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南征袁术

建安二年(原本历史上的建安元年)六月,也就是是勋从青州迎来郑玄郑康成任职大司农的两个月以后,朝廷派往淮南的使者返回许都,说袁术找了种种借口,不肯应召入朝。

这一结果,早在曹操集团的预料当中,而曹操在派出使节的同时,也立刻着手准备南征,等使节返回,他也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于是上奏天子,明申袁术之罪,行文讨伐。随即调动大军,并且曹操亲自领兵,直取扬州九江郡——袁老二最后的根据地。

曹军共分三路:东路曹豹、许耽,自广陵而趋全椒、阜陵;西路曹仁、乐进,自庐江而趋合肥——这两路是为了断绝袁术南蹿之途,同时也阻断孙策可能的渡江增援。中路为曹操亲统,率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曹纯、太史慈、李整、徐晃等将,自汝南而直取寿春。

徐晃字公明,本为河东郡吏,后来跟随杨奉为骑都尉,据说杨奉所以会领兵卫护天子东归,就都是徐晃劝说的功劳,所以献帝在安邑的时候,就加封他为都亭侯。等到曹操挟持献帝南迁,杨奉跟后头追,徐晃就说啦,您过去护天子,现在要劫天子,这是为德不终啊,恐为天下人所不齿。杨奉不理他这碴儿,结果在伊阙关被太史慈给一槊捅了个透心凉。

徐晃没跟着杨奉去追天子,带着本部兵马依旧驻守函谷关。等到杨奉战死的消息传回来,吕布就派人去联络,说徐将军你不如跟了我吧。咱回河东招兵买马。寻机西征。但是徐晃瞧不大上吕布。反而派人去跟曹操联络。曹操问他麾下谋士,此人如何,咱有没有必要收呢?当即站出两个人来,拍胸脯为徐晃担保,说这是一员大将啊,主公您可一定得收——一个是董昭,另一个就是是勋。

后世所谓曹家外姓五大将“张乐于张徐”,头一个张辽还在吕布手下。第四个张郃还跟着袁绍,这都暂且挖不过来,乐进早就是曹操麾下大将啦,于禁还不算冒头,在曹洪手下做偏裨,最后一个徐晃,是勋是一定要劝曹操拿下的——再说了,原本的历史上,徐晃也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投的曹啊。

要说这五大将当中,是勋前一世就极佩服张辽张文远和徐晃徐公明——汉末三国将星谱。徐公明位列他最喜欢、最敬佩的前十名当中。想那徐晃,带着一票七拼八凑的新兵蛋子。能在樊城之下平推了关二爷,给后世留下一个“长驱直入”的成语来,那还了得么?!所以他紧着推荐徐晃,倒是听得董昭直发愣,下来就问:“宏辅曾识得徐公明否?”你要是从来没见过他,怎么就能把他给夸成一朵花儿呢?

是勋当即含糊过去了,等徐晃一进曹营,那是赶紧跑过去套交情,拉近乎啊。只可惜热脸贴了冷屁股,徐公明就丝毫也不假辞色,完全没有跟这位曹老板驾前有数的心腹打好关系的意图。是勋心说史书上说徐晃“不广交援”,这话还真没错——算了吧,偶像只可远观,不可亵玩,你不理我,我也懒得在你身上多花功夫。

迁都至许以后,朝廷——其实是曹操——拜徐晃为游击将军,一开始让他领兵驻守在汝南。此回南征袁术,徐晃主动上书请令,于是曹操就把他给带上了。

可是是勋作为朝官,本来没他什么事儿,但是曹操特意上奏,给他加了个司空参军的头衔,也带在幕中——从行的谋士还有荀攸、程昱、郭嘉、毛玠等人。曹家精锐班子一朝尽出,看起来曹操是下定决心,要一口气把袁术给消灭掉了。是勋不禁就想啊,你要是能赶在袁绍平灭公孙瓒之前一两年就先灭了袁术,进而再封堵住孙策、刘表,那估计官渡之战攻守就要真的易势啦。

可是同时他也挺郁闷,心说曹淼再过一俩月就要临盆啦,你又不让我见到我孩子降生……曹操你记着,竟敢把我当牲口使,我跟你没完!

这一年的七月份,十万曹军分三路汹涌杀入九江境内。曹操亲率中路,以太史慈为先锋,自豫州汝南郡龙亢县渡濄水南下,直取九江重镇平阿。

驻守平阿的乃是袁术部将桥蕤,兵不满万,不敢抵拒,被迫弃城而走,立阵于淮水南岸。曹操得入平阿,即用荀攸计,遣太史慈东取义城,遣夏侯惇西攻下蔡,所向皆克,自此淮北再无袁军一兵一卒矣。

七月望日,曹军挥师渡淮,桥蕤与前来增援的张勋、李丰、梁刚、乐就四将扼守防线,半渡而击,小挫曹军的锋芒。但随即太史慈自涂山南渡,弃当涂、西曲阳诸县不攻,而直循袁军之背,夏侯惇亦自上游渡淮而薄寿春。袁术急忙遣使前线,勒令诸将回救。

桥蕤、张勋等将兵寡而不整,兼之粮秣不足,本就人心摇动,骤然听闻寿春警讯,相互间也不通声气,便争先恐后地拔营后撤。曹军趁势追杀,于是三万袁军一朝而溃,曹操长子曹昂所部于乱军中斩获了梁刚的首级,夺得头功。

十九日,曹军逼至寿春城下。袁术不敢出战,只得笼城而守。于是曹营谋士们齐聚大帐,共商破城之策。

曹操首先询问,西路的曹仁、乐进进展如何?若能按计划取下合肥,则可切断袁术的后路。荀攸摇头说:“路途既远,讯息不明。是否要等消息传来,或元让、子义等前来汇聚,再正式攻打寿春城呢?”

——这时候太史慈奉命回身去攻西曲阳,而夏侯惇在逼得袁军从淮水防线上撤退以后,也继续南进,一直推到芍陂,都还不在寿春城下。

郭嘉闻言,略略沉吟,突然抬起头来瞟了是勋一眼:“宏辅曾言,袁术麾下有人精通鸽信之术,若合肥、寿春间便有信路,恐袁术得讯必较我军为早。如此,若不遽攻寿春,恐失战机,反为袁术所趁,或者提前遁去。”

曹操点头:“袁术若闻合肥之警,必弃城往援,子孝、文谦所部皆庐江新募之军也,若袁术全力攻之,恐难遏阻。设袁术南循江而与孙策合,则我虽得寿春,亦不为全胜也。由此计之,当急攻此城,以牵绊之。”要是已经接上仗了,袁术就没那么容易从容弃城而退,去增援合肥啦。

是勋耳听他们商议,自己双眼盯着地图,假装思索,其实脑袋里开起了小差儿——本来嘛,临阵决断就不是他的长项,也不知道曹操这回为啥要带自己上阵了?再说了,袁术已如釜底游鱼,这就跟原本历史上他打算北投袁绍时候的情况差不太多,那时候光靠刘备一军即可灭之,如今我曹营全伙儿在此……好吧,这不是水泊梁山……曹军十万兵马,中路主力超过六万,他袁老二还怎么翻身啊?这种笃定赢的仗,自己跟来既派不上用场,也占不到便宜,立不了功劳,我来究竟做啥啊?

也不知道曹淼现在情况如何,预产期应该就在这个月内,我第二个孩子即将呱呱落地……这年月妇人生产的危险系数可很大啊,都不用“万一”,就有超过三成的几率会难产,而那些稳婆啥的其实专业知识和能力都相当有限,完全指望不上,真要出啥问题可怎么好啊……

曹操这人有个臭毛病,开会的时候不容许有人不发表意见,他最后必得一个一个问过来,还美其名曰“集思广议”——话说这几十年后才产生的成语,还是是勋教他的呢。果然荀、郭二人发表了意见以后,曹操就开始点名:“孝先以为如何?”毛玠一拱手:“以速速攻城为是。”“仲德以为如何?”程昱点头道:“昱意与孝先同。”

“宏辅以为如何?”

是勋正跟这儿琢磨老婆生产的问题呢,曹操第一回询问,他就压根儿没听见,还继续跟那儿垂着眼睛摆poss。曹操见状微微一皱眉头,提高了声音:“宏辅若有所思否?”

这回是勋听见了,赶紧收敛心神,脑筋略微一转,继续装模作样地捻捻胡子:“袁术枯居余气,诚不足虑,勋所思者,唯孙策也。闻策已取丹扬,入吴郡,率军南下乌程,以讨严白虎……若真如此,则仓促间难以遽还;若传言有误……”说着话左右扫扫荀攸和郭嘉,心说孙策要是还呆在丹扬或者吴郡北部,并且真想增援袁术,他会怎么办?我可没这份儿头脑,得靠你们帮忙分析啊。

还好,荀公达挺合作,当即接口道:“孙策若在丹扬、吴北,欲援袁术,我料他可行三策……”说着话在地图上比划:“其一,渡江以袭广陵,迫我退兵;其二,自枞阳附近渡江而取居巢,威胁舒县,谋破庐江;其三,陈兵牛渚,以策应袁术南逃。”

是勋顺着荀攸的手指,连看带度量再加脑补,好不容易才搞清楚这所谓“三策”的基本路线。他心说这地图也实在太糟糕了点儿吧,这时候的人就靠这种地图打仗?这跟“盲人骑瞎马”有啥区别?就希望不要再“夜半临深池”吧。

貌似前一世曾经看过不少穿越文,主人公穿回古代后都发明了等高线地图……这个等高线嘛,我也是知道的,可是该怎么测量呢?我一可怜的文科生就完全没学过呀!(未完待续。。)

第4章 彼采葛兮第26章 城头箭书第4章 益德争功第32章 促膝对谈第27章 平原搬兵第17章 立长立贤第12章 阿承丑女第8章 曹氏之强第7章 谋身谋国第1章 河北愚忠第34章 阵前车悬第15章 英雄时势第38章 须三万金第23章 天雷殛我第31章 不可遽废第8章 红脸白脸第24章 城上易帜第29章 铜雀台上第25章 毁于一旦第28章 假子拒敌第1章 河北愚忠第12章 江上肃清第26章 同灭吴寇第21章 衣锦荣归第4章 攻心之计第25章 为公宣扬第29章 国乱先兆第18章 皆不必问第30章 入其彀中第12章 壮当封侯第8章 红脸白脸第25章 异度所遣第6章 此胡匪也第26章 同灭吴寇第20章 不可得乎第16章 数算之道第34章 丞相司直第13章 行海索第17章 火烧长安第10章 隆中访贤第21章 意外重逢第29章 律有明文第11章 三道伐蜀第10章 并案讨夷第3章 天不可言第9章 隔壁老王第13章 会温氏园第7章 雷泽诗会第12章 白地将军第17章 火烧长安第26章 老成谋国第22章 故人重逢第17章 延年按剑第26章 酒泉烈女第21章 采采荣木第15章 酒池肉林第7章 宛城宣诏第26章 甄氏佳妇第20章 叔孙制礼第19章 二虎媾合第6章 乐浪故人第4章 赤面之疾第9章 建藩封国第22章 收服荆南第24章 安所求赦第21章 齐大非偶第31章 曹氏麟儿第10章 明修栈道第24章 汝为中行第25章 初步较量第29章 舌灿莲花第19章 战争迷雾第12章 吕布来矣第2章 西进东归第9章 文和诡谋第26章 甄氏佳妇第22章 禅何礼也第29章 城下大战第18章 捷足先登第4章 人言可畏第1章 官渡鏖兵第10章 离间江陵第34章 阶级斗争第20章 的卢妨主第11章 苦肉之计第9章 涢水之战第34章 锦衣马超第3章 四方贵半第22章 国中无将第4章 五经注我第31章 日暮途穷第10章 新式算法第9章 乱军之计第24章 高陵之变第26章 文姬归汉第1章 帝后对泣第13章 坚壁清野第4章 浑人心思第25章 修仁之战第21章 齐大非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