身影“刷刷刷”地蹿了出来,个个衣衫褴褛,却都头裹着土黄色的包巾。这一惊可非同小可,是峻首先大呼:“是黄巾贼!”

这时代笼统来说,帽子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弁,也就是皮帽;二是冠,是竹编或者以竹丝为骨蒙布制成的硬帽子;三是名为帻的软帽子。理论上不管哪种帽子,都只有士人能戴,平民百姓是没有这个资格的(当兵的偶尔也能戴帻),老百姓想保护脑袋,防寒防冻,那就只有用布包头。

老百姓用来包头的布,当然是五花八门,有麻布有葛布,颜色也各种都有——但一般情况下,因为印染水平较低,所以黑色、灰色的织品比较廉价,临时征召的农民兵大多头裹黑布,就是“苍头”这个名词的由来。这时代能裹得起黄色头巾的老百姓,不可能太多,除非……那是为了某种专门目的,统一定制下发的。

那就是黄巾贼!是号称“大贤良师”的张角的门徒,一心想颠覆汉政权,取而代之的造反武装。黄巾起义闹得最凶的时候,汉朝十三州,有八个州全都遍地黄头巾,动辄数十上百万人。虽然还不到一年的时间,黄巾主力就被官兵剿灭了,但余党仍然遍布各方,尤以青、徐、兖、豫四州为最多。

青州黄巾主力原本就在东莱、北海一带活动,据说最盛的时候多达三十万人,后来朝廷委派孔融担任北海相,孔融到任后置城邑、修乡校、抚流民,虽然一度被黄巾帅张绕所败,但终于还是跟东莱太守蔡讽合力,把黄巾给逼出了境。此后青州黄巾东奔齐国,转济南、平原,然后兜个圈又入兖州泰山郡,进逼徐州琅邪国,势力越发膨胀,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可是是勋他们出来的时候,还听说黄巾主力在琅邪中部的东莞、莒县一带转磨哪,距离营陵有三百多里地,这怎么突然就绕到营陵北边儿来了?

众人一惊之下,再打量这些从林子里蹿出来的黄巾贼,只见也不过五个人而已,个个面黄肌瘦的,两个挺着粗劣的木枪,两个手执生锈的环刀,一人持弓,可是背着的箭壶里只有三支箭。本方要是聚齐了,得有二十多号人,以众迎寡,貌似并不象刚才担心的那么危险嘛。

同行的王忠王子纯,乃是高密县令王修的儿子,年方一十八岁,却是一众公子哥儿当中骑术最好,射术也瞧着最好的一个,最先定下心神。他先高叫一声,招呼还在林中的奴仆们全都出来,然后关照大家:“先上马。”那意思,就算打不过咱可还跑得过啊,我就不信这票黄巾贼用两条腿能追上咱们四条腿的。

于是众人纷纷上了马。是勋有马镫,是峻他们大多在鞍下也系了方便上下的绳编脚踏,只有那郡督邮王某的兄弟王胜王子陵,总觉得踩着家奴的肩膀上马才有范儿,结果这时候身边没有家奴,他趴着马背扑腾了好一阵子,还得靠是勋扯了一把,才勉强得上,结果伸手一摸没摸到缰绳,抬头一瞧是马屁股——还骑倒了。

就这么会儿的功夫,那五个黄巾贼呼啸一声,直直地就朝他们冲了过来。众人还没来得及反应,那执弓的黄巾贼竟然一边跑着,一边就张弓搭箭,“嗖”的一声便射出了一发。

一个公子哥儿应声落马,死活不知。

这一下大家伙儿全慌了神,有几个催马就逃啊。包括是勋在内,剩下几个没逃的也各自把弓给举起来了,“哗啦啦”箭如雨下,其中只有是勋一箭射中了那名黄巾贼的肩膀,但可惜箭力已衰,对方只是微微一颤,随即拔了箭再度冲上。

是勋目测,刚才这段距离得有近四十步,以自己的弓力,能正经射中目标就是菩萨保佑了,还想伤人,难哪。

正琢磨着,就见那黄巾贼竟然把才刚射中自己的那支箭搭上了弦,瞄着是勋就是一箭射来。是勋当时是吓得魂飞天外,赶紧双腿一磕马腹,胯下坐骑朝前方直蹿出去,那箭擦着他耳边就飞过去了,唬得他一身的透汗。

他心里害怕,手里可没闲着,转身便是一箭——只可惜还没掌握到骑马射箭的窍门儿,这一箭飘飘悠悠、飘飘悠悠的,也不知道飞到哪个时空去了。

转瞬间,那四个执近战兵器的黄巾贼就到了面前,“噗”的一声,一名公子哥儿就被捅了个透心凉。剩下的再不敢放对,纷纷催马,四散奔逃。

在这第二拨逃跑的人当中,是勋的坐骑最先跑起来,他大着胆子,一边用大腿夹住马腹,一边双脚踏蹬,让屁股脱离马鞍,暂时性地挺腰直立了起来。这种姿势虽然维持不了太长时间,但已经足够他扭转身来,朝身后再射出一箭了。这一箭堪堪中的,插入了一名舞刀的黄巾贼大腿,那人“啊呀”一声,单膝跪倒。

就这么一回头的功夫,是勋眼神瞟到,一团黄影如同闪电一般倏忽而来,手起一矛,抢先落跑的一名公子哥儿便栽倒在了马下。接着“扑通”一声,又有人落马——并没有受伤,根本是被吓掉下来的。

是勋不管不顾的策马狂奔。可是他骑术实在糟糕,一方面怕马跑快了自己会被颠下来,另方面也压根儿不知道该怎么鞭策才能让坐骑加速,结果才跑出去不到半里地,就听得身后又有马蹄声疾响,并且逐渐靠近。

是勋长吸一口气,故伎重施,站起身来,转身便是一箭。这一回头,他终于瞧清楚了,来的是一匹黄骠马,马上骑士身穿黄衫,头裹黄巾——所以瞧着就是一团黄——手中挺着一支真真正正的骑兵用马槊。这一箭过去,只见那骑士空出左手来,略略一扬,竟然轻轻巧巧地就给接住了。

我靠蟊贼收了某家的法宝!是勋惊得肝胆俱裂,转回头来是伏鞍狂……慢奔。正跑着呢,就听身后风声响起,本能的觉得一股劲风直朝后脑射来。他心中大叫一声:“我命休矣!”干脆脱了蹬,一个侧翻就滚落马下——还好,因为马速不够快,他又及时抱住了脑袋,所以没怎么受伤,“英俊的相貌得以保全”。

再抬起头,就见面前亮盈盈、冷森森的怒大一个槊头,槊头后面是槊杆,槊杆后面便是那黄衣骑士了。耳听得那骑士长啸一声,呼叫同伴:“留下几个活的,绑回去我爹好问他们话!”

咦,这声音好尖细啊,难不成竟然是个……

第15章 解衣衣之第1章 祸起萧墙第13章 会温氏园第12章 黄须大奇第36章 何言德行第25章 画蛇添足第30章 俊杰相对第16章 为人难哉第14章 非当世人第30章 乱世黄昏第2章 是仪北上第23章 沽名钓誉第22章 祸其始此第20章 谋划江东第30章 俊杰相对第24章 河内司马第13章 河北棱堡第1章 劫后新生第24章 偃师御胡第1章 官渡鏖兵第19章 难从死志第28章 诛心之论第12章 乡野土产第8章 囊中羞涩第5章 大国小鲜第25章 谁堪伯仲第7章 不忠不孝第14章 倭使入觐第4章 诗歌免谈第16章 管他何人第23章 幽州谄臣第17章 祸福所依第18章 先发制人第8章 名马金槊第23章 阵前诡言第11章 首鼠两端第24章 河内司马第35章 定远之功第2章 工商兴利第20章 勾心斗角第10章 身陷囹圄第17章 摇唇鼓舌第5章 府中密议第29章 自天而降第24章 天险阁道第18章 长生丹药第34章 阶级斗争第6章 华夷之辨第19章 屈身蛮夷第30章 奉驾幸许第28章 皇族贵人第13章 坚壁清野第21章 一字长蛇第16章 阳平之战第26章 骂死荀彧第3章 四方贵半第19章 血战赤阪第11章 叔勉之心第14章 帐下壮士第30章 乱世黄昏第5章 寿春城下第4章 渔阳豪强第19章 卿之无学第22章 都外胡骑第11章 熟悉剧情第24章 天险阁道第15章 黄须封侯第20章 良马为赎第8章 政治革命第28章 诛心之论第23章 两道并发第10章 择易避难第21章 安排香饵第22章 太白苍苍第11章 观其决断第31章 以竹为炮第17章 亡羊补牢第17章 忠良被难第12章 天命在魏第27章 一朝出门第10章 并案讨夷第12章 坊中石墨第23章 阵前诡言第30章 师恩如海第28章 真书伪书第18章 扣舷独啸第32章 杀俘不祥第26章 我天子使第20章 天象示警第16章 会稽显姓第5章 朝鲜新冢第1章 洛阳僧人第33章 城下遇难第22章 小枝槊头第29章 堂堂正正第11章 熟悉剧情第31章 请教后进第15章 知交零落第9章 平州智士第25章 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