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孟门之山

是勋确实不知道,煤在中国古代曾有过多种称呼,乌金、石炭、焦石等最为常见,但也曾被误称为“石墨”。而且“煤”这个字,正是由“石墨”这一误称而来的,因汉魏之际,煤、墨音近也。

“此物从何而来?”

小吏赶紧禀报:“城外山中所出,可燃,最便熔铁。”

啊呀,是勋心说我知道山西是著名的煤矿产地,但就不知道原来汉末便已有人采掘、使用了,更不知道除了大同以外,敢情河东一带也有便于开挖的煤矿。赶紧追问:“何人所采,可唤来见我。”

就这样,小吏很快便把那个曾二狗给领到了是勋面前。是勋详细探问采煤、用煤的情况,花了将近半个下午,再结合自己前一世的知识,才终于明白了一个大概。

原来中国人很早便已知道煤炭,最早将其作为墨玉的一个旁支,称为“乌金”或“涅石”,用来雕刻装饰品。再后来发现了煤炭可以燃烧,起码在西汉时期就开始了规模不大的采掘。煤炭开挖出来,主要用于冶金业,也有少量无烟煤碾碎以后,添加香料,做成煤饼,供权贵之家取暖——据说,凉州之煤曾正经贡入宫中,而河东之煤品质较次,便没有这般殊荣了。

曾二狗是家传的技艺,懂得探矿和挖煤,就靠着这门手艺,跟郡内铁匠们合作,倒也勉强衣食无忧。他告诉是勋,自己手下有七八个人,每日采煤上百斤。大半供给铁匠。少量给县内富户储备越冬。是勋问他:“吾若增汝人手。日可采多少石墨?”曾二狗答道:“本县山中矿藏有限,不便开采,即便再多人手,不过日采五百斤而已。若在小人的家乡,人手充足,便一日二千斤亦可致也。”

“汝家乡何在?”

“在北屈县壶口山下。”

汉代的司隶校尉部河东郡,其辖区大致等同于两千年后的山西省临汾、运城二市,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区域:

最东面是山地。并且北有霍大山,南有王屋山,遥遥相望,这部分区域范围最小,人口也最稀少。中部是河川谷地,包括南面以安邑为中心的涑水谷地,也即两千年后的运城盆地,以及北面汾河谷地的南段——临汾盆地,这一地区是河东郡土地最肥沃,户口最繁盛的地区。西北部为高原山地。也就是日后所谓吕梁山脉的南段,地广人稀。归属北屈、蒲子二县管辖。

北屈县也就是后来的吉县,但县治偏北,曾二狗所说的壶口山,即位于北屈县内,濒临黄河。《禹贡》中说:“盖河漩涡,如一壶然。”以此得名,意思是河水到此,汹涌激荡,漩涡密布,如自壶中倾水——这就是千古胜景的“壶口瀑布”。

是勋此前巡游郡内各县,其实并没有跑全,包括白波谷以北、为南匈奴所占据的平阳等四县,还有正北方的北屈、蒲子二县,均未涉足。

据曾二狗说,他的老家便在壶口山下,那附近山中煤矿很多,也便于采掘。只是数年前南匈奴曾经肆虐北屈,他家产都被掳尽,这才被迫流亡到了比较安全的临汾县来。

《山海经?北山经》有云:“孟门之山……其下多黄噩,多涅石。”这是公认中国最早有关煤炭的记载——其中的“孟门之山”就是壶口山,“涅石”就是煤,而不是后来指代的白矾。

是勋于是就跟曾二狗说啦,我给你添点儿人手,送你返回故乡,开一座大大的矿场,开掘所得,全都官家收购,你肯不肯干?曾二狗当即跪下磕头道:“既是长官吩咐,小人岂敢不从?”

可是他真料想不到,是勋走了几天以后,竟然一下子就送来了上千人,当场吓得他一个哆嗦:“小、小人却从未雇过这么多佣工……”是勋安慰他:“吾会派遣百名兵卒,随同前往,助汝建盖矿场,无忧也。”

是勋这些天一直在头疼,郡库之中粮秣不足,他就不敢敞开了招募士兵,这要是万一袁军杀过来了,可该怎么办啊?难道放弃安邑,逃去请求匈奴的庇护不成么?原本打算去跟匈奴以货易货,搞点儿粮食来的,但问题自己手里也没有啥匈奴的必须品,而且平阳四县如今也缺衣少粮——这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然而是勋很清楚地知道,河东并不缺粮,各县大户庄中多年积攒的存粮,加起来恐怕比郡府所贮还要多好几倍。倘若天下太平,他恨不能就豁出去了派兵去抢,但问题是大战将至,这会儿可实在不好开罪那些豪门大户,引发郡内动荡啊。至于请大户们捐助,这类主意也不靠谱,正如同鲁迅先生所说:“愈有钱便愈不肯放手,愈不肯放手便愈有钱。”世家豪门眼中只有家族利益,并且只有短期利益,谁来管你郡府如何,国家如何?有几个人会理解“无国则无家”的道理?

再说了,就目前而言,曹操跟袁绍一样,都是军阀,谁还真能代表得了国家?

所以是勋只能按照张既的主张,平价去向大户购粮,但问题郡府中的铜钱却也不多啊。虽说鼓励商业,但不是那么快就能见成效的,有什么生意可以快速来钱呢?是勋偶在临汾得见煤炭,这才不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正如张既所说:“府库之钱,一来自山林池泽所出,二便来自于贸易……”山西是座宝库,地下矿藏无数,但除了铜、铁等有限的几种以外,这年月的人们并不怎么知道开发利用,而是勋也只是一介文科男而已,虽有地理、化学的基础知识,却完全不懂得如何勘探、挖掘和利用矿藏。

天幸被他发现了煤炭,这东西可有用啊!原本郡府和各富户铸造铁器,多用木炭,那玩意儿价贵不说,产量也不高。要是能够换成煤炭,则既可省下烧炭的成本,又可外销别郡,一来一去的,必然能够赚得不少的收入。

于是是勋便派遣曾二狗返回壶口山采煤。他在返回安邑以后,也立刻下令,今后各县官府打造铁器,以及越冬取暖,全都换成烧煤,再以煤炭向各大户和外郡交易粮食。仓曹掾戚喜回去摆了好几天的算筹,得出结果,郡中以此收入募兵,可多得四千人也。

是勋心说加上郡内原本的机动兵力,那也才不过六、七千之数啊……算了,聊胜于无吧。于是即日发榜招兵,定额六千,为十二部,分左右二军,以夏侯兰和孙汶任左右督。

时光流逝,很快便迎来了建安三年的腊月,是勋来到河东已然三月有余了,政务全都上了正轨,六千兵马也皆募足,趁着农闲,与服役的土兵一起加紧训练。年关将近,他分外思念呆在许都的妻儿,曹淼等都有信来,报说家中一切安好,但他心里却总是不踏实——袁绍应该不会趁着年节发起突然进攻吧?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机会回家过年呢?

只可惜,这一切全都是悲摧的妄想。

腊日前一日,是勋接到来自司空府的通报,朝廷已经正式下达了对公孙瓒的赦令,随即袁绍遣使上奏,说既然冀州的战事终结,他将亲率大兵入许,以卫护天子。曹操当然答复说你要来可以,带大兵就不必啦——随即写信给是勋等外镇将领,说瞧袁绍这意思,是要找借口动兵了,卿等须得仔细。

是勋接到来信,不禁背着手绕室徘徊,脑海中逐渐浮现出一段话来:

“师出历年,百姓疲弊,仓庾无积,赋役方殷,此国之深忧也。宜先遣使献捷天子,务农逸民;若不得通,乃表曹氏隔我王路,然后进屯黎阳,渐营河南,益作舟船,缮治器械,分遣精骑,钞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三年之中,事可坐定也。”

这是在原本的历史上,官渡大战之前,田丰、沮授给袁绍出的主意。后世分析起来,这一战略谋划是相当高明的,一方面大兵压境,威胁曹操兖州腹心之地,同时“分遣精骑,钞其边鄙”,迫使曹军疲于奔命,假以时日,双方的势力比将会拉得更开。

在这条时间线上,曹操的势力已经隐隐赶上了袁绍,加上公孙瓒并没有被彻底平灭,那么审配、郭图等人“以明公之神武,跨河朔之强众,以伐曹氏,譬若覆手”的屁话,也就很难出台啦。袁绍自称将亲率大军前往许都,这是一个很明显的借口,就等着曹操拒绝哪,便可“表曹氏隔我王路”,正式翻脸开战。

因而是勋写信给曹操,说:“吾恐袁绍之谋,乃欲进屯黎阳,渐营河南,益作舟船,缮治器械,分遣精骑,钞我边鄙,令我不得安,彼取其逸……”就抄史书上的成句,请曹操一定要预加防范。

随即掷笔长叹:估计元旦前后便会开仗,我肯定是回不了家,见不到亲人啦……

想到这里,突然又没来由地一个冷战——“抄我边鄙”?正如昔日荀氏叔侄和郭嘉所言,曹家两大软肋,一是琅邪,一是河东,袁绍想调动曹兵,使疲于奔命,好方便他在大后方冀州、幽州积攒实力,等待雷霆一击的机会,很可能就会派兵攻打二郡。要命了,这兵才刚开始练,倘若高幹挥师杀来,那可如何是好啊?

东线有匈奴给挡着,北线可还空虚哪,不行,我必须得跑一趟蒲子、北屈二县,做一番实地勘察不可。

ps:??今晚争取二更,请期待。顺便快月底了,求票啊!

第9章 乱军之计第6章 平春豪强第25章 席藁待罪第6章 平春豪强第15章 初攻邺城第18章 二将争功第2章 布防关中第33章 城下遇难第7章 取撞木来第30章 南风骤起第34章 阵前车悬第5章 雏凤引弓第27章 柱节立门第14章 封藩凉州第11章 放下屠刀第22章 未尽善也第23章 铸戈为犁第23章 百口莫辩第26章 直取葭萌第17章 亡羊补牢第23章 铸戈为犁第28章 邺下舌战第8章 骠姚之业第4章 孤屯义士第25章 陆梁冀州第4章 闭门课徒第17章 子桓发礮第16章 屯敌必取第24章 所以饵敌第20章 叔孙制礼第24章 偃师御胡第7章 吾无此癖第7章 吾青州人第3章 天命天姓第17章 忠良被难第11章 蝼蚁草芥第1章 辅政安民第19章 鲜卑大人第22章 收服荆南第9章 家事难断第6章 奢而不侈第28章 悬危之计第29章 舌灿莲花第22章 故人重逢第15章 英雄时势第7章 不忠不孝第7章 吾青州人第30章 标名青史第3章 四方贵半第18章 二将争功第2章 谋士之责第20章 天象示警第23章 阵前诡言第10章 新式算法第13章 大势已去第26章 隆中闲话第20章 秦因何亡第6章 嫌隙已生第10章 并案讨夷第1章 先得一驴第12章 防微杜渐第22章 吾亦虑及第31章 烈风袭寨第25章 万人敌也第4章 不利曹氏第13章 十命可受第30章 有害令名第34章 震主之威第21章 一字长蛇第15章 毋受其蛊第18章 皆不必问第7章 道出无终第13章 河北棱堡第21章 衣锦荣归第18章 置之死地第20章 秦因何亡第3章 出泥不染第13章 深入虎穴第28章 便有如何第23章 凉州之战第12章 吕布来矣第31章 以竹为炮第24章 勇救都昌第21章 六气之毒第1章 辅政安民第23章 凉州之战第36章 谁人祖道第15章 春秋断狱第2章 不务正业第4章 西走而王第15章 就食玄菟第18章 投鼠忌器第16章 阳平之战第8章 破局关键第20章 亥猪巳蛇第15章 就食玄菟第19章 训诂之师第21章 藏富于山第22章 医者仁心第21章 儒者之心